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700000028

第28章 赤地立军开先河(2)

到六月初,提督鲍起豹来到长沙,他说,军队的任务是防堵’逆匪‘,因此不要经常训练。在炎热的夏季,军队也不宜过于辛劳。他根据这些理由严厉斥责塔齐布,袒护清将。而中丞您也对我起了疑心,认为我不应干涉旗兵的内部事务。恰在这个时候,我与您保举塔将、弹劾清将的奏折,在同一时间发出,而且您又在这个时候写信来,责备塔将军为何不勤加操练。这样,提督于是怀疑您和我暗地合力排斥他,都是挟持私心而非难公正,难道果真如此吗?这真是天大的冤枉啊!自此之后,在处理旗兵与乡勇之间矛盾的时候,我虽然尽量做到公平,但往往是压抑乡勇而抬举旗兵。我扪心自问,可以说无半点私心,也可以让天下所有人来评判。到初六这一天,发生了兵变,有的人说兵变是暗中有人指使,也有人说既然已经看到了兵变的苗头,为什么不早作防犯。君子之行坦荡荡,怎肯费尽心思、机关算尽去与人争狠斗勇?我本是一普通乡绅,为理公事又没有真正有权的职务,全凭名声来震慑’匪徒‘。如果名声因此受到损害,那么,奸猾小民将会更加肆无忌惮,这样,我当初的设想与事情发展的结果恐怕难以一致。想到这些,我只得抽身隐退,暂时到衡州驻扎。’曾国藩的双重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优势,反而给他添了不少麻烦。本来地方团练大臣们的地位就很尴尬,他们既不是地方大吏,又不是钦差大臣,只是辅佐地方组织地主武装,协同维护地方秩序。这个举措是清政府的应急手段。而曾国藩却一味蛮干,以钦差大臣自居,支持他的张亮基一走,新任巡抚和地方官便认为他多余了。地方大员对曾国藩不支持,文武官员也就更不配合,不久便发生了争端,几乎闹出了大事。

事情由曾国藩越权干预绿营兵引起。

清朝常例,绿营兵由总督统辖,由各省提督统带,负责训练等事务。团练大臣只能管辖团勇,对地方绿营军营务更无权过问,可曾国藩却通过塔齐布对湖南绿营军加以干涉。

塔齐布是满洲镶黄旗人,姓陶佳氏。初由火器营护军提升为二等侍卫,于咸丰元年(1851年)派往湖南任都司,在助守长沙之战时升为游击。曾国藩为湖南团练大臣,见塔齐布生性忠勇,剽悍骁健,无旗人和绿营军官中的腐败习气,很是看重他,于是聘他为教师,训练团勇。塔齐布对曾国藩唯命是从,认真做事,很得器重,二人交往愈加密切。

曾国藩训练团勇很严格,有军事训练、政治教育,同时还要与绿营军一道会操,虽长沙盛夏酷暑之时,也不许停止。曾国藩不许练勇停止会操,绿营兵也就得陪练勇训练,绿营若不参加,何谈会操。于是,便引起湖南绿营骄将情兵的反对。长沙协副将清德早对曾国藩干预绿营不满,于是便利用部队的懒惰情绪,拒绝听从曾国藩的命令,不再参加与团练的会操,也不再听曾国藩的训话。

一次会操时,曾国藩发出了会操的命令,只有塔齐布率领所部前往,其余驻长沙的绿营兵拒绝参加,还群起指责塔齐布谄事曾国藩。曾国藩大为恼火,以清德惰于操练、临阵退却参劾之。清德不服,赴湖南提督鲍起豹处申诉,反控曾国藩以炎热气候强令军队操练,虐待士兵,塔齐布令绿营与练勇会操是破坏营制。

鲍起豹跟清德是一个圈子的,自然会护着清德,惩处塔齐布了。绿营兵在鲍起豹的纵容下,更加嚣张,乃寻衅挑起纠纷,鸣号列队攻击塔齐布的军队。曾国藩出来干预,鲍起豹挑动军队包围塔齐布的营房,捣毁了营房、居室。并攻人曾国藩的团练大臣公馆,枪伤了他的随员和护兵,几乎击中了曾国藩。

曾国藩、塔齐布狼狈逃走,才免于被杀伤。曾国藩的公馆与巡抚衙门仅一墙之隔,骆秉章却装聋作哑。直到曾国藩仓皇跑来,他才不得不同意曾国藩的处理意见,让肇事者赔礼道歉,并不追究鲍起豹和清德的任何责任,也不对曾国藩加一语安慰之词。事后,长沙城里的各级官吏皆言曾国藩干预绿营兵事务,是自取其辱。曾国藩知道长沙再无自己的立足之地,于1853年9月自动离开长沙,移驻衡州。

曾国藩初办团练,以落败暂时告一段落。

很显然,曾国藩出山之初很不顺利,一是他手中没有实权,没有管理地方的职责,但练兵筹饷,哪一项都要与地方官打交道。曾国藩此时性格外露,没有顾忌,因而招人怨、招人忌。二是体制上的矛盾,如文官不统辖武将,这是清朝的定制,曾国藩破坏了,因而就有人名正言顺地反对他。再者,绿营兵是国家正规军,湘军当时称为乡勇,属于临时性质,是无法与绿营军争位置的。曾国藩的性格决定了他督办团练必然会走到这一步。曾国藩的这种性格对他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直到咸丰八年再度出山时才有大的转变。

受排挤发奋练勇

初办团练遭遇到的挫折让曾国藩清醒了很多,他心里有了初步的打算。离开长沙之前,原想给皇帝上疏,弹劾湖南巡抚、提督的纵兵闹事对他的排挤。后来思之再三,还是决定“好汉打脱牙和血吞”,在与幕僚谈论此事时曾说:“我的起兵是被人反激而成的。初办团练之时,借人抚衙而居,令不得行,想杀几个不听令的士兵,全军鼓噪入吾居处,几为所戕。因是发愤练兵万人,居然成就了一支队伍,而有今日。”他是说,居人之室、借人之军,难以立足,必须发愤练成自己的一支军队,才有成功的本钱。这是他离开长沙,到衡州独辟山林的主意。

当年的衡州城,即今天的衡阳市,是湖南衡州府的知府衙门所在地。地处湘水和蒸水的汇合处,是湖南省的名城,仅次于长沙。因为是知府重地,府称“衡州”,所以俗称衡州,而不叫衡阳。此城北临南岳衡山,控水陆要冲,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衡州曾是曾国藩的祖籍,曾妻欧阳氏是衡州人,衡州亲友多,是他的第二个故乡,这是他来衡州的重要原因。

因为有长沙的教训,曾国藩这次学聪明了。他来到衡州之初,就盘算着怎么跟地方政府搞好关系。衡州知府陆传应在曾国藩到来之前已有巡抚的札文,照例开城相迎。知府官位仅是从四品,比曾国藩整整低了五级,但曾国藩并不以高压下,照样以“兄”相称,给陆知府的印象颇佳。

经由陆传应的首肯,团练大臣的“署衙”暂设于小西门演武场。这个演武场实际上是一处大祠堂,位于衡州西门外的蒸水滨,是当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时开辟的,场面很大,有现成的阅兵台和“行署”。曾国藩把由长沙带来的一千多名团丁安驻于此,罗泽南、王錱、李续宾、李续宜、江忠济(江忠源之弟)、曾国葆等人算是他的手下大将了。

初来衡州,又怕被人排挤而出,曾国藩的挫败之心很重,也知处境尴尬,又怕给知府带来压力。所以,处处小心谨慎。

让曾国藩挠头的头等大事,就是自己的名份问题。自己该属于哪个衙门口呢?朝廷并未立定规矩。只说办团练,但团练大臣数十个,各自的品级并不一致,各地也无“团练大臣”的衙门。几经商量,先起名为:“钦命团练大臣曾统辖湖南湘军总营务局”。牌子写好之后,曾国藩感到不妥:皇帝诏书写的是“帮办团练大臣”,帮而办之,湖南主要办团练的角色还得是骆秉章;统辖湖南湘军就更不妥了,皇帝没给他这么个衔,也无统辖军队的权力。商量来商量去,还是照旧用长沙时用过的“湖南审案局”五个字。

招牌不变,曾国藩的主意与在长沙时可大不一样了。他不再蛮干,不再仅做维持地方治安的帮手。他要下决心练成一支劲旅,自做统帅,做李泌、郭子仪那样的事业。

团丁安置好之后,他想的是先有一批可靠的军官。于是提笔在手,给郭嵩焘、刘蓉、李元度、陈士杰等人各写了一封信,让他们前来共谋大计。这时郭嵩焘在湘阴募集练勇资金;刘蓉在曾国藩眼里是诸葛亮般的“卧龙”人物,在长沙时他一度随行,后因故返回湘乡;李元度是曾国藩的同窗,平江举人;陈士杰是自己的弟子,以拔贡上京朝考时,曾国藩是他的阅卷考官,现在桂阳州原籍守制。

曾国藩的书信发出后,立即作出反应回信的是江忠源。江忠源当时正带兵在江西与太平军作战,时任湖北按察使。江忠源的信并没有寄到衡州,而是寄到了长沙。江忠源在信中要曾国藩抓紧编练军队,练成一支劲旅开赴江西与太平军作战。绿营军在能征善战的太平军面前的确是不行了,一触即溃。

江忠源的来信解决了曾国藩久未想通的问题:皇帝给各地团练大臣的任务是“帮办”练团勇,并不是要他们编练到前方作战的正规部队,若是练成一支正规部队,实属越格。实际上,当时各省的团练都不过是数百人的地主武装,湖南的一千余人已是最多的了。这千余人,在巡抚、提督眼里,也如丁如沙。他们的饷项、器械全靠自己解决,已属绝路。若真的编练大部队,更难以想象了。江忠源写信要他招募数千人马,奔赴前线,这正好让他作出新文章:即让江忠源代奏皇帝,批准他在衡州招募勇丁,编练成军,交他指挥。

实际上,未待朝廷批准,曾国藩已经开始在衡州招募军队。

首先是李元度应邀到来,还带来了五百名新募的平江勇。一个月后,李续宾、曾国葆、金松龄募来了湘乡二千五百余名湘丁。江忠济、邹寿璋从新宁、宝庆一带也招来一千多人。同原来的湘勇合在一起,共有五千余人。曾国藩把这五千余人分为十营,开始训练。

在曾国藩训练团勇的同时,他发出的邀请函也都有了回复,郭嵩焘、刘蓉、陈士杰相继到来。让曾国藩更高兴的是,郭嵩焘还募得湘阴军饷二十万两,不日即可汇到。他料到塔齐布在长沙不为鲍起豹所容,在军官缺乏之时,写信向骆秉章报告了团丁安置等情况,请他随时派人来视察,顺便向他借调塔齐布、杨载福、周凤山三员抚标军官,骆秉章一一同意。

曾国藩见文武齐备,同郭嵩焘、塔齐布、罗泽南、刘蓉、王錱、李元度、陈士杰、杨载福、周凤山连续几天商量了训练办法,制定了详细的军事条例。

十营兵勇分别由塔齐布、罗泽南、王錱等人统带。

衡州知府陆传应见到曾国藩一下子招募了这么多人马,认为壮了衡州的声威。曾国藩又常和他商量练勇事宜,于是对曾国藩满投机缘。在初办之时,由府库存银取出十万两,派为练勇之用,权作暂借,曾国藩自然喜悦。也算是出山以来遇上了真正支持他的人了。

于是,衡州城外那块荒废多年的演武场上,突然炮声隆隆,烟尘滚滚,人喊马嘶,杀声阵阵。引得大人小孩前来围观,惊奇地看着这支从天而降的人马。

书生治军有特色

谚语云: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军旅之事,自古就是“文人止步”的范围。

兵凶战危,其间种种,与文人所学大都格格不入。文人于军事,多是在笔墨之间表示向往之意。如唐代的边塞诗人。即使忧愁多病之身的李贺,也喜欢写“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麟开”这样充满战场杀气的文字表达对战争生活的向往。但是唐宋以来以文人出身而在军事领域成功的并不多见,北宋的范仲淹、明朝的王阳明算是特例。在义理考据之学中消磨壮志与才情的清朝士人,更是男儿血性渐凋落,“江湖侠骨已无多”,曾国藩、胡林翼等人能够取得成功,并表现出卓尔不群的军事才干,也就无怪乎蔡锷将军发出感慨了。

曾国藩和湘军从一开始就注定成为19世纪中国的一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投笔从戎”。这可以说是历史上一支真正由读书人领导的军队。

这群读书人挺身而出的最大使命,就是为了捍卫中国传统文化。太平天国对于孔孟的态度,让他们为之激愤,也正如此,让他们立下了“上马杀贼,下马读书”的誓言;至于效忠朝廷等,倒成了次要的目的。在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等一帮程朱理学的忠实信徒看来,太平天国所提倡的“拜上帝教”

等,其实就是类似西方文化妖魔化的体现,是直接违背“天理”的行为,而他们有责任和义务在这样的生死抉择中承担自己的使命。正因如此,这支颇有湖南士林风气的儒生在后来艰苦卓绝的生死绝杀中,屡遭挫折而不馁,表现出了与叛道者誓不共存的殉道精神。

早在太平军初过湖南时,曾国藩就编写了通俗易懂的韵文,发动和鼓励当地士人及百姓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太平天国。这就是今天可以看到的《保守平安歌》三首:《莫逃走》、《要齐心》、《操武艺》。其中《操武艺》一首对乡民和团练的军事技术训练,说得有板有眼:要保一方好土地,大家学些好武艺。

武艺果然学得精,纵然有事不受惊。

石头要打二十丈,石灰罐子也一样。

木板只要五寸宽,箭箭要中靶子上。

石头罐子破得阵,叉钯锚子一齐进。

靶子也立一块板,板上先凿四个眼。

眼内安个小木球,戳在锚子尖上留。

只要枝枝戳得准,保守地方总安稳。

火器虽然是个宝,鸟铳却要铸得好。

火药也要办得真,不然炸裂反伤人。

铳手若是不到家,不如操演不用他。

唯有一种竹将军,装得火药大半斤。

三股麻绳紧紧缠,一炮响动半边天。

件件武艺皆无损,石头锚子更要紧。

石头不花一文钱,锚子耍出一道圈。

若是两个习得久,打尽天下无敌手。

读书子弟莫骄奢,学习武艺也保家。

耕田人家图安静,学习武艺也不差。

匠人若能学武艺,出门也有防身计。

商贾若能学武艺,店中大胆做生意。

雇工若能武艺全,又有声名又赚钱。

白日无闲不能学,夜里学习也快乐。

临到场上看大操,个个显出手段高。

各有义胆与忠肝,家家户户保平安。

诗中所述,大都是冷兵器时代的训练方法,也夹杂了一些简单火器的使用,可以说完全没有超出戚继光《练兵实纪》、《纪效新书》的范围。曾国藩在两次兼署兵部侍郎期间,曾下过功夫钻研军事,对历代兵书多有研究。而他能在这样一首小诗中把单兵技术训练描绘得如此详细、讲解得如此清楚,已经难能可贵了。

与曾国藩一同起事、最初创建湘军的,也都是一批典型的文人,确切地说是一批湘乡文人。谭伯牛把其主要人物曾国藩、罗泽南、王錱称为“三个性格迥异的湘乡人”,另外一位重量级人物江忠源则是湖南新宁人。

除了“三个湘乡人”,当时投在罗泽南门下的还有李续宾、李续宜、刘蓉、刘典、蒋益澧等人,后来都成为湘军营垒中的杰出人物。

“书生治军”是湘军的一大特色。根据罗尔纲在《湘军兵志》中统计,湘军将领中,书生出身的占到百分之五+八;在统领一路乃至多路人马的高级将领中,这个比例更是达到了百分之六十七。

就是这样一群书生联手创建了湘军。不过当时的“湘军”与今天所说的“湘军”,意义不尽相同。郭嵩焘称咸丰四年(1854)“立水陆各十营,号日湘军”,认为一建军便称湘军;胡林翼在咸丰九年致李续宜的一封信中称“湘军万人循固始、商城,出六安”。在这期间,湘军各主要领导人对所统之军尚无统一和公认的名称,他们所称的湘军只是今天意义上的湘军中的一支。

同类推荐
  •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

    《马上皇帝:赵匡胤》介绍马上皇帝——赵匡胤的有关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中国第一霸:齐桓公

    谈起春秋五霸,首推齐桓公。就政治、经济、军事而言,在七十多个诸侯中,齐桓公并不出类拔萃。他用财无度,好酒,好猎,好女人。然而他有一最大优点:爱惜人才。哪怕是自己的仇人,一旦认准了,破格提拔,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在贤相管仲等人的辅佐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荣登霸主宝座。然而,齐桓公的结局并不好。作为一个堂堂霸主,竟被活活饿死。始作俑者,是他生前最宠爱的三个大臣。这个中的滋味,很耐人寻味。在众多的诸侯中,齐恒公为什么能首先称霸天下?成为春秋第一霸主。本书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再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过程。
热门推荐
  • 带着女神闯星河

    带着女神闯星河

    多年努力一事无成的小人物,惨遭女友抛弃,却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来自浩宇的星际两大美女,从此跟着她们闯荡宇宙,解开宇宙之中的一个个不解之谜的同时,漫漫星空的各个星球,有了他们的主宰者,那个人就叫古宇!
  • 妖孽站住:腹黑王爷呆萌妃

    妖孽站住:腹黑王爷呆萌妃

    她,是21世纪的新一代少年,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无奈,他是来凑热闹的好不好?竟然穿越到了异世大陆,穿越成为一朝丞相府废柴七小姐,莫名其妙有了婚约,相公竟然是战神!他,好歹也是圣贸国闻风丧胆但是却又俊美绝伦的安王爷好不好?某王爷:“本王心中只有你一个!”某姑娘:“那我的心中可不一定只有你一个!”某王爷:“你敢!”美男多多,帅哥多多,宠妻多多!看她如何插科打诨,在异世大陆斗魔兽,混青楼,学武功,对付如意“狼”君,闯出一片天!看他如何完美的从霸气侧漏的安王殿下变身唯冰儿是从的妻管严!(本文欢乐向,请备好纸巾,备好零食,以防笑出鼻血)
  • 俗语

    俗语

    本书收入的是从传世的文史典籍中搜集整理的俗语,并加以必要的注释和例句。所收俗语包括:拔出萝卜带出泥、白日做梦、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醉翁之意不在酒等。
  • 猎人特战队

    猎人特战队

    小兴安岭茂密的植被之下,四个身穿迷彩的战士一字排开。一个穿着同样迷彩、身材高大的家伙正在讲话:“欢迎各位来到猎人特战队新兵训练基地,我是你们的新兵教官猎豹,猎人代号747。当我还是猎人新兵的时候觉得这里是地狱,但现在我觉得不够准确。于弱者来说这里是地狱,但于强者来说这里是天堂——强者的天堂。”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傲世悍妃,错嫁邪魅王爷

    傲世悍妃,错嫁邪魅王爷

    蒲锦旋心中的座右铭:正妻不狠,地位不稳!小妾不滚,不能容忍!所以成亲那一日,她把她那后花园锦簇的所谓夫君给休了。片断一,本该是大喜的发日子,后院某女人却是正在很努力的爬墙。“月儿,等你家小姐我出去后,会悄悄的送信儿给你,放心,你家小姐我不会丢下你的!”某女气喘吁吁的说道。“那娘子什么时侯捎信儿给为夫呢呢?”某妖孽男风清云淡的说道,而他那幽深的眸子中的波澜却是泄露着他此时的心情。“啊!……”一声尖叫,正在努力爬到了一半的某女听到这个声音后,吓得竟从墙上栽了下去。而在她栽倒的过程中,众人又听到了‘撕拉’一声,只见某女的腰带墙角勾掉,紧接便是听到某男的一声:“全都把眼睛给我闭上,若有不闭者,我会让他永远的睁不开眼!”片断二,红彤彤的喜房中,某男先是把那被他裹的如粽子一般的某女给放了下来,紧接着眯着眼,低声的说道:“娘子也不用这样的着急引为夫过来呢!”“丫的,你才着急,休书你收到了吧,赶快放我走!”某女完全没有感觉到危险的来临,依然一副大爷的样子说道。“休书我到没收到,情书到是有一封,而且娘子有一句话说对了,为夫还真是着急了……”
  •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大学生必知的重大历史事件

    本书从公元前21世纪夏的建立到20世纪中叶新中国的诞生为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历史战争的残酷杀伐,新旧王朝的毁灭与诞生,政治经济的改革和改良先声,学术思想的形成过程,进步与保守思想的迭次斗争,揭秘人类创造文明的艰难历程,展现伟大革命运动的黎明前夜……
  • 难以放手

    难以放手

    冷西一直不明白自己是哪里招惹了高子群,他步步相逼。直到很多年后,她终于明白遇见高子群是她一辈子的劫。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