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5200000036

第36章 高教探讨: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所引发的思考(1)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时承诺开放教育过渡期的最后一年,教育市场的全面开放,已是不远的事。了解香港的大学是怎样运作的,就显得更有意义。

香港高校“进军”内地,是继出国留学后,中国学生尤其是尖子生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外的又一个新选择。香港高校与清华、北大等名校的这场竞争,考生和家长看中港校的往往是奖学金高、就业前景好等现实因素,实际上其内容要丰富得多,是两种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校园文化的较量(杨东平教授认为),这场较量将给中国教育体制尤其是高考制度以怎样的冲击?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杨等人(见该刊2006年7月20日《为什么去香港上大学》一文)认为,内地学生选择香港的大学,意味着选择了与内地大学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教育。香港高校的“报考热”,迫使内地同行重新思考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

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拒绝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引发“北大清华顶尖生源流失”的讨论。2006年伊始众多网民在网上撰文:“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归为二流大学。”“北大、清华将阿Q式地回忆祖上荣光。”原因是香港大学频频从内地大学挖走优秀师资,并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着众多生员的眼球。而最近中国博客掀起的“中国科技大讨论”,众多人则将矛头指向了北大、清华的教学制度;加之数学大师丘成桐对北大的质疑,突然间北大、清华这些名校被置于风口浪尖,有关“一流大学”的品牌内涵成了众多人议论的焦点。

袁新文在《人民日报》2006年6月19日撰文认为,香港地区的大学来内地招生,给众多考生带来了更多选择,同时也使内地多年一贯的高考招生格局为之一变。对内地高校来说,“港校热”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人们有理由相信,两种大学制度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激荡、相互启迪、相互借鉴,会提升内地和香港高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我国高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香港高校独立一隅而闻名遐迩,振臂一呼,满载而归,确确实实给内地高校带来了一场不小的“冲击”。笔者无意追捧香港高校而贬低内地高校,也无意于“一流”、“二流”之争。对于考生来说,多一种选择、多一个机会,不是更好吗?对于内地高校来说,有竞争才更有进步,他山之玉,不是也可以好好学习、借鉴吗?

不管怎么样,近两年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这个事件,不但对香港自身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内地更是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引发的思考和行动,其意义将远远大于香港高校每年从内地“挖走”若干名状元。其实,去香港读书固然是好的,留在内地读书也是好的,他们各有自己的长处,关键还得看学生自己的主观努力。另外,内地和香港,在社会性质、国家政策、历史基础、努力方向上大为迥异,无法一致。只不过,有不同就要借鉴,有优势就要发扬,有问题就要解决,有差距就要提高,这才是谁都要遵循的真理!

“人挪活,树挪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改革是硬道理,发展是硬道理。积极进取、尽力而为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更何况,我们都是在中国,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是中国的大学,我们也都是中国的教师、学生、家长!

互相学习,互相进步,取长补短,实现多赢。舍此还有什么?

一、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对香港产生的巨大影响

香港的内地人才引进战略

香港高校到内地招生,对内地考生与高校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样,对香港方方面面也有很大意义。难怪他们一年比一年要扩大录取数目。但是话说回来,香港毕竟地方有限、学校有限、容纳人数有限,到有一天,这种热潮将归于平静。不过从目前看,这种热潮仍将持续几年。而且,哪怕平静下来,其每年的招生规模仍将很可观。

自1997年回归以来,香港就面对着如何与飞速发展的大陆共同进步,续写经济腾飞的命题,其中至关重要的,是香港的人才引进战略。

截至2006年3月,香港方面共引进了10104名内地青年人才到港就业。同时香港高等教育向内地开放,不惜重金投入,吸引内地顶尖人才。仅2005年,到港就读的内地学生就达到4112人,同年在港毕业并且留港工作的内地学生为236人。

在港内地毕业生联谊会主席耿春亚先生这么解释大学依然愿意重金引才的原因:香港特区政府希望让更多优秀的内地年轻人提升对香港的认同度,即使在别的地方工作,对香港的文化认同,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哪怕10个人才中只留下了3个,也能在长远的将来,有益于香港发展。

据新华网香港8月21日电(记者廖翊),彭则慈同学刚刚在香港城大完成法律证书课程,现就职于一家国际背景的律师事务所。这位在香港长大的学生对记者说,他能说一口相对流利的普通话,得益于大学阶段与内地同学的相处。“内地学生特别勤奋、努力,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印象。”彭则慈对记者表示。

港府吸引内地人才的优惠政策也使港校招生如虎添翼。2006年6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处新闻主任何淑娴向《南方周末》记者展示的“2003年港府人口政策报告书”中提及:内地人才在内地有人脉关系,熟悉内地市场、消费意向和业务运作情况,他们来港工作肯定有助于开拓内地庞大的市场。香港必须更灵活地吸纳内地专才。

港府教育统筹局发言人张先生也指出,香港吸引内地人才的第一步就从高等教育开始。为此,教育部门采取了更为灵活的非本地生比例限额政策,各校非本地生总额可达到学生总数的10%。香港各高校都将这些名额中的绝大多数给了内地生。比如,香港大学的270个非本地生名额中,内地生占250个。

同时,港府各个部门都从政策上给予内地学生在港学习乃至留港就业的优惠。

凤凰卫视评论员、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许子东还提出,人才的流动及其影响是双向的,“人才不是流失,是流动,这种交流非常好。其实要说影响,应该是对香港的影响更大一些。到香港的内地学生大多非常出色,勤奋刻苦,给香港学生很大激励,他们之间也形成了竞争。”

除了引进内地学生,许子东认为,香港高校更应该引进内地的学者和教授,“香港的教师职位是很高薪的,所以不敢随便引进内地最著名的教授和学者。如果放开这一块,真正的冲击才会到来,而香港的高校也将有非常大的变化。”

内地学生热报港校给香港带来了什么

香港《紫荆》杂志2006年8月发表过一篇《内地学生热报港校给香港带来什么》的文章(程航/文),其中写道:

内地优秀学生纷纷赴香港高校读书,触动了内地高校的敏感神经,给内地高校带来压力和危机感,也许会加快内地教育改革的步伐。但对于香港而言,这股热潮会带给香港什么?

高素质生源提升香港高校教育水平。香港的高校有其长期形成的独特优势,它是中西文化交汇碰撞之处,是和西方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最接轨的地方。在这样一个高度国际化及商业化的环境里,香港的高校高度国际化,师资、教学理念以及校园文化与国际紧密接轨。香港的教育体系完备而且多元化,设有国际认可的课程和评核机制。香港高校的学历,普遍被世界各地承认。香港各高校的教研人员面向全球招聘,这些优势,使香港高校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

但是,生源选择余地相对狭小,成为香港高校的一大软肋。对于仅仅600多万人口的城市,香港高校招生选择余地不大,也让香港同行十分羡慕和关注内地丰富的生源。随着内地与香港关系日益紧密,香港高校把招生目标瞄准生源丰富的内地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可以这样说,如果不充分利用香港的师资人才,对香港而言是浪费,对内地而言是损失;如果不充分利用内地人才资源亦是如此。

内地人口基数为13亿,今年高中毕业报考大学的人数高达近670万,相当于香港全部人口,加上其它社会人士,今年内地报考普通高校的人数高达950万,而本科只招收260万人。在香港,经过层层淘汰,每年能报考大学的人数不过2万多,并从中挑选1.3万上下的学生,如果全部选择香港本地学生,不仅可挑选余地小,难以选拔更多更好的学生,而且学生同质化严重。

一名香港教授表示,在不同教育体制下培养的内地和香港学生,他们在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基础能力等方面都有区别,高等教育需要这些不同教育体制下的不同人才相互学习和相互碰撞,只有这样,香港的教育才能真正谈得上国际化,本地教育水平的提高才更有保障。而且,内地学生基础知识扎实,香港学生创新意识相对更强,在人才互相流动后,内地全新的人才资源也给香港的大学带来全新的经验。生源的多样性,也会促使香港高校不同背景的人才竞争。

此外,挑选内地优秀学生,对于提升香港区域教育中心地位无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才结构优化保持香港竞争优势。对于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天然资源匮乏,而香港多少年的发展完全依赖唯一的资源,那就是人才。

香港高校校方毫不讳言,内地拥有雄厚的学生生源,市场庞大,为香港吸纳优秀人才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一方面,香港经济面临转型的艰难,需要大量相关人才储备,以提升人口质量,支持香港经济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香港的整体出生率处于极低水平,人口老化及劳动人口持续下降,据2004年的统计资料,全港65岁以上的人员已经达到香港总人口的12%,每8人中一个是长者。到2033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是长者。要维持香港的竞争力,确保香港能在21世纪知识型及全球化经济体系中继续发展,必须考虑人才结构。继推出“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之后,香港3年前推出“输入内地人才计划”,特区入境处每年收到的申请约4000多个,迄今已有超过1万人才来港工作。今年6月下旬开始,香港又推出“优秀人才入境计划”,旨在进一步吸引内地和海外优秀人才赴港发展。

招收内地优秀学生赴港学习,并鼓励他们毕业后留港工作,也是香港人才计划的一部分。过去,香港非本地本科学生占学生人数的上限被限制在4%,2005年特区政府将上限提高到10%,据悉,有大学校长提出将这一比例再度逐渐提高。

随着内地与香港经济等方面进一步融合,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都需要熟悉两地情况的人才,香港高校担当起这一责任,义不容辞。当然,除了吸引内地学生前来学习外,还需要考虑如何吸引他们留下来,为香港服务。这除了高校外,特区政府也应该有相关考虑和政策。

面对热潮香港还需谋定而动。虽然接近60%的内地学生都希望选择到香港读书,但是这种状况不是恒定的,竞争力永远具有流动性。香港高校必须谋定思动。

内地学生蜂拥报考香港高校,是在原有教育体制上的一种全新选择,但这主要建立在内地教育体制相对落后、人才选拔机制相对不合理以及教育改革相对迟滞的情况下。虽然我们相信,这一状况短期内改变的可能性很小,但对香港高校来说,未雨绸缪是必需的。就像20多年前,香港企业移往内地,起初企业和产品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随着内地改革开放深入,港产品的优势和魅力已经大减一样。

今年香港高校到内地招收优秀生引发的热烈讨论,显示内地高校的一种普遍焦虑和担忧。但是,北大、清华等百年名校,其深厚的人文基础和光辉历史,以及学校内一批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师,迄今依然是令香港高校仰望的高山,其雄厚的基础研究力量和水平以及宽泛的学科也令香港高校难望其项背。内地优秀生学生弃内地名校而选报香港高校,是多种因素而成,香港高校切不可妄自尊大。可以预见,在争取生源的良性竞争中,在两地教育模式的角力中,必能带动内地高校从教育体制、教育方式到学校招生、学校管理等各方面的改革,重添魅力。而且,随着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教育产业全球化,中国内地开放生源是必然的,垂涎内地丰富生源的高校将会来自全球高校。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的竞争将会变得更加激烈。

香港: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的中心

据《南方都市报》2006年6月28日文章(著名旅美学者薛涌/文)。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短期内将成立跨部门督导委员会,推动香港成为区域教育中心。立法会还动议辩论“将香港发展成为区域教育枢纽”议案,最后获一致通过。一些议员建议,香港应放宽入境限制,提高大专院校收取非当地生学额比例;容许修读全日学士课程的非当地学生从事兼职工作,减轻经济负担;拨地给院校建寄宿设施。

还有议员说:香港学府或许能培养出未来的中国领导人。吸引内地学生到香港就读,对教育、经济及政治都有利。

我最近写了一系列文章,认为香港的主要大学将超越北大清华,挖走顶尖的内地学生,成为中国的一流。我同时还分析:香港由于长期出生率低、人口老化,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年轻劳动力。从内地的高考精英中“掐尖”,进行高质量的人才补充,是维持香港竞争力的根本。在这方面,香港的胃口会越来越大。

这两个预言,在短短的时间内都在相当程度上被证实了。第一,从今年高考考生的意向看,香港的大学确实热过了北大清华。第二,香港特区政府和立法会的上述举动,也证明了香港在引进内地学生方面确实有我所分析的意图。当然香港的高等教育并非没有问题,其大学将对内地名校构成的冲击也不应该夸大。不过,从香港方面上述的动作看,他们也正是在力争突破自己的局限,把其高等教育优势发挥到最大限度。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香港大学的容量。我和香港有关大学的人士接触了解的情况是,香港8所受政府资助的大学,每年录取14500名学生,现在每年容许录取10%的外来学生,所以在内地招生的上限是1450名。不过10%的比例很容易突破,比如达到30%。因为香港人口萎缩,本地生源实在太少。大学也会根据当地的人才需求扩大总招生数量。所以,香港的大学每年来内地招几千学生的潜力还是有的,对内地一流大学的冲击不可小视。

同类推荐
  • 善待人生

    善待人生

    此书是培根多年反复锤炼、推敲、修改而成的经典之作。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我最想要的口才交际书

    我最想要的口才交际书

    对于女性而言,若想在这个社会生存,并且生活得很好,就必须让自己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技巧。如何让自己脱颖而出,如何做一个不让须眉的巾帼、红颜,如何能让自己的生活工作更顺心,如何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一找出决定性因素后,你会发现,交际是任何人都不能忽视的因素之一。而口才又是交际链条中极为关键的一环。所以,女人要想实现自己的追求,就不可忽视对自己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更不能忽略自身交际能力的提升。本书就是要告诉各位女性读者,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去经营自己的人脉,如何运用绝妙的语言技巧去织造完美的人际关系网,从而成为社交场上最受欢迎的人。
  • 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最新社交礼仪实用手册

    礼仪与交际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二者相辅相成,没有明显的界限,这是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必要组成部分。年轻人学习社交礼仪,可以强化修养、塑造形象。在人际交往中,有道德才能高尚,讲礼仪才能文明;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彬彬有礼,只有这样才容易与人沟通,树立自己的形象。总之,要想在为人处事左右逢源、事事顺达必须谨记:学礼、知礼、守礼、讲礼,做任何事都要把礼字摆在前,俗话说得好:“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比较凌乱,为了能在日常生活中系统的掌握各种礼仪,本书从商务、职场、交际、生活、仪态、服务、涉外、家庭八个方面礼仪进行详细归纳总结,便于读者掌握。
  • 我最想要的智慧成功书

    我最想要的智慧成功书

    希拉里是世界上少数极为成功的女人之一。从州长夫人到第一夫人,到国会参议员,到总统候选人,到国务卿,她走过的成功之路给予女人们很多启示。本书从塑造形象、调节心态、经营婚姻、成就事业、重视社交、珍惜亲情等方面,全面传达了希拉里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的智慧成功箴言,告诉女人们如何用希拉里的方式去生活、走向成功。通过阅读此书,你会找到一条成为魅力与智慧并举、勇敢和幸运同兼的成功女性的捷径。
热门推荐
  • 奇趣昆虫王国(我的动物朋友)

    奇趣昆虫王国(我的动物朋友)

    昆虫是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动物,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昆虫在生物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但昆虫也可能对人类产生威胁,如蝗虫和白蚁。而有一些昆虫,例如蚊子,还是疾病的传播者。
  • 宇宙的秘密

    宇宙的秘密

    宇宙是怎样产生的?宇宙有多大?宇宙的中心在哪里?茫茫宇宙中是否存在着人类以外的智慧生命?人们对宇宙奥秘揭示得越多,人们就越发现宇宙的神秘与深不可测。无论浩瀚的宇宙多么壮阔,我们会渐渐了解它的奥秘,而不是迷失在它的广袤莫测之中。我们还必须回到地球——那在宇宙中渺小如一粒微尘,却又得天独厚的行星,以及它周围的世界——太阳系。了解人类的摇篮——地球,以及人类的家乡——太阳系,是我们最迫切的需要,也是我们探索宇宙奥秘,揭开宇宙神秘面纱的开始。
  •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父母不该说的10句话

    本书详细剖析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典型案例,以此来提示父母,对孩子说话一定要把握尺度,注意分寸,不要伤害了孩子幼小的心灵。编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的父母终止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语言伤害,提醒父母们嘴下留情,在平时不经意或者生气时,也要做到言语谨慎,对孩子的未来人生负责。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狂神决

    狂神决

    韩玄,一位下界修真者。虽然飞升仙界,却意外落得半人半仙之体,不能修炼仙术。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一块星玄铁片,从而走上一条神奇的成神之路。且看韩玄如何笑傲仙魔两界,无尽精彩,尽在《狂神决》!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风云七域

    风云七域

    征战六大天域,共闯神秘的上古神域,七域并存,揭开自己的身世之谜。一则尘封的古老神话,一段离奇的凄惨身世,和他并肩作战,一种无奈的纠结情感,身怀神秘血脉,一个意外的悲惨结局,是结束,在上古天龙族的后裔帮助下,还是开始,茫茫穹苍,都无法预料!
  • 军魂斩

    军魂斩

    联合了所有的正道门派的精英,这些精英成了他统一修真界并且伐天的中坚力量。统一修真界后武安阳感觉凭自己和手下的道行根本没有办法胜得天兵天将,他决定从新修炼自己的道法提高自己的道行,武安阳借正道与魔教之间的大战,从当上修真界的帝君之后他便把大全交给望尘界的师父来处理自己则隐姓埋名退居人间……
  • 老师乖乖从了朕

    老师乖乖从了朕

    冰墨枫,从小与哥哥相依为命,两人共同打下一片天地,她也拥有了自己喜欢的人,可是晴天霹雳,哥哥让人算计自己爱的男子,而她爱的人,却背叛了她!悲愤交加之下,她杀了自己的男友,在自己哥哥的面前跳崖,为的就是让自己的哥哥明白他做了多么蠢的一件事,可是谁能告诉她这是什么情况?为什么她变成了只有五六岁的样子,陪在身边的还是一条沧桑的狼!好不容易救了一个帅得没有天理的帅哥,却成了她的爹爹,好吧爹爹就爹爹,有饭吃就行!可是可是为什么来了一个又凶又恶的女人,说她娘抢了她的男人,她连她娘是谁都不知道!结果人家根本就不理会,乱刀上来,哼,我冰墨枫可不是三岁小孩,任由你欺负,虽然现在这样子也不大!身受重伤,她决定去学艺,可是那个混蛋是谁,凭什么第一次见面,就见她身上刻花,说以后长大了娶她为妻!她没有答应好不好!终于得知那个在她身上乱画的小子,跟她进了同一所学院,传说中的凰羽学院,她过人的天资,被怪异的院长选为继承人,成为某个班的代课老师,要不要这么残忍,她不过是个孩子而已!什么,那小子在那班!行,我上!然后,凰羽学院里,上演着一场场师生斗争。晃眼间,四年的时间过去了,原本稚气的孩子,已经变得有些认不出来,这时,她的国家却传来,她的王爷爹爹被围困的消息,而那小子的家里也出事了,两人携手并肩闯关出去,从此失去消息!这一分离,会走向怎样的局面,再次相见,又会是怎样的辛酸?皇甫御风:冰儿,有爹爹在,没有人可以欺负你!谁欺负你,我跟谁翻脸。皇甫御琪:来来来,这个给你,有人欺负你,你就拿着去军机营搬救兵,一人一口口水,淹死他们!沐清歌:她是我唯一的爱徒,谁动了,就要付出代价!轩辕璟宸:(小时候)梅花为盟,长大后,娶你为妻!(长大后)老师,你走到哪里,朕就将这天下扩展到哪里,你最终只能呆在朕的怀抱里!赫连攸予:你个小狐狸,你怎么可以算计本阁!本文美男多多,炮灰多多,首先声明,若有人炮灰了,亲们就自制小妖人偶,每天吐口水,扎银针!简介先奉上,闪人!人物领养现在开始(要领养的大大给妖留言哟):领养者和被领养者情惠(冰墨枫)墨曦颜和落筱诗(轩辕璟宸)潇湘拂尘和leyuan77(沐清歌)伤弦月和月落孤星(赫连攸予)ihau和胡澄溪(皇甫御风)一溪风月醉(幽冥月)刘姐(飞羽)流着泪的水(楼夜雪)ojlyxm(沧野澈)傲雪(小雨)文修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