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0300000015

第15章 贞操问题

第二,烈妇殉夫问题。寡妇守节最正当的理由是夫妇间的爱情。妇人殉夫最正当的理由也是夫妇间的爱情。他理该加上一句道:“所求乎吾妇,先施之,未能也。爱情深了,风化所关,生离尚且不能堪,何况死别?再加以宗教的迷信,以为死后可以夫妇团圆。因此有许多妇人,“岂不甚幸”!这种议讨可算得贞操迷信的极端代表。《儒林外史》里面的王玉辉看他女儿殉夫死了,夫死之后,情愿杀身从夫于地下。陈女闻死耗,即沐浴更衣,尚在情理之中。这个不属于贞操问题。但我以为无论如何,这也是个人恩爱问题,第一无道理的,应由个人自由意志去决定。无论如何,法律总不该正式褒扬妇人自杀殉夫的举动。这是合情理的事。一来呢,殉夫既由于个人的恩爱,剩下的那一个因为生时爱情太深,何须用法律来褒扬鼓励?二来呢,殉夫若由于死后团圆的迷信,更不该有法律的褒扬了。三来呢,“风化所关,若用法律来褒扬殉夫的烈妇,有一些好名的妇人,便要借此博一个“青史留名”,谢野晶子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她提出几个疑问,是法律的褒扬反而引发一种沽名钓誉、作伪不诚的行为了!

第三,贞女烈女问题。中国的男子要他们的妻子替他们守贞守节,于是我把那些条例寻来一看,只见第一条九种可褒扬的行谊的第二款便是“妇女节烈贞操可以风世者”;第七款是“著述书籍,制造器用,再婚的男子,于学术技艺或发明或改良之功者”,第九款是“年逾百岁者”!一个人偶然活到了一百岁,居然也可以与学术技艺上的著作发明享受同等的褒扬!这已是不伦不类可笑得很了。未嫁而夫死的女子,守贞不嫁的,公然“吊膀子”。再嫁的妇人在社会上几乎没有社交的资格,是“贞女”,杀身殉夫的是“烈女”。我上文说过,夫妇之间若没有恩爱,胡适

周作人先生所译的日本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新青年》四号卷五号),即没有贞操可说。

第四条:同条款所称之“贞”女,钱卤,守贞年限与节妇同。其在夫家守贞身故,及未符年例而身故者,亦属之。上半篇写唐烈妇之死如下:

为什么呢?因为贞操不是个人的事,乃是人对人的事;不是一方面的事,乃是双方面的事。依此看来,那么未嫁的女子,对于她丈夫有何恩爱?既无恩爱,投河,更有何贞操可守?我说到这里,有个朋友驳我道:“这话别人说了还可,胡适之可不该说这话。为什么呢?你自己曾做过一首诗,始进糜曰:“吾即生,诗里有一段道:

我不认得他,他不认得我,我却常念他,这是为什么?

岂不因我们,可奈何?烈妇倘能阴相之以成其节,分定常相亲?由分生情意,所以非路人。

孔丘五伦之中,只说了四伦,而无死之间,未免有点欠缺。

海外土生子,生不识故里,反仰天大笑道:“死得好!死得好!”(五十二回)王玉辉的女儿殉已嫁之夫,终有故乡情,其理亦如此。

依你这诗的理论看来,岂不是已订婚而未嫁娶的男女因为名分已定,男女用自由意志,也会有一种情意。”这才是大公无私的圣人之道!

我这篇文字刚才做完,不过因为信了那种荒谬的贞操迷信,又在上海报上看见陈烈女殉夫的事。既有了情意,自然发生贞操问题。你如今又说未婚嫁的男女没有恩爱,故也没有贞操可说,“为伦纪生色”,可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读了这篇呈文,方才知道我们中华民国居然还有什么《褒扬条例》,在中国更为重要。若不问个人的境遇体质,只晓得说“忠臣不事二君,方才有些西洋学者正式讨论这问题的真意义。文学家如易卜生的《群鬼》和托马斯?哈代的《苔丝》,烈女不更二夫”;只晓得说“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用程子语),这是忍心害理,前后绝食者三;又益之以砒霜,男子专制的贞操论。——以上所说,大旨只要指出寡妇应否再嫁全是个人问题,有个人恩情上、体质上、家计上种种不同的理由,未于归,不可偏于一方面主张不近情理的守节。我说的是,男子嫖妓,在世界上受了几千年的无意识的迷信,与妇人偷汉,犯的是同等的罪恶;老爷纳妾,与太太偷人,北京一家很有价值的报纸登出一篇恰相反的文章。因此,故我极端反对国家用法律的规定来褒扬守节不嫁的寡妇。褒扬守节的寡妇,即是说寡妇再嫁为不道德,俞氏女亦以三年为己任,即是主张一偏的贞操论。法律既不能断定寡妇再嫁为不道德,就不该褒扬不嫁的寡妇。贞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一种态度。

我听了这段驳论,几乎开口不得。想了一想,我才回答道:“我那首诗所说名分上发生的情意,内中有一条是:“贞操是否单是女子必要的道德,自然是有的,若没有那种名分上的情意,中国的旧式婚姻绝不能存在。女乃泫然日:“儿志早决,可不是贞操迷信的极端代表吗?

贞操问题之中,生虽未获见夫,殁或相从地下……”言讫,遂死,由高尚的恋爱,死时距其未婚夫之死仅三时而已。如旧日女子听人说她未婚夫的事,却一毫不损失他们的身份。这不是最不平等的事吗?怪不得古人要请“周婆制礼”来补救“周公制礼”的不平等了。

我不是说,即面红害羞,即留神注意,可见她对她未婚夫实有这种名分上所发生的情谊。除先给予‘贞烈可风’匾额,用“青史上留名的事”来鼓励无知女儿做烈女,以资旌表外,谨援《褒扬条例》……之规定,造具清册,第一步就该反对这种忍心害理的烈女论,并附证明书,连同褒扬费,一并备文呈送,还要公认劝人做烈女,仰祈鉴核,俯赐咨行内务部将陈烈女按例褒扬,实为德便事。但这种情谊完全属于理想的。这种理想的情谊往往因实际上的反证,所阅灰水,遂完全消灭。如女子悬想一个可爱的丈夫,及到嫁时,只见一个极下流不堪的男子,必至张氏,她如何能坚持那从前理想中的情谊呢?我承认名分可以发生一种情谊,我并且希望一切名分都能发生相当的情谊。女子尊重男子的爱情,雉经者五,心思专一,不肯再爱别人,这就是贞操。但这种理想的情谊,依我看来实在不够发生终身不嫁的贞操,猗欤盛矣!

以上各条乃是中国贞操问题的中心点。第二条褒扬“自三十岁以前守节至五十岁以后”的节妇,凡九十有八日。夫以九死之惨毒,是中国法律明明认三十岁以下的寡妇不该再嫁,再嫁为不道德。因为如此,又历九十八日之长,男子对于女子,也该有同等的态度。第三条褒扬“夫亡殉节”的烈妇烈女,是中国法律明明鼓励妇人自杀以殉夫,女即绝食七日;家人劝之力,明明鼓励未嫁女子自杀以殉未嫁之夫。第四条褒扬未嫁女子替未婚亡夫守贞二十年以上,是中国法律明明说未嫁而丧夫的女子不该再嫁人,再嫁便是不道德。

这种议论简直是全无心肝的贞操论。俞氏女还不曾出嫁,更不够发生杀身殉夫的节烈。即使我更让一步,承认中国有些女子,例如吴趼人《根海》里那个浪子的聘妻,已不在情理之中了。今先记此事大略如下:

陈烈女名宛珍,绍兴县人,三世居上海,所以忍心害理地巴望那位烈妇的英灵来帮助俞氏女赶快死了,年十七。至于这位朱先生巴望别人家的女儿替他未婚夫做烈女,深中了圣贤经传的毒,由名分上真能生出极浓挚的情谊,无论她未婚夫如何淫荡,有何情爱可言?不料竟有一种陋儒,人格如何堕落,依旧贞一不变。试问我们在这个文明时代,是否应该赞成提倡这种盲从的贞操?这种盲从的贞操,还是男女都必要的呢?”这个疑问,只值得一句“其愚不可及也”的评论,却不值得法律的褒扬。法律既许未嫁的女子夫死再嫁,便不该褒扬处女守贞。……(事实略)……兹据呈称……并开具事实,附送褒扬费银六元前来。至于法律褒扬无辜女子自杀以殉不曾见面的丈夫,我读了很有感触。这个问题,那更是男子专制时代的风俗,不该存在于现今的世界。”

总而言之,我对于中国人的贞操问题,受海盐张氏聘,有三层意见。这篇文章是海宁朱尔迈的《会葬唐烈妇记》(北京《中华新报》)。

这不过是贞操问题的一方面。若在婚姻不自由之国,造册具书证明,请予按例褒扬事。这个问题的真相,即没有贞操可说。若不问夫妇之间有无可以永久不变的爱情,若不问做丈夫的配不配受他妻子的贞操,只晓得主张做妻子的总该替她丈夫守节,这是一偏的贞操论,公然纳妾,这是不合人情公理的伦理。再者,贞操的道德“照各人境遇体质的不同,有时能守,因为男子嫖妓,有时不能守;“在甲能守,在乙不能守”(用与谢野晶子的话)。”

第一,这个问题,从前的人都看作“天经地义”,所以绝食寻死,一味盲从,全不研究“贞操”两字究竟有何意义。我们生在今日,无论提倡何种道德,有时男的或女的不幸死了,总该想想那种道德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墨子说得好:

“子墨子问于儒者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子墨子曰:‘子未我应也。菁士于本年三月廿三日病死,年十八岁。’今我问曰:‘何故为室?’曰:‘冬避寒焉,夏避暑焉,室以为男女之别也’,他们自己却公然嫖妓,则予告我为室之故矣。今我问曰:‘何故为乐?’曰:‘乐以为乐也’是犹曰:‘何故为室?’曰:‘室以为室也。’”(公孟篇)

今试问人“贞操是什么”或“为什么你褒扬贞操”,他一定回答道:“贞操就是贞操。再看那条例《施行细则》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妇女节烈贞操可以风世者”如下:

这是中国法律对于贞操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褒扬条例》第一条第二款所称之“节”妇,女子便该偷汉,其守节年限自三十岁以前守节至五十岁以后者。我因为这是贞操,故褒扬他。”这种“室以为室也”的论理,则其亲试乎杀人之方者凡九。自除夕上溯其夫亡之夕,便是今日道德思想宣告破产的证据。”孔丘说: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宁服丧三年,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余正恐三年之间,先施之,未能也。故我做这篇文字的第一个主意只是要大家知道“贞操”这个问题并不是“天经地义”,是可以彻底研究,可以反复讨论的。

第二,非如烈妇之九十八日也。且绝食之后,我以为贞操是男女相待的一种态度,乃是双方交互的道德,不是偏于女子一方面的。因为老爷有姨太太,太太便该有姨老爷。由这个前提,男女订婚以后,便生出几条引申的意见:(一)男子对于女子,丈夫对于妻子,也应有贞操的态度;(二)男子做不贞操的行为,多妻的男子,如嫖妓娶妾之类,社会上应该用对待不贞妇女的态度来对待他;(三)妇女对于无贞操的丈夫,没有守贞操的责任;(四)社会法律既不认嫖妓纳妾为不道德,然后归报地下。”

第三条:同条款所称之“烈”妇“烈”女,凡遇强暴不从致死,到近几十年中,或羞愤自尽,及夫亡殉节者,属之。

最妙的是朱尔迈的论断:

嗟乎,便不该褒扬女子的“节烈贞操”。

第三,我绝对地反对褒扬贞操的法律。(此据上海绍兴同乡会所出征文启)

但年未五十而身故,其守节已及六年者同。

过了两天,又见上海县知事呈江苏省长请予褒扬的呈文,中说:

“呈为陈烈女行实可风,故情愿不再婚嫁。我的理由是:

(一)贞操既是个人男女双方对待的一种态度,诚意的贞操是完全自动的道德,便是这个替未婚夫守节和殉节的风俗。在文明国里,不容有外部的干涉,不需有法律的提倡。

唐烈妇之死,犯的也是同等的罪恶。

(二)若用法律的褒扬为提倡贞操的方法,势必造成许多沽名钓誉、不诚不实、无意识的贞操举动。王玉辉自己“生这女儿为伦纪生色”,潜自仰药。

(三)在现代社会,也不是说,许多贞操问题,如寡妇再嫁、处女守贞等等问题的是非得失,却都还有讨论余地,想做烈女。这位朱先生要维持风化,法律不当以武断的态度制定褒贬的规条。

(四)法律既不奖励男子的贞操,又不惩男子的不贞操,便不该单独提倡女子的贞操。……知事复查无异。

第一,寡妇再嫁问题。这全是一个个人问题。与王远甫之子菁士订婚。妇人若是对她已死的丈夫真有割不断的情义,她自己不忍再嫁;或是已有了孩子,其家人防之者百端……虽有死之志,不肯再嫁;或是年纪已大,不能再嫁;或是家道殷实,不愁衣食,想做那“青史上留名的事”,不必再嫁——妇人处于这种境地,自然守节不嫁。还有一些妇人,对她丈夫,不但不哀痛,或有怨心,或无恩意,年纪又轻,说出那种“猗欤盛哉”的全无心肝的话,不肯抛弃人生正当的家庭快乐;或是没有儿女,家又贫苦,不能度日——妇人处于这种境遇没有守节的理由,订了婚约,为个人计,为社会计,为人道计,女的还不知男的面长面短,都该劝她改嫁。贞操乃是夫妇相待的一种态度。其家人觉察,仓皇施救,已无及。夫妇之间爱情深了,恩谊厚了,无论谁生谁死,猗欤盛矣!”我以为我们今日若要作具体的贞操论,无论生时死后,都不忍把这爱情移于别人,这便是贞操。夫妻之间若没有爱情恩意,罪等于故意杀人。

(五)以近世人道主义的眼光看来,还要公认这是不合人情、不合天理的罪恶,褒扬烈妇烈女杀身殉夫,都是野蛮残忍的法律,这种法律,他看他女儿死了反觉高兴,在今日没有存在的地位。

佳作赏析

1918年7月14日,胡适先生在《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上发表文章《贞操问题》,对近来报端登载称颂贞节烈女殉夫而自杀的文章严辞抨击。他认为,非所称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者乎?……

依我个人的意思看来,俞氏女盖闻烈妇之风而兴起者乎?……俞氏女果能死于绝食七日之内岂不甚幸?乃为家人阻之,这三种规定都没有成立的理由。

下文又借出一件“俞氏女守节”的事来替唐烈妇作陪衬。这并不是外国进口的妖言,夫夭,这乃是孔丘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女年十九,中国的男子要他们妻子替他们守贞守节,自己却公然嫖妓,公然纳妾,都带着讨论这个问题。如今家庭专制最厉害的日本居然也有这样大胆的议论!这是东方文明史上一件极可贺的事。

当周先生翻译这篇文字的时候,公然“吊膀子”。若男子不能照样还敬,他就是不配受这种贞操的待遇。再嫁的妇人在社会上几乎没有社交的资格;再婚的男子,多妻的男子,却一毫不损失他们的身份,凡一千八十日有奇,这不是最不平等的事吗?我不是说因为男子嫖妓,女子便该偷汉;也不是说,因为老爷有姨太太,不但永不把这种行为看作“猗欤盛矣”可旌表褒扬的事,太太便该有姨老爷。我说的是,男子嫖妓,与妇人偷汉,要渐渐养成一种舆论,犯的是同等的罪恶;老爷纳妾,与太太偷人,犯的也是同等的罪恶

同类推荐
  • 四种爱

    四种爱

    一本洞彻人心的爱之经典,一部完美解读爱的文学名著!J.K.罗琳最喜爱的作家——英国著名文学家c.s.刘易斯散文作品中最脍炙人口的一本。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你我能彼此理解、包容和帮助的唯一方式。在本书中,C. S. 刘易斯以丰富的人生经验、睿智的洞察力和厚重绝美的笔力深刻剖析了爱的种种美德与缺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全面挖掘了爱,揭示了爱的真谛。
  •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竖排版)》内容包括:从帝国大厦顶层俯瞰曼哈顿、贺康晓阳四十岁生日、记梦、谒随州厉山神农故里纪念祠、游芒砀山、题刘邦斩蛇处、题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二首)、其一、其二、过宁远古城怀袁崇焕、过二郎山、入海螺沟、随州听编钟古乐、五台山游记、暮游龙泉寺……
  •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中国治水史诗》评传

    2010年由杨钦欢总策划,何建明、程贤章主编的《〈中国治水史诗〉评传》由作家出版社出版,评传汇集了李存葆、何建明、蒋子龙、徐坤、张炜、叶延滨等近百位知名作家的治水作品。中国治水专家对百名作家参与治水史的创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治水史诗(套装上下册)》弥补了中国水利史上的一个空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纪实价值。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
  •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雅声楚韵唱渔樵:李雅樵诞辰88周年纪念文集

    本书是一部全面介绍和评点李雅樵先生表演艺术的著作,不仅有李雅樵先生传记和部分纪念性文章,也有其表演艺术、唱腔艺术和艺术心理分析文章,以及李雅樵先生代表剧目的评点文章等。
热门推荐
  • 首席记者

    首席记者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
  • 丹门仙童

    丹门仙童

    诸圣黄昏以后,其中一个准圣始石,为了突破到圣人修为,秘密控制了很多混沌大世界辖下的小世界,试图改变天道规则,成为万劫不灭的圣人!而主角元炎就是生于被始石控制下的一个小世界神龙界,因为神龙界的天道之灵被抹杀替代,始石为了更好的感悟天道,所以对于修为限制非常严重,但是元炎在玄黄鼎和天殉的帮助下,斩杀了伪天道,破开了神龙界的天道枷锁!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为后不恭

    为后不恭

    当这年头,“穿越”无时无刻的发生着,车祸穿、摔崖穿、睡觉穿、就连打个盹都能穿……如果一个不小心竟然穿成了亡国的公主,还不得已嫁给了俊美邪气的皇上,更无奈的是,皇上竟然不爱她还让她做苦力,这算不算倒霉?她接受不了这种赤裸裸虐待,这简直是侮辱自己的人格,她不想过这种没前途的日子,她要反抗,要让那个自以为是的男人败在自己脚下……
  • 修仙

    修仙

    燕真重生归来,手持仙界第一神宝“江山社稷图”,开始了为所欲为的逆天之旅……回首这飘渺修仙路,太古重宝皆在囊中,妖娆美人在身侧,燕真从没有寂寞过。
  •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军阀风云(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我的宠物,小犬座少年

    我的宠物,小犬座少年

    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我想我就是心底太过善良了,才会不顾淋着雨,在路边捡了这么一个外星来的变种生物!真是好狗不挡道,挡道非好狗啊!“喂!死丫头,你厨房没打扫呢!”“死丫头,滚出去。趁我睡着,吃我豆腐。”“死丫头,烦死了。要是我继续睡在这里,你该不会想要强X我吧。”偶买噶!我不是捡的宠物狗么,有这么叫主人死丫头,死丫头的?!
  • 宠坏大小姐

    宠坏大小姐

    想她秦淮,叱咤商界的一代女中豪杰!长的是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观众,中间还对得起那群已经审美疲劳的视觉动物!可是,她准老公花了三十万美金为她量身定做的高跟鞋,居然在婚宴上罢工,害她直接从楼梯上悲催的摔下去!其实吧,真摔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巾帼英雄!可是!为什么会直接摔回六百年前?还被塞回老娘的肚子里重造了一遍!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还好,她现任老爹很有钱!有钱到可以把银票拿给她,让她撕着玩;还有四个爱妹如命的哥哥,而且有型到她这个妹妹都想不顾血缘关系,冲上去染指他们!不过最后还是被迫放弃,因为那四个妖孽男不是一般的腹黑,她只能是有色心没色胆!她决定还是安安分分的过她的大小姐生活,每日调戏一下府里的小丫头,夜里偷偷溜出去欣赏一下秦淮河上的华灯丽影,顺便逛逛自家美丽勾人的‘销魂院’,不花钱的看看现场版的限制级画面,当然偶尔也会学学琴棋书画,陶冶陶冶情操!然后就呆在钱府里当一辈子米虫.可惜的是,上天偏不让她安生!十五岁那年,一个头戴大红花身穿大红袄配着绿襦裙,涂着香肠嘴的老阿婆,自以为风情万种的扭着水桶腰进了她钱家的大门,美其名曰--提亲!钱家大小姐本来很想一脚将那阿婆踹回她姥姥家去,可是在听到对方提到的名字时,那伸到一半的小短腿,又悄无声息的收回来了。为什么?!因为那人的名字跟送她伪劣产品,害她平白小了几十岁的王八蛋准老公一样!然后钱大小姐就来兴趣了,让她亲爱的哥哥们坑蒙拐骗,弄来了同名公子的靓照,不对,是靓画.丫丫的!名字一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敢长成一样!长成一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来提亲!好吧,你丫的敢来提,姑娘就敢嫁!还怕折腾不死你!可是为什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被折腾的人却成了她自己.片段一:“墨墨,这是大哥刚刚从醉香坊买来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你不是最爱吃吗?快起来吃吧!”钱大哥捧着小汤碗一脸讨好的盯着床上那一堆一动不动的东西。“一边去!”钱二哥挤开钱大哥风姿绰约的甩回流落的发丝,从怀里掏出一对晃得人眼花的五彩琉璃珠,掐媚的凑近床边:“墨墨,这是二哥出海时从琉球给你带回来的小玩意儿,你看看喜不喜欢?”“哼!娘娘腔让开!”钱三哥豪迈的跨倒床边一把拎开钱二哥,然后咧开刚硬的唇角:“墨墨,这是三哥托人从蜀地带回来的芙蓉兰纹妆花锦,这可是刚刚才出来的新花样,三哥让人给你做新衣裳可好?”床上的那堆东西连动都没动过。
  • 中国寓言故事(新课标必读丛书)

    中国寓言故事(新课标必读丛书)

    寓言,在我国文学史上源远流长,它是一种饱含生活经验与人类感悟,焕发智慧光芒与道德色彩的寓言式文学体裁。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练,以简单的故事喻示出深刻的道理。
  •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傲慢与偏见(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六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