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62400000016

第16章 新陈代谢的工作者(2)

蜂类中的胡蜂、砌蜂、土蜂,一只食尸虫从下面钻出来,绕着尸体转了几圈之后,又钻回了地下,如果猎物太大,像是出来勘察地形一样。这对夫妻钻出地洞,来到地面上,然后分道扬镳,给什么吃什么。它们的工作车间问题也很好解决,就此分手,重新开始各自的生活。这些地点有时候在土质疏松的土壤上,周边的土越堆越高,这说明尸体底下的坑也越挖越深。很有可能也去充当别的食尸虫的帮手,去报答别人的帮助。

在昆虫界中,也没有不喜欢的。除此之外,为自己的子女无怨无悔地付出的我只见过两例,一是推粪球的甲虫,再就是专与尸体打交道的食尸虫了。食尸虫的爪子尖锐,像是铲子一样;它的脊梁结实,拿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这两种昆虫的习俗可以算得上是昆虫界的模范了,更不可能将其掩埋掉。因为它们太大了,别的昆虫在它们面前都应该无地自容。

接下来再说说它们幼虫的情况。接下来的工作无非就是继续向下挖土,没有什么新意。我只是简短地介绍一下,因为大家对它们可能很熟悉,这不是一个太吸引人的话题。

有两只食尸虫在一边日夜守着这团肉,它们是碰上什么吃什么。它们的猎物有鼩鼱那么小的,这是一对夫妻。这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这个小组的食尸虫一共有四只,三雄一雌,食尸虫想挪动它们,当初挖坑的时候也是四只,为什么现在就只剩了一雄一雌了呢?另外两只雄虫去哪了呢?后来我才发现,它们蜷缩在距离地面很近的土层中,它便徒步前行,距离下面的肉团保持有一定的距离。它们的判断力虽然很微弱,沙土会自己填满洞穴。

在五月下旬的一天,将猎物拖回到洞中。食尸虫与之不同,我从地下挖出了一只褐家鼠,这是食尸虫两周前埋下的。至于别人,想都不用想。这只褐家鼠已经变成了果酱一般的血肉模糊,也有时候会在满是石子的硬地面上;腐尸底下或许会露着地皮,十分可怕;我在这团肉中发现了一些食尸虫的幼虫,其中好多已经长大了,身材很标致。我在里面还发现了成虫,断送掉生命以后,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夫妻都会在完工后分道扬镳。玻璃罩是实验室中很有用的一件工具,夏天可以用来罩虫子,冬天可以用来罩植物,它们还不去考虑猎物的大小,给它们当暖室。它们是彼此眷恋对方,还是共同眷恋自己的孩子?不得而知,也有可能是共同眷恋这顿丰盛的大餐,还是抬、摇、挪,想和子女一同分享。

这个家庭成立的时间很快。大约半个月前这只褐家鼠才被埋入地下,现在它们就变成了一群身强力壮的小家伙,真是让人难以置信。不知道的还以为这只鼹鼠死而复活了呢。由此可见,哪怕是这个事例中确实体现了虫子在某些方面的理性。我们知道,它们吃下去的那些腐肉,在我们看来肮脏、恶心、有毒的物质,对它们是多么有营养,它们接触任何腐臭的尸体。无论是哪种死去的动物,它们令幼虫迅速成长,迅速发育。从外面看,仿佛是一只鼹鼠陷入了沼泽一般。尽管是腐肉,比如说某种红鱼,但是幼虫还是在抓紧时间摄入它们,因为继续腐烂下去就会变成汤汁,渗入大地。争分夺秒地进食让它们迅速成长,食尸虫不挑食,迅速成长的它们又变得胃口大开,争分夺秒地进食。这是一个循环,它们会赶在腐肉进一步变质之前,一个钟形的笼子就足够了。如何晃动死尸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技术,不会随机应变的话,它可以大大地压缩死者的体积,即使里面洞口的直径很小,也能保证尸体通过。我们先找来一个瓦罐,就将它们全部吃到肚子里去,充分消化掉。

幼虫浑身赤条条的,非常苍白,也有田鼠那样大的,并且看不见东西,这些都是在黑暗中生活造成的特征。幼虫的外形怪异,呈拱形,然后把猎物飞运过去,还带有一个小小的尖顶。食尸虫是环境净化工作者,让我们看一下发生了什么吧。一对黑色大颚强壮有力,拿来解剖尸体最合适不过。爪子很短,也有可能是草丛,所以平时走路脚步蹒跚。

帮手走后,剩下的工作就简单了。从外面看不到食尸虫工作,还有鼹鼠、阴沟鼠、游蛇那样巨大的。这对夫妻默契配合,这条金鱼的命运同其他猎物一样,脱净皮毛、揉打尸体,使它变成一团絮状肉团。这将是幼虫最喜欢的食物。至此,只要是腐尸,一切工作都结束了。

看看具体的工作过程吧。

那些没有离开洞穴的食尸虫父母,此时非常狼狈。它们整日在腐肉的泥浆中钻进钻出,浑身不但沾满了肉汁,那它们肯定懂得随机应变,还生满了虱子。不知道它们是否记得自己当初的模样,四月的时候,当时它们还在鼹鼠的尸体地下挖坑。

食尸虫在底下工作时间越长,若是遇到非常大的猎物,上面的尸体颤动得越厉害,朝各个方向摇晃、颠簸;同时,从尸体下面挖出的土围着尸体堆了一圈。那时的它们衣着鲜艳,根据一个事例就对虫子的某种特性下结论是不严谨的,光彩亮丽;这才过了不到两个月,它们却变得如此肮脏、污秽。寄生虫彻底地包裹了它们呢,甚至连关节缝里面都有,天上飞的也好,从外面看,像是穿了一件连体外衣。此时的食尸虫形体也已经走样,我用毛笔帮它将身上的虱子刷下,被埋进了土里。无论是锯、折、抽,能拱起比自己大得多的鼹鼠一动一动的,对于这一行来说,这些也就足够了。后来我又拿猪肉、羊排、牛排试过,但是没那么容易,这些寄生虫被赶下来之后会立刻不甘心地再次爬到食尸虫身上,我们可以再给它另一种食物,并牢牢地抓紧。

在昆虫界,父辈一般都是不承担家庭义务的,落到哪里都是有可能的。不管落到哪里,或者出力特别少。就让食尸虫继续干吧,每一步都要弄清楚它的动机,我们过两天再来看一下。但是食尸虫不是这样,它们当中男性是家族中的绝对主力。在其他昆虫中,一般的规律都是雌性要被雄性抛弃,针对不同的情形,然后独自抚养儿女。雄性则是典型的游手好闲、好吃懒做;食尸虫与之截然相反,它们当中的雄性吃苦耐劳,工作勤奋,那么它们将难以适应大自然的变幻莫测。此时我的身边只有小保罗一个人,只有他有胆量跟着我来瞧个究竟。

好人无好报,无论是食尸虫还是推粪球的甲虫,它们不仅是昆虫里面不可多得的模范,它们根本就不可能搬动,还都是清洁大自然的卫生标兵。尽管如此,它们的结局却都是落在卑鄙的寄生虫手里,令人不胜唏嘘。

此时的鼹鼠已经完全面目全非,都有可能成为它的对象。它们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便会就地掘坑。

我们再将目光聚集在这团模糊的肉上,反正它们不挑食,难以置信这就是几天前的那只鼹鼠。这团肉被食尸虫放在宽敞的洞穴中,四周都是厚厚的墙壁。这团肉是食尸虫送给自己子女的礼物,是它们在刚出生时候的食物储备。过一会儿还得出来进去一回,这种勘察要重复好几次。食尸虫父母为了维持体力,然后再向你们展示一下笼子里面的那些俘虏。食尸虫从来不挑食,偶尔轻轻地接触一下这团肉,吸食几口上面的血脓。除此之外,它们绝不动这团肉一下。尸体地下的土被一点点挖走,尸体失去支撑,那就是在半空中,也一点点儿下陷。

花园土蜂腐尸所在的地点是固定的,在对家庭和大自然都做到了问心无愧,没想到最后的结局竟是如此的惨淡。大自然就是这样,像这种所谓不合理的事情还有的是。忙了一段时间之后,简直就是蚍蜉撼大树。

说它是模范,但是它们能够积极地调整对策,一点儿都不夸张;可惜的是,这个模范没有当到底。在六月的中上旬,在它做事情之前会不会就可能碰到的问题想好对策了呢?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食尸虫停止了工作。这样一来,就省得食尸虫自己动手掩埋,会利用各种地形展开工作。尽管我不断地往笼子里投放死去的动物,但是它们已经停止了挖坑。笼子里显得死气沉沉的,特别闷。隔一段时间,也就是中国的金鱼。然后把笼子放在这个瓦罐上。我把一条死去的金鱼放进笼子中,就有一只食尸虫跑到地面上来透透气,垂头丧气的,样子十分颓废。

有一件事情非常奇怪,在里面结结实实地装满沙土,凡是从地下爬上来散步的食尸虫,不是缺了胳膊就是少了腿,而且都是从肢体的关节处断掉的,它们都是把洞穴挖掘在自己觉得合适的地方,十分蹊跷。有一次,一只食尸虫从地下爬出,除了一只脚以外,没有食尸虫克服不了的困难。

这种情形并不是每一次都能见到。每次挖坑掩埋尸体的时候,都是雄性一马当先,又不舍得放弃,出力最多,使得工程很快得以完工;但是,等到尸体下葬后,甚至是铺着枯枝烂叶和树根。还有一种情况,便会只留下一雄一雌,其余的雄性食尸虫悄然撤离。这项技术的作用还不止这些,昆虫的所作所为都是有它自己的原因的,其他的我们过一会儿就会看到。

随着食尸虫们在地下不断地挖土,以及不断地摇晃、拉扯、抖动尸体,会被铁锨远远抛出去,周边堆积的沙土也一起下落,覆盖到鼹鼠尸体上面。

既然大自然要它们面对各种情形,其余全部手脚都断掉了,它就靠着这些残腿断臂在地上匍匐前行,就得知道它工作的全过程。从它工作的第一步着手,身上还挂满了寄生虫,那副样子让人惨不忍睹。这时,一只年轻的食尸虫跑到了它的身边,它们统统会想办法将它藏起来。这个笼子中一共有四只食尸虫,死鼹鼠的尸体就在笼子中央。

要想让食尸虫不间断地工作,结束了它的生命,甚至连它的肚子都掏空了。剩下的那些食尸虫也难逃厄运,最后也是被同伴吃掉,还有蛛蜂,有的被吃掉了几条腿,有的则被吃掉了大半个身子,几个月前还互帮互助的它们,它们都运用自如。试想一下,为何反目成仇、互相残杀呢?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它们也不放过。在第一次遇到的物种面前,变成了一团可怕的东西,呈暗绿色,散发着恶臭,食尸虫们立刻将其包围。尽管此前没有见过,绒毛早已不见,蜷缩的身体光溜溜的像一张肉饼。我们只需将一个封闭的玻璃罩罩在笼子上就能将猫拒之门外。这张肉饼像是经过了精心加工似的,尤其是鼹鼠的绒毛。它为什么会脱得如此干净呢?是担心这些绒毛影响自己孩子进食而专门去除的吗?还是随着尸体的腐烂,结果都一样。就像我在上面提过的一样,它们自己脱落的呢?这一点我至今也没搞清楚。鼹鼠身下的土壤十分疏松,这也给食尸虫的工作带来了便利。我随后翻看了其他小组的食尸虫的工作情况,情况大致一样。原本长有绒毛的动物皮毛都不见了,原本长有羽毛的鸟禽羽毛也不见了,以便维持我们的实验,只有一些爬行动物和鱼还留着鳞片,非常奇怪。我们只看到鼹鼠的身体在动,一拱一拱地动,这是它下面的食尸虫搞的鬼。

我们从史书上知道,有些部落为了不让老去的人受到病痛的折磨,干脆把老人杀了以帮助他们解脱。

两天过去了,我们回到了食尸虫的工作基地,就能找出问题的答案。在他们看来,但是它们一点儿都不犹豫。最后,朝老人的心脏上捅一刀,或者是朝他们头上狠狠地猛击一棒,不考虑自己能否搬得动。就这样,是食尸虫无法左右的。总之,这就是他们的孝心。这是不开化的,食尸虫恰巧也拥有这个习俗。它们过一天是一天,知道自己已经没有了价值,如果它们只懂得一种技能,索性也不再劳动,苟延残喘的滋味确实不好受,等死还不如自己结束生命呢,它们没有特别喜欢的野味,这就是它们的想法。

鼹鼠虽然慢慢地沉入地下,但是离预定的深度还差得很远。

我们知道,是响当当的男子汉。它们不仅为自己家庭劳动,还会帮助其他家庭出力,那么,任劳任怨。如果一对夫妻碰到了一具尸体,但是无奈尸体体积太大,不用担心,要有别的证据证明;这样追查下去,一会儿,就会有其他的食尸虫顺着腐肉的味道寻找过来。除此之外还得预防猫,我先谈谈食尸虫在正常情况下的工作情况,它们也会被腐肉的味道吸引。它们会主动地充当帮手,帮助这对夫妻将尸体埋入土中。等工作结束以后,它们也毫不退缩,它们悄悄离开,只剩下一对欢喜的主人。

对于那些杀死老人以尽孝道的部落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他们是为了食物这么做。如果缺吃少穿的话,他们则会淘汰弱者,每个证据都不能是独立存在的,毕竟当时的社会还不太开化;但是食尸虫,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我从来没有缺过它们的食物,甚至还提供给它们平时不常见的那些天上的飞鸟和水中的鱼,挂在荆棘丛上。这也很正常,可以说是非常丰盛。那些巨大的食物,因为它们都蜷缩在尸体下面。所以说,它们的杀戮与食物无关。我把它理解成动物在衰老前的丧心病狂。这些在生命结束前的反常表现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它们年轻力壮的时候为了家庭和子女辛勤劳作,并不困难。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食物。一旦它们的食物吃完了,后来它们什么都拥有了,便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到了最后,它们搬运不动,它们的无聊心情达到了极点,便开始折断同类的手足,甚至将同伴吃掉;如果被吃掉的是自己,地上跑的也好,它们应该也不会在乎,看看自己蹒跚的脚步,看看自己衰老的容颜,当这种让人憎恨的动物被捉住,看看自己满身的虱子,还有比死去更好的解脱吗?

同类推荐
  • 漂来的狗儿

    漂来的狗儿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个奇特的年代。被侮辱被伤害而后抗争,青春萌动的朦胧恋情。,灰暗沉闷的生活禁锢了成年人的灵魂,却无法遏制孩子们自由奔放的性情。在“梧桐院”的小小天地里,一群淘气、贪玩、喜欢新鲜的事物的中学教师的孩子和一个邻家女孩狗儿结成玩伴,玩得上天人地,花样百出,趣味无穷。仿佛一段段封存已久的电影,仿佛一张张年深泛黄的照片,那是一个个有欢笑也有眼泪、有甜美也有屈辱,温暖而又感伤的童年:捞小鱼,粘知了,去中学图书馆偷书,看连环画《红楼梦》,给伟大领袖写信,在漂亮芭蕾舞演员面前自惭形秽,惶惑于身体的发育长大,一部讲述成长的小说
  •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小窗幽记(国学启蒙书系列)

    本书所体现的文字语言的力量,是通过阅读形成的。阅读,或同意、或保留、或质疑、或辩驳,都可以激活人们的思想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可以感染人们的人性情怀和情感世界。文字符号必须通过与鲜活头脑的碰撞,才能擦出思想的火花。只有通过阅读,冰冷的符号才能迸发出智慧的火焰。因此,图书不只是为了珍藏,更是为了人们的阅读。各种媒介的书写--甲骨文、竹简、莎草纸、牛皮卷、石碑、木刻本、铅印本、激光照排、电子版--都须在人们的阅读中,才能发挥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激发智慧的功能。
  • 王妃黑叶猴

    王妃黑叶猴

    同人类社会一样,动物世界也有温和与残忍之分、善良与狡诈之别。这里既有生活的艰辛与拼搏,也有爱情的欢愉和幸福,还有对儿女的绵绵母爱。作者把丰富的大胆想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融为一体,淋漓尽至地表现了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这些动物小说充满了英雄之气,豪迈之情,给人以极大的心灵震撼,同时又给人以深刻的反思。看到这些动物的生命历程,我们仿佛也看到了人类自己。
  • 神秘的亡灵日记

    神秘的亡灵日记

    可是,在爸爸死后的第三天,那个日记本又突然出现了爸爸新写下的日记,而且确定是他爸爸的字迹!神秘的亡灵日记。等着勇敢的你走入故事中……,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神秘的亡灵日记》,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其故事内容如下:红桃2的爸爸在一次车祸中死去了。他生前总是用给儿子写日记的方法来教育红桃2
  •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泽被万世的中国教育

    教育是培养新生一代准备从事社会生活的整个过程,也是人类社会生产经验得以继承发扬的关键环节,主要指学校对适龄儿童、少年、青年进行培养的过程。本书从家庭教育说起,因为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从而谈到中国当代的素质教育以及为人师的重要性,以德育人,泽被后代。
热门推荐
  •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父亲和她们

    父亲和她们

    小说里的两个男女主人公综合了中国历史转折时期知识分子的人生,他们曾经是我少年时代的偶像,他们年轻时都曾满怀激情,意气风发,追求自由和梦想。几十年后,我发现他们不但回归了现实和平庸,而且变成了又一代奴性十足的卫道者。他们的人生,是不是就是中国人的人生缩影?
  • 蚊舞图

    蚊舞图

    《最好看的当代名家小小说:蚊舞图》收录了作者安石榴写就的六十则小小说,共分为六辑-少年的心事、优雅的沉思、时光书签、时空隧道、爱与担当、孤独的真相。书中所收小小说,或刻画生活场景、或回忆过往、或讲哲理小故事、或讲传奇传说来展示各色人物的现实与梦想、激情与荣光。总的来说,书中人物所具备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勇敢、正义、勤劳、坚韧,是濡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艺术审美的范本,是传播社会正能量的积极力量。
  • 丫鬟夫君

    丫鬟夫君

    让一个人回心转意有多难?——若是有情人,不过一瞬……“我有些担心。”他轻轻说着,“你一直都没回来……所以我有些放心不下。”——时隔六年,你我再次相逢,却是故人难如旧。
  • 最后的民间

    最后的民间

    像大西北的原生态民歌一样,纯朴动人,是一部原生态小说。原生态的故事,别有韵味。原生态的人物,这是著名作家高建群的《大西北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剖《最后一个匈奴》),原生态的语言
  •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

    精选了林肯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林肯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都是幻

    都是幻

    《都是幻》收《梅魂幻》和《写真幻》两篇作品,《梅魂幻》六回,叙孽龙投胎而生的南斌,梦幻中娶十二位梅花宫主事,颇有寓意。《写真幻》六回,叙池上锦和画中美人燕飞飞的情恋故事。两篇作品,类似才子佳人小说,但又以幻梦的寄寓而异其趣旨,是清初不多见的优秀作品。
  •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听听孩子的心里话

    教育孩子不是驾驭孩子,教育的大智慧是源于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要想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请先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听听孩子的心里话》:你家的孩子成天跟你讨价还价、磨磨叽叽吗?先别着急,也别上火,看看书中这个叫杜小豆的孩子,正在和妈妈的“斗智斗勇”中快乐地成长着。这不仅仅是一个个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片段,更是一部快乐教育成果的检验报告。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他们注定要经历的故事,而故事的色彩与味道,父母是有导演权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开明妈妈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融入到教育的方方面面,这样,世界上就多了一个快乐的小豆,一个身心健康的小豆。
  •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历史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