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以后,素素并没有像她对程心亮所说的那样从北京返回A城。素素在北京多停留了两天,她特意去看望了张姐。
张姐现在的家坐落在北京郊区。这次前往,素素如愿以偿见到了张姐。可令素素感到遗憾的是,她并没能亲眼见到传说中的张姐的老师。
张姐说老师去英国讲学了,行程要两个礼拜,真是太不凑巧了。好在,素素在张姐家见到了老师的许多照片,也算是弥补了一下没亲眼见到老师的遗憾。并且,素素每欣赏老师的一张照片,还能亲耳聆听张姐的解说词。张姐会详尽地告诉素素,老师每一张照片的出处以及背景,足见张姐是如何地崇拜且深爱着自己的老师。
“简直可以办一个摄影展。虽说老师现在已不再年轻了,但其气质和相貌仍是如此地清癯俊朗,儒雅谦恭,实属难得。而且,老师几乎踏遍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这更是让人徒添羡慕和敬佩之情。”素素由衷地赞叹说。
张姐笑而不语。
素素还记得,以前在A城时,她从张姐处看过老师年轻时的一张照片。仅从外形上看,张姐的老师很有电影明星赵丹年轻时的风采。但因着老师家深厚的世家背景,且又在英国剑桥留过学,所以气质上更显沉静,亦更具学术味。
这次,素素在张姐家里再次看到了那张被放大了的照片。真让她感慨时光的美妙和无情,也让她在心里唏嘘不已。
张姐和老师现在居住的房子是一幢旧式结构的错层小别墅。外观看起来不是很起眼,房间里的结构和布置同样也朴实无华。屋里统一铺着深棕色的木制地板,连木制家具的样式和颜色也是相近的棕褐色,乍一看起来已显得有些陈旧了,但细细品味起来却让人心生宁静。这种色泽是岁月沉淀出来的自然色泽,越看越令人赏心悦目。不用说,张姐和她的老师生活在这里一定很舒心吧。
让素素感到眼前一亮的还有屋子外面那个用木栅栏围起来的很是宽敞的后花园,里面分别按季节种着各式花草。即使不出门也能让人感知到一年四季的变化,那些花儿会按季节错落有致地依次开放。此刻,那些爬满木栅栏的牵牛花以及从树枝间传来的时高时低的知了声,就仿佛在提醒着你,现在是盛夏时节。
更让素素意想不到的是,张姐居然还养了一条长相很萌的小土狗。自打一见到素素来,也不见生,只管一个劲地摇着尾巴跑前跟后地围着她转。间或,它又会在花园里欢天喜地地乱跑一气。这一切真是太欢乐,太美妙了。
素素由衷为张姐感到欣慰。看来,张姐已真正过上了一种远离尘嚣、平淡却又很真实的幸福生活。
“怎么样,贵妇人当得不错吧?”素素调侃张姐说。
“贵妇人前面还得加个三个字——平民式。”张姐爽朗地笑着说。
“这么悠闲自在的生活,怎能和平民挂钩?”
张姐就对素素说,事实上,她现在比以前更忙,除了要负责家里所有日常起居的事,还时常要帮着老师整理各种资料。另外,她挂职的那家单位也时常有一些琐碎事要她去处理。最重要的是,她应中国新闻出版社之邀正在着手写一部大部头的关于新闻采编类的实用书籍。
“没请帮佣吗?”
“只请了钟点工,每周来打扫一次。”
果不其然,张姐还是那个张姐,仍是个闲不下来的人。
那晚,素素就留宿在张姐家。她和张姐推心置腹深谈了不少知心话。
“幸福吗?”素素问张姐。
“幸福。”张姐答。
“你后悔过吗?”
张姐轻轻地摇了摇头,她指了指放在床头的一本书。
这本书,素素熟悉,是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以前在A城时,张姐就搁置在床头,现在仍是。
张姐笑说,她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时曾想过,她要等他的老师等到七十岁,如果那时他们都还活着。
“但如果有一方不幸先走了呢?”素素想起张姐来A城前那次惊心动魄的事件。
“如果有一方不幸先走了,活着的一方仍要继续付出等待,直等到在天堂相聚的那一天。”
“可是,这种等待,对另一方始终是不公平的。尤其对你来说。”
“我们从一开始的相遇、相知、相爱到被迫分开,就已经注定了这份不公平。但爱,通常是不能用公平与不公平这些词来衡量的。如果你觉得不公平,并没有人限制你的自由,也没人强迫你非要选择这样的等待。这就像游戏规则一样,你不愿意服从,随时可以退出,并按下清零键,从头再来。”
“在年轻貌美、经不住孤单寂寞和种种诱惑的时候,我也曾想过随便嫁个什么人算了。然后心甘情愿替他生儿育女,完成这个世界上大多数女人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只要自己对别人要求不太高,无论如何日子总能将就着过下去,可这个过程对我来说终究还是有点困难。因为,我自离开老师以后,一直就没想清楚婚姻的实质意义,除了为一个不是自己真心相爱的男人传宗接代,我就再也想不出别的什么意义来了。在没想清楚这些以前,我又不甘心做别人生活的复制品。这一想,几十年就这么着耽搁下来了。”
“我想,你是有意耽搁的吧。那是因为你心里一直放不下老师。”
“也是,也不是。只能怪我自己运气不好,离开北京到A城后,我一直就没再遇到像老师那样能彻底征服我又能打动我的好男人。总之,怎么说呢?我后来遇到的男人,在我眼里,他们一个个不是太过于世俗就是太过于肤浅。反正一想到要和那样的男人凑合着过完一生,我就觉得还不如一个人将就着过下去,这就是命。”
素素想着和自己相遇的程心亮,既没有张姐老师那样的学术成就,也没有头顶那么多的光环,更没有像他那样的显贵家世。大概,在张姐眼里,程心亮这样的男人就该算作是顶顶俗气的一个人了吧。可她却偏偏就爱着这么一个俗气的人,并愿意和他共赴俗世前程,俗气并热闹非凡地过完这一生。可是,就是这么一个俗世男人,她也得像张姐一样付出日复一日的等待。
张姐是幸运的,她终于等到了属于她的那份幸福。那自己呢?素素想想都气馁。
“你的情况和我有所不同,那是我的老观念。虽然我最终等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可是,却也浪费掉了最美好的年华。”
“你还年轻,你要在各方面做出更多的利弊权衡。况且现在的社会环境很好,相对于独立的女性来说更自由、宽松,可选择的范围更广。所以,当代年轻人的心态理应更开放。你看,现在电视上播得最热闹、最红火的就是那些个相亲类节目。那些女孩子们一个个像选秀似的挑选着自己中意的相亲对象,并且还挑选得那样理直气壮。这要在以前,是完全不可能、也没法想象的事。我们那个年代相对于现在要封闭、禁锢得多。所以,这也是我不太主张你像我一样去太久等待的原因之一。”
“而且,像我和老师现在选择的这种清淡生活,一定是悟透、看清了人世百态以后,才能心静着安定下来的生活。”
“你们年轻人,还要在社会上打拼,出人头地。如果也早早就选择了我们这样平淡无奇的生活模式,必定是很快就会心生厌倦的。”
“可我早就有这样的愿望了,哪怕是过村妇式的生活。”素素在心里感叹着。
“程心亮把生态园搞那么大,你想过村妇式的生活不是太轻而易举的事吗?”
“我只要专属于我的那一亩三分地。太大了,我管理不过来。”素素一本正经地对张姐说。
“胃口又小又刁的,是猫。刁猫可没有我家的小土狗好养啊。”张姐打趣说。
那晚,素素在张姐身边睡得少有的踏实。
这次的北京之行,让素素的心灵仿佛经受了一次洗礼,变得宽广、明亮了许多,让她瞬间有一种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是的,素素这次特意跑去北京看望张姐,不为别的,就是想找个人听她说说她心里的决定。张姐认可也好,不认可也好,都没关系。主意是她自己早在心里拿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