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00000043

第43章 出世篇(7)

反观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人们竞相追求享受,汲汲于物欲,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愈来愈为尖锐,人心愈趋于卑靡,而物质已反客为主,大有统治人类之势。人类如欲免于物质的奴役,惟有返璞归真,有淡泊宁静的胸襟。

鱼得水忘水,识此超物累

原文: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

译文:鱼在水中优哉游哉地游着,但是它们本身并没有在水中的感觉,鸟借风力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风中。人若能认清这个道理,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物欲的诱惑之外,享受人生的乐趣。

解读鱼在水中优哉游哉地游着,但是它们本身并没有在水中的感觉,鸟借风力在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风中。宏智禅师曾说:“水清澈地鱼行迟,空阔透天鸟飞杳。”道一禅师也说:“鸟虽飞去飞回,但不忘其道路。”人如果能超脱物外不为外物所系累,就能如鸢飞鱼跃享受那天然妙机的乐趣了。

庄子看到鱼在水中游,很羡慕地说“乐哉鱼也”。鸟跟鱼能逍遥自在,是因为它们除了生理上的欲望要求之外,没有像人类那么多的情欲物欲。人生在世不只是为了活着,仅仅为了生存而来到人世就太可悲了。也正因为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才会经常陷入苦恼。有人认为,要想控制欲望消灭苦恼,唯一的办法就是要能知足,能知足就可使精神愉快。知足是相对的,无止境的贪图是可怜的,但无条件的知足也变成虚妄,好比心静,静至只看到自己的内心,而看不到外部世界,自我封闭,孤陋寡闻,就谈不上真正的快乐。因此,人生最大的快乐,只有在心静自然中获得。

识天地鸣佩,见乾坤妙文

原文:林间松韵,石上泉声,静里听来,识天地自然鸣佩;草际烟光,水心云影,闲中观出,见乾坤最妙文章。

译文:风掠过森林,使苍松发出像海涛般的乐章;泉水溅落在岩石上,使岩石发出阵阵冲击声,静静凝听,便可以认识自然界的和谐声音。江边的棵棵芦苇,原野尽头上升起的迷蒙烟雾,水中央倒映的白云美景,悠闲看去,便能领略到天地间最美妙的景色。

解读所说的俗人,就是脑中充满物欲,一般所说的雅士,就是胸中充满恬淡,因而山川林泉,在俗人眼中了无趣味,然而在雅士看来,却到处充满了诗情画意。俗人仅知道琴瑟笙箫的乐器,却不知道松韵泉声全是乐章。俗人仅知道用笔墨写在纸上的是文字,却不知道烟光云影到处都是文章。如果能对起于草边上的霞光和照在水中的云月加以眺望,便能看到乾坤中最好的文章和最好的图画了。

在“王与马,共天下”的东晋时期,王氏是高级的士族。王导、王敦家族的子弟,都当上了大小的官员,他们大多数是庸庸碌碌的官僚,但在这些人当中也出了一个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他就是王羲之。

王羲之从小喜爱写字。据说他平时走路的时候,也随时用手指比画着练字,日子一久,连衣服都划破了。经过勤学苦练,王羲之的书法达到很高的水平。因为出身士族,加上才华出众,朝廷中的公卿大臣都推荐王羲之做官。他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人们也称他王右军),后来又在会稽郡做官。他不爱住在繁华的京城,见到会稽的风景秀丽,非常喜爱,一有空就和朋友们一起游览山水。有一次,王羲之和他的朋友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举行宴会。大家一面喝酒,一面写诗。最后由王羲之当场挥笔,写了一篇文章纪念这次宴会,这就是有名的《兰亭集序》。那幅由王羲之亲笔书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认为是我国书法艺术的珍品。

得喧见寂趣,悟有入无机

原文:水流而石无声,得处喧见寂之趣;山高而云不碍,悟出有入无之机。

译文:江河的水一直不停地流动,但是两岸的人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这样反而能发现闹中取静的真趣;山峰虽然很高,却不妨碍白云的流动,这种景观可使人悟出从有我进入无我境界中的玄机。

解读汉代大文学家蔡邕不仅在汉赋史传上有很高的成就,音乐的造诣也十分高超,尤其是他对琴的演奏和感悟能力更是超群。乐器史上十分有名的“焦尾琴”,就是在蔡邕手中诞生,这和他超绝的辨音能力密不可分。

有一次,蔡邕在家乡陈留闲居,邻人准备了酒食招待久未还乡的蔡邕,还说要和他一起探讨琴艺。可是蔡邕被事情缠住,等他到了邻居家里,酒宴已经开始,大家喝得十分欢畅,这时还有个喜好弹琴的客人在屏风后面弹起了琴,以助酒兴。蔡邕走到门外,听见琴声,就习惯性地停下来听琴。可是,他越听越觉得这琴音中暗藏着极浓的杀意。于是连门都没进,转身回去了。

门口的仆人看到蔡邕刚到就转身回府,赶快跑进去把这件事告诉主人。主人一听,赶紧亲自来到蔡邕家里,问明缘故。蔡邕就把刚才听琴的事情说了。主人觉得很不可思议,就叫来刚才弹琴的客人,问他怎么会在琴声中藏有杀机,那个人说:“哎呀,这可是蔡先生误会了。只是刚才我弹琴的时候,看见一只螳螂正想捕杀一只蝉,那蝉并不知危机四伏,还悠然挥动翅膀,像是要飞走又不飞走的样子。那只螳螂就看着蝉欲飞不飞的状态时进时退。我当时心中很是紧张,唯恐螳螂错失良机捕不到那蝉。这难道也成了杀心,在我弹奏的音乐上表现出来了吗?”蔡邕微微一笑说:“这已经足可以说明问题了。”

固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原文:衮冕行中,著一个山人藜杖,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来一个朝士华衣,便添许多俗气。固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译文:在衣着华丽的高官显贵之中,如果出现一位手持拐杖身穿粗布衣衫的隐士,自然能增加无限高雅的风韵;在渔夫樵夫中,如果有一位穿着华丽朝服的达官显贵,反而大煞风景增加很多俗气。所以说,荣华富贵并不如清淡宁静,庸俗比不上高雅。

解读在衣着华丽的高官显贵之中,为什么要增加一段高尚的风雅呢?因为山人是居处在山野乡村的,能够掺杂到朝官贵人当中,必定别具一番超众出群的高风亮节,受朝官贵人尊敬崇仰。

褚伯玉18岁时,新婚那天,新娘子从前门刚进入褚家,他就从后门逃跑了。他一口气逃到剡县,到瀑布山去寻找一位慕名已久的隐士。经过艰苦的跋涉,他终于打听到了那位隐士的去向:隐士云游泰山去了,何时归来,谁也不知。无奈之中,他只好在瀑布山找了一处背风向阳的山坡,自己动手搭了草屋住下来。

褚伯玉如回归大自然的小鸟一般,快乐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他在山林间开垦了一片园地,亲手种植了稻米、蔬菜,与山林为友,与松柏、岩石做伴,忍受着风吹雨打、酷暑严寒的考验,在山林里居住了三十年,几乎与尘世完全隔绝。吴郡太守王僧达听说褚伯玉的大名,带着丰厚的礼品,来到瀑布山褚伯玉的住处,苦苦相劝,劝褚伯玉出世。谁知褚伯玉在太守府只住了两宿,便提出要回瀑布山去。他说道:“我是个山林野人,隐居山林已有多年,出来做官非常不适应,更无心侍奉王侯,请太守放我归隐。”交谈中,王僧达得知他不愿娶妻,只把松柏、岩石当朋友,谈及他在山里吃的香草,穿的藤蔓所制的衣服,山林中的烟霞和流泉时,他都兴奋异常,视隐居之地为仙境宝地。深知苦劝无益,王僧达只好让他回山里去了。

得诗家真趣,悟禅教玄机

原文: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译文:一个字也不认识的人说起话来却有诗意,这才是真正得到了诗的意趣;一个偈都不参悟的人说起话来却有禅机,这才是真正领悟了禅宗的玄妙佛理。

解读荀子说:认识了道,不仅能明察,而且还能实行,这才是真正体会了道。这就是说,对事物的认识和掌握,不能仅仅停留在思想认识上,更重要的在于去实行,并在实行中更深刻地体会事物所隐藏的道理。荀子还讲,行之,明也,也就是说,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行中才能真正表现出来,也只在实行中才能真正弄懂事物的道理。唐代画家戴嵩,以善画牛著名,与韩干画马并称“韩马戴牛”,即使如此,由于他观察不细致,也不免有疏忽的地方。蜀中有姓杜的隐士,好书画,收藏有许多珍品。他特别喜爱戴嵩一幅《牛》图,锦囊玉轴,随身携带,不时品玩。一天,隐士将收藏品拿出来晾晒,一牧童见到这幅《牛》画,不觉抚掌大笑。隐士问其原因,牧童答道:“此画为斗牛,斗牛时力在角,尾搐入两股之间;而这牛竟翘尾而斗,大错了。”隐士听罢觉得有理,也跟着笑了。

释氏之随缘,吾儒之素位

原文:释氏之“随缘”,吾儒之“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惟随遇而安,斯无入而不自得矣。

译文:佛家讲的凡事都顺其自然、不必勉强,儒家讲的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不要去羡慕自己的身外之事。“随缘”和“素位”这四个字对于人们的作用,就像人们渡海时候使用的浮囊一样重要。因为人生路漫长渺茫,如果凡事都想做得完美,那么会惹起许多烦恼。只有随遇而安,才能处处都体会到怡然自得的乐趣。

解读佛家说万事随缘,不可以强求。儒家讲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对于身外之事不必羡慕不已,也不必过于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就好。佛家的“随缘”与儒家的“素位”,其实都是要人们遇到事情不强求,顺应事物自然变化,尽自己的努力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对于自己能力范围以外的事情听任其自然发展就好。因为生活在人世间,确实有许多事情是人们无法控制的,在这个时候如果求全责备,往往不能如意,只是为自己惹来无穷无尽的烦恼而已。佛家说的“随缘”和儒家讲的“素位”,如果我们照此为人处世,那么确实可以省却许多烦恼,省去许多迷惘。只是这四个字虽然说起来容易理解,也能使人产生深深赞同之感,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所谓看得破,忍不过就是这个意思。

《红楼梦》中有一首《好了歌》曰:“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飘然出世,如神仙般自在逍遥虽然好,只是人们却丢不下功名利禄、娇妻幼子。所以佛家说的“随缘”和儒家讲的“素位”,虽然是使人摆脱世俗烦恼的好办法,只不过达到这种境界却不容易,真正能达到这种境界的人也就可以称为达人了。

任幻形凋谢,识本性真如

原文:发秃齿疏,任幻形之凋谢;鸟吟花笑,识本性之真如。

译文:头发脱落、牙齿稀疏,这是人到老年后自然的生理现象。人们大可任其自然不必为此伤心。从小鸟的歌声中与盛开的鲜花中,认识人类本性中的永恒真理。

解读人的生命有限,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不能避开的自然规律。每一个人都要从少年变成老年,茂密的头发会变得稀疏,坚固的牙齿会逐渐脱落,精力会渐渐衰弱。认识到衰老是每一个人必然要经历的自然过程,也就不必为此过于伤心。身体虽然会渐渐老去,不老的精神却会代代相传。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与无限的结合,单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对于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整个人类社会却是无限的,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

创造不朽价值的人,有崇高精神的人,这些人的生命是无限的,因为他们的精神会被人们不断继承发展下去。身体可以老化消逝,宝贵的精神却能长存。

人身体的消亡,使人转化为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真正融为一体。也许会转化为花鸟鱼虫,生命重新开始。世界万物处于不断相互转化之中,消亡的同时新的生命产生,想到这些人们畏惧衰老死亡的心情会缓和许多。知道人生有限,会促使人们更珍惜生命,使生命变得更有价值。知道人的身体会衰老消亡,精神却能长存,可以使我们保持积极心态。一个人的真正衰老,其实不是仅仅指身体的老化,而且也指人的心理衰老。与身体相比,心理上的衰老更为严重。正所谓“哀莫大于心死”,一个人的心变得颓废没有活力,那么这个人的人生也会变得颓废没有活力。古今中外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保持年轻心态,人到老年却创造了辉煌成就。肯德基的创始人山德士上校,在成功建立几百家连锁店的时候,他已经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现代社会中,有许多职业是越老越有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累积,使这些人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因而更受欢迎。医生、律师、教师、书画家、作家等许多职业都是如此,经验越丰富越受欢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不断学习的精神,保持年轻的心态,在面对衰老时能够更加从容。

居轩冕之中,有山林之气

原文: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译文:身居显要官位的人,不可以不保持一种隐居山林淡泊名利的情趣;隐居在田园山林之中,也应该有胸怀天下治理国家的壮志和理想。

解读古代文人受儒、道思想影响,一方面积极入世,实现理想抱负;另一方面寄心出世,品味林泉真趣,两相矛盾的东西统一为一个整体。这样,在权势上可以保持几分山林雅趣,缓和过分热衷名利的紧张。这里的出世又分为真出世和假出世,假出世是以出世作为入世的手段,作为当官的资本;真出世是退隐,不屑于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一个人只要能做到隐于山林间隐士们的高风亮节,就能体会出孔子所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这时才能领悟到生活在林泉之下的哲理。不过,不管是真退隐还是假出世都存在“不在其位而谋其政”,都关心国家大事这样的问题。尽管你可以过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的生活,但不可以完全忘记国家兴亡大事。

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代名相,被人们称为“卧龙先生”。诸葛亮的少年时代,是在战乱流离中度过的,直到他进入成年时,才在襄阳城西的隆中置了一片田产,建了几间房子,和姐弟三人一起定居下来,开始过着“躬耕垄亩”的生活。但是,他身居隆中,却胸怀治理国家的雄心壮志。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说他是人中之龙,劝刘备亲自屈驾迎请。刘备三顾茅庐之后得与诸葛亮相见,相见后就在诸葛亮茅屋请教起天下大计来。诸葛亮对天下的形势进行了分析,为刘备指出了成就霸业的长远大计。后来,刘备对关羽、张飞说:“我之得孔明,犹鱼得水。”诸葛亮也依靠刘备施展了自己的才能,成为辅佐蜀国的千古名相。

同类推荐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人生之路如何走过

    本书是从叔本华的诸多著作集中选取了数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内容涉及人生、哲学、美学、道德等诸多方面,基本反映了叔本华人生哲学的主要思想和理论。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每天一堂哲学课

    每天一堂哲学课

    人生就是完成自己的过程,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哲学,哲学无处不在,其实它并不深奥,越是简单,越有智慧,越有解脱烦恼的力量。以生活为琴,以知识为谱,与哲学大师一起修行。每天一堂哲学课,浸润自己的心灵,丰富自己的情感。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热门推荐
  • 木仙府种田纪事

    木仙府种田纪事

    一位亲情爱情都严重缺失的二十六岁女子,大学毕业后无意中得到一枚拥有储物和种植双重功能的空间戒指,于是自我放逐的在全国各地游荡,摄影绘画。后来身心疲惫,想要找个风景秀丽的山村隐居之时,却意外的穿越到一个物种极度贫乏的异时空,一时之间,她空间内原本极为普通常见的水果、蔬菜、水稻都成了独一无二的巨宝。这是命运的另一场考验?还是上天的神来之笔?是隐居山村,过平静自在,衣食无忧的日子?还是拿出物种,广播天下,造福百姓?她,一介身怀巨宝的弱女子,究竟该何去何从?(本文慢热,无宫斗宅斗,以温馨居家为主,盖房种地、收养孩子、周游天下!!!书友群号:四二七三七七九六,欢迎喜欢本文的朋友们聊天啊!)
  • 活宝妈咪冷酷爹

    活宝妈咪冷酷爹

    书雪因为今天是她的生日,被朋友逼迫穿上性感的衣服去酒吧里面玩,却没想到被人误以为是酒吧里面的坐台小姐,在不知不觉中被下了药,打包“送”给了一个有权利,却很神秘的男人。第二天在全身酸痛中醒过来的书雪,看到自己不着衣物的身子,她简直就想要尖叫出声了,还有更加痛心的是,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男人。居然很轻蔑的开了一张一百万的支票给自己,说着一堆她根本就听不懂的话`````不过她知道,她当时气得昏了头,把一百万的支票直接砸到那个男人的脸上,还很不客气的打了那看起来很冷酷的男人一巴掌之后,非常有骨气的就带着肚子里面的小家伙离开了````黑劣的世界里面从来就不曾出现过敢胆反抗自己的人,更加是敢打自己的女人了,他发誓,就算是翻了地皮,他也要找出哪个胆敢赏自己一巴掌的女人,让她知道他是不好惹的。经过了被人当成小姐事件之后的书雪,不顾家里人的反对,坚持就是要去国外工作,却在多年后回来时,后面却跟着一个小家伙老妈长,老妈短的叫着她,这可吓坏了所有不知情的朋友,跟原本准备安排给她相亲的父母``````````(大家,喜欢的话要多多收藏哦````额`````想过了,收藏也就只有一个人一次,嘿嘿````不过,大家````呜呜````要给淘淘票票``````)介绍友友的书,大家要去看看哦:《男穿女之混上女帝》连接:
  • 英雄无敌之召唤千军

    英雄无敌之召唤千军

    兽族、海族、亡灵族,百族齐放的剑魔大陆,从来只遵守红果果的丛林法则!在疯狂地兽潮之下,人类势弱,濒临灭种……如果给你一个英雄无敌系统,里面囊括了历代的9大种族,甚至更多……
  • 王妃休想跳槽

    王妃休想跳槽

    皇命难违,嫁给浪荡王爷,却不想大喜之日,家破人亡,苟活下来只为追查真相,谁料王妃身份一文不值,活着,不过是一副驱壳。她挣扎在他的无情与无视之中,谁知最终还是对他失了心,本以为是两情相悦,却不想在得知真相寻他相助时,得到的却是一封休书毁义,一个滚字灭情。她最终离他而去,委身到仇人身边,却不料在与仇人的儿子成亲之时,他突然出现,抓着她的胳膊霸道的向她宣布:你是我的王妃,休想跳槽!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阴阳盗墓人

    阴阳盗墓人

    一个土耗子的后人发现了龙凤玉佩的秘密,他集齐了一批经验丰富的盗墓人前去寻宝,一群土耗子从一座古墓中带出了一枚龙凤玉佩,谁也没想到,二十年后,一片寻常的养尸地,几乎全军覆没,竟然充满了险恶危机:燕啼血、养活尸、九星莲台、血月鬼尸……这次有去还能有还吗?,二十年前
  •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

    《化蛹成蝶》本书作者于茗用左手食指这惟一一根灵活的手指历时6年完成的14万字长篇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是根据作者亲身经历创作而成的,讲述了一个脑瘫女孩成长的心路历程,是千千万万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故乡是家兵营似海

    由作家毕淑敏创作的短篇小说《藏红花》是惟一一篇获得《小说月报》第10届百花奖大奖的军事题材作品。它具有同类作品所不可多得的艺术魅力。作品描写和讴歌了边防军人的战友情和爱情,准确地把握了边防军人独特的感情世界,因为准确,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感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