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700000004

第4章 谈古论今说家事(3)

再者,曾国藩最爱吃鸡,却又莫名其妙地最怕鸡毛。当时的紧急公文,信封口处要粘上鸡毛,俗称鸡毛信、鸡毛令箭。曾国藩见了这种信,总是毛骨悚然,如见蛇蝎,要别人代为取掉鸡毛,才敢拆读。一次,他到上海阅兵,登上阅兵台,猛见台上有一把鸡毛掸子。他看了吓得直往后退,差一点摔下台去。急令人拿走掸子,他才胆颤心惊地入座。旧时有云:“焚鸡毛,修蛇巨虺(huI)闻气即死,蛟蜃之类,亦畏此气。”曾国藩怕鸡毛,也被人理解为他是蟒蛇所变。

老人梦蟒和后园古藤二者可以联系,古藤盘环如蟒,老人终日与古藤相伴,在古藤下休憩,古藤高大,覆盖了住房,梦到巨蟒入室,实则是古藤在老人脑里的影像。

有了“巨蟒转世”的流言之后,接下来的事更容易因循附会。癣疥之疾在旧中国很普遍,既难治好,又易传染,曾国藩的一身癣疥正好与“巨蟒转世”相附会,蛇皮癣便成了蟒鳞片。

怕鸡毛并非莫名其妙,有皮肤病的人见到毛皮、毛发,包括鸡鸭毛、兽毛等就害怕,科学称皮肤过敏症,也是一种恐怖病,犹如恐水症、广场恐惧症、高空恐惧症一样。实际上,蟒蛇类动物恰恰不惧鸡毛,蛇以鸟、鼠为主要食物,见了就会吞下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在江水上看见蟒蛇是曾母看走了眼,把一根水中的木头看成是蟒蛇,是因为曾母脑中充满了儿子是“蟒蛇转世”的神话,故容易误视。

从某种角度来说,“巨蟒转世”无论是真是假都是有必要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一般人眼里,高官显宦都不是凡人。曾国藩官做得大,地位十分显赫,这就需要通过典故来将其神话。拥护他的人要神化他,南方多蛇,神话蛇精,容易以蛇精比附;北方多虎,多以虎比附。附会者本可以说是龙转世,但龙是天子的专利,他们自不敢说是龙转世,那是犯皇帝的大忌。

反对他的人也容易接受他是“巨蟒转世”之神话,巨蟒大蛇凶恶无状,曾国藩及其湘军杀人如麻,恰似恶蟒,甚于毒蛇,以巨蟒比附,恰如其分。而太平天国的起义也是以宗教面目出现,他们宣称自己是天帝、基督、天兵天将下凡,宣布自己是天主救世,要斩杀人间的妖精。清政府是“清妖”,皇帝是妖头,大臣们都是妖精,那么曾国藩是“蛇妖转世”,正好是他们斩杀的对象,自己承认了岂不更好!

兄弟之谊似海深

对几个弟弟,曾国藩恪尽兄长之责,认为这是在尽孝道,能够教导诸弟的德业进一分,自己的“孝”就有了一分;能够教导诸弟的德业进十分,自己的“孝”就有了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自己则为大不孝了。

曾国藩将进修德业视为教弟的根本。一次,曾国藩接到家里的来信,得知四弟、六弟没有上学,怅然之余,教导弟弟们:“科名有无迟早,总由前定,丝毫不能勉强。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进德之事,难以尽言;至于修业以卫身,吾请言之。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人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做主。予夺由人做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做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又说:“吾人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做字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是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日起。”

其实,世间人往往都存在这样一种状态,大道理都明白,就是不去做。

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也是如此,这些道理都明白,也知道哥哥说的这些都是为自己好,但实际行动起来总是那么无法让哥哥满意。如国潢懒散,国荃浮躁,国华受不得挫折,国葆缺乏自制。对此,曾国藩谆谆教导诸弟一要“立志有恒”,一要“专心致志”。他说:“苟能奋发自立,则家塾可以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奋发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场、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又说:“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诸弟总须力图专业。如九弟志在习字,亦不必尽庹(tu6)他业。但每日习字工夫,断不可不提起精神,随时随事,皆可触悟:四弟六弟,吾不知其心有专嗜否?若志在穷经,则须专守一经;志在作制义,则须专看一家文稿;志在作古文,则须专看一家文集。作各体诗亦然,作试帖亦然,万不可以兼营并骛,兼营则必一无所能矣。切嘱切嘱!千万千万!”

曾国藩关心弟弟们的学业,无论是选择学校还是老师,他都一一参与意见,支持弟弟们赴省城读书,并负担他们的学费。曾国藩在信中对父亲说:“四弟欲偕季弟从汪觉庵师游,六弟欲偕九弟至省城读书。男思大人家事日烦,必不能在家塾照管诸弟,且四弟天分平常,断不可一日无师,讲书改诗文,断不可一课耽搁:伏望堂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四弟、季弟从觉庵师,其束惰银,男于八月付回,两弟自必加倍发奋矣。六弟实不羁之才,乡间孤陋寡闻,断不足以启其见识而坚其志向。且少年英锐之气不可久挫,六弟不得入学,既挫之矣;欲进京而男阻之,再挫之矣;若又不许肄业省城,则毋乃太挫其锐气乎?伏望堂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六弟、九弟下省读书。其费用,男于二月间付银二十两至金竺虔家。”

可以说,曾国藩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哥哥。他先后让几个弟弟到京城自己身边读书。除身体力行,教弟读书外,又为他们捐监,创造科考的条件。他做这些的根本,还是希望诸弟通过读书,明晓事理,修身齐家。他常与诸弟说:“吾细思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勤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我今赖祖宗之积累,少年早达,深恐其以一身享用殆尽,故教诸弟及儿辈,但愿其为耕读孝友之家,不愿其为仕宦之家。”要求诸弟“读书不可不多,用功不可不勤,切不可时时为科第仕宦起见”,看不透这层道理,即便金榜题名高官显宦,终算不得祖父之贤肖,我家之功臣;若能看透此道理,则我钦佩之至。这其中,除了善劝,少不得严责。曾国藩严格要求诸弟讲孝悌、习勤苦、守朴拙、戒骄奢。他说:“至于兄弟之际,吾亦唯爱之以德,不欲爱之以姑息。教之以勤俭,劝之以习劳守朴,爱兄弟以德也;丰衣美食,俯仰如意,爱兄弟以姑息也。姑息之爱,使兄弟惰肢体,长骄气,将来丧德亏行,是即我率兄弟以不孝也,吾不敢也。”

曾国藩对诸弟既严如父又慈如母,思弟念弟爱弟之情时时溢于言表。

他曾说:

“我生平于伦常中,唯兄弟一伦,抱愧尤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以教我,而我不能以吾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九弟在京年余,进益无多,每一念及,无地自容。吾每作书与诸弟。不觉其言之长,想诸弟或厌烦难看矣。然诸弟苟有长信与我,我实乐之,如获至宝。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男深知此理,故禀堂上各位大人俯从男等兄弟之请,男之意实以和睦兄弟为第一。

自忆连年教弟之信不下数万字,或明责,或婉劝,或博称,或约指,知无不言,总之,尽心竭力而已。”

曾国藩鼓励并重视诸弟对自己的批评,多次说:“诸弟远隔数千里外,必须匡我之不逮,时时寄书规我之过,务使累世积德,不自我一人而堕,庶几持盈保泰,得免速致颠危。诸弟能常进箴规,则弟即吾之良师益友也。而诸弟亦宜常存敬畏,勿谓有家人做官,则遂敢于侮人;勿谓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诸弟见我之立心制行与我所言有不符处,望时时切实箴规,至要至要”。“凡吾有过失,澄、沅、洪三弟各进箴规之言,余必力为惩改;三弟有过,亦当互相箴规而惩改之”。

勤俭治家传后代

作为晚清朝廷寄予厚望的重臣,曾国藩统领湘军,辅佐国政,发扬湖湘文化,有着多方面的成就,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之誉。曾国藩十分重视对后代的指导,虽然日理万机,但一有时间,就会给子女写信,为他们批改诗文,还常常与他们探讨学业和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曾国藩十分清楚“由俭入奢易,由奢人俭难”的道理,虽然后来官越做越大,但一直要求家人生活俭朴,远离奢华。他自己常说:“余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他在京城时,见到的世家子弟都一味奢侈腐化,挥霍无度,因此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来北京居住。他让他们住在老家,门外也不能挂“相府”、“侯府”的匾。

他给儿子曾纪泽的信中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仆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见乡人则嗤其朴陋,见雇工则颐指气使,此即日习于做矣。’京师子弟子之坏,未有不由于骄奢二字者,尔与诸弟其戒之,至嘱,至嘱。”

他对女儿的要求也同样严格。在家书中他告诫几个女儿:“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

他自己的生活也相当简朴。传说他在吃饭遇到饭里有谷子时,从来不把它吐掉,而是用牙齿把谷剥开,把谷子里的米吃了,再把谷壳吐掉。

同类推荐
  •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老子自然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曼德拉的传奇人生

    纳尔逊·曼德拉1918年7月18日生于南非特兰凯斯。先后获南非大学文学士和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律师资格。曾任南非大青年联盟全国书记、主席。于1994年至1999年任南非总统,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本书从曼德拉的童年开始,记录了他从酋长继承者,到青年领袖,直到入狱27年,并且在出狱后成为首位南非总统的传奇人生。带领读者去认识去喜欢去尊敬一位全世界人都爱戴的自由战士。向读者传达曼德拉的精神之光。
  • 宗庆后为什么能

    宗庆后为什么能

    平民出身,笑傲商海,草根首富源于厚积薄发;40才起步,60成首富,起得晚未必就赶不上集!究竟是什么让娃哈哈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宗庆后又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人瞩目的中国首富?让我们跟随本书来探究一下他的成功奥秘吧。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定三国

    司马昭随父司马懿抗蜀,多有军识。继而逐步取代曹魏家族,专揽国政,后分兵三路伐蜀,成立晋朝,成了司马家族一个新的传奇人物。本书采用通俗历史的写法,梳理司马昭的一生经历。重点表现了司马昭为官为政的智慧:如何平衡与父亲司马懿的关系,如何协调处理司马家族内部的矛盾,如何对抗曹魏家族并逐步取而代之。
热门推荐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领导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领导技巧

    毫无疑问。现如今单枪匹马闯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是一个倡导合作、倡导效率的时代。一个人的力量永远是有限的,而如何借助别人的力量、如何通过领导来提高团队效率,这是每一个成功者应该研究的课题。
  • 薄情王爷下堂妻

    薄情王爷下堂妻

    “贱人,如果然儿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不测,我就用你的野种陪葬!”他腥红着双眸,只是护着怀中女人,而她是他的妻,却不及那女人半分。她以为忍让,可以换的一方平安,只是当他亲手以一碗堕胎药打掉了她的孩儿时,她才知道,原来他所做的一切,要的不止是她的孩子,还有,她的命!
  • 落实责任无小事

    落实责任无小事

    世界500强企业成就卓越组织的重要理念。责任不分大小,关键在于落实。
  •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若爱只是擦肩而过

    顾瑜从未想过有那样的一天,自己爱了十一年、等了七年的从深溪会带着一个女人重新走进自己的世界;更没有想到的是,自己会走进温文翩翩的洛阳的世界。一场没有尽头的暗恋对比一次突如其来的心动,当被岁月掩埋的秘密被人赫然翻开,又该做怎么样的选择?
  • 异界祸害

    异界祸害

    好吃懒做的齐川,在一次机遇中获得了一百零八套武技。这每一套武技都是撼天之作,可是只有当他的修为达到某种程度时,才能他学到属于该境界中的撼天武技。所以尽管齐川这个懒货有一百零八套绝世武技,可是为了学习这绝世武技,却也必须一步一个脚印苦练修为。正所谓脚踏实地,步步封神。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金牌庶女

    金牌庶女

    穿越了?身边一男子正大声吼着:“死透了没?死透了直接钉到七姨娘棺材里!”什么情况?额头冒着血,棺材上有血迹,原主撞棺材死的?死的还真挺特别!凌风荷头痛欲裂,大口的喘气听到她喘气,男子又吼了一句:“没死?来人,把这个不孝女花痴‘煞星’给我扔到别庄去!”于是,重生后的凌风荷,还没得来得及反应就被扔进了极为偏远的别庄!原主的身份,六年后,她才知道:她的称号真多,当年的秦思思那可是扬名京城!草包、花痴、不孝、生生的逼死了她!六年后归来,才知道当初的一切不过是重重迷雾!真相,却以众人意料不到的方式呈现!当日那个骂她的男子,正是她的便宜爹!欺我辱我,百倍还之!你若无事找茬,我必睚眦必报!说我废物,看着天下谁的才情能与我两千年的智慧比肩!说我花痴,那谁谁谁,既然如此就别死皮赖脸的跟在我后面!说我不孝,就休怪我六亲不认让你所有算计与美梦蛋打鸡飞!##########################精彩片段一:秦思思看着荷塘里挣扎的人儿们:“怪不得大家都喜欢看呢,这素手挥舞求救的场面倒是别有风情,颖王世子,你说如何?”秦思思盯着水面上的几双如白莲一般盛开的白嫩嫩的小手们,像模像样的点了点自己的小脑袋。颖王世子几不可见的点了点头。“世子爷,其实我做梦都想看一下八仙戏水的,只是张小侯爷之前帮过我,你又答应愿意看戏,我才没能实现梦想,可惜了!”秦思思,低头一叹,一脸的遗憾……精彩片段二:朝堂上,左相激烈的反对皇帝给秦思思赐婚。“皇上,他们都配不上秦五小姐!请皇上收回成命!”某女一脸黑线的看着左相,心下暗忖,我不认识你啊!“右相也喜欢秦五小姐?”“自然喜欢,但大殿内所有人都配不上她,我也是!”某右相一脸慷慨激昂,丝毫没有自己贬低自己的自觉。某女脸上黑线加深,这都什么跟什么?!精彩片断三:肉乎乎的小包子和软糯糯的粉团子眉开眼笑用奶声奶气的同音同时喊着:“娘亲,娘亲——”红绡帐内正准备奋战的某男小腹一紧,一脸黑线的望着两个搅局的小家伙:“你们来干什么,奶娘呢?”小家伙们丝毫不给面子的整齐划一的做的同一个动作——上床睡觉!“你们在这里睡,爹爹睡哪儿?这里是爹爹的地盘!”某男很有耐心的劝导。“我们跟娘亲睡,爹爹跟爹爹的娘亲睡!”小包子一脸严肃。粉团子点着自己的小脑袋表示同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娘子,为夫是妖孽

    娘子,为夫是妖孽

    《少年丞相不好惹》:他是名动天下的少年丞相,惊采绝艳、清贵无暇,却不良于行,世称无忧公子!倨傲如他,少年封王,征战四方,终是为他,覆了天下;冷漠如他,身份尊贵,沉稳内敛,甘愿追随,一生无悔;睿智如他,风流天下,清俊隽秀,却为了他,独登高楼;当一切已成定局,“他”成了“她”,又是怎样的绝代风华?《娘子,为夫是妖孽》简介:风三公子--风瑾夭,人称京城第一废物!黑道千金--桃夭,人称“魅杀”!一段姐弟孽情,将她带入异世。当“夭夭”相撞,黑道千金成了第一废物--风三公子,会是怎样的鸡飞狗跳?一场金戈铁马,让她陷入危机。危机是吧?本公子灰常乐意让它变成喜剧!且看盛世风华尽揽一人手,一袭男装示天下!***片段一***“娘子,山上有十来个俊俏的男子,不如,你我夫妻二人一起享用如何?”狂晕!!!有听说过给自己娘子找小爷的夫君吗?还一起享用?“别说十来个,就算是三千个潘安宋玉,我也不会当那个什么什么压山夫人的!”“哎呀呀…娘子真是越来越聪明了!不过,娘子也不必做压山夫人,只要做为夫的教主夫人就好了。”“跑…唔!”某娘子被成功的扑倒,压倒…***片段二***温存过后,沉默美男说,“夭夭,以后都这样,生活在一起,好吗?”“额…”“你不愿吗?”“没有没有…”“我没想你能嫁给我,在一起就好了。你继续做你想做的,我不会打扰你,可以吗?”“呜呜呜…小南南太好了,我真是恶魔,配不上你。”煞风景中!“…”***片段三***“小烨子皇帝,在看什么呀?”某夭王爷嬉皮笑脸的飞过去。“…没什么。”某皇帝将手中的书漫不在意的放在一边的榻上。“没什么是什么啊?嘿嘿…”某夭顺势将画满图图的书拿来,汗!“这是…这是…”某皇帝好心的接下去,“春宫图。”咱说的不是这个问题好不好,为毛图上是两个男的?还缠的非常粘!“朕想和夭夭试试……”喷……他想说--他是个女滴!***片段四***“夭夭……好想你。”某狼人撒娇中…“嗯,夭夭也好想。”肉麻中…“呜…墨邪又欺负我了,他威胁我,要我不许见夭夭。”某狼人可怜兮兮中…“是吗?!这个BT妖孽,一会回房,看我不整死他!!!”气愤中…“夭夭不生气,把他赶走就好了。”某狼人碧绿的眸子里一片期待,赶走最好了…“绯夜!!!”咬牙切齿中…“我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