登陆注册
1680300000032

第32章 卧着拿薪水

邹韬奋

◎作者简介

邹韬奋(1895—1944),原名思润,笔名韬奋,祖籍江西余江。1895年出生在福建永安。1919年由南洋大学转入圣约翰大学文科,毕业后任中华职业教育社编辑部主任,并负责编辑《教育与职业》月刊和主编职业教育丛书,同时兼任中华职业学校和海澜英文专门学校的英文教员。1935年8月创办《大众生活》周刊,不久被封。1936年奔走于港沪之间,积极鼓动抗日。同年年底遭逮捕,是“七君子”之一。出狱后,国民党政府聘他为国民参议员。他把《抗战》和《全民周刊》合并改为《全民抗战》三日刊。1941年2月出走香港,并恢复《大众生活》周刊。香港沦陷后,曾到苏北解放区参观访问。1943年因患脑癌秘密回上海治病。次年7月24日在上海病逝。

据报载最近冯玉祥氏对新闻记者谈话,有“国家将亡,应卧薪尝胆,但他们正在卧着拿薪水”等语,末了一句颇饶幽默意味。我们做老百姓的看惯了当今所谓要人也者,往往上台时干得乱七八糟,下台后却说得头头是道,所以我们对于大人先生们的高论,常觉得要大大的打个折扣。但像冯氏说的这句话,对于国难中老爷们的拖拖沓沓醉生梦死好像已倒在棺材里的心理形态,似乎描摹得颇有几分似处。拿应拿可拿的薪水,原不算什么罪过,可是一定要不客气的“卧着拿”,那扯烂污的程度未免太高明了!但是我们如略再仔细的研究一下,便觉得仅仅拿薪水的仁兄们,就是“卧着”拿的,大概都是藉此勉强糊口活家的可怜虫。讲到国家民族的元恶大憝,却是那些不靠薪水过活,所拿的远超出于薪水,你虽求他们仅仅安安分分的“卧着”而不可得的一大堆宝贝!诚然,现在有一班全靠着显亲贵戚,在衙门里挂个衔头吃现成饭的官僚老爷们,拿着薪水无事可做,只须“卧着”就行,他们只要靠得着封建的残余势力,尤其是有做小舅子资格以及能和这种资格发生直接间接关系的人们,都有便宜可拓,都只须“卧着拿薪水”!但是他们不得不求生存,这样的社会既不能容纳这许多求生者,他们只得往比较可以糊口的路上钻。对这种人我们仍只觉得怜悯,认为是社会制度造成的罪恶。

至于上等的贪官污吏和搜括无厌还要打着玩玩的军阀,那是“卧着拿薪水”并非他们所屑为的。“捐税名称之繁,既已无奇不备;勒借预征之酷,复又遍及灾区。”(见国府请求川军停战命令)这比“拿薪水”要高明得千万倍了。但他们却不愿安分的“卧着”,却要“罔顾国难,藉故交兵,军旅因内战而捐精英,黎庶因兵劫而膏锋镝。”就是客客气气的请求他们“引咎互让,立止干戈”(亦见上令),他们仍充耳不闻,玩得起劲,这就请求他们“卧着”而不可得了!

佳作赏析

官僚腐败是一个永远的话题,所以,尽管这篇杂文写于1932年,却仍然能够打在现时代的头上。三十年代国难当头的时候,冯玉祥将军就曾批评一些在国难中醉生梦死玩忽职守的官员:“国家将亡,应卧薪尝胆,但他们正在卧着拿薪水。”邹韬奋先生就以“卧着拿薪水”为题,写了一篇文章,使这个话题更进了一步。腐败的极端当然是亡国,文章开门见山,直接地指出了这一点更可怕的事实。就今天来说,对虽然不贪污受贿但“拿薪水”的官员来说,也都不能只是“卧着拿薪水”,而应当站起来做事。对“执政为民”的官员来说,更应如此。

同类推荐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怎能忘记(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热门推荐
  •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喜爱新鲜空气的人:旅行笔记

    读梭罗克斯的书即是开始一次内容丰富的旅行,有让人喜出望外的,有喜剧的,有盘根错节、纠缠不清的,有壮观惊人的。所有愉快的旅行都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 小言行 大影响

    小言行 大影响

    一个个充满智慧的言行被融入本书的一个个故事中,更加生动深刻。针对不同读者,《小言行大影响》都有富于哲理的经典故事,每个小故事后均画龙点睛地提炼出其深邃的智慧,使读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故事的真谛,获得心灵的顿悟,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危害健康的细节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危害健康的细节

    《百味》丛书分辑出版与人们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种种知识和有趣话题,每册涉及一个主题,以问答形式和亲切的话语、活泼的版面,讲述与生命伴生而来的种种快乐和烦恼、种种酸甜与苦辣,讲述我们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丰富与多彩。
  •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藏象学说的奥秘》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极恶皇后要御夫

    极恶皇后要御夫

    他的眼里看不到这些,通红的双眼散发出兽性的精光。玉钩高高挽着的帘帷,砰然落下。天,终于亮了。一位模样酷似晓月的女人冲进了屋,冲着晕晕沉沉的他俩低喊道:“我的苍天哪,你……你们竟然做下这样的事情,你……你们,真是猪狗不如啊……”“姐……姐!我……我……”她从昏迷中醒来,带着一头一身的血污艰难地坐了起来,边抓被子掩住春光流泄的身子,边低喊道。……
  • 深夜剧院:隔墙有眼,与魔鬼捉迷藏(新惊魂六计)

    深夜剧院:隔墙有眼,与魔鬼捉迷藏(新惊魂六计)

    汇集当前剧院里最扑朔迷离、最精彩好看的志怪故事。不可终结的秉烛夜谈,等你来参加!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情感、恐怖的气氛、悬念重重的故事,藏匿在我们身边,藏匿在高校的阴暗角落、医学院的停尸房、看似干干净净的白领办公大楼,还有深夜的剧院、荒野、公寓。
  • 断梦惊魂

    断梦惊魂

    水波流连意朦胧,韶华擎就阑珊春,俏头微耸菡娉婷,云霞羞遮汉宫秋。芳草碧天花纷纷,香魂飘断暗袭心,流苏装扮成空梦,蝶影蕉仙醉芙蓉。小说以倪茗菡和丁永春的爱情为主线, 以与朱惠妹、刘雯等人的友情为辅线,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大学生活的多彩画卷。这幅画卷时而如同淡淡的柠檬草,甜蜜里透着辛酸的味道,使人回味,使人享受;时而如同天边的虹,转瞬即逝,却又柔美异常;时而如同清晨的雾,朦胧含蓄,却又适合徜徉。
  • 李大钊传

    李大钊传

    生活是现实的。芸芸众生之中,很少有人不为自己的衣食饱暖奔波。现实是实在的。即使是关心国事民瘼的知识分子,也无不同国家各级部门的领导干部,以及普通的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一样,立足于现实,为解决国家的、社会的和自己的现实问题,去从事各自的工作。然而,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应该忘记历史。一个温饱需求得到满足的,愿意使自己的精神生活日益丰富的人应当了解历史。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了解现实。
  • 蓝颜

    蓝颜

    就是一个孤独症女生喜欢上了个富二代,富二代喜欢白富美,有一天孤独症女生遇到了富二代的双胞胎哥哥。
  •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讲给孩子最好听的故事

    “本书里的故事有些是很古老的,没有经过改编的,有些是新的,有些是由旧的故事改编的,它们在经过无数次的讲述后,演变成现在的形式。这些故事有的被缩减,有的被加长,有的保持原来的结构,有的结构已被改变,都是讲故事的人根据听众的特点有意或无意为之。有一些故事还保留着很久以前的形式,之所以被收录在这里,是因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都喜欢听这些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培养孩子机敏、诚信、善良、勇敢、知足、谦虚的品格,让孩子能在阅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心灵。此外,本书将作品中最精彩的故事情节绘制成画,让孩子如身临其境般,进入童话世界,感受故事的精彩,获得身心的愉悦,开阔眼界,增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