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400000046

第46章 黄蜂(1)

我准备同我的小儿子保罗一起去参观黄蜂的巢。保罗眼力好,注意力集中,这对我们的观察都非常有帮助。当时是九月,风和日丽,我俩一边寻找黄蜂的巢,一边欣赏着路边的美景。

忽然,小保罗发现了一个黄蜂的巢。他指着不远处激动地冲我喊:“看!黄蜂巢,那边有个黄蜂巢,没错,我看得一清二楚。”我朝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前方大约二十码的地方有一个黄蜂巢。

我们小心翼翼地接近那个蜂巢,脚步放得很慢很轻,生怕惊动了黄蜂。黄蜂非常凶猛,要是惊动了它,很有可能遭到它的攻击,那样的话就糟了。

我们在黄蜂的住所门边发现了一个裂口,这个裂口圆圆的,能放得下一个大拇指。这里一派繁忙景象,黄蜂们进进出出,飞来飞去,一刻也不肯停歇,非常热闹。

突然,我一不小心踩到了什么,发出了“噗”的一声。我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这才意识到我们的处境是多么危险。这些凶猛的动物脾气暴躁,如果是靠它们太近,很容易激怒它们,受到攻击。于是,为了安全,我们决定暂时停止观察。但是我们记下了蜂巢的位置,准备太阳落山之后再去探访。到时候这些战士应该会全部回营,我们的观察也会更全面。

胡蜂——黄蜂的一种如果没有经过精心准备,就决定去黄蜂的巢探险的话,那简直就是在冒险。我的装备是:半品脱的石油,九寸长的空芦管,还有一块有相当坚实度的黏土。这些装备看似简单,但是非常有效。除此之外,我还在前几次与它们打交道的时候积累了一些经验。

对我来说,还要掌握一门非常关键的技巧,那就是将黄蜂窒息的方法。不然的话,就要忍受牺牲自己的皮肤,那是我不能接受的。瑞木特在观察黄蜂习性的时候,会找人把活的黄蜂的巢放入一个玻璃空间里。他并不是自己动手,是雇用别人来干这件危险的工作。那些人为了得到优厚报酬,不惜牺牲掉自己的皮肤,痛苦不堪。但是,我是自己上战场,我可不打算毁掉自己的皮肤。

我经过再三思考才决定实施计划。那就是将蜂巢内的黄蜂闷住,使它们窒息。这样,它们的刺就不会对人构成威胁了。我将它们窒息用的是石油,因为石油的刺激作用很小。这个方法虽然很安全,但是也很残忍。

我不能让全部的黄蜂都死去,因为我还要观察它们。要是都死了,没有了研究对象,那前面做的工作就白费了。现在我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将石油倒入蜂巢中。蜂巢内的通道大致与地面平行,一直通到地下的巢窠,长约九寸。如果你以为把石油倒在蜂巢的入口上就行了,那你就错了。因为泥土会吸走一部分石油,这样一来石油就无法到达地下的巢窠。试想一下,当你第二天兴致冲冲地去挖掘蜂巢的时候,还自认为很安全。殊不知,地下的那群黄蜂早已是火上浇油,这将给你造成非常大的威胁。

为了阻止这种悲剧的发生,我准备了空芦管。它的长度与黄蜂巢窠中隧道的长度是相当的,都是九寸。当我把这根空芦管插入蜂巢的隧道中的时候,它就变成了一根自动引水管,会将石油迅速、一滴不漏地导入蜂巢。之后,再将事先准备好的泥土塞入蜂巢的入口。就像给瓶子塞上了瓶塞一样,为的是截断黄蜂的后路。工作至此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等待。

我们是在晚上九点钟去具体实施这项计划的。当时夜色昏暗,月亮若隐若现。小保罗手提着一盏灯,我手里提着一个篮子,里面装满了我需要的工具。远处不时传来狗的叫声,路边的橄榄树上有猫头鹰在歌唱,躲在浓密草丛中的蟋蟀也不甘寂寞,不停地演奏着动听的音乐。小保罗对动物非常感兴趣,他向我提出了好多关于昆虫的问题,我一一解答着。我们在动物的歌声中快乐地交谈,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夜晚。我早已将放弃睡眠和被黄蜂袭击带来的担忧抛到了脑后。

将芦管插入土穴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还需要一些技巧。因为事先你不知道孔道的方向向何处延伸,需要费一番功夫去试探。而且有时候,巢中会突然飞出一个门卫,毫不客气地去攻击你的手掌。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我们其中的一个人负责在一旁盯着洞口,若是有黄蜂飞出来,就挥动手帕驱散它。有时候不可避免会被袭击到,尽管很疼,但是这个代价不算太大,还是可以接受的。

把石油全部倒入巢窠之后,不一会儿就从地下传来了一阵喧哗、骚动的嗡嗡声。我们迅速地把洞口用湿泥堵起来,为了以防万一,还用脚踩实。在确认黄蜂已经无路可逃之后,我和小保罗的工作就完成了。我们于是打道回府。

第二天清晨的时候,我们又回到了这里。这次还带了一把锄头和一把铁锨。早一点去是一种明智的做法,因为可能有一些黄蜂晚上夜游,白天才回到巢中。如果被它们碰上你在挖它们的巢穴,你就完蛋了,它们会毫不客气地攻击你。另外,清晨气温低,可以浇灭一点儿它们心头的怒火。

我们看到昨晚的芦管还插在蜂巢的隧道中。我和小保罗在蜂巢上面挖了一条壕沟,并分别向壕沟的两边挖。我们挖得很小心、很仔细,将土一点点地铲去。在挖了大约有二十寸深的时候,蜂巢露了出来。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我们非常高兴。

这个蜂巢有大南瓜那么大,看上去非常壮观,非常美丽。除了顶端与土穴连接以外,其余部分都是悬空的。蜂巢顶部有许多类似根的东西,它们能进入墙壁内,将蜂巢同墙壁紧紧地连在一起,非常结实。如果根植入的那个地方是一块软土,蜂巢就会是圆形的形状,各部分也非常结实、匀称;如果是比较硬的沙砾,根在植入的时候会遇到许多阻碍,比较困难。此时的蜂巢,就不那么匀称了,什么形状都会出现。

普通胡蜂巢在巢中的地下室旁边,往往会有一块空隙。这块巴掌大的空隙其实是一条街道,与通向外面的那条通道连着。辛勤的劳动者整天从这条街道上进出,它们不停地劳动,用自己的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美好,把巢穴建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坚固。在蜂巢的底下,还有一个更大的空隙。这个空隙的形状圆圆的,就像是一个盆。在蜂巢扩大的同时,这里也会跟着一起扩大。这个空隙的其中一个作用是盛放垃圾,是蜂巢中的垃圾回收站。没想到,蜂巢中的各项设施竟然如此齐全。

这个地穴是黄蜂的劳动成果,这是没有争议的。因为自然界的洞穴不可能这么大,同时又这么整齐。起初,这里可能是鼹鼠的洞穴,后来被黄蜂利用,数以万计的黄蜂把这里扩建、装饰成了一座美丽、壮观的建筑物。然而,你在蜂巢外不会发现有泥土堆积。那么,这些被黄蜂挖出的泥土去哪了呢?答案是这些泥土被黄蜂们扔弃到了野外。在修建这个洞穴的过程中,黄蜂用身体往外附带土屑,并抛撒到离巢很远的地方。于是,蜂巢看上去很干净,看不出一丝挖掘的痕迹。

黄蜂用来做巢的材料是木头的碎粒。外表上看像一张纸,薄而柔韧。这些纸有时候是棕色的,有时候是其他颜色,这个因所用木料不同而不同。如何让蜂巢起到保暖作用呢?黄蜂们很聪明,它们没有用整张“纸”去做巢,尽管那样也会起到御寒的作用。它们是把巢做成宽宽的鳞片状,这些鳞片一片片立起来,使得整个巢像地毯一样厚厚的,很有层次感。巢的表面有许多小孔,这些孔内都是空气,黄蜂就是用各层外壳中含有的空气来保持温度的。当天气很热的时候,蜂巢外壳的温度也一定会很高。

黄蜂建巢的过程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在杨柳的树孔中,还是在空的壳层里。它们首先用木头的碎片做成纸板,然后把这种纸板一层层地包裹到自己的窠上面。因为包裹的方式是一层层的相互重叠,所以产生了许多空隙。这些空隙中有一些不流动的空气,形成保暖层。黄蜂的建巢行动有一个统一的指挥,那就是它们的首领大黄蜂。

黄蜂们的一些动作非常符合物理学和几何学的定律,比如,空气本身是不良导体,但是却被黄蜂利用来保持温度;它们早在人类之前就开始做毛毯,并且技艺高超;它们在巢内筑造的房间无论是材料还是占的面积都很经济。只需要小小的一块面积,就能建造出很多房间。

这些建筑家是如此的聪明,但是有一点儿令人们感到奇怪。那就是在遇到一些小困难的时候,它们往往束手无策,显得很笨拙。一方面,它们身上有大自然赐予的本能,这些本能让它们像科学家一样工作;另一方面,它们除了本能之外智力相当低下,不懂得思考和反省。关于这一点,我做了大量实验来证明。

我家花园的路旁边正好有一个黄蜂的蜂巢。于是,我使用一个玻璃罩做了个实验。这种实验我不可能在荒野里做,因为那些孩子实在是太顽皮,很快就会把你的玻璃罩打碎,这个实验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有一天晚上,看到黄蜂们都回家了,我便把玻璃罩罩在了黄蜂巢穴的入口处。我在猜想,当第二天黄蜂发现出不去了怎么办呢?它们会不会另掘一条出路呢?它们是掘土的高手,并且从里面出来只需要在玻璃罩边上掘很短的一条路。那么结果怎样呢?

第二天天气很好,阳光照耀下的玻璃罩闪闪发光。这些辛勤的劳动者排着队从地下出来,它们要去寻找食物。但是它们显然没想到会有障碍,只见它们一次次地撞到玻璃上跌落下去,又一次次地冲上来,丝毫没有气馁。它们在玻璃罩子里团团乱飞,有的见怎么也飞不出去脾气开始变得暴躁,有的干脆飞回了屋里,还有的进去休息一会儿之后又重新出来顶撞玻璃罩。它们这样来回折腾着,却始终没有一只黄蜂想到去玻璃罩边上挖出一条小路,寻找自由。这说明黄蜂的智力和应变能力非常低下。

就在这时,从外面飞回了几只黄蜂,它们肯定是昨晚在外面过夜了。它们围着玻璃罩团团转,在寻找着一条回家的道路。有一只带头的黄蜂决定沿着玻璃罩往下挖土,其他的黄蜂也纷纷效仿。就这样,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一条回家之路被打通了。外面的黄蜂欢天喜地地钻进了玻璃罩内,它们终于到家了。我赶紧将这条通道堵上,假设里面的黄蜂看到刚才的一幕,它们就明白该怎样出去了。我想看一下它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努力逃出玻璃罩。

我想,无论黄蜂的智力多差,它们现在逃出去应该是没有问题。因为那些刚刚进来的黄蜂已经指明了道路,它们肯定会从玻璃罩边下挖土、掘地道,然后逃出去。

然而,事实让我很失望。它们没有从刚刚的成功上总结任何经验。现在的玻璃罩里面的场面依旧混乱,它们还是在盲目地乱飞乱撞,丝毫没有要掘土、挖地道的迹象。玻璃罩中每天都有黄蜂死去,有的死于饥饿,有的死于高温。一个星期过后,整个蜂巢中的黄蜂全军覆没,无一幸免。地面上铺满了它们的尸体,十分惨烈。

为什么外面的黄蜂能进去,而里面的却出不来呢?原因是,黄蜂能嗅到自己的家,并想方设法回家。对它们来说,回家是一种防御手段。这是它们的本能,是没有原因和解释的。它们一出生便知道世界上有许多障碍,为了返回到家的怀抱中,它们的本能会激发它们克服一切障碍。

但是,对于那些被困在玻璃罩子中的黄蜂来说,上面提到的那种本能对它们一点作用也不起。它们的目标就是到阳光中去寻找食物。这个目标很简单、很明确。玻璃罩这个透明的监狱,将它们都欺骗了。它们透过玻璃看得见阳光,便以为自己是在阳光中。它们想离阳光再近一些,想飞得更远一些去觅食,便不断地向前飞去,一次次地撞在玻璃上。它们越是出不去,希望就越强烈,与玻璃罩的搏斗就越激烈。很显然,这种搏斗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它们没有任何经验和类似的遭遇来教它们该如何行事。别无选择,只能继续遵循固有的习性。渐渐地,希望越来越小,生命渐渐远去。

揭开蜂巢,你会在里面发现许多蜂房。这些小房间上下排列着,中间有根柱子将它们紧紧连在一起。这些小房子分好多层,具体层数不定。在季末大约会有十层,甚至更多。每个小房间都是向下开口,在它们的社会中,幼虫无论进食还是睡觉都是头朝下倒悬着。

这一层一层的楼被称为蜂房层,每层之间都隔着很大的距离。在外壳与蜂房之间有一条路,它能连接到蜂巢的各个部位。有许多守护者进进出出,它们的职责是照顾蜂巢中的幼蜂。蜂巢的门户矗立在外壳的一边,只是一个没有装饰的裂口,十分简陋。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样简陋的门里头,居然藏着一个丰富多彩的大都市。

一个蜂巢中的黄蜂数量相当大。努力工作是它们生活的唯一主题。它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扩建蜂巢,以便让新增加的公民能住得下。尽管它们自己不产幼虫,但是它们给予巢内的幼虫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

十月的时候,我把一些蜂巢的小片单独拿了出来。一是为了能够观察黄蜂的工作状况;二是看一下它们对于即将到来的冬季有什么反应。有许多卵和幼虫居住在这些巢的小片里面,有一百多只黄蜂精心地看护着它们。

我将蜂房切割开来,然后并排放着,使那些小房子的口都朝着上面。这样做的目地,是更好地观察它们。颠倒它们的生活状态看来并没有使它们感到厌烦。很快它们就习惯了新生活,并重新投入到忙碌的生活中去,就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

同类推荐
  •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

    《一岁的小鹿》如同大自然的一幅全景画:人类、动物、植物、风光。人类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与大自然和谐或不和谐地相处着,他们享受着自然的给予,也忍受着自然的磨难。
  •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历史在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故事不会离我们远去。他们会停留在时空中,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读文天祥的故事,你会折服于文弱书生的赤子之心;读成吉思汗的故事,你会领略一代天骄的千古霸气;读郑和的故事,你会惊叹航海巨人的智慧与勇气;读左宗棠的故事,你会敬佩老当益壮者的千秋功业……有多长的历史就有多少的英雄,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群像。
  • 女生爱臭美

    女生爱臭美

    如果你天生丽质,那是你的幸运。如果你生而不美,同样也是蝣的幸运。因为,上帝认为你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同一样东西或者同一件事情,这个人看是美的,那个人看则不美;小时候看是美的,长大了看就不美。父母牢牢记得孩子的前程,却单单忘记了他(她)还是一个孩子!属于孩子的应该是欢乐与自由,而不是沉重的荣誉!时装表演注重的是服装的展示,而风采展示需要展示的不单是服装,更多的是展示当代少年的精神风貌。我们喜欢拍艺术照,是想把最美的地方展示出来。每个人在展示美的时候,也让别人获得了美的享受。容貌通过一次手术,就可以变得美若天仙。但心灵却需要长时间的陶冶,才能变得完美无瑕。
  • 火神肆虐:火灾的防范与自救

    火神肆虐:火灾的防范与自救

    本系列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灾害”、“火场危害”、“交通事故”、“水上安全”、“中毒与突发疾病”、“突发环境污染”等,书中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问题作了详细解答,并全面地介绍了防灾减灾的避险以及自救的知识。居安思危,有备无患。我们衷心希望本书能够帮助青少年迅速掌握各种避险自救技能。
  •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历史百科(中国儿童课外必读)

    人类文明的历史记录中蕴含着宝贵和丰富的经验与真知,是我们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有力工具。本书以编年体通史的方式,把中国和世界几千年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内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进行了全面而清晰的梳理。读者可以通过本书清楚地看到中国及世界各个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不断进步的过程,了解其文化与精神的精髓所在。
热门推荐
  • 母皇系统之千基变

    母皇系统之千基变

    一次有预谋的意外,让主角完整的融合了一只虫族母皇,成为拥有母皇基因改造系统的新人类,从此开始了在异界彪悍的升级之旅。 母皇,所有生物基因的终极处理器,打造完美肉体武装的无上神器。 豹之爪,虎之牙,鹰之翼,龙之息,比蒙之力,神灵之威…… 所有强大的生物基因,都是我手中的音符,我用它们谱写最华丽热血的战斗乐章。 千基变的乐章已经奏响,让我们开战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书《卖主角的小主神》书号3385777,已开,欢迎大家欣赏
  •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精选了爱因斯坦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做人不能太死板

    做人不能太死板

    所以,好的推销员必须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助你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快,只要掌握一些推销的诀窍和技巧,就能成为一个所向披靡的推销高手,展翅高飞。甚至是生活的点滴,成功的推销很简单,他们都能从中得到启示。本书认真编选了100个非常具有可读性和启发性的故事,并努力把它运用到实际的推销中去,供广大推销员们阅读参考。,日常的许多成功案例。帮你更加深刻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工作,哪怕是刚入行的新手
  • 因为痛,所以叫婚姻

    因为痛,所以叫婚姻

    国内首部婚姻疗愈系经典作品,最温暖感人的情感小说,传递婚姻正能量!这是一本最真实、最贴切的新生代婚姻生存指南都市情感小说,深度剖析从甜蜜期——疲惫期——千疮百孔的心理历程!齐雪欣对于十几年的婚姻生活逐渐感觉疲惫。并且,婆婆不时搅局,提出种种不近人情的要求,令齐雪欣感到苦不堪言。就在这个时候,老公杨学武出现了婚外情。齐雪欣对丈夫的背叛感到心灰意冷,为了孩子却不得不忍受着小三何韵的挑衅。一边是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小三,一边是抱着“妻子情人和平相处”心理的老公,面对如此千疮百孔的婚姻,齐雪欣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百忍成钢,与之白头到老,还是疲惫地撤离?
  • 蜀山剑侠传2

    蜀山剑侠传2

    小说以峨眉弟子“三英二云”、“七矮”等的修真学艺、斩妖除魔为故事核心。“三英”之一的李英琼是整套小说的主角,小说详细描述了她从一个普通女子,经过无数次的机缘巧合,得到了长眉真人的紫郢剑以及白眉和尚的定珠,获得了圣姑的一甲子功力,最终成长为峨嵋派后辈中最杰出的人物……
  • 圣帝

    圣帝

    力量,是世间本源。当一个人的力量可以打破天地间的束缚,那么就可以超脱生死,万寿无疆。等级划分:万物道、鬼神道、天地道、入圣道、圣帝。第一阶段万物道等级:横练、暴气、凝气、化始、抱元、守一、封神、归一、入神。
  • 蔷薇香入夜

    蔷薇香入夜

    一朵传世的五色玫瑰,一个家族兴衰的命脉。<br/>一个被囚禁在华丽外衣下的孤独灵魂,两个有着相同面容命运却迥异的男生。<br/><br/>剑拔弩张火花四射,她以为,她会一直一直讨厌自大又臭屁的他;<br/>矫揉造作蛮不讲理,他以为,千金小姐都是一个样子,让人讨厌到骨子里。<br/>宿敌相遇,刀光剑影。<br/>一次次交锋,她发现了他掩藏在野蛮表面下的温柔,像春雨般,渐渐滋润了她渴望被关怀的心灵。<br/>而他,看透了她掩藏在娇蛮高贵表象下的孤独与寂寞。<br/>他想,牵着她的手一起走过,不让她一个人躲在阴暗的角落里。<br/><br/>却,又不得不放弃,他夺走了属于那个人的一切,这次,他决定将她让给那个人作为补偿。<br/>注定,他要一个人,拥有一切,却不能拥有最爱的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三国之特工皇帝

    三国之特工皇帝

    【巅峰聚焦——品牌佳作,强力推荐】特工穿越汉末成为少年废帝,死里逃生,出洛阳、收豪杰。剑指江山、睥睨天下!任你拥兵百万、一方霸主!吃进去的,全给老子吐出来!
  • 迷人小王妃

    迷人小王妃

    苍龙国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沸腾了京都的大街小巷,车马簇簇、人潮如织。今夜,天公作美,晴空万里无云。仰望天际,繁星似锦;俯瞰大地,灯火璀璨。火红的喜庆灯笼迎风招展,四溢的茶香扑鼻而来,欢声笑语中尽显盛世之都的无比魅力。据说,每年的元宵灯会都能迎来身份尊贵的皇子公主们大驾,所以愈发地激起万千俊男美女们走上街头,期望能与贵胄公子们有一次擦肩而过的缘分。小巷的尽头,一辆华丽的马车缓缓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