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往往想象力极为丰富,具有创造性思维和敏锐的洞察力。他们的应变能力超人一等,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有认准目标决不放弃的韧性,最终取得竞争的胜利。因此在做人方面常表现出稳定而成熟的神形。安稳开朗,性格也相对豁达,能面对现实,忍耐力也较强。行事、言谈方面也较谨慎,思考周全、三思而后行,他们往往虑人先虑事,进可攻,退可守,始终思考的尽善尽美,这种人责任心较强,办事多精明,如以大事相托,可万无一失。
当然任何一种性格有缺点也有优点,精细敏锐的人也不例外。他们心思过于慎密,事事前思后想,不敢冒险,容易失去很多机会。这类人警惕性太高,对所有人都不太信任,持怀疑态度,要么事必亲躬,要么有猜忌心理,容易封闭自己。
1.完美的做人难成完美的绩业
诸葛亮是中华大地老幼皆知的人物。他上通天文,下晓地理,饱读诗书,奇谋备出,又宽厚仁爱,终于助刘备建立蜀国,三分天下。诸葛亮无疑是智慧的化身,正是他这种一叶知秋,精细敏锐的性格塑造了他传奇的一生。
东汉末年,诸侯混战。诸葛亮在襄阳城西二十多里的一个叫隆中的地方隐居。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隆中,他努力学习儒家经典与前代史书,并博览诸子百家,他读书“观其大略”,最注意的是总结历代王朝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寻找治国治民的有效方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点,并留意全国形势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政治抱负。诸葛亮读书学习之余也没忘了宣传自身,因为他胸怀大志,想有一番作为,于是,在隆中“隐居”的十年里,他或是通过交游,或是通过亲戚关系,与襄阳一带的名门大姓有了往来,尤其是和各个名士的密切交往增加了自己的学识,扩大了政治影响,使他逐渐成为荆州地区名士中的知名人物。
汉室后裔刘备一心渴望在乱世中建立功业,为此他遍寻人才。此时,颖川名士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刘备比诸葛亮大20岁,但他相信诸葛亮是了不起的人才,就带着关羽、张飞亲自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得知刘备要来拜访,故意躲开,以试探刘备的决心和诚意。刘备第一次来到后,扑了个空;第二次去又未见到人。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但刘备牢记徐庶的话,“要诚心诚意地去请诸葛亮”,当年一月,他第三次又去了,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出来在草堂中接待了刘备。
刘备把关羽、张飞留在外面,自己与诸葛亮在屋中交谈。刘备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政落在权臣手中。我自揣浅陋,却很想安定汉室,却又不知如何,请先生指教。”
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虚心,觉得他是个可依附合作之人,就把自己多年对局势的判断和为刘备设计的谋略和盘托出。他说:“如今,在北方曹操已战胜袁绍,手握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将军不能凭武力与他争高下。孙权占据江东,父子兄弟已在那儿经营了三代。他有长江天堑的屏障,又有江东大姓与士人的拥戴。将军只能与他联合。”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指出荆州地当要冲,战略地位重要,但刘表无法保住它,而益州沃野千里,有“天府之国”之称。如果刘备能占领荆州、益州,对内整顿内政,对外联合孙权,就可立于不败之地。一旦有机会,即可以荆州、益州两路出兵,北伐中原。
诸葛亮的精细分析和雄才大略令刘备茅塞顿开,大加赞赏,而诸葛亮也为刘备的风度胸怀折服,于是他从此出山,助刘备兴复汉室。
官渡之战后,曹操统一了北方,想要吞并荆州与江东。诸葛亮出使江东,与孙权共商大计。
诸葛亮向孙权透彻地分析了敌我形势,指出曹军不可克服的弱点,以及孙刘联军必胜的基本条件,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孙权任命周瑜为大都督,与刘备的水师会合,共抗曹军。
曹军士兵多是北方人,不适应水上的风浪颠簸,晕船呕吐,曹军用铁索把船连在一起,铺上木板,组成“连环船”。这时,诸葛亮与周瑜都想到火攻。周瑜的部将黄盖佯装降曹,船上却装满浇上油的枯苇干荻,在离曹军两里左右,点起了火。当时东南风刮得正紧,风助火势,火助风威,这批火船顿时冲向曹军。曹军死伤不计其数,曹操带着残兵败将仓惶逃命。
刘备在下邱与袁术作战,夺得了豫州、徐州,夺取了蜀地,进而占据了整个益州。之后,刘备攻取了汉中。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皇帝位,蜀汉正式建立。
孙权夺取荆州,斩杀关羽之后,刘备为报仇要出兵攻打东吴。诸葛亮一再劝阻刘备,不要出兵攻吴,应与东吴联合抗曹,刘备仍不采纳。刘备留诸葛亮守卫成都,辅佐太子,亲自率兵前往,刘备战败,使蜀汉政权日渐趋向衰落。
刘备败后回到白帝城,一病不起,急召诸葛亮至白帝城嘱托后事。
江嘉太守黄元因诸葛亮不喜欢他,怕诸葛亮掌握了大权对他不利,率部反叛,后黄元的叛军被击败。
益州豪强雍阎策动少数民族首领孟获等多人起兵反叛。反叛之初,势力并不强大,但雍阎不断向少数民族首领散布谣言,挑拨关系。这样,经过雍阎几年威逼挑拨,叛乱的队伍渐渐遍及南中整个地区,只有几个郡归属蜀汉政权。
敏锐的诸葛亮知道光凭武力的征服收服不了人心,于是本着“和抚南夷,稳定后方”的既定政策,对南中的叛乱一直采取政治上的招抚政策,但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诸葛亮为了尽快平息南中叛乱,以便为进攻曹魏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援,于是与吴结好,切断了雍阎与东吴的关系。
两年之后,诸葛亮决定率军平定南中。这次他采取了有效的策略:以右、中、左三路兵马南下,向雍阎进军。
诸葛亮首先进攻卑水地区夷王高定的军队。很快打败了高定部队,高定被击杀。接着,三路大军与孟获在盘东首次交战。
孟获在当地以勇猛善战著称,颇得人心,诸葛亮为使他心服口服,命令部队生擒孟获。被俘后,便让孟获观看蜀地的阵势,孟获看后很不服气,对诸葛亮说:“原先我不知道你的虚实,因此上当战败,今承蒙恩赐,观看了你的阵势,不过如此,假如能重新交战,一定可以打败你。”
诸葛亮放孟获回去,让他重整军队再来交战。结果连战七次,诸葛亮七纵七擒孟获,当最后一次还要放他回去时,孟获终于服输了。于是,诸葛亮率军进入滇池,平定了南中地区。
诸葛亮给了夷人充分的自治权,更加让他们心悦诚服,南中地区从此安定,北定中原再无后顾之忧。
公元226年,魏文帝病死,其子曹睿继位,诸葛亮认为北伐的时机已到。于是,诸葛亮率军进驻汉中,临行前给后主刘禅上了一份奉章《出师表》,陈述出师的条件,表明了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公元228年,诸葛亮在南郑商讨进兵策略,决定“平取陇西”,再向关中。于是,由赵云率领一只军队据箕谷,以吸引魏军,诸葛亮自己率领主力向西北出祁山,夺取陇西。在蜀军出其不易地攻击下,陇西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继攻克,魏将姜维也到诸葛亮军前投降。
然而千里马也有失蹄的时候,在曹军直趋街亭的时候,诸葛亮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选用了言过其实的参军马谡去守街亭这一咽喉要地。马谡既不遵循诸葛亮的希署,又不理睬副将王平的几次劝阻,弃城不守,舍水上山。曹军到来后立即包围蜀军于山上,先断绝水源,然后发起攻击。马谡大败,残兵退回祁山军营。
街亭失守挫伤了蜀军锐气,使主力“进无所据”,继续夺取陇西的战机已失,诸葛亮审时度势退回汉中。
十一月,诸葛亮得知魏十万大军被东吴打败,又抽调关中军队东下抗吴,关中空虚,诸葛亮觉得时机重来,决定第二次出兵。诸葛亮很快调集数万兵马出散关,围攻陈仓。但天命难违魏军已作好准备,蜀军强攻二十多天,仍无法攻克陈仓,曹军的后援部队赶到,诸葛亮只好下令退兵。
第二年春天,诸葛亮第三次出师北伐。他采用近攻渐进的办法前进。蜀军出阳平关攻占武都、阴平二郡,二郡很快攻下,成为蜀地。
一年后,诸葛亮率领大军第四次出祁山。诸葛亮率领魏延等迎战司马懿。司马懿针对蜀军粮食运输困难,难以持久的弱点,依险据守,坚不出战,持久对峙。几个月后,蜀军粮食即将用完,蜀军只好退回汉中。
诸葛亮总结前四次失败的教训,深感“粮谷军之要最”,因此有计划地把军队集中在黄沙镇进行修整。在木牛的基础上创制“流马”(人力四轮车)运粮。公元234年,诸葛亮统率十万大军第五次出征,并约孙权同时攻魏。
诸葛亮屯兵于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一面与魏军对峙,一面就地分兵屯田,以等待东吴的行动。五月,孙权率十万大军攻魏,不能胜,很快退兵。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了一百多天,始终未出战。诸葛亮曾派人送去一套女人衣服以羞辱、激怒司马懿,但司马懿仍按兵不动。当获悉诸葛亮日夜辛劳、事必躬亲、食少事繁时,司马懿判断诸葛亮很难久于人世,更加坚持避免决战的方针。到了八月,积劳成疾的诸葛亮一病不起,不久便在五丈原军营中与世长辞了。
诸葛亮一生智慧超群,精细谨慎,又忧国忧民,忠肝义胆,为刘备的建功立业立下难以计算的功劳,他的许多奇谋伟略也传为美谈,他的一生过于谨慎精细,使他失去不少宝贵的机会,因谨慎精细而事必躬亲,事无巨细,使他积劳成疾,带着深深的遗憾,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对此,杜甫曾作诗叹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谨慎一生避仕途之祸
刘伯温一生足智多谋,文武兼备,上通天文,下晓地理,料事如神,在民间多年来被看作是与诸葛亮一类的人物。
刘伯温名刘基,以刘伯温之名知名于当时,传名后世。元朝未年辞官归乡。
但归隐并不是他的志向所在,刘伯温隐居之际,中国的大部分地方农民起义正如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刘伯温身在山林,心在全国,他敏锐地注视着形势的发展变化。这期间,他分析过这种现状,他把天下大乱的原因,归咎于元统治者的无能和腐败。他还以秦汉之际的萧何、张良自比,希望自己能“抑强扶弱”,建立“太平功业”。
红巾军起义之后,元政府摇摇欲坠。朱元璋乘红巾军主力在北方与元军主力拼杀之际,率领一支人马,渡江南下,直逼浙东。精通兵谋的刘伯温应运而起,拉起一只乡兵队伍。首先图谋自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但他毕竟势单力薄,无法与势力雄厚、锐不可当的朱元璋争锋,只能避入深山中。
朱元璋雄心勃勃,一心想做第二个刘邦。为成就大业,他十分注意网罗人才,特别是对各地的名士更是推崇备至。此时,刘伯温的大名已在浙东一带流传,甚至家喻户晓,朱元璋一心想让刘伯温为自己效力。
朱元璋派人带着礼物来到青田山中,邀请刘伯温。当时刘伯温并不了解朱元璋,自己的乡兵又曾与朱元璋的队伍交过阵,他不愿贸然下山,又不愿得罪手握重兵的朱元璋。这时,他性格中的精细敏锐,谨慎行事的一面就体现出来了。于是他好好地招待了来者,婉言拒绝了朱元璋。使者回去后禀报了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刘伯温文韬武略都很好,他不想放弃刘伯温。他意识到刘伯温对他本人与他的军队还不了解。他立刻下了一个手谕给正在浙东指挥战事的胡大海,让他善待浙东名士,争取人心。然后,朱元璋让使者再跑一趟,请刘伯温共图大计。
使者再次来到青田山中,他对刘伯温说:“我们元帅思贤若渴,久闻先生大名。因此,再次派我来,请先生下山,共建大业。”
刘伯温仍不敢答应,说道:“我乃山野之人,性情疏懒。而且我已年届知天命的五十岁了,已别无所求,只希望多过几年安宁的日子。另外,一些关于我的传说多属子虚乌有。我才疏学浅,担当不起此重任,请代我向元帅致谢!”
使者不肯走,在山上住了几天,见刘伯温仍不肯改变主意,才离去。他不敢回去直接见朱元璋,就去处州找胡大海,胡大海一听火冒三丈,说道:“还有敬酒不吃吃罚酒的人,我派兵去把他抓来。”
使者向胡大海说明朱元璋的意思。胡大海感慨地说:“我们这些出生入死的武将还不如这些老夫子。”胡大海又派了员副将第三次请刘伯温下山。
几天后副将回来了,说道:“我一去他就封我的嘴,说在山上盖了几间茅屋,开了几亩薄地,已准备终老山林了。”
这时刚到任的处州总制孙炎自告奋勇地说,让他给刘伯温写一封信,一定能把他请下山,胡大海派人送去,这样他们第四次请刘伯温出山。
孙炎在信中首先对刘伯温施之以威。说元帅大兵压境,如不愿下山,就是与朱元璋为敌,结果是玉石俱焚。然后结之以恩,重申元帅的承诺:既往不咎,来去自由。合则留下,元帅委以重任,不合则离去,退可保全家性命,进可享荣华富贵,何乐而不为?刘伯温见形势如此,不出不行,况且自己也想有一番作为,于是决定出山。
至正二十年,刘伯温跟随使者来到了应天,朱元璋立即召见。朱元璋倾心相待,十分诚恳,使刘伯温非常感动。他觉得朱元璋虽然出身平民,但胸怀大志,是一位值得追随的明主。
之后,他把自己深思熟虑的治国平天下的十八条方略献给了朱元璋。刘伯温详尽分析了全国的形势,提出了一整套对策。
从此,朱元璋对他更尊重了,他派人专门为刘伯温在应天修建了府第,命名为礼贤馆。总是尊称他为老先生,还把他比作是楚汉战争中的张良。
刘伯温不愧是当时的奇才。他知识渊博,有胆有识。参与机密后,屡献奇策,很快成为朱元璋智囊中的核心人物,在明王朝建立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明朝建立后,刘伯温被委以负责纠察百官、主管司法的御史中丞的重任。
朱元璋登基以来,猜忌心越来越大。他精力过人,权力欲极强,不能容忍有人对皇权的怠慢。朱元璋认为丞相李善长居功自傲,想拿他开刀,他征询刘伯温的意见。
刘伯温说:“李善长是建国的功臣,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朱元璋说:“他几次加害于你,你还为他说话?”
刘伯温回答说:“他与我是私人关系。换丞相就如同房子换柱子,先找到柱子才能换。但目前没有人能取代他,不宜换。”
朱元璋问他:“杨宪、汪广详、胡惟庸不是栋梁之材吗?”
刘伯温回答道:“杨宪虽有相才,但器量不大。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他做不到。”
朱元璋又问:“汪广详如何?”
刘伯温答道:“汪广详心地狭隘,比杨宪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元璋接着又问:“胡惟庸怎么样?”
刘伯温说:“当丞相好比是皇上驾车的驭手,恐怕胡惟庸架不好车,还会损坏车子呢。”
朱元璋又说道:“还是老先生自己出马吧!”
刘伯温诚恳地说:“臣下性情刚烈,脾气急躁,身体又差,无法承担丞相的重任,也不具备相才。请皇上放心,人才一定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