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69500000004

第4章 火烧连营

清末民初,苏北盐河口出了两户颇具名望的大盐商。一户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才,人称大盐东。鼎盛时期,三分淮盐,有他其二,他家的盐田,占据了大半个黄海湾,南到灌河口,北至山东的威海卫,都有他吴三才的盐田,那个看似骨瘦如柴的老东家吴三才,爱江山更爱美人,他在城里开着“天城大药房”,全权交给四姨太把持着,黄海边的大片盐田,有大太太和管家掌管,家中日进斗金,供他整天城里、盐区,盐区、城里地听歌、耍钱,玩女人,日子过得逍遥自在,而又十分洒脱。在盐区,直呼其大盐东的有,叫他大玩家的也有。另一户姓沈,大名沈万吉,家中同样是车水马龙,可他的生意要稍小一些,生意场上也没有吴三才耍得开,凡事要亲自上阵,但在盐区也算是名声煊赫。

这两户大盐商,同住在盐区较为繁华的西大街上,两家院落相距不足百米,算是门靠门,墙靠墙,孩子们常聚在一起玩耍,大人们却很少来往。

常言说:同行是冤家。盐区这吴、沈两大盐商也不例外。他们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各管各的盐田,各做各的生意,一派相安无事的样子。街面上偶尔碰到一起,一个拱手施礼,另一个则摘帽回敬,亲近如宾。可做到盐的生意上,他们便暗中叫板,都巴不得一口吃掉对方。有一段时期,吴三才为挤兑沈万吉,曾赔着本钱卖盐,耍弄得沈家大院门可落雀。好在,他们各自的产盐区不同,还没有因为争夺盐田,而棍棒刀枪地干起来。

吴三才的盐田,大部分都在盐河以北,盐河以南至灌河口一代,虽说也有吴家的一点盐田,但很少。相反,灌河口至盐河中间,大部分盐田都是沈万吉家的。可以这样说,盐河以南的盐田,是沈万吉的;盐河以北的大片盐田,全是大盐东吴三才的。他们数年来井水不犯河水。

更为有趣的是,这吴、沈两大盐商,偶尔弄在一起喝茶、打牌时,有外地商家上门购盐,他们还要相互谦让,一个说:“你领回去吧。”另一个则说:“还是你带走吧!”因为,谁把客商领回去,就等于往谁的腰包里塞进了大把的银票。弄到最后,两人都坐着不动,一起耍牌的老友们便出来拉弯子,打听那商客来自何处,最后并以盐河为界,指定某家来伙计领走那客商。

但,许多外地盐贩,大都是奔着大盐东吴三才来的,吴三才的名气大,他家三进院落,沿街一溜儿几十间门面,上上下下上百号掌柜、伙计,对待客户都十分热情,出手也大方。用当今市场经济的眼光来分析,吴家的盐出手时,一定是“回扣”多多。好多次,客户都被沈万吉领进家门了,一打听,这不是大盐东吴三才的家,起身便走,弄得沈万吉好没有面子。

然而,这世上的事儿,如同日月昼夜轮回,倒霉透顶的人,说不准什么时候你就时来运转,鸡犬升天了;讨饭的乞丐,也没准某一天拣到一个金元宝,摇身一变,就是百万富翁。

光绪十八年,大清朝苟延残喘的一次科考中,沈万吉家的大儿子沈达霖,竟然榜上有名,考中了进士,并留在京城做官。

这一下,沈万吉可抖起来了。怎么说儿子是京官,盐区的地方官们上门恭贺的同时,还专门为沈家的大儿子衣锦还乡规划出一条宽阔的官道。那官道,就铺在大盐东吴三才的盐田里,这让吴三才有苦说不出。

民不和官斗,这是应了古语的。地方官想巴结沈万吉,要在他吴三才的盐田里修一条官道,你吴三才难道还敢阻拦不成?识相点,快快拍手叫好吧。否则,没有你的好果子吃。

吴三才自然明白“人在人眼下不得不低头”的道理,可他没有料到那个从前对他礼让三分的沈万吉,一朝小人得志,大耍淫威,官方在他的盐田里修了官道不说,那个素有野心的沈万吉还要把他的盐埠、盐场,开到盐河北岸来。这明罢着要跟他吴三才抢市场,争地盘。

吴三才沉默了一阵子,看到沈家大院里,自从京城的“皇榜”传来,整天高朋满座。州、县衙门里的大大小小官员,时不时地就把官轿抬进了沈家的大院。好多盐客,先前都是跟着他吴三才这边跑的,而今,也纷纷颠到沈家那边去了。

吴三才迫于方方面面的压力,不得不同意沈万吉在盐河北岸开盐场。尽管如此,吴三才还是给沈万吉出了不少难题,他只让出盐河口的一小片滩涂地。

那儿,不是什么热闹场所,而是外来盐工们“滚地笼”的穷地方,远远的看,一片砖头压小茅屋,可走近了细观察,家家都是异地而来讨荒户。如同大清国把香港那片茅草地割让给英国人一样,吴三才在大小官员都出面调和的情况下,不得已,才把那片滩涂地让给了沈万吉来开盐场。

所谓盐场,就是收盐、销盐的地方,如同当今的百货公司、大型超市一般。吴三才让人家在自己的地盘上办盐场。如同把自己腰包里的银子,白白掏给他沈万吉。

这件事,在盐区一时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家议论纷纷,都说大盐东吴三才财气已尽,快要完蛋了!都说沈万吉借助儿子的势力,要在盐区独霸一方。很多人预测,用不了多久,盐区的首富不再是吴三才,而是沈万吉。

对此,吴三才不卑不亢,该忍让的他都忍让了,不该忍让的,他也忍让了。尤其令人费解的是,沈万吉的新盐场在盐河北岸开业时,吴三才不但没有丝毫怨言,反而还热热气气地送去彩礼和金匾。

盐区的同行,都笑吴三才人老了,糊涂了,处理事务过于迂腐,人家沈万吉那边抢占了他的市场,都欺负到祖宗那儿了,他还在那乐哈哈地给人拍巴鼓掌傻笑哩。

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人眼气,原先该是大盐东吴三才显脸的某些官方场合,一夜之间,全都让沈万吉代替了。大盐东吴三才慢慢被人遗忘了。这期间,沈万吉为提高自己的地位,还做了不少慈善、露脸的事。如,盐河口修路补桥,他带头捐了份子;青黄不接的时候,他还开粥锅,挽救饥饿的穷人。还有一件事,也不得不提,沈家的老太爷,也就是沈万吉的老父病故时,沈万吉为摆阔气,显脸面,专门去信,让京城里做官的大儿子带足了银票回来奔丧。

丧事期间,盐区的老百姓,不分男女老幼,也不管是否沾亲带故,只要你来沈家灵堂,给沈老太爷子磕两个响头,就赏你六尺白布,一块现大洋,然后,到大门外边的粥棚里喝粥去了。这件事,曾一度在盐区传为美谈。都说沈家做官不忘乡邻。

转过年,也就是大清朝要垮台的那一年春节,沈万吉在京城里做官的大儿子沈达霖,忽而捎信来,要回盐区老家过年。

这原本是大清国“树倒猢猴散”的一个不良征兆!你想嘛,他沈达霖,堂堂大清国的京官,这大过年的,不留在京城给皇上拜大年,要跑到盐区来孝敬爹娘,这算哪码子事?可沈万吉拾个棒槌要当金针银针来用。怎么说,儿子也是朝庭里的官员,大清国一天不倒,他儿子还是大清国的“红顶子”,能回到盐区来过年,就是给老爷子长脸了。

沈万吉提前半月得知儿子要赶在年关,携一房东洋小姨太回盐区过年。家中原本该杀六头年猪的,一家伙放倒了十几头,本该做的年糕、馒头,以及鸡鸭鱼肉“狮子头”之类,全都翻了倍数,就连打牙祭的花生、大枣、山核桃、芝麻糖、海瓜子儿,也都重新加了份子。

儿子刚回到盐区的那几天,沈家大院里整天酒席不断。州、县衙门里留守的官员前来拜见沈家大儿子时,沈万吉为显他儿子的官威,还特意把吴三才也请来作陪。某种程度上讲,沈万吉的这一做法,是怔唬他吴三才:别认为大清国就完蛋了,看看吧,我儿子回来家过年,州府、县衙的官员都要来朝拜。

但,吴三才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人,已经占据紫禁城来分析,大清国是秋后蚂蚱——蹦哒不几天了。他沈万吉在这个时候,来显他儿子的能耐,无非是他内虚,怕人小瞧他。

这些年来,沈家自从那狗屁儿子做上京官,盐区就搁不下他沈万吉个老东西了。好在大清国快要垮台了,压在他吴三才胸口的那股恶气也该出一出了。吴三才在酒桌上看到沈家父子苟延残喘的言辞表演,心中更加有底了。

沈万吉呢,就担心在这大清国危难的时刻,盐区人瞧不起他那做京官的儿子。正月十五闹花灯时,为显示他儿子的官威和他沈万吉的富有,一家伙统揽了盐区的所有的烟花爆竹。

沈万吉要让他那东洋小儿媳看看,盐区人是怎么庆贺新年的;他要给盐区人开开眼,看看他沈万吉在儿子回来过春节的这年正月十五,他是怎样摆排场,怎样折腾出闹花灯的壮观场面的。

沈万吉提前半月,把盐区的所有烟花爆竹包揽了,盐区的百姓们,想买鞭炮,买不到了,等着正月十五的晚上,看他沈万吉家燃放礼花吧?再者,十里八乡的舞龙舞狮队,早早地被他请回家去。别人家,有钱也请不到了。怎么样,这谱儿摆得够味吧。就连大盐东吴三才那样的首富,照样叫他没有花灯看,没有花船玩。

但,沈万吉做事还算聪明,他统揽了盐区的烟花爆竹之后,主动给大盐东吴三才专门送去帖子,邀请他携着家眷,赶在正月十五晚上,明月当空时,到他们沈家大院里观花灯、赏礼炮,看舞龙舞狮,共度良宵佳节。

吴三才接了那“帖子”,突然意识到沈万吉那老东西,是在变着法儿愚弄他。他大名鼎鼎的吴三才,盐河两岸堂堂有名的大盐东,家中上上下下,上百号人,赶在这大过节的,都跑到他沈万吉家去观鞭炮、灯赏花?为人家凑热闹,这哪算什么事呢?

吴三才琢磨来,琢磨去,沈万吉真是不地道。他做官的狗屁儿子一回来,他立马长了能耐不成?想摆阔,显富有不是?眼下的大清国,不在是先前老佛爷垂帘听政时的大清国了,少跟我来这一套。在盐区这小小的地盘上,他吴三才向来还没输给哪一个。他沈万吉想摆阔,想撒野,想跟他吴三才比高低?他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

满腹恼怒的吴三才,没等那送“帖子”的人走出大院,就把那“帖子”给扔了,随吩咐管家,赶车套马,南下,北上,专拣重量级的烟花爆竹给我买,他倒要看看那沈万吉有多少脓水,敢在他在吴三才面前耍横摆阔,等着瞧好吧。

出乎意料的是,前去购买烟花爆竹的伙计回来禀报,说周边城镇重量级的烟花爆竹,全都被盐区沈万吉家买去了。也就是说,沈万吉早就防着他吴三才要跟他比高低了。

此时已接近正月十五,再派人到更远处去买,没有时间了。无奈何,吴三才只好再拣起沈万吉的“帖子”,来回掂量。

说来也巧,正月十五的晚上,也就是沈家大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候,盐河口“滚地笼”的滩涂地里,突然燃起了熊熊大火,上百间小茅草房,连着沈万吉开业不久的盐场,瞬间变成了一片火海!

沈万吉误认为是他家燃放爆竹引起的,立刻停下闹花灯的热闹场面,前往火场救火。盐区的老百姓也闻“火”而动,全都提着水桶、端着脸盆,赶往火场,民间组织的“水龙”捕火队,纷纷推着水车,抬着“水龙”赶来。

然而,当一拨一拨的人群涌来,要去扑灭大火时,竟然发现所有的道口,全被临时封死了。怎么的?前面的火海是无人区。所谓的大火,是大盐东吴三才放着玩的。

火光冲天的时刻,大盐东吴三才看到人群中沈万吉带着他的儿孙们也赶来救火,拱手嘲讽道:“老伙计,我这可是真家伙,比你那烟花爆竹好看多啦!”沈万吉气愤至极,他明知道吴三才这是在耍弄他,可他丝毫没有办法。人家烧得是自己的地件儿,你能怎么着。至于大火波击到他沈万吉家的新盐场,吴三才当场就答应赔他银子。但,吴三才有言在先,那片滩涂地已不适应他沈万吉建盐场了。原因是:明年,吴三才还要在此地放火玩。

言外之意,盐河以北的盐田,全是他吴三才的,压根儿就没有他沈万吉的份儿;你沈万吉要想办盐场,请到你的盐河以南去吧。

同类推荐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将带读者了解中华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学问,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华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肥沃土壤的中华哲学,也必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但善于融合多种民族的文化思想,而且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从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内涵。
  •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悦读成长系列: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王妃黑叶猴

    王妃黑叶猴

    同人类社会一样,动物世界也有温和与残忍之分、善良与狡诈之别。这里既有生活的艰辛与拼搏,也有爱情的欢愉和幸福,还有对儿女的绵绵母爱。作者把丰富的大胆想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融为一体,淋漓尽至地表现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这些动物小说充满了英雄之气,豪迈之情,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同时又给人以深刻的反思。看到这些动物的生命历程,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人类自己。
  •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中外名人故事(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走近英雄、接近名人,令人感慨颇多:他们天赋的秉性令人称羡不已;他们顽强的意志令人啧啧称奇。打开这本《中外名人故事》,就像走进了先贤们的心灵世界;阅读名人的故事,就像与先贤对话。它能使我们洞察人生,丰富阅历,从名人的人生道路中获得珍贵的人生启示,从而激励我们学习和继承名人优秀的品质。本书用简练生动的语言讲述名人的人生、讲述名人在一生中经历的风风雨雨,重点剖析名人的成败之道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 开心国学1000问

    开心国学1000问

    1000个国学问答,生动轻松,趣味盎然,以一种你没有见过的别样的方式,让你在轻松答问题的时候,开心学国学。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鬼屋

    鬼屋

    一间奇异的出租屋牵扯出了千年恩怨的“人鬼神”之恋。外来的白领女果果本是一普通的平凡女孩,可就在那间鬼屋里,让她经受着可怕的恐惧和千年情节的折磨。于是就有了以下惊人骇俗一幕幕恐怖的亲身经历。
  • 我们说好的幸福

    我们说好的幸福

    我们都希望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一个人,可事实往往是,我们遇见了一个人,才迎来了最好的年华。从小是孤儿的林思楠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袁妈妈收养并带往意大利,长大后,她为了报恩回国帮妈妈寻找多年前遗失在国内的儿子袁靖宸。当她一步一步按计划接近靖宸时,才发现耀眼如王子的靖宸却从小被心脏病折磨,让她痛心不已。随后两人在日渐的相处中产生了深刻的爱意。正当思楠鼓起勇气想要冲破尴尬身份的障碍来争取这份爱情时,却意外得知自己身患绝症。而此时,靖宸也同样被困在病房危在旦夕。上天真的这样绝情吗?连一点幸福的权利都不舍得施舍?那些爱过的感觉都太深刻,我都还记得。你等不了,我们说好的幸福呢?
  • 玉锦

    玉锦

    她是墨太傅家的幺女,却因为脸上的血蝶胎记成了人人讨厌的妖女。她是京城最丑的女人,却执拗的爱上了幽国最美的男人,一纸圣旨成全了她的美梦。大婚之日,他让她丑态百出,大婚当晚便纳了侧妃,于是她又成了天下的笑柄。侧妃是他的最爱,正妃连草都不如,莫说暖床就是提鞋的资格都不配!当她以身体之血换来一纸重获自由的休书时,他却惊讶地发现,那个丑陋的女子,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撼动了他的心,侵蚀了他的灵魂,占据了他的思想。世人皆以为她无才无德,却是不知丑颜下的她是何等的才情罕世,舞文弄墨,精通医理,被圣上称为“第一才女”。然而,重获倾世容颜的她早已人间蒸发,如同泡沫般消失不见……再相见,形同陌路,惨然一笑,她已是别人的妃!她,一个王朝公主遗孤,纤纤柔肩如何能挑起一个王朝重盛的重担?她,一个守护王朝兴衰的圣主,手中灵物三件,如何逆转既定命运,为母洗血深仇?她,隐居山林,因为“鬼医三不救”而闻名,为了他暖人的一笑毅然随他入宫,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位女御医!------------------------------------------------------------------------------------------此文过程美男不断,结局一对一!!蝶子简介无能,文文很精彩!!喜欢的亲~请收藏留言!◇◆◇◆◇◆◇◆◇◆◇◆◇◆◇◆◇◆◇◆◇◆◇◆◇◆◇◆◇◆片段一:转身,浅笑,莫菲雨平静说道:“王爷的丑,在心里。脸丑尚可以物遮挡,心丑了则无药可治!”“那么好,你以后就给本王戴面纱,不要让本王见到你那张丑脸。”楚云璃带着怒气狠狠说道。“我的容貌何时需得王爷操心安排?王爷只需管好你那颗丑心就好!”片段二:叹了口气,冷声道:“王爷的态度我已经知晓,您的态度也是我的态度,既然彼此都不喜相见,倒不如就此不见!”“你这话何意?”楚云璃有些不解,莫菲雨的口气令他有些莫名的压迫感。“何意王爷心中明白,不需我多说。”“你,不要考验本王的耐性,可知惹怒了本王会有什么下场?”面色微凛,楚云璃似乎极为震怒,莫菲雨今日带给他太多意料之外的震撼。“休妃!”“还算聪明,那么为了不让本王休了你,最好还是老实安分些!”“那么自然很好,莫说这光鲜的正妃位子我不稀罕,就是王爷你,我也同样不稀罕,话已至此便不劳王爷费神,我自觉下堂!”
  • 穿越农家乐悠悠

    穿越农家乐悠悠

    为什么世间最惨绝人寰的事情偏偏发生在她的身上,一次意外的车祸,让她告别了高楼大厦,一朝醒来睁眼看到的是茅屋破房.她不甘,不愿,不想接受这样的现实。跳河,上吊,绝食,还是割腕,她一样都没有勇气尝试,最终只能无奈放弃。还好,爹娘疼,兄弟爱,姐姐宠,重生来此也并非一无所有。好吧,既来之,则安之,洗衣,做饭,绣花,种田,经商,且看她小小人儿在古代如何一步一步金钱爱情双丰收.
  • 名人微博精选

    名人微博精选

    本书从徐小平、王永、王育琨、王金阳等四位名人的两万余条新浪微博中精选出八百余条,他们微博的内容涵盖了心得感悟、生活态度和社会观察等方面,从他们的微博中可以看到他们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和探讨。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本书的编者还围绕每个主题还辅以编者手记一篇,使每章的内容更加突出,读者更容易阅读。
  • 神器道

    神器道

    一个普通人逆天改命的故事。“总有一天,我要俯视众生。”他如此说道,然后他做到了。
  • 至尊侍女

    至尊侍女

    女人会仙术,谁都挡不住!一朝穿越到青楼,改头换面,身份很尴尬!我被卖了一万亿?肉体偿还?黑墓涯遇险,激情始动。一切刚刚开始~~~~大陆女人地位低微,我偏要逆世而行,立于男人之上。打破这诅咒,创造属于我的不败传奇。终有一天,当纵横千载无双,男人?我会让你们俯首称臣!这是一段属于柳芙宁的专属神话
  • 一品寡妇

    一品寡妇

    年轻俊美的大将军出征西南,生死不明。安顺王爷深明大义,坚持把婚约已定的女儿顾心然出嫁。…古代的顾心然悬梁自尽。……她能蹦能跳的怎么会是先天性的心脏病?这玩笑开的大了。……不嫁不成?那就嫁吧!那儿养着不一样。寡妇要钱不要是非!瞧,衣服漂亮吧?那是!有机会看一眼,人更漂亮!大将军没有成亲,却有个六岁大的儿子?将军府里一大家子热闹非凡?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人多找不到寂寞啊。……一年半后,大将军没死?没死的大将军,带回个心上人?!……推荐新文:《盛世桃花》
  • 芯片之谜

    芯片之谜

    不知是多少年以后,为了抢夺日益枯竭的能源,一场核武器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地席卷了全球。经过漫漫长的岁月,人们又渐渐恢复了生活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