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年间,江苏吴郡,今日吴江,出了一位能人,姓杜,名士元。此人巧手一双,能在方寸之间,雕出万水千山,芝麻粒大的地方,所雕刻双龙戏珠,还能看到龙头活灵活现,民间称之为神雕。
杜士元祖上世代为官,算得上书香门第,到他父亲那一辈,领回一个扬州青楼女子,整日沉沦于花天酒地,后期双双染上赌博、吸毒的恶习,并从最初的悄悄变卖家产,到后期公开地出卖房屋宅院,使正值少年的杜士元,尚未读出功名,便辍学流落街头。
杜士元天生心灵手巧,他三五岁时,跟村里孩子在河边捏泥巴,别人只能揉个泥蛋蛋、泥片片,可一到他手上,不是捏出形象逼真的小狗小猫,就是捏出古战场上的长矛大刀;八九岁时,他就能在西瓜皮上雕梁画栋了,到十几岁、二十几岁时,已是远近闻名的能工巧匠了。
当地人叫他“神雕”,也有人称之为“鬼工”。其实,他所从事的雕刻,就是当今的一种微雕工艺。他能在一根细细的马尾上,雕刻出百舸争流的宏观场面;能在一个杏核的内侧,雕刻出千百个不同的人物造型;他在核桃壳上雕出的古寺、风铃,百步开外,都能听到寺内的风铃声和小和尚撞钟的沉闷响声。台湾故宫博物院,至今还收藏着他的一枚《东坡游赤壁》的雕刻画。
那幅《东坡游赤壁》,是雕刻在一枚豆粒样大小的橄榄核上的。画面上,滔滔江水中,一只乌篷船上,两面开着窗户,从那轻轻摇动的窗叶上,隐隐约约的可以看到乌篷船内坐着两个人,穿长袍、留胡须的,是苏东坡先生,一身和尚服,与东坡先生拍膝大笑的那位是佛印和尚,二人对几而坐,东坡抚髯微笑,手握一牌;佛印和尚蚕眉微蹙,俯伏作摸牌状。几上32张牌每张不足芝麻大小,而牌面字迹细若蚊足,可以一一辫认。旁边一位穿长衫,拿着洞箫的,是他们同船的客人,那人好像有些心不在焉地看着江水,无视东坡先生和法印和尚谈笑的话题。
“乌篷”外面,一老翁正叉开肌肉发达的两腿,站在船尾用力摇船;船头,一个扎朝天辫的童子打扇烹茶,那童子的身旁,放着一个雕花的茶盘,茶盘中,三只茶杯上所雕刻的花朵、蜜蜂、和花丛间一群扑蝶的玩童,无不栩栩如生。
这枚橄榄核上的雕刻画,被当时的苏州知府周孝之弄到手以后,他如获至宝,昼思暮想的打起杜士元的主意,他先让州府里一位姓吴的绍兴师爷,把那杜士元请到苏州府来,封官许愿,请他到苏州府内做事;时隔不久,得知他杜士元虽年过而立,可尚未娶亲,又将他自家一个叫阿秀的使女,许配给杜士元做了妻子,并在苏州府内,专门腾出一栋清净、优雅的宅院,让杜士元一心一意地从事他的“神雕”工艺。
周孝之想通过杜士元的“神手”,为他搭一个登天的梯子。那几年,乾隆皇上经常到江南微服私访,周孝之想趁此机会,把杜士元雕刻出的神工画,晋献给乾隆皇上。
周孝之深知,当今的乾隆皇上,爱江山、爱美人,也爱天下的珍奇财宝。他周孝之若在适当的时候,向乾隆皇上献上杜士元的一件“杏核里的千军万马”或是“核桃壳上的九龙戏珠”,皇上龙颜大开,他杜士元何愁不能平步青云呢?
周孝之不惜重金,购来印度象牙,云南红木,以及台湾的梅花翠竹、太平洋的盆蚌壳,汇集了天下的奇瓜异果,找来各种各样的核、骨、叶、枝和一些奇花异草,甚至连民间的黑芝麻、白芝麻都弄来让他专事“神雕”所用。
周孝之把杜士元当作世上难得的奇人来供着,他似乎觉得,这个杜士元,能在方寸之间,雕刻出名山秀水、飞禽走兽、鸟语花香,以及神态各异、形象逼真人物造型,即使不被皇上所看中,送给亲友观赏、珍藏,或是卖给外国商人,也都是世上难得的极品。
周孝之曾把那橄榄上的《东坡游赤壁》,拿到苏州最有名的当铺里找头柜朝奉过眼,嘘叹之声,使围其左右的二柜、三柜,都不敢轻易地报出价格。周孝之从他们惊奇的眼神里,更加证实了杜士元的雕刻画是好东西。他让使女阿秀好好伺候杜士元,一日三餐供他美味佳肴,饭后还备足了水果、点心之类的牙祭玩意供他吃着玩。过那么三五日,怕他寂寞了,周孝之还亲自派轿子,接他去城里戏院里听苏州的小曲,解解闷儿,有时,还陪他一起玩玩纸牌。
杜士元从一个游荡四乡的乡间穷艺人,一下子走进了富丽堂皇的苏州府,动步有人伺候,出入有人护驾,夜来还有红袖添香!就连他随意打一个哈欠,都有使女们伸过玉腕、递上白绢给他擦试嘴角。稍感到腰酸背痒,左右的丫头们立马就围过来给他捏揉了。隔三岔五的,还有堂堂的知府大人陪着逛苏州城,吃苏州名菜小吃。有时,饭局里,杜士元夸哪个“妞儿”好,周大人一个手势,那“妞儿”就嗲声嗲气地拱到他杜士元的怀里了。
不能作美的,杜士元自从进了苏州府,沉浸在吃喝玩乐的红男绿女之间,不思他“神雕”工艺了。整日里,不是院子里扑蜂捉蝶,就是到衙门口观看那些申诉喊冤的挨板子。要么,就与他的爱妻阿秀滚在床上寻乐子。
这期间,周孝之曾提醒过阿秀,让她不要整天缠着杜士元,要多劝他做点正事。周孝之想早一天见到他拿手的真功夫!
阿秀把周大人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杜士元,杜士元恍惚间,似乎也觉得自己自从进了苏州府无所事事!在他两眼发呆时,阿秀旁敲侧击,鼓励他一定要用心雕刻,不能辜负周大人对他的厚望。阿秀说,她这一辈子,就算是跟定他杜士元手中的雕刻画了。
杜士元感觉到妻子的话在理,找出刀具,发奋要成就大事情,可等他真捏着豆籽样大小的果核,想细琢其画时,不是男欢女爱让他乱了心思,就是口中想个有味的点心慢慢嚼着,再就是苦其心志地雕刻那些细小的玩意儿,多少已有些耐不下性子啦!
数日过后,前来看杜士元雕刻的人不少,可杜士元真正的雕刻画,一件也没有拿出来。
刚开始,周孝之认为杜士元没雕刻出什么好东西,是被身边的阿秀,还有几个漂亮的女仆缠的。杜士元独身一人过了几十年,一家伙送给他一个天仙一样的阿秀,还不翻来覆去地睡个够呀!
可过了一段时间,周孝之看杜士元还是磨磨蹭蹭的老样子,似乎意识到女孩子缠在他身边不是好事情,就支开了阿秀和杜士元身边的几个女仆,让他养精蓄锐,专心从事雕刻工艺。
可那个杜士元,身边没了爱妻阿秀和几个粉面含春的女仆,更加没了精神,酒足饭饱之后,竟然想到了花街柳巷。有时,夜半三更,还偷偷摸摸地将青楼里的女子,领进苏州府里来。
这事情,先是看门的衙役们看出不妥,再就是杜士元的妻子阿秀有了感觉,她将那个青楼女子堵在床上,等阿秀哭眼抹泪地找到她的主子周孝之,痛说杜士元把青楼里的女子领到家中睡觉时,周孝之气得来回打转转,茶杯都掼在地板上了。
一旁的绍兴师爷,看周大人真是生气了,帮周大人出主意,说:“这样的人,享不得荣华富贵。干脆,给他扒光了衣服,赶他滚蛋!”
周大人气愤至极时,也曾咬牙切齿地要赶他滚蛋!可冷静下来一想,还是再多留他几天吧!其一,他杜士元从一个乡间乞讨的穷汉子,一下子来到吃不愁、穿不愁的苏州府,一时间不知道天多高,地多厚啦,给他点颜色看看,没准还有回心转意的时候!尤为重要的是,杜士元自从进了苏州府,他还没给周大人拿出一件像样的东西,周大人不想在这个时候放他走。再者,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春节了,周大人想平平安安地过完年再说,不为杜士元那个不争气的东西,还要为那个跟随他周大人多年的阿秀想想。
可周孝之身边的那个绍兴师爷,不知怎么打听来杜士元父辈的裂迹,说这样的人,本性难改,一天也不可多留,若真是留他在周家过春节,还不知他能给周大人闹出什么样的笑话!
周孝之听了师爷的话,在一个北风呼啸、大雪封门的后半夜,把杜士元从暖暖的被窝里拖出来,像轰猪赶狗一样,将杜士元赶出了苏州府,轰出了周家大院儿。
风雪中,被扒去绫罗绸缎的杜士元,只穿了一件胯下遮丑的短裤,他躲到附近一个桥洞底下避风雪,拣起河沟边死人后扔掉的破衣服,想找个附近的亲戚朋友投靠一下,可自己衣不遮身的狼狈样子,又能到哪里去呢?
就在他举步为艰的时候,他忽而想自己有“神雕”技能,何不赶快找些杏核、残枝来街头卖艺,混几个吃饭穿衣的小钱呢?
那时间,已接近农历新年,苏州城里赶年集、办年货的大人孩子成群结队,杜士元就地取材,拣地上一片落叶,雕上“五谷丰登”或“年年有余”的吉祥图案;拾一块孩子们手中啃过的骨头,雕上一串《白蛇传》或《西厢记》里的人物画廊,三纹不值两纹地卖给那些进城来换年糕的孩子和那些穿长衫的读书人。总算是老天饿不死瞎眼的鹰,杜士元日夜不停的雕刻,赶在腊月二十八,他也有了自己的新衣裳,还凭他的雕刻手艺,给家中的老娘买来鱼肉、白面,给大哥家的小侄子带来花衣服和不少小孩子的玩具。
当天,就在杜士元左手提着肉鱼,右手拎着年糕迈进自己的小院时,忽而看到苏州府的一抬官轿,正停放在他家小院里等着他。再看他一路雕刻的那些画,全都一件一件摆在官轿旁边那个绍兴师爷所提着的锦盒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