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700000002

第2章 修身篇(1)

烈火炼真金,成事须用功

原文: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译文:想成为拥有优良品德的人,那就要像真金不怕火炼一样,经受种种艰难困苦的磨炼;想建一番惊天动地的功业,那就要像每天走在薄冰上一样,战战兢兢,时刻小心。

解读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无论身处什么时代,要想成为卓越杰出的人才,都需要有坚毅顽强的品格,超人的耐性;要想成就一番事业,更需要有百折不挠、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与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放眼看去,古今中外品德高尚、成就大事业者,无不经艰难困苦锤炼。兢兢业业,以如走在薄冰上的谨慎态度自律与做事,方成就大业。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30年时间,走遍中国大江南北,采集标本。马克思写《资本论》用40年时间。司马迁身经酷刑,写出《史记》。诺贝尔经过8年煎熬,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不受邻居欢迎,坚持研制无烟炸药。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研究培育杂交水稻,亦是克服无数困难方才成功。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著书,离不开坚毅的精神与时刻自律。

一念错皆错,万善全方全

原文: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译文:一个念头错了,便觉得几乎所有行为都不正确了。所以要提高警惕,谨防一念之差。对于差错的提防,就好比对待渡河用的皮囊,不允许有一个针眼大的裂缝。都去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才能无愧于此生。就像那西方佛地的宝树靠众多树木扶持一样,修身也需要人们多多积累善行。

解读一念之差,悔之晚矣。可见人生在世当步步谨慎,错不得一步;各种各样的好事都做过,德行才算圆满,一生可谓无愧无悔。中国春秋时期,吴国与越国进行了一场战争。吴国大胜,越国战败,越王勾践成为吴国的俘虏。勾践小心服侍着吴王夫差,千方百计讨夫差欢喜。夫差得意之下,不顾老臣伍子胥的劝阻,允许勾践回到越国。勾践回国之后,对内励精图强,发展生产,勤练士兵;对外送美女西施与众多奇珍异宝给夫差,使他沉溺于奢侈享受的生活中。越国经过多年的精心准备后,与吴国又进行了一场战争。这一次越国大获全胜,越王勾践终于洗刷了昔日的耻辱。吴王夫差十分后悔当初没有听伍子胥的劝告。一念之差,纵虎归山,导致了自己的失败。

闲中消忙错,静时息非心

原文: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译文:在忙碌时做事情,常常在空闲时先检查反省,这样错误的行为自然会减少。行动中产生的想法,预先在安静时仔细考虑,不良的想法自然会消失。

解读俗话常说忙中容易出错,正邪只在一念间。在忙乱中我们做事情,有时候并没有经过仔细思考。在一时冲动中产生的想法,有可能是错误的想法。忙乱的时候做事情要提前反省,冲动中产生的想法在安静时要仔细考虑推敲。这样做可以使我们在做事情、想问题时,不感情用事,冷静理智行事。有许多事情,我们在事后反思时,感觉十分后悔。世上没有后悔药,但是我们可以在念头产生后、做事情之前,预先仔细反复考虑,这样做可以使我们少犯错误。

扫事境尘氛,忘心境芥蒂

原文: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译文:能够轻视富贵,却不能够放下轻视富贵的念头;能够重视名誉节义,却又过于强调重视名誉与节义。这样的情况说明人在为人处事时,还没有完全摆脱世俗各种欲念影响,内心依然存在世俗种种欲念。这些欲念如果没有被清除干净,恐怕会像石头下的草,当石头移开时,草又会生长起来。

解读真君子不重视富贵,也不会时时执念于自己轻视富贵的姿态;真君子重名义,这种重视渗透于言行举止,而不是时时将重名义的念头放在心上。

有一个故事讲两个同朝为官的人,一同到王爷府游玩。王爷府陈设十分华丽,金银珠宝、古玩玉石摆列出许多。王官人对这些宝贝视而不见,张官人则仔细鉴赏着宝物,不时发出赞叹之声。张官人并不贪恋这些宝物,鉴赏过之后,就把这些宝物忘掉了。王官人表现出并不贪恋宝物的样子,可是相比之下,表现得过于刻意。眼中无视宝物,未必心里不惦记着财宝。说一个人轻视富贵,常说其视黄金如粪土,视功名利禄如粪土。其实真正轻视富贵,不必视其为粪土。黄金自是黄金,粪土自是粪土。若刻意强调粪土黄金之分,心中还是存有粪土贱、黄金贵的想法。真正不重视富贵,也就不必刻意强调黄金如粪土。

不忍伤残念,不为贪冒心

原文: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故君子于一虫一蚁,不忍伤残,一缕一丝,勿容贪冒,便可为民物立命,为天地立心矣。

译文:一点慈悲恻隐之心,是使民众生存、万物生长的基础;一种“君子有所不为”的风骨节操,是支撑天地的柱石。所以即使是一条虫、一只蚂蚁那样小的生物,君子也不忍心伤害它们;一丝一线的财物,君子都不会贪为己有。这样就可以使民众安乐生活,使万物顺利生长。在天地间树立一种精神,使民众与万物顺应自然规律而生存。

解读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优良传统的古老民族,善良与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对人还是对物,我们都不缺少同情心与慈悲心。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老百姓常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天地之间,正因为我们有慈悲之心与善良之念,才使世间万物生养繁殖,使老百姓能安居乐业。

人们具有善良的品质,是人类社会与世间万事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气节风骨,则是支撑天地的基石。符合道义,可为人类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事情应当做。只谋求自己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利益,这样的事情就不应该做。一个没有气节傲骨的民族,一个没有道义廉耻的社会,不可能长久存在与发展。中华民族历来不少有气节的人。正是这种气节风骨,支撑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

拨开世尘氛,消却心鄙吝

原文:拨开世上尘氛,胸中自无火炎冰兢;消却心中鄙吝,眼前时有月到风来。

译文:不受人世间各种各样庸俗杂念的影响,心中自然没有炎凉惊惧的感觉。消除心中的卑鄙庸俗,开阔心胸,眼前常见明月,时有清风吹来。

解读俗话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身处社会中,人们难免不受社会影响。社会对人的影响有好也有坏,完善自己品行,应尽量减少社会对自己的不良影响。人世间有种种世俗灰尘,人们想一丝一毫都不沾染这种灰尘,这很难做到。沾惹了世俗灰尘,要记得时时清扫。清除身心沾染的世俗灰尘,驱除种种不良卑鄙庸俗的念头。保持身心宁静平和,才会留出时间、保持闲适心境去欣赏清风明月。

人们常常觉得生活中烦恼很多,其实仔细想来,有很多烦恼是由于自己心胸狭窄、争强好胜、贪念过多招惹而来。如果驱除自己身上这些如灰尘污垢般的不良念想,那么人生的烦恼会减少许多。

扫去面上甲,涤除胸中尘

原文:面上扫开十层甲,眉目才无可憎;胸中涤去数斗尘,语言方觉有味。

译文:剥开脸上的层层伪装,露出真面目,这时面貌才不让人讨厌;清除掉心中沾染的各种俗世邪念歪思,话语才会让人觉得真诚有趣。

解读人的脸上挂着重重伪装,剥掉一层,还有一层。直到剥开最后一张假面具,露出此人的真面目,那时候这张虚伪的脸才不那么令人讨厌;卑鄙庸俗的人,他们需要狠狠洗涤掉心中隐藏的卑鄙污秽的想法。作者刻画虚伪卑俗之人的面貌,可谓入木三分。

不论身处哪个年代,我们身边似乎从不缺少虚伪卑鄙的人。中国古代有句话“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用来形容一个人极其令人厌恶,毫无可爱之处。内心隐藏着污秽邪恶的想法,脸上挂着虚伪的假面具,这样的人确实令人厌恶,避之唯恐不及。稚嫩的小孩子,无论长相如何,都有可爱之处。踏入社会不久的少年,沾惹世俗尘垢少,往往更显真诚可爱。

在社会中为人处世,有时候由于迫不得已,不能把自己的真实性情展现出来。适当隐藏真实自我,这是一种生存之道。如果过分隐藏就成了虚伪,一个人在自己脸上挂上厚厚的假面具,那就只能令人厌恶。虚伪的为人,只能骗过一时,却不能骗过一世。

日欺人夜愧,少失志老悲

原文:白日欺人,难逃清夜之愧赧;红颜失志,空贻皓首之悲伤。

译文:白天欺骗了别人,难以逃脱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必然产生的羞愧之感;年少的时候没有立下奋斗志向,到年老的时候就会因为白头却无所成就而悲伤。

解读就白天欺骗别人夜晚羞愧而言,其实对于不同的人而言,情况是不同的。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有些人正因为白天欺骗了别人,取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夜晚想起时沾沾自喜、大为得意,而根本不会感到羞愧。对于那些本性存有良知的人而言,如果做了有愧于自己良心的事情,欺骗别人却难以逃脱自己良心的拷问。因此我们当以此为戒,坦诚对待别人,不做有愧于良心的事情。年轻的时候,我们总以为自己有很多时间,在忙忙碌碌中虚度了一生的光阴。等到头发白了,再也不能做事情的时候,才开始后悔这一生白白浪费,一事无成。那个时候空留下一腔悔恨,却于事无补。想到这里,不禁令人胆寒。因此在我们年少时,应该为自己立下奋斗目标,坚定不移地付出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同时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努力奋斗都不会晚,不要以自己的年龄为障碍挡住自己前进的脚步。

养性即立命,尽人自回天

原文: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译文:性格过于偏执任性的人福气少,性格圆通不固执的人福禄多;性格急躁严厉的人寿命短,性格宽厚温和的人寿命必然长。所以君子不说命,修身养性就是立命;君子也不谈论天,做好自己责任内的事情,就可以挽回天命。

解读在众多历史演义小说以及评书中,秦琼都是一位英雄,但他在英雄榜上排名不在最前面。李元霸与裴元庆以及秦琼的表弟罗成都排在秦琼前面。还有另一位福将程咬金,据说他的本事只有三招,三板斧使完之后就再没有其他招数。从英雄榜排名来看,比秦琼与程咬金武功高强的大有人在。但是到尘埃落定大唐建立之时,秦琼与程咬金这两位却成为耀眼的功臣,英雄榜上数一数二的英雄反而早已烟消云散。这当然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但是性格执拗与圆融,性格操切与宽厚却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李元霸与裴元庆以及罗成,俱是本领大脾气也大的人。他们性格操切急躁,容易固执己见,常恃才傲物,不能圆融处事待人。最终这些英才多早逝,福禄不厚,寿命不长。秦琼与程咬金虽然不是本领最大之人,却最终建功立业,安享天年。

得意处水月,拂意时火莲

原文: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

译文:得意的时候谈天说地,都如水底捞月般虚幻不真实;在不顺自己心意的逆境中,吃冰咽雪,经受这样艰苦锤炼,才能如烈火中莲花一般真实可贵。

解读吃得苦中苦,方能成就一番事业。无论是修养自己德行,还是求学工作,都需要有这种认识。

身处顺境,吃饱喝足之后,发一番感慨,说一通道理,这种言论并没有真正认识人生,无助于取得真正的成功。真正的成功,只有经历一番艰苦锤炼之后才能取得;人生的真味,只有经历一番艰苦锤炼之后才能体悟。

君子明心事,君子韬才华

原文:君子之心事,天青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君子的心事,就如青天白日那样坦荡明朗,要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心事;君子的才华,应像珍藏珠玉宝物那样收藏,不能轻易让别人知晓。

00解读君子心胸坦荡明朗,心中所思所想,应该让别人知道。如果把自己的心思隐藏起来,别人猜不透你在想什么,那么怀疑猜忌就可能产生。对方如果是品行优良的正人君子,那么他不会以阴暗心理猜忌你;假如对方是卑鄙小人,那么他很可能会以龌龊心思怀疑你。为避免这些不必要的猜忌与怀疑,应该使自己的心事坦白明朗,那样猜忌怀疑也就自然消失。才华横溢的人容易引起别人羡慕,这种羡慕在某些情形下可能转化为嫉妒。因此为免去不必要的是非,君子应当将自己的才华珍藏起一部分。

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

原文: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译文:醇厚的美酒、肥美的食物、辛辣与甘甜的食品,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美味,人世间真正的美味是清淡的;言行举止怪异的人,不是真正有德行的人,真正有德行的人表现与平常人一样。

解读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自己不平凡的理想。华罗庚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没有钱读书,自学成才。年轻时的华罗庚,喜欢研究数学问题。某一天他读了当时一位著名教授写的论文,发现这篇论文中有错误。于是华罗庚写了一篇文章寄给《科学》杂志,指出了著名教授论文中的错误。华罗庚写的这篇论文,被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看到,他非常欣赏华罗庚的才华,邀请华罗庚来清华大学数学系讲课。当华罗庚应邀来到清华大学数学系时,大家都有一点吃惊。没想到这样年轻有才华的人,看起来如此普通,身体还有一点残疾。就是这样一位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后来成为中国著名数学家。因此修养身心,不要追逐新奇怪异,不要崇拜那些看起来与众不同新奇怪异的人。最平淡的味道恰恰是人生真味,伟大不平凡的人恰恰是那些看起来非常平凡的人。

正气还天地,清名在乾坤

原文:宁守浑噩而黜聪明,留些正气还天地;宁谢纷华而甘淡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译文:宁可保持着浑厚纯朴的天性而抛弃奸诈虚伪心机,留下一些正气还给天地;宁可远离繁华而甘于淡泊,留下清白的名声在天地之间。

同类推荐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 论语(大全集)

    论语(大全集)

    古人半部《论语》治天下,令人半部《论语》修自身,尽管《论语》只是一些简单的对话,但包含了大量为人处世的大原则、大道理。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形象地把孔子创始的儒家思想比做“粮食店”。可以说,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思想,很多都是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食粮”,具有不可灭、不可毁的价值。《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言行,书中用简洁而又含义隽永的语言,讲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至理名言。《论语大全集》一书分为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解读五部分,为加深现代人对《论语》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热门推荐
  • 君妻不可追

    君妻不可追

    “娘娘,听说帝君要休了你。”平地一声惊雷,激起天界万千八卦浪。古板严肃的东岳帝君,居然要休妻?是阴谋吗?是外遇吗?还是一枝红杏踏墙去了吗?最新最真实武罗版本解说:“其实帝君不能那啥道了。”
  •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

    《空灵之约》汇集的十七篇文稿,是何为近几年关于古今中外名家名著的札记。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罗纳德·科斯。乔治施蒂格勒、莫里斯·阿莱、列昂尼德·康托罗维奇、康托洛维奇·利奥尼德、米尔顿·弗里德曼。理查德·斯通、奥尔本·菲利普斯、威廉·维克里。
  • 最后的太古神魔

    最后的太古神魔

    洪荒的神魔纷纷醒来。满天的仙佛纷纷涅磐。日月同空,雪夜惊雷。一场惨无人寰的屠杀过后,孤独的我该何去何从?风华正茂的佳人,荡气回肠的爱情,豪气云天的兄弟情,神秘的幻境,惊险刺激的世途,神秘的洪荒传说,没落的太古神话,强大的神器、无敌的仙。
  • 习惯决定人生

    习惯决定人生

    我们常说“习惯决定人生”,一个好的习惯能从很多方面影响我们,最终带领我们走向成功的人生。习惯是千钧一发中的那一根救命稻草,在最危险的时候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教育去建立一种良好的习惯。本书基于青少年生活习惯的调查,系统论述了习惯决定人生的重要性以及几大良好的习惯的培养,相信这将成为您创造成功人生的得力助手!养成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从胶济铁路火车脱轨到杭州地铁一号线塌陷,从深圳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到致74人死亡的山西矿难,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一点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而成的。安全系于人人,细节确保安全。只有人人负责安全责任,做好每一个安全细节,我们的生产才能够不受威胁。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指剑道

    指剑道

    【孤星追月,终老一生,指剑一出,神哭鬼泣】陆浩然一个生活在低层的都市少年,因意外在祖屋地窖下,陆小凤的墓室内,得到一本武学修炼功法《指道》,这是一部融合灵犀一指,一指金刚法和一指禅功等高深的武学功法。从此,陆浩然就踏上了一段不凡之旅。陆浩然以指证道,指破苍穹,诛神灭天,以血腥杀戮成就他无上的指剑道。
  •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文化遗产研究(第一辑)

    遗产是过去给未来的珍贵礼物。这份礼物的传递注定由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来完成。这是怎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任何一个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