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70500000025

第25章 述而篇第七(3)

张居正注:“此虽孔子自谦之辞,其实学问之功,虽圣人亦不能废。故尧舜舍己从人,大禹不自满假,成汤之得师,武王之访道,皆不敢自恃其聪明,而必从事于学问也。”

解读

孔子说自己并不是生下来就有知识,他所拥有的知识是靠着自己的勤奋聪慧从古代典籍中得来的。这一方面是圣人的自谦;另一方面也是圣人为了勉励大家勤奋学习,成为一个有用之才。

“生而知之”的人是不存在的,要想获得渊博的知识除了后天勤奋刻苦别无他法。人的智慧来自好古敏求,而不是依赖别人;敏而好学,废寝忘食,才能成就大学问。在求学方面,任何人都不能自恃聪明而松懈懒惰,学习离不开独立思考和亲身实践,不容许有丝毫的懈怠。今天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也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不会被社会淘汰,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之中崭露头角。

7.21子不语怪、力①、乱②、神。

注释

①力:暴力,勇力。②乱:变乱,叛乱。

译文

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

名家注解

朱熹注:“怪异、勇力、悖乱之事,非理之正,固圣人所不语。鬼神,造化之迹,虽非不正,然非穷理之至,有未易明者,故亦不轻以语人也。”

张居正注:“夫怪者诡异无据,虚诞不经,最能骇人之听闻,惑人之心志者也。力者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专用血气而不顾义理者也。乱者臣子叛君父,妻妾弃其夫,乃人伦之大变,天理所不容者也。鬼神者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其感应之理幽远而难测者也。前三件非理之正,后一件非理之常。言之,则有以启人好奇不道之心,渺昧荒唐之想,故夫子绝不以为言。其所雅言者不过《诗》、《书》、执礼,其所立教者不过文、行、忠、信而已。”

解读

孔子极力提倡“仁德”、“礼治”等道德观念,却很少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这些事情。这表现出了儒家文化的多元化特点,如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天人合一的信仰文化,远神近人的人本精神等。

人的所有言行都受思想的控制,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信仰。如果没有坚定的思想信仰,为人处世就会没有原则;而缺乏思想指导的人,必定会内心空虚。所以,只有树立正确而坚定的思想信仰,才能不被封建迷信思想控制,才能找到做人处事的准则。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我们理应崇尚科学,远离迷信。

7.2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①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注释

①师:指值得我作为老师去学习的人。

译文

孔子说:“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为师值得我学习的人。我选择其中好的并且学习,看到其中不好的就改正过来。”

名家注解

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

张居正注:“人君之学,尤须广求博采,凡臣下之忠言嘉谟,古今之治乱得失,盖无非身心治理之助者,诚能以圣哲为芳规而思与之齐,狂愚为覆辙而深用为戒,是谓能自得师,而德修于罔觉矣。”

解读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虚心向别人学习的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仅以善者为师,而且也以不善者为师。圣人无常师,即使与少数几个人一同行走,也能在其中找到可以做自己老师的人。选择别人的长处去学习;对照别人的缺点自我反省,促使自己改掉错误。只要抱定“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好学态度,就能够时时处处地学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于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与缺点的人,往往就是善于向别人学习的人。有些人喜欢以年长自居,以位高自居,骄傲自大,不愿向别人学习,这样的人很少能成就伟大的事业。人无完人,是人就会有缺点,所以我们要谦虚谨慎,善于学习。对别人的长处抱着欣赏的态度,不能嫉妒,而应主动效仿。看到别人的短处,就拿来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723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注释

①桓魋:担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

译文

孔子说:“天给予了我这样的品德,宋国的桓魋能把我怎么样?”

名家注解

朱熹注:“魑欲害孔子,孔子言天既赋我以如是之德,则桓魑其奈我何?言必不能违天害己。”

张居正注:“孔子虽知天意之有在,而犹必微服过宋以避之,则可见天命固不可以不安,而人事亦不可以不尽。故知祸而避,则为保身之哲,以义安命,则为乐天之仁。”

解读

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宋国的司马桓魅听说以后,就带兵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魅带人砍倒大树,想要杀孔子。孔子在学生保护下,匆忙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魅对他是无可奈何的。这充分体现了孔子临难不惧、处之泰然的态度。在灾祸面前,能够做到临难不惧、处变不惊、从容凛然的恐怕只有一身兼具仁、智、勇三德的孔子了吧!

一个人具备了仁义、智慧和勇敢就会充满自信,临危不惧。圣人说上天赐予他仁德,就算是司马也不能对他怎样,表现了他自信的一面。自信,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品德;但是自信不能过了头,否则那就变成了自大。

7.24子曰:“二三子①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

(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译文

孔子说:“你们这些学生认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瞒。我没有什么行为不告诉你们的,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圣人之道犹天然,门弟子亲炙而冀及之,然后知其高且远也。使诚以为不可及,则趋向之心不几于怠乎?故圣人之教,常俯而就之如此,非独使资质庸下者勉思企及,而才气高迈者亦不敢躐易而进也。”

朱熹注:“诸弟子以夫子之道高深不可几及,故疑其有隐,而不知圣人作、止、语、默无非教也,故夫子以此言晓之。与,犹示也。”

解读

从孔子讲给弟子们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胸怀坦荡,不仅重视言教还重视身教。孔子为人坦诚,在教学过程中毫无私心,即便对待自己的儿子伯鱼也绝不格外教诲,而是与其他弟子一样同等对待。

由于孔子实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方法,可能他的学生们就认为老师对他们有所隐瞒。被人猜忌是痛苦的,尤其是被自己亲近的人不信任,所以,孔子特意对学生们的疑问做了解释。他在弟子们面前毫无掩饰,为的也是让学生们能从他的言行举止当中,获得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像圣人这样胸怀坦荡而又懂得身教的老师实在难得,如果我们能有幸遇到这样的好老师,就一定要勤奋求知,努力完善自己。

7.25子以四教:文①、行②、忠③、信④。

注释

①文:文献、古籍等。②行:指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③忠:尽己之谓忠,是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④信:以实之谓信。诚实的意思。

译文

孔子用四个方面的内容教育学生:知识、德行、忠诚、信誉。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教人以学文修行而存忠信也。忠信,本也。”

孔子教育学生,其内容包括知识、德行、忠诚、信誉四个方面。文是历史文献教育;行是道德践履和政治实践;忠和信是道德实践者具体的道德人格修养。孔子教育学生的这四个方面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文”教解决的是学术文化和学术思想问题,“行”教解决的是道德践履和政治实践问题,忠信解决的是培养良好的人格和道德的问题。

孔子十分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只有书本上的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他经常带着学生周游列国,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懂得了实践活动的意义,还要养成忠、信的美好德行。

书本知识、社会实践、道德修养三个方面,同样是我们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我们应该按照孔门四教的内容要求自己,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学识;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来开阔视野;同时不能放松道德方面的修养,努力做一个待人诚挚、讲究诚信的君子。

张居正注:“盖天下之义理无穷,皆载于《诗》、《书》六艺之文,使不有以讲明之,则无以为闻见之资,而广聪明之益,故夫子每教人以学文也。然道本于身,使徒讲明,而不一一见之于躬行,则所学者不过口耳之虚,而非践履之实,故夫子每教人以修行也。然道原于心,使发乎己者有不忠,应乎物者有不信,则所知所行皆为虚伪,而卒无所得矣。故夫子每教人以忠,使其发于心者肫肫恳至,而无一念之欺;教人以信,使其应乎物者,糙糙笃实,而无一事之诈。苟能此四者,则知行并尽,表里如一,而德无不成矣。为学之道,岂有加于此哉?此夫子所以为善教也。”

解读

7.26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呵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②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⑧而为泰④,难乎有恒矣。”

注释

①斯:就。②恒:指恒心。③约:穷困。④泰:这里是奢侈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圣人’:我不可能看见了;能看见君子,就可以了。”又说:“完美的人,我不能看见了;能看见有操行的人,也就可以了。本来没有的说成是有,虚空的说成盈实,简约的说成豪华的,这样的人是很难有美好品德的。”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先儒说:‘诚者圣人之本’。孔子此言,岂徒以引进学者哉。tl要其极则参赞位育之化,亦不过自有恒之实心以充之耳。欲学二帝三王者,宜体验于此。”

解读

儒家从人格角度将人分为圣人、君子、小人三种。圣人是地位很高并且品德最好的人,君子是地位和德行都比圣人低一个等级的人。面对春秋末期“礼崩乐坏”

的状况,孔子似乎感到一种绝望,因为他认为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难以找到他观念中的圣人和善人了,而那些“虚而为盈,约而为泰”的小人却比比皆是,所以,他不免感叹说能看到君子和有恒者就心满意足了。

’圣人和善人都是完美而高尚的人,我们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大部分人都很难成为全智全能的圣人或者尽善尽美的善人。然而德行贵在修持,也许我们达不到极致,但是我们可以从细微处努力,日积月累,达到我们所能达到的地步。道德境界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目标越高需要付出的努力就越多,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长久学习。

7.子钓而不纲①,弋不射宿。

注释

①纲:大绳。这里作动词用,指在水面上拉一根大绳,在大绳上系许多鱼钩来钓鱼。

译文

孔子钓鱼但不拉大网,射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

名家注解

张居正注:“古之圣王网罟之目,必以四寸,田猎之法,止于三驱,皆以养其不忍之心,而使万物各得其所也。人君能举斯心以加诸民,则人人各遂其生而天下治矣。”

解读

钓鱼用钓竿而不拉大网捕捞,射鸟的时候不射归巢栖息的鸟,说明孔子具有仁爱之心;也表现了他合理保护物种的生态观。不竭泽而渔,是人和大自然能保持和谐平衡的做法,这在现在仍然很有进步意义。

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利益关系。人的生存资料取自大自然,但又不是从自然界现成获得的,而是通过改造自然对象的活动来获得。由于受自身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的限制,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造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面对这种情况,人类应该树立正确的生态观,调节自身行为,积极寻找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和途径。

如今社会,科技愈来愈发达,对大自然的生态破坏也愈加严重。我们要认识到人类社会仍然只是处在一个更高发展阶段的开端,面对人与自然的冲突,我们不应该再我行我素了。人类的未来,取决于人类自身的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才是解决矛盾的最佳办法。在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道德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注重道德的修养,以自己的精神实践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自然界能够长久地、充分地为人类社会服务。

7.28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译文

孔子说:“大概有一种人自己不懂却喜欢凭空创作,我不是这样的人。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吸取;多见而且记住,这样,就仅次于生下来就知道的人了。”

名家注解

朱熹注:“孔子自言未尝妄作,盖亦谦辞,然亦可见其无所不知也。”

张居正注:“圣人本生知安行,而其自谦之词如此。则知学为圣人者,必先造其理,而后可以履其事。此讲学穷理之功。不可一日而不勉也,、”

解读

孔子对待学习和创作的态度很谨慎,他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应该多闻、多见,选择精华的部分加以吸收,抛弃那些糟粕的部分。他很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创造的做法。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这个“闻”字,包括了多读书、多听、多问。所谓学问,一边学还要一边问,多向别人请教,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呢,听来的不一定对,还要有所选择。对好的见解,要采纳,要学习。而仅仅听还不够,要加上经验,所以要多见,而且是要亲眼看见。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书本上得到的间接知识,结合自己的亲身经验,这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否则书读得再多,最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

在现代浮躁的社会风气下,有一部分人自己不懂而又硬撑,处处冒充内行。这种人做事,小则贻笑大方,大则害己害人,甚至祸害人民,是不可取的。我们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面对那些不了解的领域,需要虚心对待,‘多读多看多了解,选取好的消化吸收,让它们变成自己的东西。世界无穷大,浩瀚的宇宙有很多我们未知的东西。所以我们需要多看多想多出去走走,扩大自己的眼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7.29互乡①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②其进也,不与其退③也,唯何甚?人洁己④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⑤。”

注释

①互乡:地名,具体所在已无可考。②与:赞许。③进、退:一说进步、退步;一说进见请教,退出以后的作为。④洁己:洁身自好,努力修养,成为有德之人。⑤不保其往:保,一说担保,一说保守。往,一说过去,一说将来。

译文

互乡这地方的人难以交流,一个童子得到孔子的接见,弟子们都很疑惑。孔子说:“我们应该鼓励他的进步,不赞成他退步,何必做得太过分呢?人家把自己的污点洗干净要求进步,我们应该鼓励他自洁,不追究他已往的行动如何。”

名家注解

程颐、程颢注:“圣人待物之洪如此。”

朱熹注:“人洁己而来。但许其能自洁耳,固不能保其前日所为之善恶也;但许其进而来见耳,非许其既退而为不善也。盖不追其既往,不逆其将来,以是心至,斯受之耳。唯字上下,疑又有阙文,大抵亦不为已甚之意。”

张居正注:“当时,教化陵夷,风俗颓败,孔子欲化导天下之人,以挽回天下之风俗,故其不轻绝人,不为已甚如此!惜乎有志未遂,非惟时君莫能用,而门入亦莫能尽知也。”

解读

同类推荐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政治学

    政治学

    《政治学》被公认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也是西方传统政治学的开创之作。它所建立的体系和一系列政治观点,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热门推荐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逆修

    逆修

    洪荒封神!到底是谁在一手演绎?天地至理!到底如何去探索追寻?先天灵宝!又是隐藏了什么秘密?红粉佳人!英雄情长该何去何从?满天神佛!由谁在背后一手操纵?一切!尽在逆修!
  • 职场百诫

    职场百诫

    很多人的第一个工作是在匆忙之中选定的,为了生活嘛,顾不了那么多。这个工作一日一日地做下去,一年、二年过去了,人混熟了,经验也有了。有的从此安安份份地上他的班,以求生活稳定;有的为了寻求较好的待遇和工作环境,运用已经学到的经验,自己创业当老板;有的则转行,到别的行业中试试运气。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聘金无价:国民少爷追爱记

    聘金无价:国民少爷追爱记

    何为国民少爷?举个例子,就像欧阳痕祭这种,有雄厚家底、长得人神共愤,亲和力爆表!可在谢雪尘看来,有雄厚家底,那也是他爸妈的钱;长得人神共愤,也不过是衣冠qin兽一只!亲和力爆表,说白了就一只花花大萝卜!国民少爷对此微微一笑,迅速将高冷千金俘获!最后却让她给逃了!两年后,再次相遇~“欧阳少爷,请你听清楚!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我是冷氏千金冷黎雪,而冷黎雪马上要和铭萧踏入神圣的婚姻殿堂了!”国民少爷勾唇,“一个小帮主,确定?”谢雪尘掀桌:“小帮主?Z国最大hei帮的帮主你说小帮主!聘金就有半个hei帮的权利可使!”“那比得上本少暖床暖身更暖心?这可是无价!”“滚!”国民少爷追爱路漫漫其修远兮!~
  • 众尊

    众尊

    仙界沉沦,大道不公,既然仙非仙,道非道,那还有何资格掌控万物!我之手,将屠尽所谓的万仙,掌控生死轮回!我之足,将踏碎不公的大道,重铸鸿蒙万宇!我为,众生之尊!
  • 抗日之痞子将军

    抗日之痞子将军

    鬼子说他太阴险,国军说他太叛逆,百姓说这人挺凶的……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