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6200000033

第33章 人本主义心理学(4)

人出生时便具有最基本的确定性,即对存在的确定,这一确定性是所有其他确定性的基础。之后当个体渐渐地可以将自己经验为真实的、鲜活的、完整的、与周围有着明显地区别(界线)拥有身份和意志的自由、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内在价值体验、具有时间的延续性及空间扩张性,他就获得了存在性安全的坚固核心。

然而,现实并不是完美的。我们或许能忆起自己的童年:那时,父母能看透我们的心思。但终于有一天,我们怀着恐惧与战栗撒了第一次慌,并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已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孤独,同时也明白我们能在自己的生活中留下的只是足迹。面对现实世界,我们会怀疑自己的真实性、他人的真实性,怀疑区别的确定性——对身份和意志自由的怀疑,怀疑自己是有价值的、美好的;发现世界的不安全性,感到持续的、致命的威胁;展望和发展与他人的联系变成痛苦的事。

继续发展下去,他们的安全感阈限就会降低——一些对常人无特别意义的普通事件对于他们却变得重要,产生了一种非在(non-being)的威胁。个体开始“生活在他自己的世界之中”,然而外部事件对于他的影响并非变小了而是变大了,他们的经验世界与“正常人”的经验世界出现了裂痕。

他们通常因存在性不安产生焦虑。一般来说,有三种基本的存在性焦虑:吞没焦虑、爆聚焦虑、僵化和非人化焦虑。

(1)吞没焦虑:因为感觉生活中任何的人际联系都会使其面临丧失身份及自主性而产生的焦虑。他们认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自己。他们选择孤独,而不是正常的在以独立性为基础的独立和联系之间寻找自己与他人的平衡。他们害怕被正确理解,他人之爱比他人之恨更令其害怕——因为被爱意味着置身于强制性的承诺之下。

(2)爆聚焦虑:现实必然是爆聚的(指向内部的爆炸),与现实的任何接触都会使其所能设想的所有身份消失。个体感到自己像虚空一样,他们渴望虚空被填充,但最终又仍是害怕,因为他们认为自己命中注定只能是无人无物。

(3)僵化和非人化:个体恐惧被他人变成“石头”,同时他们感到自己或多或少的已经被非人化,他们又对他人进行非人化进行自我保护。“他人之血”虽然是自己生存的前提,但也是自身存在的威胁。

2.“健全”与“疯狂”的界线

健全与疯狂的判定是由两方面决定的:判断者与被判断者。而人与人总是存在普遍性、绝对性的冲突和误会的。所以当对于某个人的身份认可存在的分裂过于显著且无法调和时,某一方就会注定被解释为:精神错乱。

具有存在性不安的人在绝望的孤独中体验自己,并且他所体验的自己并非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以不同方式“分裂”了的人。这时他们就成为精神分裂性个体。分裂的方式有两种:与环境的系统关系出现分裂、自身之间的系统关系出现分裂。他们没有能力把自己与他人“一同”体验,也无法将自己“置身于”环境中加以体验。结果也许是只有脆弱联系的心与身,也许是两个或多个自我,等等。

精神分裂性个体在他人面前会觉得比我们更暴露,比我们更脆弱,比我们更孤独。他们认为自己透明而空虚,苍白而脆弱。他们无力承受别人的眼光,好似会将他们看穿,将他们粉碎。这种极度的脆弱使他们变得越来越满足于自我隐瞒。他们是绝望的——彻底的绝望。他们常认为自己从未得到过其他人的爱——所以他们要么是上帝,要么是魔鬼,要么是冤魂——远离被爱。他们不需要我们以自身世界之内的经验去理解,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彻底承认他的独特、差异、独立、孤独及绝望。

3.对抗自我的崩溃——精神分裂性个体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当他们发现自己被封闭在某种具有威胁性的经验之内,而从生理上又没有逃避的可能,就出现了心理上的逃避:“脱离”身体,“进入”自我,表现为“心-身”分离,通过非身体化的存在来超越这个世界。“心-身”的分离可以是压力作用下暂时的逃避,也可能是永久的。

在非身体化状态下,身体像一个客体:不是真实自我的核心,而是某个假自我的核心。而真自我进入了一种“封闭”状态。真自我带着或温柔、或体贴、或有趣、或厌恶的心情,观望着假自我。它只在观察、控制和批评着身体的经验行为。

非身体化的人一方面有精神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任何身体的伤害都无法真正伤害他,另一方面却又充满了一般人没有的焦虑。而身体化的人完全被身体的各种欲望、需要和行为及由此而生的罪感、焦虑、挫折和满足所纠缠。所以,“心-身”分离的个体较之“正常人”并非更容易导致精神病——区别只在于起点的不同:完整与分裂,而两者之后的经历可能也由此不同。

但是自我意识的实现依赖于:自己作为自己眼中的客体或自己作为他人眼中的客体。所以精神分裂性个体身上又存在一组矛盾:通过他人实现对自己及他人的确定;暴露于他人意味着暴露于危险。他们即渴望他人的认可又企图逃避他人的注视,所以他们只好把自己变成一个二元体:一个在镜外(真自我),一个在境内(假自我)。真自我利用假自我获得了一种纯“精神性的”存在。

(1)分裂状态下的真自我。封闭一方面强化了自我与一切假想敌的恐惧;另一方面回到现实的恐惧与日俱增,这成为自我的最大渴望,最大的渴望表现为最大的软弱,而屈服于这一软弱又成为自我最大的恐惧。

自我希望控制,控制需要导致了自我的孤独。他们喜欢偷取,因为偷取意味着从他人那里为所欲求,同时又保持对获取过程的控制。而偷取幻想必然引出被抢的幻想,所以他们宁可偷取也不愿他人的给予;宁可给予也不愿被他人偷取。

处于孤立和分离状态下的自我幻想着无所不能和绝对的自由,而这只能在封闭中得以维持。和现实的微弱接触都会使得一切碎裂、消失,故而个体的真自我与他人始终保持一个僵持不变的距离。知觉的大门和行动的大门都交给了假自我,因为行动使自我置身于现实,自我只有在“客观成分”知觉和行动中都退回,才能保持幻想中无条件的自由、力量和创造性。

幻想与现实之间没有开放性的回路,幻想失去了限制,个体经验也在消耗中枯竭。他感到空虚、无意义、冷漠、荒凉和枯燥,而对于别人拥有的丰富、有意义、温暖和友谊,他可能疯狂地忌妒、仇恨,也可能表现出不屑、反感或默然。

为了弥补空虚,他们用自身与自身假想物的关系取代了自我与现实的正常的人际关系。因此导致了最终的自我分裂——分裂成两个或多个自我。

(2)假自我系统。假自我系统是自我中被精心设计的部分,是某一块被非人化(物化)的自我。脱离了内在真自我的心智,假自我对外界真实性的感觉和对现实作出的检验都无法进行。以假自我代替真自我直接接触外界,导致了知觉的不真实性、行动的虚假性和无意义性。这一系统注定是僵死、虚谬与机械的。

精神分裂性个体的假自我有别于“正常人”的人格面具。“正常人”不会因痛苦的驱使,去攻击或摧毁自身内这种“异己的现实”,企图将自身与现实割离。精神分裂性的假自我并不作为实现和满足自我的工具,不是第二手的防御机制,而是个体存在的基本动力结构的直接结果。

假自我产生于对他人(特别是想象的他人)意愿或期望的顺从。而分裂就产生于对外部的顺从与内部对这种假自我顺从的抑制。假自我会从袭取顺从者的性格,进行人格扮演——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持久的。人格扮演成就假自我小规模的暂时性自居认同。内自我害怕被自居认同的扩张所吞没,“他”不断挑剔这些异己的碎片,感到恶心和恐惧,导致了憎恶和攻击,而攻击最终只能以伤害自己实现。

如果假自我的膨胀不能得到遏制,个体的一切行为都变成强迫性行为,那么个体最终也许完全“放弃”自己投入对他人的扮演。

4.分裂的自我——精神病个体

在正常的精神分裂性个体和精神病病人之间,并不是始终存在一条清楚的界线。我们只是模糊地说:“当精神分裂性生存状态出现了特殊的分离形式时,就会发生由正常向疯狂的过渡。”

当自我只有通过假我系统才能与外界产生联系时,最初自我为避免外界冲击而设的防线反而成为囚禁自己的牢狱。假我系统的症结——知觉的非真性和目的的错误性——扩展成为个体对整个外界的感觉,甚至侵袭真自我。

内自我在封闭的幻想中自我消耗,越来越退缩。即不能从外界吸取营养,因而变得贫乏、空洞。即未生活在与他人的辩证关系中,那么也就无力维系现有的已经岌岌可危的身份和存在。即不能与别人一样幸福的存在,所以也就充满了厌恶、嫉妒、仇恨和破坏性。而与此相对,假我系统越来越扩张、越来越自主——被各种强迫性行为所“折磨”。它蚕食整个个体,直至一切都归于这个注定僵死、虚谬、机械的系统。

面对这种种,似乎只有两条路:

(1)有意或无意的谋杀自己的真自我。个体会因为焦虑的压力或沉重的罪恶感(没有诚实的表现自我),企图干掉自己。常常意味着某种意义上一个生命的结束。

(2)不顾一切的成为自己。当自我从封闭中解放出来,决定坦诚地、旗帜鲜明地表现自己,那么严重的精神病也就发生了。

精神症出现所谓的“混乱的非在”——内自我的分裂与混乱。为了存在,自我发生分裂,形成一种结构不稳定的存在状态。分裂后的一部分自我通常保留了“我”的感觉,而余下的则被称为“他”。每一保有“我”感的自我内核都可能形成一个自我片断。这一切都来自内心幻象的冲突和相互攻击。

他们害怕为整合而斗争。他们缺少完整的自我,而自我的混乱又导致他们缺乏完整的存在性边界,将我与非我混淆。

趣味扩展

与莱恩的后期著作相比,《分裂的自我》有几个重要的特征。

(1)对于所引用的神秘主义作家(克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海德格尔、蒂利希、布莱克等),莱恩十分注意非神秘化;对非神秘主义作家(如萨特)则注意非道德化,而不像后来走向神秘主义和道德化。

(2)莱恩出于生存论心理学的人道主义背景,不愿使用“病患”、“病症”等词,同时却仍以理性的态度正视患者精神混乱的客观现实,而不像后来将精神分裂症患者视为“超现实世界”的先驱。

(3)作者将精神混乱状态看做患者自身的属性,而不像后来视为家庭(乃至社会、文明)的属性。

以后,莱恩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开始批判“唯智论”和“唯理论”,质疑科学的本质,认为正是它们从根本上使自我和世界变得虚假,从而异化了西方文明;它们界定的“正常”概念限制和扭曲了人性,而关于反常和疯狂的定义则是社会性的压迫手段;相反,疯狂高于正常,是对病态社会的反抗与突破,是现代人的福音。

此外,在艺术心理学与创造心理学上,莱恩将反常视为创造性的源泉。在为疯狂和神秘主义辩护的同时,他自己的创作也走向神秘主义,其离经叛道之远,使得有人认为他自己已经疯了。概而言之,莱恩变成了一个社会激进主义者和个人神秘主义者,远离各种心理学派(包括一般的生存论心理学立场),成为一个极为独特的人物。

《分裂的自我》使得莱恩进入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西方激进的、批判的、反叛的知识分子、艺术家和青年的行列,在这个行列中有萨特、马尔库塞、布朗、赖希、金斯伯格、梅勒和迪伦等。这些人关注和研究“异化”问题,呼吁对西方现有文明、制度、道德伦理乃至思维方式进行质疑、批判或反叛,呼唤“人的自然本性”的复归。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促发了60年代后期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激进的社会、政治、文化运动(如法国的校园动乱,美国的人权、反越战、嬉皮士和性解放运动)。

通过这场运动,莱恩确立了自己基本的思想地位和形象:他不仅是一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精神病学家,不仅是卓越的生存论心理学家,更是激进的文化批判家,西方文明的批评者、预言家、反文化英雄。他的读者并不主要是精神病专家(甚至几乎不是),而是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艺术家、宗教实践家,以及其他关注思想史与当代文化现象的人们。他的著述多被收入企鹅丛书。他的《分裂的自我》从1965年到1971年再版重印共8次。

同类推荐
  • 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

    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

    哈佛大学汇聚世界上最优秀的心理学家,让哈佛学子的心灵得到了丰富的滋养,并孕育出一批又一批享誉全球的精英人才。《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由牧之编著,集众家之长,将哈佛心理课的教育理念渗透到个人素质、生活心态、职场心理、社交心理等方方面面,让读者能够全方位地领悟哈佛心理学的智慧和魅力。《最受欢迎的哈佛心理课》汇聚心理学经典理论,浓缩哈佛人智慧精华,有效地激发心灵能量,帮助我们提升心理认知境界,提升心智水平,提高生活品位。通过心理素质锻炼等十多堂心理课,让我们学会重塑自我,掌控情绪,提高情商,平衡心态,从而在未来的道路上无往不胜,百毒不侵,做最强大、最幸福快乐的人。
  • 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轻松面对人生中的138个心理问题

    本书带您进入心理学的殿堂,让您更深层的了解人性!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心理困惑和苦恼,都是可以在心理学面前迎刃而解的。然而,由于很多人对心理学知识的了解还很肤浅或者存在误解,使得一些问题逐渐恶化,最终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像恋爱、婚姻、自卑、人际关系以及失眠、焦虑、忧郁等等问题。我们用敝事的形式来编辑本书,通过生动贴切的故事,为读者铺就一条通往心理之门的康庄大道。使读者在享受读书乐趣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了解心理学上的各种知识。期望读者在读完本书后能够进一步地了解心理学,并将之应用到现变生活中,相信必能让自已的身体健康和事业发展有一个质的飞跃。
  •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保健、心理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病人”,这些“病人”看上去很正常、很健康,但实际上正在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他们大多都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自责、心烦、不快乐……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病”。从理论上讲,一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并排解心理障碍。而对“心病”,关键是你如何去认识它,并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它。《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能帮您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带给您幸福美满的人生!
  •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最神奇的心理学定律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很多事情我们习以为常,很多想法或疑惑萦绕心头,但我们并不了解真相。大多时候,我们不是命运的囚犯,而是心灵的囚犯。因为,我们没有意识到操控着人类的神奇力量——我们的心理!本书阐释了42个神奇的心理定律及效应,它们将引导你绕过生命中的暗礁,理性驾驭人生,驶向成功彼岸!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热门推荐
  • 红飘带狮王

    红飘带狮王

    动物小说之所以比其他类型的小说更有吸引力,是因为这个题材最容易刺破人类文化的外壳和文明社会种种虚伪的表象,可以毫无遮掩地直接表现丑陋与美丽融于一体的原生态的生命。由沈石溪编著的《红飘带狮王》共十八章节,主要内容为群狮草原逐鹿,帕蒂鲁狮群易主,幼狮惨遭屠杀,再见红飘带,努力塑造新雄狮,开创第一块领地,理想的两狮世界,驱逐无鬛公狮等。
  • 平行空间

    平行空间

    穆昱宇先生白手起家,创下所谓的成功神话,但他内心却倍感疲惫,对周围的一切缺乏兴趣。有天他偶遇少年时代向自己告白,却遭自己唾弃厌恶的女孩倪春燕,从那之后他莫名开始频繁做梦,梦里他到了另一个空间,有着与现实中截然不同的身份,过着他想象不到的幸福生活。
  • 尼克松传

    尼克松传

    理查德·尼克松,美国第37位总统,访问新中国的第一位每股总统,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因水门事件被迫画上句号,而在此之前,他带领的这代美国,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本书为您一一呈现。 本书是美国最佳历史类图书奖获得者里克·伯尔斯坦所著,他以惊人的研究和非凡的叙述才能,为我们分析美国分裂的政治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里克·伯尔斯坦以引人入胜的笔法、凭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早期,美国动荡不安的政治局面;披露了尼克松是如何从政治困境中突围,获得总统要职的。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恨君不似江楼月

    恨君不似江楼月

    对庄明月来说,爱情就是一个传说中的杯具。思感游戏里,他们相逢在一片桃花林,从此相互扶持一路。然而,他却不动任何声色的娶了别人。现实生活中,她习惯了追随他的脚步,然而老天实在是太爱开玩笑,没等她伸出那双友好的手,他就有了女朋友。这些还不算什么,最最杯具的是,前两句话中的男主角是两个人,小三……是一个人!这可不可以称作是明朝景德镇官窑出产的青花瓷杯具呢?
  • 腹黑公子:诱拐迷糊妻

    腹黑公子:诱拐迷糊妻

    她,风风火火又迷迷糊糊,一气之下扇了了妄想为了公司利益而把她作为诱饵出卖了的老板一巴掌,潇洒地出了气,可是,谁来告诉她怎么找工作这么难啊?而且她明明不就是想找个工作吗,怎么好像一不小心被一个腹黑总裁给缠上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田园风华

    田园风华

    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她是中医世家的传人,却叛逆的想做厨师,谁知梦想即将实现的时候诡异穿越。来到陌生的世界,却又一个单身女子成了有夫有子的神秘少妇。冲着懂事儿子的温情关心,江晓菀决定从此替宁儿照顾这个漂亮的儿子。遇见你何其有幸,当第一眼见到那个成为她丈夫的人的时候,她明白了什么叫做见君倾城,世无其二。
  • 花样男孩:校花完美蜕变日记

    花样男孩:校花完美蜕变日记

    什么啊,怎么会有这样的男人,长得比女人还美?呼啦拉,怎么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美男!谁说她喜欢他们?
  • 冥想的剑

    冥想的剑

    孤身自立,为影子同道,可喜?可悲!这个以剑为首的世界,一个认为思想主宰一切的生物也来源于这个世界,他是人类,可也是浩瀚人类中的一个,一切的事物,听,视,触,感,悟,完全来源于思想。思想是超出生命存在的单独个体,一切源于他,也消失于他。莫子具有此思想,也会将此思想繁衍下去,这就是莫子生命的意义!
  • 逆天邪尊:霸宠草包五小姐

    逆天邪尊:霸宠草包五小姐

    世界第一杀手,年幼时亲人背叛、父母被杀,她隐姓埋名混入敌营报仇,大仇得报时,哪知一个神秘碗将她带入异世,成为明幻国第一废物?放屁!身带奇宝,萌宠相随,身世成迷,天赋妖孽,敢说她废材,直接抽飞!至于美男,这不身后那个妖孽痴缠不休如影随行……“娘子,谁敢欺负你,相公揍他!”且看夫妻携手,大杀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