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也有过离家出走的经历吧?在你的少年时期。
1979年,我初中毕业,种种原因,我不想读高中了。那一年我十五岁,性格倔强,行为乖戾,让父母为我操了不少心。
是九月,临近开学的日子。经过一个暑假的酝酿、回旋和摩擦,我和父亲之间终于有了一场不可开交的争吵。
父亲坚持让我继续读书,理由很简单:上了高中就有可能考上大学,而考上大学,那就意味着一个人一生的幸福和安稳。
我内心深处强烈的叛逆让我对父亲的话置若罔闻。
“你到底读书不读书?”父亲发出了怒吼。
“不!”
我从牙齿缝里嘣出了一个字,掷地有声。
父亲额头的青筋暴突,嘴唇哆嗦着半天说不出话来,站在一旁的母亲想过来劝解,可父亲喷火的眼神止住了她的脚步。
“走!你走!你不读书就离开这个家!永远不要回来!”
父亲指着我的鼻尖。
父亲是一个知识分子,虽然处于极度的失控状态,但还是让自己的用词尽量儒雅。即便如此,我还是显得怒不可遏,大脑充血了一般迅速膨胀。我一把抓起床边的外衣,头也不回地冲出了屋子。门在我的身后发出了巨大的声响,那声响足以把母亲的呼唤戛然割断。
我奔出家门,在茫茫的夜色中急速行走。
1979年,到了晚上八点钟的时候,几乎家家关灯,户户掩扉了。我在斑驳的街道上走了很长时间,突然被发出夜声的猫头鹰惊了一下。猫头鹰栖息在废弃公园的树枝上,两只眼睛发出幽幽的绿光。一瞬间世界变得阒静无比,路灯的摇晃把风也带动起来。
毕竟只是十五岁的孩子,一个人置身在空旷的残墙断壁之间,心里不觉有些惊恐。
于是,往家的方向跑。
第一次离家出走在半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就宣告失败了。
坐在家门口的黑暗处,我有些后悔,后悔不应该那么冲动地跑出来,后悔不应该在父亲面前那么的“坚强不屈”,因为我相信,如果我不主动离开,父亲断然不会把我推出家门的。
不会!我想回家,可是少年的自尊让我的脚步滞停在原地,我内心的矛盾可想而知。
回去!
不回去!!
回去!!
不回去!!!
我做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就在这时,家门“吱”的一声打开了,父亲和母亲的身影出现在我的眼前。
生活一向仔细的母亲对父亲说:“别关灯了,儿子胆小,看见灯关了就更不敢回来了。”
父亲点点头。黑暗里,我虽看不见父亲,但我知道,父亲一定是点头了。我听见他说:“门也不要锁,他跑得这么急,一定没有带钥匙。”
父亲的声音不大。
但,我的心房早已注满了爱的潮水。
………五年后,当我打点行囊要去南方读书的时候,一直微笑的父亲突然沉默了,他扶着我的肩膀对我说:“这回真的离开家了!”
说完,他的头侧了过去。
我看见了父亲眼角晶莹的泪水,也看见了那个夜晚扎在父母怀里放声痛哭的自己。五年的时间很短,但那绵绵不尽的真情,却永远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