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9800000033

第33章 李白(2)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诗人开头信手拈来,写思妇眼前的景色。燕地的青草才刚刚冒出绿芽,而秦地的桑叶,压低了绿色的枝干。诗文中细微的景色变化暗示了思妇和征夫之间相隔遥远。而第一句当是思妇看到秦地景色而想象出来的,春景可能勾起思妇和丈夫在一起的美好回忆,思妇内心应该是很不平静的。诗人在开头用相隔遥远的燕秦之地的景色起兴,为下边的抒情做铺垫。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思妇见到早春的景象,不由地触景生情,想到远在燕地的丈夫,远方的夫君盼望着回来团聚的时候,就是妇人思念断肠时。在同一时间两人心灵有感应,这突出了两人心有灵犀,相亲相爱。丈夫想要回来时,妻子应该是非常高兴的,为什么还有“断肠”指说呢,这就像是开首两句的“燕草”和“秦桑”一样,燕草刚刚冒芽,秦桑叶已经低垂。丈夫思归时,妇人已经思念到断肠了,两相对比,强烈地表现了思妇内心苦苦的思念之情。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最后诗人又由抒情写到景。思妇独守闺房,很寂寞,看到春风吹拂帏帐,撩拨着思妇思念,这怎能让人忍受呢,所以有这两句话,春风我和你并不相识,为什么要闯入我的罗帐?思妇竟然连春风都不允许进入罗帐,更何况是其他人呢?看似无意的描写,却精妙地展现了当时思妇的心理活动,思妇虽然和丈夫相隔遥远,但是对丈夫的感情越发深厚,虽然丈夫相隔遥远,但是,她忠贞不移。思妇心理变化描写得非常细腻,语言委婉,真挚感人。

君归而妇断肠,春风吹罗帐招来妇人的厌恶,整首诗都是看似不合理的情况,但细细分析,却是最真实的情感表露。让人读来深感思妇相思之苦。

后人点评

清人王夫之:字字欲飞,不以情,不以景。《华严》有“两镜相入”义,唯供奉不离不堕。(《唐诗评选》卷二)

登金陵凤凰台①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②,晋代衣冠成古丘③。

三山半落青天外④,二水中分白鹭洲⑤。

总为浮云能蔽日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

①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台山。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飞集此山,形似孔雀,羽色斑斓绚丽,一鸣而众鸟和,当时人称是凤凰。于是就名此山为凤凰山,筑台于此名凤凰台。”

②吴宫:三国时吴国建都金陵,故称吴宫。

③晋代:东晋都城也建在金陵。衣冠:指代豪门贵族。丘:坟丘。

④三山:山名,在南京市西南长江东岸,因三峰并列、南北相连而得名。半落:云彩遮住了三山的一半。

⑤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城后入长江,江中有沙洲白鹭洲,分水为二支。白鹭洲:古代长江水中的沙洲,在今南京市水西门外,因为常有白鹭歇于此,而得名。

⑥浮云能蔽日:比喻奸臣遮阻贤臣。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登金陵凤凰台

天宝六年(747),李白到达金陵,登上凤凰台写下了这首诗,诗人在这首诗中俯仰古今,不禁感慨荣华富贵的如过眼烟云,世事变化无常。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凤凰台因为有凤凰栖息,所以得名,而如今凤凰台上的凤凰已经飞走了,凤凰台空荡荡的,只有江水依旧东流。人事的变化和永恒的自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世事变化无常。凤凰是祥瑞之兆,也象征了当时王朝的兴盛,而凤去台空表明了昔日的繁华已经消逝不见。这里用多个“凤”字,读来节奏明快,朗朗上口,而不显重复。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诗人由凤凰台又联想到了古代东吴、东晋,他感慨东吴曾经繁华的宫殿现在也被荒废了,而晋代衣冠楚楚的名流也已经进入了坟墓。这里诗人表达了荣华富贵只是一时得意,随着时间的流逝,最终泯灭,而什么都没有留下。

诗人接着没有继续怀古伤今,而是调转笔头,开始放眼自然景色。“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三峰并列在江边,好像有一半挺立在了青天之外一样,若隐若现。江水从白鹭洲分流而过,浩浩荡荡奔向大海。这两句展现了雄伟宏阔的江景,表现了诗人狂放飘逸的性格。而白鹭洲在金陵西,所以诗人登台,立东西望,有望长安之感,所以自然引出下句,也为整首诗染上了一层飘逸辽远的意韵。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最后两句点明了主旨,景色依然不能让诗人忘记现实,诗人向更远的方向望去,想要看到长安,但是浮云遮蔽了李白的视线,怎么也看不到。长安是朝廷所在的地方,诗人想看长安,暗示了诗人想要出仕一展抱负,但是,乌云象征了皇帝身边的奸邪之臣。皇帝被奸佞的大臣遮蔽包围着,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之情,同时,诗人自己苦于无门施展才华,壮志难酬之感,寓意深远,饶有余味。

这首七律语言流畅自然,洒脱清丽。同时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表达诗人怀古伤今就,为国担忧的心情,意旨尤为深远。

后人点评

清人黄叔灿:不粘不脱,历落情深。(《唐诗笺注》卷二)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①,来从楚国游②。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③。

月下飞天镜④,云生结海楼⑤。

仍怜故乡水⑥,万里送行舟。

【注】

①荆门:荆门山,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北岸虎牙山相对峙,地势险要,是巴蜀和故楚的分界处。

②楚国:长江出荆门,即属故楚之地。

③大荒:广阔无边的原野。

④月下飞天镜:月影倒影江中,好像是从天空中飞下的天镜。

⑤海楼:海市蜃楼,云气折射出的各种壮丽的景象。

⑥仍:频频。怜:爱。故乡水:指从诗人故乡四川流出来的长江水。

渡荆门送别

这首诗是李白大约作于开元十三十四年,他第一次离开蜀地顺江而下,游历古楚旧地时所作。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诗人在开首就点出了诗人要去的地方,语言轻松流畅,体现了诗人话语轻松的心情。诗人兴致勃勃地在船上观赏江水两岸的山川景色,不知不觉中行船已经过了荆门。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两句描写了船过荆门后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景色。高大的崇山峻岭逐渐在眼前消失,代替而来的是一片广袤无边的平原之地,此时,诗人视野顿时开阔,心境也随之豁然开朗。只见长江水奔涌向前,好像流入了无边无际的荒漠平野,滔滔奔涌的江水和广阔无边的平野交映在一起,一种宏阔辽远的意境顿时而出,“入”字突出了诗人笔力雄健,真切地描绘了一幅雄浑壮阔的山河图景,体现了一种蓬勃的生机,流露了诗人激动欢悦的心情。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接着诗人继续前行,江入荆州后,因为江道迂回,所以水势也不似先前那样澎湃汹涌了,而变的舒缓平静。夜晚里,诗人俯视月亮在江水中的倒影,好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明镜;白日里,云霞幻变无穷,结成了瑰丽神气的海市蜃楼景观。诗人在这两句中既描写了夜晚景色,也描写了白日里的景色,从俯仰多个角度全面地展现了江水宁静辽阔的一面,比喻生动形象,真切地写出了诗人当时的感受。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在愉快地欣赏荆门周围和家乡不一样的景色时,不禁联想起了家乡的山水,勾起了诗人对家乡的怀恋之情,但是,诗人在这里没有直接写自己是怎样的思恋家乡,而是可怜起“故乡水”,送我的行舟到万里之远。一句“万里送行舟”,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不舍。而江水还要继续向东流,绵绵江水不断,而诗人思乡情和对未来的憧憬都像这江水一样,绵延着。最后,语尽而意未止,意韵无穷。

这首五言律诗,风格雄健,意境辽阔高远,描写生动形象。其中“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句,将江水浩瀚渡荆门的雄浑瑰丽的景象表现得如诗似画,因此,成为了千古名句。而结尾诗人巧妙地把江水拟人化,融情于景,耐人回味,也是非常称道的一笔。诗文言简而意丰,感染力强。

后人点评

清人应时;太白之情多于景中生出,此作其尤者也。(《李杜诗纬·李集》卷三)

独坐敬亭山①

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②。

相看两不厌③,

只有敬亭山。

【注】

①敬亭山: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县北。

②闲:形容云朵飘荡,悠然自在的样子。

③不厌:不厌倦,看不够。

独坐敬亭山

李白在天宝十二年(753)秋游宣州时写了这首五绝,这时李白到处漂泊已经有十多年之久,他在游历的过程中饱尝漂泊之苦,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对现实也越发不满,于是他写了许多山水诗,倾诉内心的孤苦。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天上的鸟儿都已经高飞远去了,消失得无影无踪;辽阔的天空中只剩下一片白云,却也慢慢地飘远了。鸟儿飞走,孤云飘去,环境氛围也从热闹回归了宁静,“尽”、“闲”两个字,烘托出了一种宁静氛围。而正是“飞”、“去”这两个动词衬托出了这份宁静。诗人独自坐在敬亭山上,看着这些景象从来到往,可见,渐渐宁静辽旷的环境也烘托了诗人孤寂的心。这两句话也勾勒出了一个孤寂的人独自坐在山上发呆的形象,为下文作铺垫。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发挥他浪漫丰富的想象力,赋予山以生命。诗人在开头两句写到鸟云都已经离他远去,而只有敬亭山和他为伴,他看着敬亭山,忽然感觉那敬亭山也在看着他呢。“两不厌”表现了诗人和敬亭山之间含情脉脉地相望,表现了两者相依的深厚情谊。最后“只有”两个字也突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之情。鸟飞云去是无情的,而敬亭山含情相望是有情的,诗人用上两句的无情衬托了最后的有情。但是,山的有情只是诗人想象出来,聊以自慰的,这更加凸显了诗人寂寥、孤苦的处境。悲凉的气氛笼罩全诗。

这首诗句句写景,却恰恰是句句抒情,情和景达到了高度的融合。

后人点评

沈德潜在《唐诗别裁》评价说:“传独坐之神。”

峨眉山月歌①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②。

夜发清溪向三峡③,

思君不见下渝州④。

【注】

①峨眉山:在今四川省峨眉山市西南。半轮秋:指半圆的秋月,可能是上弦月也可能是下弦月。

②平羌: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

③清溪:指清溪驿,在今四川犍为峨眉山附近。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在今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④君:明月。渝州:今重庆一带。

这首诗是李白早期作品,写的是李白初次离开蜀地顺江而下时看到的景色和当时的感

受,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峨眉山月”,半轮明月高悬秋夜长空。最后一个“秋”字点明了出行季节。秋季总是让人神清气爽,而秋高气爽的天气自然空中的明月也当皎洁明朗。“秋”和“月”自然构成了一个明朗清新的氛围。而这明月若是满月则过于明亮,反倒显得热闹,而诗人笔下的月亮是“半轮”,则进一步为这秋景涂染了一层宁静幽雅的色彩,意境更为优美。

“影入平羌江水流”,诗人由静景转向动景,因为船沿江而下,诗人坐在船中看到江中的月亮也仿佛在随着江水流动,月映水中,江水波光粼粼,闪闪水中月随水而动,勾勒出了一幅美妙绝伦的景色。诗文语言轻松明快,意境空灵。

第三句直接叙述了诗人夜里从清溪出发进入岷江并向三峡前进的行程。诗人在前两句写到了蜀地的美景,其中流露了诗人无限热爱之情,而诗人现在即将离开蜀地这个熟悉的环境了,初次离乡,不免让诗人恋恋不舍。

“思君不见下渝州”,最后表达了诗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君”,表面上写空中明月,实则代表了家乡里的亲朋好友。

这首短小精悍的七绝中,“月”贯穿全诗,而“月”总是让人怀念家乡,代表了对家乡的思念,诗人没有直称内心对家乡的无限依恋之情,而是将自己的浓浓恋乡情全部寄托在这月中,见月如见亲人,对月的依恋就是对家乡的恋恋不舍。诗人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浓浓思乡意,跃然纸上。此诗语言浅显,结构自然流畅。

后人点评

明代王世贞评价说:“此是太白佳境,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洲。使后人为之,不胜痕迹矣,益见此老炉锤之妙。”

关山月①

李白

明月出天山②,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③。

汉下白登道④,胡窥青海湾⑤。

由来征战地⑥,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⑦,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⑧,叹息未应闲⑨。

【注】

①《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属《鼓角横吹曲》十五曲之一,多写征戍别离的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在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因汉朝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被称为天山。

③玉门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是古代通向西域的要塞。

④下:出兵。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刘邦和匈奴交战,被困在此。

⑤胡:这里指吐蕃。窥:窥探侵扰。青海:湖名,在进青海西宁附近,是唐和吐蕃交战频繁的地方。

⑥由来:向来,从来。

⑦戍客:指戍首边疆的战士。边邑:边地城堡。

⑧高楼:女子指闺阁,这里指戍边战士的妻子。

⑨未应闲:应该不会停歇。

关山月

李白的这首诗中描绘了边防战士们征战的艰苦,表现了征战给百姓带来的极大痛苦,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强烈谴责之情。

开头四句,诗人精选“明月”“天山”“长风”“玉门关”等边塞典型景色,描绘了一幅苍凉壮阔的边塞风光。这里“天山”在我国的西部,那么应该是日落的地方,为什么本文中却说明月从天山升起呢。这是因为边疆战士在天山之西,望首东边的时候,就看到了这一景象。写得非常真实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因为天山上有云雾缭绕,所以有云海之称。高山和云海联系在一起,在加上明月当空,勾勒出了一幅雄浑、静谧的壮阔画景。下边两句“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则意境更加开阔。这两句仍然从戍边战士的角度来写,战士们身处西北边疆,在月光下遥望故乡,觉得从玉门关吹过来的风,好似吹过几万里中原土地后来到玉门关的,因而那风中应该也带着家乡的气味吧。因而,我们可以想象当战士们向东眺望的时候,虽然看到的是景,但和中原截然不同的边塞风光中渗透着战士们浓浓的思乡情。

接下来四句(从“汉下白登道”到“不见有人还”),由壮阔的边塞景色写到了边塞战士,汉高祖刘邦曾经率兵征伐匈奴,被匈奴困在了白登山。青海湾一带,是唐军和吐蕃频繁战争的地方。历代频繁的战争,使出征的战士,几乎很少能活着回去,表明了战争的残酷。王翰的《凉州曲》中“古来征战几人回“,也印证了这一点。这四句承接上文的边塞环境,引起下文战争使征人和思妇带去了深深的思念的痛苦。

最后四句,写战士们看着边塞的景色,盼望着早日能够回家,满脸布满愁苦的颜色,他们想着家里高楼中的妻子,应该是在夜中叹息不止吧。战士“望边邑”将人们又带入了开头四句中辽阔的塞外环境中,在这样苍凉辽阔的环境使战士的思绪宽阔邈远起来。战士望景思乡的形象立刻鲜明了起来,战士在苦苦思念,其中的感情和着苍茫边塞一样的深沉。战士的情和眼前的景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给人留下无限的愁思,于是,战士们的对妻子的怀想越发意境深远,耐人思考。

同类推荐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有的,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会结识许多人,也永远活着。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人的一生,怎么也忘不了。本书所记,被时光带走了,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忘不了,经历许多事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宋词是一朵情花2

    宋词是一朵情花2

    最经典的宋词读本,最唯美的诗词解读。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严谨,唯美,更动人。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今人爱宋词,爱情花,是因为她包罗万象,又于万象中生出种种聚散无常。宋词就是开在绝情谷的绚烂情花,我们都中了它的毒。
  •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20世纪中国文学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双重变奏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学术背景,重点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发展进程中的现代性与民族性问题。本书的方法与特色是:第一,由单薄的个案研究与历史描述模式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模式。第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统一观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第三,贯彻了中外对话的理论生原则和方法原则。本书既有明晰的历史线索,又有厚重的观念辩析,为今后中国文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历史参照和观念指导。
  •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你最应该知道的古典诗词

    这些诗词从中华文明的源头一路走来,扑面而来的是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古典诗词。它热情但不矫情,娓娓诉说着古老的历史。那么就让我们追随这些文化的足迹,做一次愉快之旅,委婉但不忸怩,让我们真正感受“诗情画意”之美。奔放但不夸张,打开历史的卷轴,它能让我们迷醉,能让我们流连忘返
热门推荐
  • 骑士风云录1

    骑士风云录1

    大陆历596年,“卡德莱特平原之会战”以卡奥斯帝国的全面胜利而告终,索菲亚王国军自国主诺兰德夫六世以下,全军覆没,仅杰克·佛利特将军一人生还。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自死神指间侥幸逃生的王太子阿斯尔和利特大公爵这子莱恩斯成为索菲亚复国的最后希望。而当人类互相残杀时,兽人正在海峡的另一边窥视着……
  • 重生缘:妃倾天下

    重生缘:妃倾天下

    一朝穿越,她竟成了人人欺负的对象,开什么玩笑?墨惜颜已经死了,现在她—夏清菱才是这个身体的控制者,要想发展,就得先生存,而且要好好的生存用脚绊她的丫环?好,哪只脚?废了全家来找她算账?好,新账旧账一并算了逼她出嫁?行,谁逼的?把她嫁了当离开那个所谓的家,孤身立在雨中,她回眸轻轻的笑了,替墨惜颜笑得淡漠......等等,事情怎么越来越不受控制了?妖孽的七王爷夜陌熙望向她的眸中竟也有了孩童般的天真:“惜颜,做我的王妃可好?”洛凡拉着她的手,那个不可一世的世子竟在她面前放下身段:“惜颜,跟我在一起,我会为你夺天下。”战无不胜的四王爷手持在她面前放下手中的兵刃,低低问她:“若我舍江山,可能得佳人?”一心复国的前朝王兄,最后却放弃兴国,只因她一句:“血染的江山,我不要。”错综复杂的纠葛,前世究竟是谁欠了谁,才落得今生的轮回?遥望,远处楼宅烟雨中,一身无事也悠然忆万世,记千秋,几度风雨几度愁#####注:此文曾发,因为网络问题不得不重新发表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啊女主冷酷坚强格外彪悍男主多多剧情绝不虐结局开放推荐好友文文:http://m.pgsk.com/a/255090/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舞剑雨潇潇

    舞剑雨潇潇

    一场战争,一世恩仇,一次次毁灭,一场场无泪的撕心场面,时空里,谁爱上了谁,谁错过了谁……当故事不再是故事,当你我错过了起点,是否会在终点偶遇?
  • 美男不争宠

    美男不争宠

    夙景然:冷魅妖娆夜梓辰:奸猾嚣张君默颜:冷静睿智舒亦月:温柔如水……(以下省略N美男)本文美男多多!喜欢看美男的亲们,千万不要错过……★☆●☆★在女仆店打工的现代女大学生沐青衣,因在打工回家的路上被店里的客人围攻调戏,意外穿越,为了生存,突发奇想,居然大胆在古代开起了女仆店,期间莫名成为了隐藏在诸国背后,拥有最大权势的暗夜之国的帝位继承人,随即流连在众国之间,只为了寻找出最合适的帝后人选,方能正式继承王位,寻后之路,美男环绕,战火蔓延,意外的相逢,缘分的邂逅,到底谁才是谁的归属……
  • 教你学潜水·冲浪

    教你学潜水·冲浪

    水上运动是集竞争性、观赏性和刺激性于一体的、富有现代文明特征的竞技体育项目。它是为了区别于陆上和空中体育项目,全部过程或主要过程都在水下、水面或水上进行的体育项目。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

    任浩之编著的《每天读一点世界史·古代卷》以风趣的语言将世界历史分为:上古部分: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中古部分:封建社会与基督教的千年两部分。读来风趣、幽默、可读性极强,解决了一般历史书的沉闷、古板。是一部难得的,且适合各个层次的人阅读的历史书籍。
  • 漫步在武侠世界

    漫步在武侠世界

    我见过小龙女的痴,也听过赤练仙子在耳边轻吟情为何物。我曾与仪琳一起叩首求过佛,也与教主在黑木崖绣过花。我从赵敏手中夺过倚天剑,却也见过周芷若的情与泪。我吃过商秀珣亲自下厨做的食物,与师妃暄论过道,也与婠婠在那月前一起赤脚而舞。……我是谁?一名游走在武侠世界与都市的旅者而已,猖狂而来,却也该纵歌而去。书群一173195143(已满),书裙二54055741欢迎大家入裙!新书《系统评测家》已发,请大家支持!
  • 意外重生小心混混女

    意外重生小心混混女

    一个馒头可以引发一场血案,一个馒头也可以成就一代女恶棍。她是天符井街最有名有可恨的女混混,她混吃,混喝,混自己。她打架不要命,抢钱不要脸。反正她就是坏,她也喜欢别人说她坏。直到一次烂好心,她救人却是挂了自己,却在醒来时,穿越到了一个200多斤的肥女身上,当狠毒遇到愚蠢,当肥胖遇到减肥,当余珠遇到鱼柱,当女混混变成花痴,当银河落下一滴银泪,请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肥是减不下去的,也没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