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00000021

第21章 治家篇(2)

解读大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南征北战平定天下后的一天,他的将士们灭了后蜀,押回蜀主孟昶班师回朝,献上了缴获的战利品。其中一件稀奇之物引起赵匡胤的惊奇,原来那是孟昶使用过的溺器(夜壶)。这溺器,式样奇巧至极,并用七宝镶成,名贵无比,可谓历代罕见。赵匡胤见后叹息说:“连溺器也用七宝镶成,更用什么东西储盛食物呢?奢侈到如此地步,哪得不亡国!”于是,当着孟昶的面将那溺器摔了个粉碎,并对两旁的臣子们说:“人人应记取这个教训,要力戒奢侈糜烂行为。”满朝文武大受教育,社会风气也因此较为清明。

一天,他的姐姐魏国大长公主进宫见驾。赵匡胤见她身穿“贴绣铺翠”,引得宫女个个见羡。他就笑着说:“请你把这身翠服送给我,并希望你今后不要再用翠羽作衣饰了。”公主不以为然地笑道:“这些翠羽又不值几个钱,算不上什么奢侈吧?”赵匡胤正色道:“不能这么说,你穿了这种衣服,皇亲国戚和大臣豪富们就会照着样子做,这样翠羽价格必会飞涨,商贾要赚钱,必会用高价到处收购,翠鸟就会遭到大量捕杀,这难道不是你无形中造的孽吗?你爱鸟反而害了鸟。”

公主被说服后说:“我可以从此不用翠羽做衣饰,不过,你怎么还要乘旧銮舆(皇家出入用的车轿),你是大宋皇帝了,也该注意点威仪呀?”赵匡胤笑道:“威仪?我富有四海,不要说打造新銮舆,就是用金子来制造一个宫殿也不是办不到,可我一开此头,别人就会马上跟着效仿,此风一开,后果又会怎样?做皇帝只是为天下守财,而不能伤天下财,古训说:‘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如果我只想奉养自己,百姓还对我抱什么希望呢,当年我摔碎‘七宝夜壶’教育臣子的事,岂能忘掉?”

大长公主听后深受感动。此话传出后,文武百官也就不敢轻举妄动。由于赵匡胤平定天下后,能力戒奢侈,从而奠定了大宋基业。

当穷愁寥落,不可自废弛

原文: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译文:贫穷的家庭也要把地打扫得十分干净,穷人家的女孩也要把头发梳理得干净整洁。家中景况虽然不豪华壮丽,却能保持高雅风度。有良好修养与德行的君子,遭遇穷愁困苦的时候,怎么能荒废懈怠呢?

解读有一次,庄子身着带有补丁的粗布衣服,鞋上的系带没有了,便用麻绳系上,去见魏王。魏王见了说:“先生,你为什么如此困苦呢?”

庄子说:“这是贫穷,不是困苦。士人身怀道德而不能够推行,这是困苦;衣服坏了鞋子破了,这是贫穷,而不是困苦。这就是所谓德生不逢时啊。大王没有看见过那跳跃的猿猴吗?当它们碰到楠、梓、豫、章等高大的树木时,攀扯着这些数的枝干,在那里像国王一样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即使是善于射箭的后羿和蓬蒙也同样对它们无可奈何。等落到柘、棘、枳、枸等刺蓬灌木丛中,尽管小心翼翼地行走而且不时地左顾右盼,但是内心仍然恐惧不已;这并不是筋骨变得僵硬而不再灵活,而是所处的生活环境对它们很不利,不能充分施展才能。”

君子生在天地间,其心的洁白清明,气质品格的高尚,即使流落到贫穷失意的境遇,也不可颓靡懈怠自暴自弃,如果妄自菲薄堕落了品格,那就等于明珠埋于粪土,美玉出了瑕疵,是多么可惜的事啊!

寒微之颂德,骨肉之孚心

原文:望重缙绅,怎似寒微之颂德?朋来海宇,何如骨肉之孚心?

译文:在达官显贵之中享有威望,怎么能比得上穷苦百姓的颂扬?远方来的朋友,怎么比得上自己的亲人骨肉贴心可靠?

解读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南朝梁时曾经规定了一项法令,禁止私自屠宰耕牛。有一次傅昭的儿媳回娘家,回来时从娘家带回一块牛肉来孝敬傅昭,傅昭便对儿子说:“朝廷禁止屠宰耕牛,如今我们吃了这牛肉则犯法,告发到朝廷则害了亲家,还是将牛肉收下然后掩埋到后院吧。”傅昭用这种办法,不但保全了自身,也保护了亲家,两全其美。

梁武帝天监十一年,傅昭被任为信武将军、安成内史。安成郡中虽然有河流小溪,但河中却没有鱼,有一年盛夏,有人献给傅昭一些鱼。傅昭不愿意收,又不愿得罪送礼者,便又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把鱼挂在大门上。别的送礼的人见了,便不好意思再送了。

天监十七年,傅昭任智武将军、临海太守。当时他的属地中有一处蜜岩,以前各任太守都把此地封为官地,借以收利。傅昭到任,立即下令解封,百姓们都可以随意采伐,这种与民同利的方法很快就得到当地群众的好感,他的名望也迅速得到提升。

傅昭死后被谥为“贞”,正是得益于淡泊、谨慎这两个立身之法。傅昭在走马灯似的更换朝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能够立足于不败之地,靠的便是自己那份小心谨慎和清静无为之心。

饮宴之乐多,不是好人家

原文:饮宴之乐多,不是个好人家;声华之习胜,不是个好士子;名位之念重,不是个好臣工。

译文:经常饮酒聚会的家庭,不是一个好人家;爱好声色繁华、喜好虚名的人,不是一个正派的学子;对于名声和地位过于看重的人,不会成为一个好官吏。

解读明太祖朱元璋教育太子,要太子了解民间疾苦,让太子观看农民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吃什么食物,穿什么样的衣服,使用什么样的器具。还让太子了解农民是怎样耕田纺织的。使太子了解百姓生活如何,从而促使太子关心百姓生活,同情百姓不幸遭遇,这样当太子继承王位之后,能够真正做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好皇帝。从这些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朴素无华的生活使人保持清醒头脑,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奢华的生活容易使人丧失斗志,消磨人的志气。所以适当的饮宴可以调剂我们的生活,但是过多的饮宴就不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方式了。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最好不要沉溺在欢宴之中,这样才可以使家庭享有安稳平安的生活。

看破与认真,脱缰负重任

原文:以幻境言,无论功名富贵,即肢体亦属委形;以真境言,无论父母兄弟,即万物皆吾一体。人能看的破,认的真,才可以任天下之负担,亦可脱世间之缰锁。

译文:世事变幻无常,不论官位、财富、权势都是变幻无常,即使是自己的四肢躯体也属于上天赋予我们的形体,假如我们超越一切物相来看客观世界,不论是父母兄弟等骨肉至亲,甚至连天地间的万物都和我属于一体。一个人假如能洞察出物质世界的虚伪变幻,又能认得清精神世界的永恒价值,才可以担负起救世济民的重大使命,也只有这样才能挣脱尘世间功名利禄的束缚。

解读齐国有个叫闾丘邛的人,年方十八,他拦住齐宣王:“家贫亲老,愿为小吏。”宣王说:“你年龄太小,不能做官。”闾丘邛说:“你说得不对,古有颛项,行年十二而治天下,秦项橐七岁,为圣人师。由此可见,你只能说我无能而不用,不能说我年纪小而不用。”宣王说:“未见小马驹载重而行,同样,人也须成熟以后方能为国所用。”闾丘邛说:“你说得不对。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骅骝骐骥,天下骏马,让它们与狸鼬在炉灶间比跑,骏马的速度未必能超过狸鼬。黄鹄白鹤,一举千里,让他们与燕子、蝙蝠在堂屋间比飞,鹄鹤的灵便未必能超过燕子、蝙蝠;辟间巨阙,天下利器,击石不缺,刺石不铿,但要拔出眼中的灰尘,它未必抵得上稻草,由此看来,年长的人与我何异?”宣王说:“你说得好!你为什么这么晚才来见我呢?”于是让他与自己同车回朝,委以官职。

佛陀言:“诸法因缘生,缘谢法还灭。”——一切皆幻;庄子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所谓“幻迹”就像梦幻泡影,如镜花水月都是假借而来。所谓“真境”,实体真实而不虚。雨、雪、水、霜、露都是因温差的作用而假借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这也可说是一种虚幻痕迹。其实,真实的境界不过是水的一体而已。上至日月星辰,下至人畜草木,也都是万象同根,天地一体,森罗万象莫不是由同一个真体假借各种形态而显示出来的种种幻迹。

养喜神招福,去杀机远祸

原文:福不可徼,养喜神以为招福之本;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

译文:人间幸福不可勉强去追求,只要能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就算是追求人生幸福的基础;人间的灾祸有时难以避免,只要能排除怨恨他人的心绪,才算是远离灾祸的良策。

解读塞翁养了一匹好马,住在边境的小城。有一天,塞翁的马跑到境外去了。邻居为他惋惜,他自己却并不以为然。反倒对邻居说:“丢失一匹马有什么关系呢?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呢。”果然,那马不久自己跑回来,还带回了一匹境外的骏马。邻人知道了,又来向塞翁道贺,塞翁也不以为然,他对邻人说:“这也算不得什么好事,有谁知道这马会不会给我带来祸事呢?”果然,不久塞翁的儿子骑着这匹马出去游玩,从马上摔下跌折了一条腿。这自然是一件祸事,但塞翁也不以为然。不久,境外少数民族大举进犯,边塞的青壮年都应征去打仗去了,大部分都战死在沙场,塞翁的儿子因为跌折了腿而不能去打仗和父亲一起保全了性命。

古人说:祸不虚至,福不徒来。塞翁失马,安知非福,道出了人世吉凶祸福的辩证。忧喜本是一家,吉凶本同一根。乱生于治,危生于安,井以其甘冽清纯而易竭,李以其苦涩难尝而可存。美玉藏之深山,因其珍贵却免不了会遭斧凿锤击而破,兰生于幽谷,虽无人观赏却能葆有自己的芬芳。木秀于林,本可得雨露润溉之便,领阳光沐浴之先,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吉凶祸福,其实总是相互包容,福中有祸,祸中有福,或者总能相互转化,祸能至福,福可生祸。

过俭为鄙吝,过让为曲礼

原文:俭,美德也,过则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译文:节俭朴素本来是一种美德,但是太过分节俭了就是小气,就会沦为为富不仁、斤斤计较的守财奴,这样反而会伤害到朋友之间的交往。处事谦让本来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是谦让过分了,就会显得卑躬屈膝、谨小慎微不够大方得体,这样反而会给人一种好用心机的感觉。

解读什么事都不能过分,过分的事往往会弄巧成拙。

为人要有品行节操才能立足,如果谦让至伪,节俭到吝,那么节俭的目的何在,谦让的初衷为何?这实际上是一种小人俗人的表现。节俭为美德,太过则有伤大雅。礼让是美行,太过则有失常态。所以,君子处世无“过”与“不及”,只须恰到好处。处于动乱的社会,人心陷溺已久,只知争夺权利,忘掉道德义行,以致风俗日坏,道德沦亡。要想使人心恢复,重整道德风俗,只有从生活上着手。首先应当制止奢靡浮华的生活和改正虚伪不诚的风气,使人人生活节俭朴实,养成崇礼的德性,在物质生活上不要太吝啬,或是太奢侈,在精神生活上要宁奉之拙、勿失之巧。做到这样,才能够转移风俗,振作人心。

心宽舒福厚,念迫促泽短

原文:仁人心地宽舒,便福厚而庆长,事事成个宽舒气象;鄙夫念头迫促,便禄薄而泽短,事事成个迫促规模。

译文:心地善良的人,由于心胸宽广、仁慈博爱,所以能享受丰厚长久的福禄,每件事都有宽广的景象;见识浅薄、人品鄙陋的人,由于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所以受享的福禄也微薄短暂,每件事都形成只顾眼前、没有长久谋划、遇事紧迫的局面。

解读心地善良待人宽厚的人,享受的福禄也丰厚长久。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人之间相处,同样需要彼此之间以宽容相待。这样做,可以使家庭保持和睦,家庭和睦才能享受长久福寿。有三个和尚遇到一起,他们看着眼前的破庙,揣测着这庙荒废的原因。大和尚说大概是以前的和尚们不够虔诚,不虔诚则菩萨不灵,菩萨不灵这庙当然会荒。二和尚摇头,他认为大概是从前的和尚们不够勤快,不去整治管理,所以这庙荒了。小和尚不以为然,他认为是和尚们不去积极化缘讲经,才使庙中香火不旺,由此使庙变成荒庙。三个和尚各执己见,谁也不能把谁说服。最后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各自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使这座荒庙恢复生机,由此来判别谁的观点正确。于是三个人开始努力,大和尚虔诚念经礼佛,二和尚辛勤管理庙中事务,小和尚出去化缘争取香客。经过三个和尚的努力,庙中香火渐渐旺盛,恢复了往日生机。这个时候三个和尚开始争执,各说各的功劳。一个说是因为自己虔诚礼佛,感动菩萨显灵。一个说是因为自己辛勤管理,另一个说是因为自己积极化缘,争取来众多香客。三个和尚争来争去,没日没夜,也不再管其他事情。就这样渐渐庙中香火又不旺盛,渐有荒废的趋势。这时候和尚们才发现原来庙宇荒废,最主要的原因是和尚们不和睦。和尚不和睦,导致庙宇荒废。家人之间不和睦,家庭生活不会幸福。

除热恼身清,遣穷愁心乐

原文:热不必除,而热恼须除,身常在清凉台上;穷不可遣,而穷愁要遣,心常居安乐窝中。

译文:不必消除暑热,因暑热而产生的烦躁与苦恼则必须除掉,除掉因热产生的烦恼后,人就好像常在清凉台上一样拥有清凉的心境;贫穷不容易排除,因为穷而产生的忧愁则必须排除,排除穷愁之后,人的心就好像常在安乐窝中一样快乐。

解读生活中往往有许多事情不尽如人意,我们尝试着改变,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使之发生变化。还有一些情况,我们根本就无力改变。暑热的天气,不可能因为我们怕暑热,天气就变得清凉。穷困的生活,不可能一下子就发生变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我们改变自己的心情,换一种角度去看问题,以极强的忍耐力对待生活。

蓝女士原本有幸福的家庭,但是突然有一天她唯一的儿子车祸身亡。这个打击对于蓝女士而言是致命的,她一蹶不振,沉溺于丧子之痛中不能自拔。家人虽然对她这种状态非常担忧,却想不出什么办法来消除她的痛苦。这样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一天蓝女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一个在园林局工作的人。和这个人接触过几次,蓝女士渐渐对园艺发生了兴趣。她在自己的家中种了许多花木,这使她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排遣。她常把自己种植的花木折下来带给儿子,有一天她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她来到自己儿子出车祸的地方,在旁边的山路上开垦了一小块土地,在这块土地上种植了许多花木。这样日积月累,这块地方聚集了不少花木,每当春暖花开的季节,一片花海在春风中流光溢彩,使得经过此地的人们都为之驻足。蓝女士想有这些花木陪伴着儿子,他应该不会寂寞了吧。蓝女士在培植花木的过程中,也使自己的痛苦减轻了许多。生活中有许多烦恼与痛苦无法消除,这时就需要我们学会想方设法排遣烦恼,为自己的生活减压。

少事之为福,多心之为祸

原文: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惟省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同类推荐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死亡简史

    死亡简史

    本书是以死亡为主题的著述,它从战争、宗教、政治、自然灾害、疾病等各个方面,对东西方死亡现象作深入的思考,帮助人民理解死亡,坦然面对和接受死亡,只有这样人们才能积极的地生活,享受生命的过程。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热门推荐
  • 木槿醉

    木槿醉

    木槿花,朝开幕落,颜如舜华。一朝红颜,一碗清酒,为谁而醉。*女子身子一怔,轻缓地弯下腰,面无表情地拾起那一纸休书,从容地走到男子的身侧,抿嘴道,“盟主确定要休了槿夕?”男子冷哼,微眯眸子直视女子,“难不成要我堂堂商盟娶一个残花败柳?”女子讪讪一笑,小手镇定自若地撕开那封休书,轻笑着分析道,“盟主,槿夕虽是妇道人家,却也深知上官家与商盟之间的利益,假若今日盟主真要休了槿夕,槿夕没有半句怨言。只是盟主要知道,大哥既然可以明知槿夕这残破之身还把槿夕嫁入商盟,若盟主把这一事儿传了出去,上官家丢的也不过槿夕的这一张脸,可是盟主就不一样了。”……………………“你说得这么言辞恳切不过是不想被休而已。”男子冷眸悠转,一丝复杂转瞬即逝。女子淡淡地弯起嘴角,一抹清风拂过,撩起耳边细碎的青丝,水润的唇瓣轻动,“女儿家怕的不过是寻不到一个好良人,盟主是一个好良人,但不是槿夕的好归属。”“那为何不让本盟主休了你?”男子不解地挺起剑眉。女子霁颜,“若盟主听取槿夕之言,槿夕愿意安安分分地呆在符羲山庄,粗茶淡饭,不会干涉盟主的生活,更不会要求盟主尽丈夫之责。”*片段二“你来这里干什么?”手持长剑的男子冷眸直射着临危不惧地立在殿中央的凤衣女子。女子拉了拉端正地站在身前的小男孩,优雅从容地轻启红唇,发髻上的金步摇铃铛直响,“我要当皇后,我的儿子必须是太子!”“你配吗?”男子居高临下地鄙夷道。“我配不配就要看这破匣子里面的东西足不足以权倾一朝帝皇的地位?”女子身边的丫鬟把那漆黑的小匣子递到众人的跟前,灼烧了几双贪婪的眸子。“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女人!”在地面上蠕动的皇袍男子悲愤地指着那淡然不惊的女子,明黄色的衣裳染满艳红的血迹。小男子扯了扯女子的衣角,努嘴,“母后?”女子嫣然一笑,将小男孩推到新皇的身前,掌心上用力推着男孩的肩头,冷凝道,“甄儿,叫父皇,……(文文女主让人又爱又恨,喜欢的架空文的读者就收藏一下吧!)“此文慢热,以后的更新都会在晚上的11点左右”《爱不弃》《王妃何婉约》玄青色锦袍的男子两眉紧紧地拧成一块,不满地死盯着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的女子,冷冷地哼了又哼。女子得意地瞥了他一眼,大快朵颐地吃着满桌子的菜肴,全然不顾男子那张黑漆漆的脸。“王妃,慢着吃,本王似乎没有饿着你吧?”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张居正(第二卷):水龙吟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 邪颜

    邪颜

    林来仪,二十一世纪的集团总裁,孤儿身份。因为小时候亲眼目睹父母之间的爱情破裂,所以她从来不相信爱情。却因为被一个差不多年龄大小的女孩儿所救而相信了友情。却不想,最后却死在了这份相信上。天不亡她,穿越时空,她成为了天凤王朝的公主,身份尊贵。却不想因为天生体弱让人大做文章,被皇帝送至皇宫中的一处荒岛,无人问津,自生自灭。她林来仪,虽然生得一副残破的病弱身躯,却有着一颗不似常人的心态。她不畏惧生死,更怕感情方面带来的挫折。原本以为穿越异世有父有母的她会很幸福的生活着,却不想,穿越换来的却是这样让她更为痛苦的结果。小小的她没有能力保护她想要保护的人,最终导致她们在自己面前死去。她发誓,宁可负天下人亦不让天下人负她。这辈子,既然老天爷重新给了她生命,那么她会留着这具苟延残喘的身体,好好的活着。但她绝对不会这么窝囊的活着,她要让那些抛弃和轻视她的人看清楚,她林来仪不是普通人。就是快死了,也绝对不让任何人低看她一眼。这一辈子,她要站在世界的巅峰,俯瞰大地。亲亲朋友们多多支持吧,这文是女强文,但是再强女主也是有弱点的。喜欢的就支持收藏留言吧。谢谢大家了。倾城新坑《风云皇后》简介:一场邂逅,演绎了一段感人心扉的爱情;一个女子,演绎了一段世人震惊的传奇;重重误会,幸运的邂逅成为痛苦的源头;风云女子,却因他的无情走远心痛难耐;曾经最美,却再难让时光倒退回到过去;他的温柔,不再为诺言般永远为她绽放;风云皇后,从此任风云掩盖她满身光华;她,穿越而来,带着前世满身的光华,投生天佑王朝,降生当朝定安王爷府。出生当晚,金光普照着整个天佑京都,定安王爷喜得此女,兴奋自然不言而喻,故取名倾城,随父姓沐。他,天佑最尊贵的皇帝,冷酷无情心狠手辣是他的保护色。微服出巡散心的他遇上了女扮男装的‘他’,竟会彼此交心。回宫的他被迫娶了名门闺媛,当再次寻‘他’时,为何‘他’却人间蒸发?当这无情帝王遇上传奇倾城,他们之间将会上演怎样的传奇故事呢?本文男配无数,当美男一一现身时,亲们可以踊跃报名领养,先来先得。(注:给点神秘感,这里就不给你们一一介绍美男的性格特征了)推荐文文:《夺吻》晗晗的现代文,贴近我们的生活,绝对精彩十足。《凤厨邪女》依然悠然的玄幻文,绝对让你大饱眼福。《恶女御夫》莲子儿《红颜独憔悴》苍寞寞《弃妃反休夫》七月紫音《邪恶小娘子》
  • 前妻带球跑

    前妻带球跑

    ▁▂◇▂▁看着他们十指紧扣的手,看着他温柔的眼神,她的心仿佛就这么被血淋淋的破开,再被人活生生的取出来了一般,呵呵…终于她还是麻木了,麻木的看着他们,麻木的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麻木的走出了才住了1年的新婚之家——那个她原本以为是她幸福的归属的家,谁知道它最终竟然成了她幸福破灭的地方!呵呵…可是——就算她离婚了,就算她被最心爱的他抛弃了,就算他跟她说他找到了心爱的女人,但那个女人并不是她,就算她从8岁起她就一直一直爱着他,从未变心过,那又怎样?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谁少了谁就不能活的,不是么?再说,她还有——肚子里才2个月大的孩子陪着她呢!她绝不会告诉他她有了这个孩子,因为她怕他要她去打掉这个孩子!既然如此,还不如不让他知道的好,孩子是她一个人的!她以后只会为了她的孩子而活!爱情——对于她来说,已经成为一个遥远的回忆罢了。他走了,连带着把她的心也带走了,她知道自从爱上他的那刻起,她便不会再爱上别人了。▁▂◇▂▁【本篇作品版权归本人所有,未经本人同意谢绝一切转载!】这是小七为本文做的视频哦!黙个人觉得很漂亮,亲们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哦!▁▂◇▂▁现代都市言情文!如果各位亲喜欢的话,不妨收藏个!如果各位亲比喜欢还要再多点喜欢的话,不妨推荐个!▁▂◇▂▁黙的群号是:85032737!▁▂◇▂▁黙的作品:【前妻带球跑】【暴女虐夫】【女巫翩翩闯古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口才的艺术

    口才的艺术

    口才在当今的社会具有重要的地位吗,是你处理好人际关系,职位得到提升的重要保证。本书全方位的介绍了口才,教你如何掌握口才艺术。
  • 南境诡事

    南境诡事

    揭开掩盖在南境迷雾下那神秘的古彝文化,身边人接二连三的发生诡异事件……我只是一个爱听鬼故事的普通大学生,我竟在其中发现了一连串的阴谋……,玩笔仙莫名晕倒。确未想过自己也会置身其中,夜半被鬼压身,离奇的经历竟然是有高人暗中操纵
  • 饮食本草大全

    饮食本草大全

    本套书是以中医中药、养生药膳、强身健体、防病治病为主要内容的丛书。
  • 福女降农门之痞夫来缠

    福女降农门之痞夫来缠

    唐家庄的唐甜甜家一门子的克星,克死了亲爹,克病了爷奶,克坏了地里庄稼,克糊人家锅里的饭,克傻了村头的翠花,克丢了隔壁二大爷家的狗!是活该被欺压挤兑,挨骂受苦的一窝子,更没资格有吃有穿有钱花!不过这都是村子里的传言,唐甜甜咬牙切齿,她娘是温柔善良,不是心思恶毒的扫把星!她大哥敦厚老实,不是没头没脑的丧门星!她自己活泼睿智,不是有娘没爹的小克星!唐甜甜握紧拳头,致富挣钱把糖造,日子红火添热闹!关起门,悄悄的发财,打枪地不要!——————哪知道,寡妇门前是非多,极品亲戚鼻子灵!红火日子刚冒头,各方极品来驾到!七大姑八大姨齐声嚷嚷:“你们家以前日子过不下去,全靠我们帮忙才活了下来,现在要点银钱,不过是小小的回报一下,都是你们家欠我们的!”“你哥文海和他表妹从小就感情好,青梅竹马,天生一对!文海太老实,就该找个厉害的撑门户!”“女大三抱金砖,这如花表姐才是你哥文海的良配,实在不行,就把甜甜嫁过来吧!大八岁不算大,大了知道疼人!”无耻爷奶一声吼:这个家里我来做主!都得听他们的!——————唐甜甜拿着扫把还没发飙,某男死皮赖脸凑上来,“这些刁民,本大爷帮你摆平!滴水之恩不要涌泉相报,在你家住几天就行!”谁知道几天几天又几天,竟然撵不走了!还吵着要她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