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39

第39章 先进篇第十一(2)

张居正注:“门人,是孔门弟子,二三子即指门人说。昔颜渊既殁,其家甚贫,不能具葬事,于是孔门弟子以朋友之义,欲相与厚葬之。”

解读

儒家认为,葬礼的操办要依据亡者生前的地位和财力的不同而不同对待。颜回家境贫穷并且社会地位低下,不具备厚葬的条件。颜渊的同门师兄弟们却想要厚葬他,孔子说不可以。孔子的拒绝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厚葬颜渊有违周礼关于葬礼的规定;二是,颜渊视自己像父亲一样,自己应该像对儿子一般对待颜渊。孔子亲生儿子孔鲤去世的时候,只有内棺而没有外棺材,现在埋葬颜渊要跟孔鲤一样的待遇,才能表现出自己视颜渊如孔鲤一样。但是最后学生们没有听从老师意思,仍然厚葬了颜渊,所以,孔子发出了如此慨叹。

为死者操办葬礼,是生者对死者的尊重。葬礼一定要举行,但是却不一定要丰厚奢华。家境贫寒不能厚葬,因为厚葬会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增加负担,以至拖累生者。当然,并不是说家境殷实就可以隆重奢华地为死者举行葬礼了。因为葬礼只是表现生者对死者哀思的形式,只要内心诚敬,将感情表达到位了就可以,没必要铺张浪费。

11.12季路①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注释

①季路:即子路,姓仲,名由,鲁国卞人。孔子的弟子。

译文

子路问侍奉鬼神的问题。孔子说:“不能很好地侍奉活人,怎能去侍奉鬼神?”

子踣又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说:“还没有弄明白生的问题,怎么能了解死的事呢?”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昼夜者,死生之道也。知生之道,则知死之道;尽事人之道,则尽事鬼之道。死生人鬼,一而二,二而一者也。或言夫子不告子路,不知此乃所以深告之也。”

来熹注:“问事鬼神,盖求所以奉祭祀之意。而死者人之所必有,不可不知,皆切问也。然非诚敬足以事人,则必不能事神;非原始而知所以生,则必不能反终而知所以死。盖幽明始终,初无二理,但学之有序,不可躐等,故夫子告之如此。”

张居正注:“然事人之道,即是事鬼之道,不过一诚之感通而已。生之理,即是死之理,不过一气之聚散而已。果能明所以事人之道,则事神者可以兼举。果能尽所以有生之理,则全归者可以无愧。是夫子虽不明言以告子退修诗书路,实所以深告之也。”

解读

子路问鬼神,孔子却王顾左右而言他。孔子认为如果不能好好地侍奉活着的人,就无从谈及侍奉鬼神;如果连生的问题都没弄清楚,就无法了解死的问题。可见,孔子的人生哲学倾向于现实主义。

在春秋那个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科学技术相当不发达,恐怕没有人能说清楚神秘难测的鬼神问题。孔子却提出“事神先事人”、“知死先知生”的观点,强调“事人”、“知生”的首要地位。从中不难看出,儒家教育人重视今生今世,强调如何做一个君子。显示了孔子对鬼神问题持有理性而宽容的态度。

11.13闵子侍侧,阁阁①如也:

也。子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注释

子路,行行哟妇也;冉有、子贡,侃侃③如①阁阁:音yn,和颜悦色的样子。②行行:刚强的样子。③侃侃:说话理直气壮。

译文

闵子骞站在孔子身边’,态度和悦的样子;子路刚强威武的样子;冉有和子贡从容不迫的样子。孔子高兴了。接着说:“像仲由这样的人,恐怕不能善终吧!”

名家注解

朱熹注:“闰、侃,音义见前篇。行,胡浪反。乐,音洛。行行,刚强之貌。

子乐者,乐得英材而教育之。”

张居正注:“侍侧,是侍立于旁。闰阁,是和悦而又正直的模祥。行行,是强勇的模样。侃侃,是刚直的模样。不得其死,是不得正命而死。”又注:“昔闵子骞侍立于夫子之旁,其气象则外和内刚,德器深厚,但见其k阁如也。子路的气象,则多强勇而少含蓄,但见其行行如也。冉有、子贡的气象,则和顺不足,而刚直有余,但见其侃侃如也。四子气象虽不同,然皆禀刚明正直之资,而绝无阴邪柔暗之病。这等的人,熏陶造就,将来皆可以副传道之寄,而入于圣贤之域者。故夫子见之欣然而乐,盖喜其得英才而教育之也。然四子之中,惟子路过于刚强,有取祸之理。”

解读

闵子骞、子路、冉有和子贡,都是深受孔子喜爱的弟子。他们四个侍立在孔子身边时,闵子骞温和正直;子路刚强英武;冉有和子贡从容大方。孔子看着他的爱徒们各有风采,便特别高兴,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他十分担心刚强勇敢的子路不得善终。子路是一个有勇无谋却十分刚强的人,孔子对他的担心在后来也得到了印证。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在卫国大夫孔俚的家里做家臣,后来卫国发生内乱,子路本在城外,但他抱着“食其食者不避其难”的信念,回到危城与暴徒血战而死。可见,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着他的行动。子路的刚强注定了他不会委曲求全,宁为玉碎而不为瓦全。

11.14鲁人①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何必改作?”子曰:

“夫人(环言,言必有中。”

注释

①鲁人:这里指鲁国的当权者。②为长府:为,这里是改建的意思。藏财货、基器等的仓库叫“府”,长府是鲁国的国库名。③夫人:这个人。

译文

鲁国的人要修建府库。闵子骞说:“照老样子修,怎么样?为什么一定要改建呢?”孔子说:“这人平时不大说话,说话就一定符合情理。”

名家注解

朱熹注:“言不妄发,发必当理,惟有德者能之。”

张居正注:“盖治国以节用爱人为要,而土木之工,乃劳民伤财之大者,苟非甚不得已,不可兴也。长府之作,本事之可已者,使鲁之君臣因其言而止之,一可以省费,二可以恤民,三可以昭恭俭之德,其为益也不亦大乎?所以说,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夫子之称闵子者,所以警鲁人也。夫府库,乃国家规制之当备者,在圣贤犹以为可省,况为寝宫、瑶台、芳林、别苑而纵游佚之欲者乎?有国家者,可以深长思矣。”

解读

闵子骞是孔子的学生中德行很高的一位,他平时沉默寡言,温和善良。但是在改建长府国库这件事上,他却很擅长言辞,一语申的。闵子骞认为大力改建长府国库势必会劳民伤财,就建议按老样子修,用不着改建。所以,孔子对其崇尚节约、爱惜民力的思想给予了肯定,也对他一语切中要害的语言艺术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闵子骞这样的人。他们平时往往沉默寡言,不善言辞;但是遇到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则会一鸣惊人,一语中的,一开口便能切中问题的要害。这些人说话往往很有分量,-能得到大家的认可与信任。不言则已,言必有中。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敏于事而慎于言,平时不要夸夸其谈,做一个说话有分量的人。

7.1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①?”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

注释

①奚为于丘之门:奚,为什么。为,弹。为什么在我这里弹呢?②升堂入室:

堂是正厅,室是内室,用以形容学习程度的深浅。

孔子说:“仲由弹瑟,为什么弹到我这里来了?”

学生们就不敬重子路,孔子说:“仲由学问已经入门伯萼了,只是还没达到精通。”轰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言其声之不和,与己不同也。”会朱熹注:“门人以夫子之言,遂不敬子路,故夫子释之。升堂入室,喻入道之次第。言子路之学,已造乎正大高明之域,特未深入精微之奥耳,未可以一事之失而遽忽之也。”

张居正注:“瑟,是乐器,古之为士者,无故不去琴瑟,所以养性情也。奚字,解作何字。堂,是厅堂。

室,是房室。昔子路好勇,故其鼓瑟常有北鄙杀伐之声。”又注:“然观孔门入室之徒,自颜、曾之外,盖亦无几,以是知圣学精微之奥,诚未易窥,而人既知所趋向,又不可不勉其所未至也。”

解读

子路是孔门弟子中属于年长者的一位,他的性格刚强威猛。他弹奏的琴声中可能透出征伐杀戮的感觉,不像孔子提倡的《韶》乐那般中正平和,所以孔子批评他。这一批评可能仅限于子路的鼓瑟之音,并没有涉及其他方面。但是,同门师弟们听到老师对子路的批评以后,就不尊敬他了。孔子怕影响子路的威信,就向学生们解释说子路的技艺和学问已经入门了,只要再努力些就能达到精通的程度。这一解稃既恰到好处地解除了学生们对子路的偏见,又从侧面给子路以鼓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十分客观,该表扬的时候表扬,该批评的时候批评,并时时鼓励学生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绩。

1.76子贡问:“师与商①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然则师愈②亏?”子曰:“过犹不及。”

注释

①师与商:师,颛孙师,即子张。商,卜商,即子夏。(爹愈:胜过,强些。

译文

子贡问:“颛孙师和卜商相比较谁更贤呢?”孔子说:“颛孙师太过,卜商还不够。”子贡说:“这么说颛孙师更好一些了?”孔子说:“过和不够是一样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子张才高意广,而好为苟难,故常过中。子夏笃信谨守,而规模狭隘,故常不及。”又注:“道以中庸为至。贤知之过,虽若胜于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则一也。”

张居正注:“师,是颛孙师。商,是卜商,都是孔子弟子。愈字,解作胜字。”

解读

子张和子夏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荣居七十二贤人之列。子贡问老师他这两位同门师兄弟谁更贤德一些,孔子说子张在追求仁德方面总是过头,而子夏却还不足。子贡便理解为子张要比子夏贤德,没想到孔子却说他们两个一样,因为“过犹不及”。这充分体现了孔子所主张的中庸之道。

生活中我们也像子贡那样,常常认为做过头比没做到要好一些,其实这种想法的错误的。做过了与没做到同样都有违中庸之道,其结果同样都很糟糕。所以,我们说话做事最好都要恰到好处,既不过头也无不及。

1.11季氏富于周公①,而求也为之聚敛铞百附益③之。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注释

①季氏富于周公: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参聚敛:积聚和收集钱财,即搜刮。③益:增加。

译文

季氏比周公富裕,而冉求还为他搜刮积聚更多的财富。孔子说:“这不是我的学生。学生们,你们大张旗鼓地攻击他好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周公以王室至亲,有大功,位冢宰,其富宜矣。季氏以诸侯之卿,而富过之,非攘夺其君、刻剥其民,何以得此?冉有为季氏宰,又为之急赋税以益其富。小子鸣鼓而攻之,使门人声其霏以责之也。圣人之恶党恶而害民也如此。然师严而友亲,故己绝之,而犹使门人正之,又见其爱人之无已也。”

张居正注:“聚敛,是多方征敛,以取民财0附益,是增加的意思。非吾徒,是说不是我的门人,绝之之词也。小子,指门人说。鸣鼓而攻之,是齐声攻击其过失。古之圣人有周公者,亲则成王之叔父,尊则天子之冢宰,又有安定社稷之功,食禄最多,赏赉最厚,其富乃分所当然也。季氏以鲁国之卿,而其富乃过于周公,则必有攘夺公家、刻剥小民之事。为家臣者,从而匡救其恶可也。冉求为季氏家臣,不惟不能匡救,又为之设法征求,多方聚敛,以增益其富,其党恶害民甚矣。”

又注:“夫人之为恶,若党与不众,则其为害犹小,惟夫身据权要,而人又从而附丽之,则其虐焰滋甚,不可扑灭。故圣人于党恶之人,拒绝之严如此。”

解读

公元前562年,鲁国的三家将鲁国国君直辖的土地和附属于土地上的奴隶瓜分,季氏分得了三分之一,并用封建的剥削方式取代了奴隶制的剥削方式。公元前537年,三家第二次瓜分公室,季氏分得二分之一。由于季氏推行了新的政治和经济措施,所以很快富了起来,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冉求当时正担任季氏的家臣,他替季氏征收田赋,搜刮百姓,以积聚更多的财富。所以,孔子特别生气,不承认冉求是自己的学生,而且让其他学生共同声讨冉求。

做人要正直仁爱,不可以助纣为虐。帮助道德败坏的人获取不义之财,是为人唾弃的小人行径。当今社会,面对屡次触犯法律违背道德的不义小人,我们要予以反对,积极回击,共同创建一个正义公平的社会环境,杜绝一切危害人民人身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11.18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瞻。

注释

高柴愚昧,曾参笨拙,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译文

程颐、程颢注:“参也竞以鲁得之。”又注:“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卒传其道,乃质鲁之人尔。故学以诚实为贵也。”

张居正注:“柴,是高柴。参,是曾参。师,是颛孙师。由,是仲由,都是孔子弟子。愚,是明智不足。鲁,是迟钝。辟,是务外少诚。谚,是粗俗。”又注:

“愚与鲁者,必须充之似学问。辟者,必须本之以忠信。谚者,必须文之以礼乐,然后可进于圣人之道。不然,亦卒偏而不得其中矣,可不知所自励哉。”

解读

柴是高柴,也称子高,比孔子小30岁,他身材矮小,相貌丑陋,愚直而不知通变。参是曾参,比孔子小46步,他性格内向,处事谨慎,显得有些迟钝。师是颛孙师,即子张,比孔子48岁,他性格活泼,但处事偏激。由是仲由,即子路,比孔子小9岁,他性格耿直,威猛刚强,鲁莽豪爽。孔子在本章中指出了这四位弟子的缺点,认为他们各有不足,应该加以改正。可见孔子对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十分了解,这也是他能够因材施教的基础前提。

11.19子曰:“回也其庶①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曙,亿④0屡中。”

注释

①庶:庶几,相近。这里指颜渊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②空:贫困、匮乏。

③货殖:做买卖。④亿:同“臆”,猜测,估计。

译文

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但常常是家里困顿。端木赐不安天命,去投机经商,猜测行情常常中的。”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子贡之货殖,非若后人之丰财,但此心未忘耳。然此亦子贡少时事,至闻性与天道,则不为此矣。”

朱熹注:“不以贫窭动心而求富,故屡至于空匮也。言其近道,又能安贫也。

言子贡不如颜子之安贫乐道,然其才识之明,亦能料事而多中也。”

张居正注:“夫颜渊亚圣而孔子特称其屡空,子贡高才,而孔子犹讥其货殖,则洁廉自守之士,与嗜利无耻之人,岂可同日而语哉!用人者当知所辨矣。”

解读

颜回在学问和道德方面接近于完善,但是生活上十分困顿;而子贡不听命运的安排去专心向道,投身生意场却常常能猜中行情而发大财。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的精神赞扬备至,而对子贡表现出的重利思想有点轻视。

像子贡这样既在学问上取得成就,又在商贸中获取家财万贯,是千千万万读书人最理想的生活目标。可文人清贫淡泊,家境不佳,却是自古如此。对于这件事情,就要从两个角度来思考了。家贫不等于志穷,颜回安于贫困,仍然被后世尊称为圣贤。;而富贵也不是什么耻辱,富人有为富不仁者,也有兼济天下者。无论贫富,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生活在贫穷中,能够拥有坦然的心态,安贫乐道;生活在富足中,能够有仁者之爱,兼济天下。所以,只要修养美好的品德,无论身处贫穷还是富贵之中,都可以从容淡定,做出伟大的成就。

71.20子张问善人①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注释

①善人:指本质善良但没有经过学习的人。②入于室:比喻学问和修荞达到了精深地步。

译文

子张问善人之道是什么。孔子说:“如果不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学问修养也很难达到高深的境界。”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不为恶,然亦不能入圣人之室也。”

同类推荐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古代哲学(第九卷)(方立天文集)

    本书沿着上书的思想脉络,围绕闻道之方,系统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观、知行观和真理观等认识论内容。本书还结集有关中国古代哲学的文章27篇,分别叙述了先秦哲学、汉代经学、魏晋玄学和隋唐哲学,阐述了中国哲学与唯物辩证思想的内在关联、中国古代唯物主义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联盟,以及对唯心主义哲学的理论与作用的评价。
  • 趁父母还健在

    趁父母还健在

    2006年一次社会大调查,题目是“老年父母最希望的事情是什么”,调查对象是随机抽取的10000对老年夫妇。在“老年父母最希望儿女为自己做的事情”一栏中,98%的老人都选择了“抽时间多陪陪父母”这一选项,而选择“给父母大量的生活和消费费用”的仅占不到1%。在“最希望过的日子”一栏中,竟有87%的老人选择了“和儿女一起吃团圆饭”这一选项,而选择“外出旅游”的不到10%。理由是跟儿女在一起时心情最愉快。
热门推荐
  • 凤华天下:倾城太子妃

    凤华天下:倾城太子妃

    一个错误,她从九天之上纨绔无情的小殿下变成了人间不受宠的叶家大小姐。没了权势?没关系,她依旧横行。没了身体?没关系,抢个就好。只是这个长相妖孽,性格暴虐的太子殿下,到底是不是九天之上出了名的废物?和心上人一模一样的祭祀大人,又是从哪来的?还有那个性格一言难尽的武林高手,你是武林高手,不是采花高手,啊!喂——你的手。
  • 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

    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

    《亮剑》是一部军事影视剧作品,“蓝血”是世界军人企业家的代名词,“解放军”是战无不胜的东方组织。如果要用一根线把这个三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那就是军魂——军人的胆和识。无论是艺术塑造的影视人物、东西方叱咤风云的企业家,还是我们崇拜敬仰的人民解放军,他们刚毅的气质、过人的胆识、卓越的智慧、巨大的成功不仅深深吸引了普通人的目光,而且引起了企业家和中外职场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的精神不仅是军魂,还是企业和个人发展壮大的精气神,是职场人士学习的绝佳案例
  •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

    比尔·盖茨在人们的眼中是一位天才企业家,他创造了计算机行业突飞猛进的神话。然而比尔·盖茨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成功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你想知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吗?你想了解今天的微软帝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吗?本书可以告诉你这一切。本书以简练明了的方式介绍了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即创业法则——痴,早,联,钻;竞争法则——新,狠,强,信,赌;用人法则——为,苛,最;生存法则——小,学,扩,弃,稳;信息法则——技,精,重;王者无敌——高,猛,霸,冲。希望本书能给那些比尔·盖茨的崇拜者和想成就大事业的有志之士一点启发。
  •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一本书读懂互联网思维

    本书是深入研究互联网思维的经典之作,从互联网思维的定义到互联网思维应用的具体案例表现。作者深入浅出、条分缕析,全面阐述互联网思维的内核与精神,逐一点评当前关于互联网思维的各种观点。本书从最初级的互联网思维应用到高端的粉丝经济,平台建设,自媒体营销的方法都有详细讲解介绍。让读者了解什么是互联网思维的同时还能学会把互联网思维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已经生活中。
  • 重生幸福攻略

    重生幸福攻略

    古玩鉴定天才“小肥妞”重生初中时代,幸福从此开始“养成”。重生后她很爱家,学习恋爱事业一把抓。重生“大礼包”很强大,老天赏给她聪明的小脑瓜。淘淘宝,赚赚钱,上上学,抽空再萌动一下。卖糕的,她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强大?————————更新稳定,已有作品《重生之云绮》,请放心跳坑。
  • 我在雨中等你

    我在雨中等你

    肖唯一:我将最美好的时光用来暗恋你,却不能和你在一起,杨新泽,你是不是我一生的劫,要不然,怎么会让我如此辗转反侧。几年的时间,一直以来的等待,等到最后你是否会明白?杨新泽:有些人总是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就消失在茫茫人海,无论以前有多么的亲密,我忽然有一天发现,肖唯一就是我这一辈子的变数,在不知不觉间,那个会傻傻的看着我笑的女孩子已然成长。杨旭:走了一圈才发现,有些人早已经刻在了灵魂的最深处,舍不得放下亦不肯放下,这一次,我不会再用退让来成全你一个未知的幸福。本文青春写意,没有虐恋情深,没有阴谋诡计,只有青春时期淡淡的忧伤与迷茫。我想说的是,谁青春年少时没有爱过一个不可能的人,也会想着与伊人相伴到老,世事无常,有的人很幸运,与所爱之人白头偕老,有的人只能看着伊人消失在茫茫人海,还带着祝福的微笑。你呢,会是那哪种情况?肖唯一不知道她的未来会怎样,她只是固执的站在风雨中,一直,一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薄情王爷的宠妃

    薄情王爷的宠妃

    似乎在古代,找到为了救我、误和我一起穿越来的朋友,就是我活下去的唯一目的。没有想到,他竟然一直在我身边,他竟然一直活在王爷的体内。逼不得已离开王爷府后,马上被一直虎视眈眈的水晶宫的王--一只滥情又滥交的“霸王龙”诓了回去,强迫成为他的侍女,还大言不惭是对我的恩宠......我的桃花运太泛滥了,我居然成为阴险毒辣的蛟亲王认定“非我不娶”的女人,天天发了疯似地像狗皮膏药一样贴着我......本来,以为可以大团圆结局了,又被幼稚的金甲大王拐走,逼我牺牲小我......“海洋之星”是王后的信物!水晶宫历代的王都会从天下摘一颗星星送给王后......
  • 万古至尊

    万古至尊

    十大封号武帝之一,绝世古飞扬在天荡山脉陨落,于十五年后转世重生,化为天水国公子李云霄,开启了一场与当世无数天才相争锋的逆天之旅。武道九重,十方神境,从此整个世界暴走!//火爆新书《天神诀》已发,欢迎大家捧场。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