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400000046

第46章 黄蜂(1)

我准备同我的小儿子保罗一起去参观黄蜂的巢。保罗眼力好,注意力集中,这对我们的观察都非常有帮助。当时是九月,风和日丽,我俩一边寻找黄蜂的巢,一边欣赏着路边的美景。

忽然,小保罗发现了一个黄蜂的巢。他指着不远处激动地冲我喊:“看!黄蜂巢,那边有个黄蜂巢,没错,我看得一清二楚。”我朝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前方大约二十码的地方有一个黄蜂巢。

我们小心翼翼地接近那个蜂巢,脚步放得很慢很轻,生怕惊动了黄蜂。黄蜂非常凶猛,要是惊动了它,很有可能遭到它的攻击,那样的话就糟了。

我们在黄蜂的住所门边发现了一个裂口,这个裂口圆圆的,能放得下一个大拇指。这里一派繁忙景象,黄蜂们进进出出,飞来飞去,一刻也不肯停歇,非常热闹。

突然,我一不小心踩到了什么,发出了“噗”的一声。我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才意识到我们的处境是多么危险。这些凶猛的动物脾气暴躁,如果是靠它们太近,很容易激怒它们,受到攻击。于是,为了安全,我们决定暂时停止观察。但是我们记下了蜂巢的位置,准备太阳落山之后再去探访。到时候这些战士应该会全部回营,我们的观察也会更全面。

胡蜂——黄蜂的一种如果没有经过精心准备,就决定去黄蜂的巢探险的话,那简直就是在冒险。我的装备是:半品脱的石油,九寸长的空芦管,还有一块有相当坚实度的黏土。这些装备看似简单,但是非常有效。除此之外,我还在前几次与它们打交道的时候积累了一些经验。

对我来说,还要掌握一门非常关键的技巧,那就是将黄蜂窒息的方法。不然的话,就要忍受牺牲自己的皮肤,那是我不能接受的。瑞木特在观察黄蜂习性的时候,会找人把活的黄蜂的巢放入一个玻璃空间里。他并不是自己动手,是雇用别人来干这件危险的工作。那些人为了得到优厚报酬,不惜牺牲掉自己的皮肤,痛苦不堪。但是,我是自己上战场,我可不打算毁掉自己的皮肤。

我经过再三思考才决定实施计划。那就是将蜂巢内的黄蜂闷住,使它们窒息。这样,它们的刺就不会对人构成威胁了。我将它们窒息用的是石油,因为石油的刺激作用很小。这个方法虽然很安全,但是也很残忍。

我不能让全部的黄蜂都死去,因为我还要观察它们。要是都死了,没有了研究对象,那前面做的工作就白费了。现在我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石油倒入蜂巢中。蜂巢内的通道大致与地面平行,一直通到地下的巢窠,长约九寸。如果你以为把石油倒在蜂巢的入口上就行了,那你就错了。因为泥土会吸走一部分石油,这样一来石油就无法到达地下的巢窠。试想一下,当你第二天兴致冲冲地去挖掘蜂巢的时候,还自认为很安全。殊不知,地下的那群黄蜂早已是火上浇油,这将给你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为了阻止这种悲剧的发生,我准备了空芦管。它的长度与黄蜂巢窠中隧道的长度是相当的,都是九寸。当我把这根空芦管插入蜂巢的隧道中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根自动引水管,会将石油迅速、一滴不漏地导入蜂巢。之后,再将事先准备好的泥土塞入蜂巢的入口。就像给瓶子塞上了瓶塞一样,为的是截断黄蜂的后路。工作至此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等待。

我们是在晚上九点钟去具体实施这项计划的。当时夜色昏暗,月亮若隐若现。小保罗手提着一盏灯,我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我需要的工具。远处不时传来狗的叫声,路边的橄榄树上有猫头鹰在歌唱,躲在浓密草丛中的蟋蟀也不甘寂寞,不停地演奏着动听的音乐。小保罗对动物非常感兴趣,他向我提出了好多关于昆虫的问题,我一一解答着。我们在动物的歌声中快乐地交谈,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夜晚。我早已将放弃睡眠和被黄蜂袭击带来的担忧抛到了脑后。

将芦管插入土穴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还需要一些技巧。因为事先你不知道孔道的方向向何处延伸,需要费一番功夫去试探。而且有时候,巢中会突然飞出一个门卫,毫不客气地去攻击你的手掌。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其中的一个人负责在一旁盯着洞口,若是有黄蜂飞出来,就挥动手帕驱散它。有时候不可避免会被袭击到,尽管很疼,但是这个代价不算太大,还是可以接受的。

把石油全部倒入巢窠之后,不一会儿就从地下传来了一阵喧哗、骚动的嗡嗡声。我们迅速地把洞口用湿泥堵起来,为了以防万一,还用脚踩实。在确认黄蜂已经无路可逃之后,我和小保罗的工作就完成了。我们于是打道回府。

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了这里。这次还带了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锨。早一点去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因为可能有一些黄蜂晚上夜游,白天才回到巢中。如果被它们碰上你在挖它们的巢穴,你就完蛋了,它们会毫不客气地攻击你。另外,清晨气温低,可以浇灭一点儿它们心头的怒火。

我们看到昨晚的芦管还插在蜂巢的隧道中。我和小保罗在蜂巢上面挖了一条壕沟,并分别向壕沟的两边挖。我们挖得很小心、很仔细,将土一点点地铲去。在挖了大约有二十寸深的时候,蜂巢露了出来。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们非常高兴。

这个蜂巢有大南瓜那么大,看上去非常壮观,非常美丽。除了顶端与土穴连接以外,其余部分都是悬空的。蜂巢顶部有许多类似根的东西,它们能进入墙壁内,将蜂巢同墙壁紧紧地连在一起,非常结实。如果根植入的那个地方是一块软土,蜂巢就会是圆形的形状,各部分也非常结实、匀称;如果是比较硬的沙砾,根在植入的时候会遇到许多阻碍,比较困难。此时的蜂巢,就不那么匀称了,什么形状都会出现。

普通胡蜂巢在巢中的地下室旁边,往往会有一块空隙。这块巴掌大的空隙其实是一条街道,与通向外面的那条通道连着。辛勤的劳动者整天从这条街道上进出,它们不停地劳动,用自己的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把巢穴建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固。在蜂巢的底下,还有一个更大的空隙。这个空隙的形状圆圆的,就像是一个盆。在蜂巢扩大的同时,这里也会跟着一起扩大。这个空隙的其中一个作用是盛放垃圾,是蜂巢中的垃圾回收站。没想到,蜂巢中的各项设施竟然如此齐全。

这个地穴是黄蜂的劳动成果,这是没有争议的。因为自然界的洞穴不可能这么大,同时又这么整齐。起初,这里可能是鼹鼠的洞穴,后来被黄蜂利用,数以万计的黄蜂把这里扩建、装饰成了一座美丽、壮观的建筑物。然而,你在蜂巢外不会发现有泥土堆积。那么,这些被黄蜂挖出的泥土去哪了呢?答案是这些泥土被黄蜂们扔弃到了野外。在修建这个洞穴的过程中,黄蜂用身体往外附带土屑,并抛撒到离巢很远的地方。于是,蜂巢看上去很干净,看不出一丝挖掘的痕迹。

黄蜂用来做巢的材料是木头的碎粒。外表上看像一张纸,薄而柔韧。这些纸有时候是棕色的,有时候是其他颜色,这个因所用木料不同而不同。如何让蜂巢起到保暖作用呢?黄蜂们很聪明,它们没有用整张“纸”去做巢,尽管那样也会起到御寒的作用。它们是把巢做成宽宽的鳞片状,这些鳞片一片片立起来,使得整个巢像地毯一样厚厚的,很有层次感。巢的表面有许多小孔,这些孔内都是空气,黄蜂就是用各层外壳中含有的空气来保持温度的。当天气很热的时候,蜂巢外壳的温度也一定会很高。

黄蜂建巢的过程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在杨柳的树孔中,还是在空的壳层里。它们首先用木头的碎片做成纸板,然后把这种纸板一层层地包裹到自己的窠上面。因为包裹的方式是一层层的相互重叠,所以产生了许多空隙。这些空隙中有一些不流动的空气,形成保暖层。黄蜂的建巢行动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那就是它们的首领大黄蜂。

黄蜂们的一些动作非常符合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定律,比如,空气本身是不良导体,但是却被黄蜂利用来保持温度;它们早在人类之前就开始做毛毯,并且技艺高超;它们在巢内筑造的房间无论是材料还是占的面积都很经济。只需要小小的一块面积,就能建造出很多房间。

这些建筑家是如此的聪明,但是有一点儿令人们感到奇怪。那就是在遇到一些小困难的时候,它们往往束手无策,显得很笨拙。一方面,它们身上有大自然赐予的本能,这些本能让它们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另一方面,它们除了本能之外智力相当低下,不懂得思考和反省。关于这一点,我做了大量实验来证明。

我家花园的路旁边正好有一个黄蜂的蜂巢。于是,我使用一个玻璃罩做了个实验。这种实验我不可能在荒野里做,因为那些孩子实在是太顽皮,很快就会把你的玻璃罩打碎,这个实验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有一天晚上,看到黄蜂们都回家了,我便把玻璃罩罩在了黄蜂巢穴的入口处。我在猜想,当第二天黄蜂发现出不去了怎么办呢?它们会不会另掘一条出路呢?它们是掘土的高手,并且从里面出来只需要在玻璃罩边上掘很短的一条路。那么结果怎样呢?

第二天天气很好,阳光照耀下的玻璃罩闪闪发光。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排着队从地下出来,它们要去寻找食物。但是它们显然没想到会有障碍,只见它们一次次地撞到玻璃上跌落下去,又一次次地冲上来,丝毫没有气馁。它们在玻璃罩子里团团乱飞,有的见怎么也飞不出去脾气开始变得暴躁,有的干脆飞回了屋里,还有的进去休息一会儿之后又重新出来顶撞玻璃罩。它们这样来回折腾着,却始终没有一只黄蜂想到去玻璃罩边上挖出一条小路,寻找自由。这说明黄蜂的智力和应变能力非常低下。

就在这时,从外面飞回了几只黄蜂,它们肯定是昨晚在外面过夜了。它们围着玻璃罩团团转,在寻找着一条回家的道路。有一只带头的黄蜂决定沿着玻璃罩往下挖土,其他的黄蜂也纷纷效仿。就这样,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一条回家之路被打通了。外面的黄蜂欢天喜地地钻进了玻璃罩内,它们终于到家了。我赶紧将这条通道堵上,假设里面的黄蜂看到刚才的一幕,它们就明白该怎样出去了。我想看一下它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努力逃出玻璃罩。

我想,无论黄蜂的智力多差,它们现在逃出去应该是没有问题。因为那些刚刚进来的黄蜂已经指明了道路,它们肯定会从玻璃罩边下挖土、掘地道,然后逃出去。

然而,事实让我很失望。它们没有从刚刚的成功上总结任何经验。现在的玻璃罩里面的场面依旧混乱,它们还是在盲目地乱飞乱撞,丝毫没有要掘土、挖地道的迹象。玻璃罩中每天都有黄蜂死去,有的死于饥饿,有的死于高温。一个星期过后,整个蜂巢中的黄蜂全军覆没,无一幸免。地面上铺满了它们的尸体,十分惨烈。

为什么外面的黄蜂能进去,而里面的却出不来呢?原因是,黄蜂能嗅到自己的家,并想方设法回家。对它们来说,回家是一种防御手段。这是它们的本能,是没有原因和解释的。它们一出生便知道世界上有许多障碍,为了返回到家的怀抱中,它们的本能会激发它们克服一切障碍。

但是,对于那些被困在玻璃罩子中的黄蜂来说,上面提到的那种本能对它们一点作用也不起。它们的目标就是到阳光中去寻找食物。这个目标很简单、很明确。玻璃罩这个透明的监狱,将它们都欺骗了。它们透过玻璃看得见阳光,便以为自己是在阳光中。它们想离阳光再近一些,想飞得更远一些去觅食,便不断地向前飞去,一次次地撞在玻璃上。它们越是出不去,希望就越强烈,与玻璃罩的搏斗就越激烈。很显然,这种搏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它们没有任何经验和类似的遭遇来教它们该如何行事。别无选择,只能继续遵循固有的习性。渐渐地,希望越来越小,生命渐渐远去。

揭开蜂巢,你会在里面发现许多蜂房。这些小房间上下排列着,中间有根柱子将它们紧紧连在一起。这些小房子分好多层,具体层数不定。在季末大约会有十层,甚至更多。每个小房间都是向下开口,在它们的社会中,幼虫无论进食还是睡觉都是头朝下倒悬着。

这一层一层的楼被称为蜂房层,每层之间都隔着很大的距离。在外壳与蜂房之间有一条路,它能连接到蜂巢的各个部位。有许多守护者进进出出,它们的职责是照顾蜂巢中的幼蜂。蜂巢的门户矗立在外壳的一边,只是一个没有装饰的裂口,十分简陋。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简陋的门里头,居然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大都市。

一个蜂巢中的黄蜂数量相当大。努力工作是它们生活的唯一主题。它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扩建蜂巢,以便让新增加的公民能住得下。尽管它们自己不产幼虫,但是它们给予巢内的幼虫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十月的时候,我把一些蜂巢的小片单独拿了出来。一是为了能够观察黄蜂的工作状况;二是看一下它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季有什么反应。有许多卵和幼虫居住在这些巢的小片里面,有一百多只黄蜂精心地看护着它们。

我将蜂房切割开来,然后并排放着,使那些小房子的口都朝着上面。这样做的目地,是更好地观察它们。颠倒它们的生活状态看来并没有使它们感到厌烦。很快它们就习惯了新生活,并重新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去,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

同类推荐
  • 文艺探谜

    文艺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给孩子讲点国学精粹

    要将浩瀚的五千年历史凝结为一本指南书,考虑到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和生活经历,优中择优地遴选出一些既有代表性,又有趣味性,更有权威性的点,汇集成这样一本书。但愿它能给每一个父母的教育添一点活力,为我们的少年成长添一块砖瓦,也为每一个家庭添一段美好的时光。
  • 教养的教养

    教养的教养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很多家长过于注重知识的学习,却忽略了比知识重要的教养。这种偏颇的教育方式,会使孩子变得“受过教育却没教养”。教养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养的教养》共8个章节,分别从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规范、人际沟通、心理素质等方面告诉家长如何通过规范自己和指导孩子来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书中的案例能较好地联系实际,帮助家长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及早认识和发现孩子的心理特点和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实现家长与孩子的良好沟通。
  • 冰雪传说

    冰雪传说

    末小末是一个总是受人欺负的小女孩。有一天,她来到了小河边,哭诉命运对自己的不公,正好被月亮女神听到了,月亮女神赐给她一只小鹅,小末欢天喜地,似乎生活从此改变。可是命运捉弄了小末,让她心爱的小鹅突然死去。月亮女神知道后再次产生了同情之心,告诉她,如果去往阿伯利亚找到复活之水,小鹅就能复活。尽管前往西伯利亚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与坎坷,小女孩为了救活小鹅,毅然前往。一个柔弱的女孩末小末穿越雪地,去寻找复活之水拯救她心爱的小鹅的故事。途中,她遇到了狼、野孩子、树精、小王子、风神等,每一个角色都有鲜明的性格特征,能让你深刻感受到他们的内心世界。相信,不一样的“冰雪盛宴”,将为你带来震撼与感动!
  • 谋略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谋略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中国的智谋学是一个既深邃又广袤的天地。《谋略家成长故事》自历史黄籍之中精选了一百二十篇权谋故事,我们以现代的观点,将西人的智慧重新诠释、赋予新意,并采颉古今中外名人的金句名言加以呼应,从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古人如何振兴国家、统军作战?如何克敌制胜、赢得生存?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到古代做妖女:两宫皇后

    穿到古代做妖女:两宫皇后

    想她无缘无故穿来三年,战战兢兢的过着自己的小资生活,做她的第一美女,战神妹妹,成日等着那仙人一般不惹尘埃的未婚夫凤国三皇子娶她过门,却阴差阳错的成了鸾国的王妃,因为意外救了妖娆魅人的鸾国皇上,转身却又成了鸾国的皇后。且看她长袖善舞的后宫生涯——鸡飞狗跳后妃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斩天下

    剑斩天下

    遗落几万年的不死族传人,在这个武道没落、近古不修的时代,他该如何一步步登天而行。斗气、魔法、武道、修真、魔武,五大体系相互碰撞,武道能否回归当年的荣耀?一段旷世的传说,一名逆天强者的成长史,尽在剑斩天下!
  • 狐凰,你娶我

    狐凰,你娶我

    早已失身的她无所谓的道,“王爷,我的贞洁是不能被辜负的。”回应她的是冷眼和无视;“王爷,你要死,我退你一把。”早已心死的她,无情的话语引得他湿了眼眶。“王爷,黄泉路上我等你。”早已看透红尘的她,纵身一跳,血染黄泉,泪洒江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农门:18贤妻是枭雄

    重生农门:18贤妻是枭雄

    这世,她只是想给父母更好的生活,奈何总有麻烦找上门。人若犯我,天天鸡蛋里挑骨头,就休怪我无情,左手异能右手权势,还有军界太子爷在背后撑腰,丈夫移情,灭你没商量。他冷,却外冷内热“你的心是我的,身体也是我的,我不希望我的东西有丝毫损伤!”携手小三私生子登堂。她笑,前世,透着狡猾奸诈“你是我的,你全身上下所有东西都是我的,所以,公婆不喜,钱包上缴!”且看重生农女,如何步步惊心、登上巅峰,如何金钱权势、天赐良缘一手抓!【简介无能】
  •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

    一杯清茶,三两知己。不妨坐下来读一读《成功人士必知的100个生活哲理》,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哲理,化解你所面临的人生难题。本书共分为七篇:第一篇:心态是成功的关键;第二篇:性格是成功的主要因素;第三篇:选择是成功的前提;第四篇:态度是成功的原动力;第五篇:社交是成功的基础;第六篇:学习是成功的助推器;第七篇:口才是成功必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