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29

第29章 泰伯篇第八(2)

程颐、程颢注:“天下之英才不为少矣,特以道学不明,故不得有所成就。夫古人之诗,如今之歌曲,虽闾里童稚,皆习闻之而知其说,故能兴起。今虽老师宿儒,尚不能晓其义,况学者乎?是不得兴于诗也。古人自洒埽应对,以至冠、昏、丧、祭,莫不有礼。今皆废坏,是以人伦不明,治家无法,是不得立于礼也。古人之乐:声音所以养其耳,采色所以养其目,歌咏所以养其性情,舞蹈所以养其血脉。今皆无之,是不得成于乐也。是以古之成材也易,今之成材也难。”

张居正注:“然古人《诗》、《礼》、乐之教,皆发于性情之正,本于中和之德,故能成就人才如此,若后世以吟咏声韵为诗,而,无关于性情,以虚饰仪文为礼,而不本于恭敬,以嬉戏淫哇为乐,而反乖于中和,则于《诗》、《礼》、乐之本然者失之远矣,亦何足务哉?善学者辨之。”

解读

孔子认为修身立世有三个步骤:修身在于学习《诗经》,潜心吟咏《诗经》,能够引发好善惩恶之心,修养我们的内在品质;立足社会在于学习礼,言行举止遵循礼节,能够培养外在德行之美。成就性情在于学习音乐,喜乐哀痛全都蕴含在音乐之中,欣赏音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心田,影响行为,从而达到内外兼修之美。

如果按照圣人所说的这三步修养品德,就能内外兼具地成就德行高尚的完美君子。

诗歌里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能够向人们展现真善美,所以读诗可以激发人的情感,振奋人的精神,从而达到修身养性、激励志向的目的。中正优美的诗歌有很强的感染力,人们多读这样的好诗,全社会就能收到民心向善、移风易俗的效果。诗歌激起人们内心向善的意志,进而就需要礼节规矩的约束,以求合情合理地指导人们的外在行为,使人都能堂堂正正地立足于社会。音乐注重“思无邪”,和谐为主,尽善尽美,使人们的心灵充满喜悦,行为表现公正无私。所以,我们的生活中要注重诗歌和音乐的重要作用,用艺术陶冶情操,成就高尚的人格;也要一言一行谨遵法律制度,做一个完美的正人君子。

8.9子曰:“民可①乏由之,不可使知之。”

注释

①可:可以。

译文

孔子说:“老百姓可以让他们遵从我们的意志去做事,却不能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圣人设教,非不欲人家喻而户晓也,然不能使之知,但能使之由之尔。若日圣人不使民知,则是后世朝四暮三之术也,岂圣人之心乎?”

朱熹注:“民可使之由于是理之当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

张居正注:“盖所当然者,如父当慈、子当孝之类,皆民生日用之事,就是寻常庸众的人也都行得,故能使由之。若其所以当然之故,则皆出于天命人心之本然,其理精微奥妙,必须资质高明,学力至到者,乃能脱然有悟。其在凡民,如何便会晓得?所以不能使之知也,然知之之理,亦不外于所由之中。圣人在上以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至于渐摩既久,天下自然化成矣,亦何不可知之有哉!”

解读

孔子的这句话有很多争议。有人认为这句话表现了孔子是站在当时统治阶级的立场上,主张愚民政策。而实际上,本章所说的不是统治者与民众的关系,而是民众与大道的关系。孔子认为,大道无处不在,但由于老百姓的文化程度不能普遍提高,他们对大道能不自觉地遵循使用,却不能自发地理解;而要使民众理解大道,就必须对其进行教育引导。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在全天下都推行仁政,目标便是实现和谐的王道社会。统治阶级在推行法令政策时,有的人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有的人未必明白。作为上层的领导阶级应该对百姓加以教化引导,上下加以沟通,尽量使所有百姓都明白。一件事情,尤其是涉及到政治层面的事务,想要让所有的人都理解其中的道理,确实很难。这就要求统治阶级按照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对所有人加以教育,让普通的民众也能掌握知识懂得礼仪。这样大家才有可能相互尊重,容易沟通,更好地分担社会公众事务。

8.10子曰:“好勇疾①贫,乱也。人而不仁②,疾之已甚③,乱也。”

注释

①疾:恨、憎恨的意思。②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③已甚:已,太。已1译文

孔子说:“喜好勇敢却厌恶贫穷的人,会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名家注解

朱熹注:“好勇而不安分,则必作乱。恶不仁之人而使之无所容,则必致乱。

二者之心,善恶虽殊,然其生乱则一也。”

张居正注:“夫好勇疾贫者,是身自为乱,固为天下之首恶,至于恶不仁者,本为正理,特以处之不善,乃亦足以致乱,而徒为祸阶。则君子之待小人,岂可以轻发而不审处哉。”

解读

没有人不厌恶贫穷,人过于憎恶贫穷就想要改变眼前的状况,为了摆脱贫穷会不惜为非作歹,自恃勇敢而烧杀抢夺,这便是社会动乱的根源。如果整个社会都动荡混乱,那一定是很多人都处于贫困之中,这个国家已经到了道德衰微、经济衰落的时代。所以,无论什么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就是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要体恤百姓疾苦,为政清明,多为百姓谋福利,这样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戴。百姓安居乐业,心中有爱,才会同情弱势群体。由此推之,整个社会就会和谐融洽,政权才会得以巩固。

同样,如果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过于逼迫,也会导致社会不稳定。嫉恶如仇是对的,但是也要注意给予改正的机会,不能得理不饶人。如果人犯了过错就永无翻身之日,没有丝毫的改过机会,这样势必激发起逆反心理,更加胡作非为。统治阶级应该注重百姓的犯罪心理,找到源头加以教化;而我们普通人也要对别人怀有仁爱大度的包容心,对有错的人不能太绝情,最好对之加以感化。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①骄且吝,其余不足②观也已。”

注释

①使:假使,如果。②足:值得。

译文

孔子说:“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华,如果骄傲并且吝啬,那么其他方面也不值得一看了。”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此甚言骄吝之不可也。盖有周公之德,则自无骄吝;若但有周公之才而骄吝焉,亦不足观矣。”又曰:“骄,气盈。吝,气歉。”

朱熹注:“骄吝虽有盈歉之殊,然其势常相因。盖骄者吝之枝叶,吝者骄之本根。故尝验之天下之人,未有骄而不吝,吝而不骄者也。”

张居正注:“夫有周公之才之美,而一涉骄吝,尚不足观,况无周公之才而骄吝者乎?人当常加自省而存抑畏之心可也。故圣如帝舜,而合己从人,功如大禹,而不自满假。诚知谦虚之受益,而骄吝之丧德也。然则孔子之言,岂徒在下位者所当知哉?”

解读

周公定制礼乐,德才兼备,是孔子很推崇的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在孔子看来,周公不但不骄不吝,而且是谦逊大度的典范。孔子很重视仁德的修养,认为君子似的人物,不仅应该才高八斗,更重要的应该具备良好的德行。所以,他说即便拥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技艺,如果为人骄傲又吝啬的话,就算其他方面再好也不值得称道了。其实,圣人是在告诫我们做人要谦虚、慷慨。

一个人要想成为可用之才就必须具备谦逊和乐于助人这两种品质。因为只有谦虚的人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教导,才能公平公正地处理事情;只有慷慨大方的人能乐于助人,有仁者之心去做善事。骄傲的人目中无人,吝啬的人心胸狭窄,这两种人都不是能成大器的人。我们应该才德兼修,谦虚谨慎地为人处世,大方慷慨地行善积德,做一个人为人称道的全面人才。

8.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①,不易得也。”

注释

①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读书三年而没有产生做官的愿望,这样的人是很难得到的。”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为学之久,而不求禄,如此之人,不易得也。”

张居正注:“人君用人,于那有实学的必录用而尊显之,使得以展尽底蕴。若夫假学以沽名干进者,则摈抑而不用。庶乎贪位慕禄之徒,不至于滥窃名器,而无补于国家也。”

解读

孔子提倡“学而优则仕”,但是他更赞赏笃志于道的学习态度。认为读书人开始学习就立志为官,是不可取的。读书人应该立志于道,学问充足了,高尚品德修成了,再考虑做官为国为民出力。所以,圣人赞美努力学习而不想做官之人的高尚品德,鼓励人们专心向学,提高仁德的修养,不汲汲于出仕为官。

读书可以做官,做官可以发财。古人读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其实,读书最重要的是能够通达事理,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如果读书只为了升官发财,抱有这种功利性的目的,对于学问的修成毫无益处。求学三年,仍然不为功名利禄而动心,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人才。现代社会,早已废除了科举考试制度,读书并不一定要为官,但不管从事什么行业,我们都应该潜心学习。

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①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②,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①危邦:濒临危亡的国家。②见:同“现”。

译文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一生不离善道。濒临危亡的国家不去,动乱的国家不去居住。天下政治清明就出来做事,政治混乱就归隐。政治清明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混乱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不笃信,则不能好学;然笃信而不好学,则所信或非其正。不守死,则不能以善其道;然守死而不足以善其道,则亦徒死而已。盖守死者笃信之效,善道者好学之功。”“君子见危授命,则仕危邦者无可去之义,在外则不入可也。乱邦未危,而刑政纪纲紊矣,故洁其身而去之。天下,举一世而言。无道,则隐其身而不见也。此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者能之。”又注:“世治而无可行之道,世乱而无能守之节,碌碌庸人,不足以为士矣,可耻之甚也。”

张居正注:“盖惟其不能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故世治而无可行之道,世乱而无能守之节,乃碌碌庸人而已,何足取哉?士之不可以无养也如是夫。”

解读

君子处世应该遵循原则,树立坚定的信念,并且持之以恒地勤奋好学,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国家有道、政治清明,就出仕为官;天下无道、政治黑暗,就归隐山林。如果天下有道而你贫穷卑贱,那就是你的耻辱;同样,天下无道而你富裕显贵,也是你的耻辱。君子的出与入、贫与富,都应该取决于国家大局的变动,并且都要坚定信念。

同类推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这本《韩非与法家思想》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每天读点哲学

    每天读点哲学

    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关乎自然,智慧关乎人生。而关于人生的“知识。是没有规律可循的。因为没有哪一个人能够找到人生的规律,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人生的真理。所以,哲学家寻找人生的智慧,注定了是在解答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人生方程式”,每天读点人生哲学,其内容或来自经验的总结,或来自理论的阐释,或是生活的感悟,它们以一种浓缩的方式记录了人类的思想史。也就是人逐渐认识自己的历史。从这意义上来讲,人生哲学都已经被读了几千年,但今天我们还在读,而且每读一遍都有不同的体会,究其根本,就是因为里面是。点燃火焰。的智慧,而不是“授人以鱼。的知识。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易经的智慧

    易经的智慧

    本书对《易经》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与讲解,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艰涩难懂的《易经》的精妙阐述给广大读者,与此同时,作者还详尽记录了自己的《易经》心得以飨入门爱好者与资深研究者。《易经的智慧:我读易经心得》深含高等数学二进制的数理基因与阴阳对立统一唯物辩证的哲理基因,所以是科学的、唯物辩证的,并非一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不是用来专门卜卦的书。除上面所说数理哲理外,还充满着对人的忠告与训诫:做人要坚守正道,弃恶从善,居安思危,趋吉避凶,积极应对困境,走向成功。
热门推荐
  • 不做豪门梦的灰姑娘

    不做豪门梦的灰姑娘

    被豪门梦害惨的剩女,穿越回到十年前,一切重来,历史重演,她要怎么过?拒绝豪门梦,王子靠边站,别样人生,自己奋斗……
  •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万事吉祥通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住宅的吉祥、家居的吉祥、养花的吉祥、起名的吉祥、饮食的吉祥、睡眠的吉祥、保健的吉祥、日常的吉祥、处世的吉祥、用药的吉祥等。
  •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银河帝国12:机器人与帝国

    人类蜗居在银河系的一个小角落太阳系,在围绕太阳旋转的第三颗行星上,生活了十多万年之久。人类在这个小小的行星(他们称之为“地球”)上,建立了两百多个不同的行政区域(他们称之为“国家”),直到地球上诞生了第一个会思考的机器人。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李白诗歌语言研究:并列式复合词

    本书全面统计出李白诗歌中共有复音词14563个,其中有并列式复合词1223个;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联系唐代文化背景和全唐诗的语境,通过艰苦的考证和分析,相当准确地解释了其中218个并列式复合词的语义,包括一些宗教色彩颇浓的词语;分析了构成李白诗歌并列式复合词两个语素之间的各种语义关系;论证了这些复合词是以上古单音词作为语素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归纳出这些并列式复合词意义的类聚特点,揭示李白诗歌中并列式复合词应用的鲜明系统性以及李白诗歌用词“无一句无来历”的特点。
  • 紫芒魂帝

    紫芒魂帝

    他大哥是特亚大陆顶顶有名的天才第一人,鼬之狩,他父亲是狩之一族的一族之长,兀烈狩,他母亲则是被三头冥犬看守的神秘之人,那么他是谁呢?他是被整个特亚大陆之上所有势力捕杀的对象,他是上千年来,拥有灵兽级别以上的召唤兽之人。
  •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对女人来说,有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是,假装你不需要爱,但是其实你需要得很。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表现得很不需要婚姻,她们甚至炫耀自己选择单身的生活,但是,我很想问一句——“她们快乐吗?”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至尊龙纹

    至尊龙纹

    这里没有强大的斗气,这里没有璀璨的魔法。这里只有至强的魂纹之力!人初始以凡身,在次于灵魂。肉身极限即为力量,魂纹即为精气。人修身,则魂生纹。龙纹为尊,虎纹为帝,朱纹为皇,玄纹为王。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汇聚一起,这天地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兄弟情义,该战则战!该生则生!
  • 异能修魔

    异能修魔

    得遇魔尊蚩尤传授九转魔经,不堪忍受被人摆布的命运,选择了逃脱,巧遇外星生物,离开太阳系。外界与太阳系有着天壤之别,如何才能在这里生存,只有实力。一个又一个奇遇,主角慢慢的成长。靠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异能瞬间移动,一次次的躲过了杀机!
  • 家有仙师

    家有仙师

    她,七世善人终修成正果。他,六界苍生齐称浮华神。她拜他为师却屡犯天规。他收她为徒却暗生情愫。碧落黄泉,千生千世却换来一段仙缘。她微笑,你可曾记得千年池畔的小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