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700000022

第22章 中兴名臣退二线(5)

江南的冬日虽温暖如春,但坐在新建的署衙里,曾国藩总觉内心无比空旷、凄寒,随之也觉病情加重,肝区阵阵疼痛,头晕目眩,两脚麻木,失眠,恶梦不断。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人世了,想着要交待点后事,于是赶紧写信给李鸿章。想到李鸿章,心里宽慰多了,他庆幸自己有这么个可以接班的学生。这几年他的事业都由李鸿章接过去了:湘军裁撤了,腐败了,李鸿章的淮军成了支持清朝的顶梁柱;自己打不过捻子,由李鸿章战胜了;天津教案自己弄得物议沸腾,而李鸿章却将此案完满了结;洋务事业自己仅仅开了个头,而李鸿章正在大举进行。这样看来,李鸿章真可以算得上是个合格的接班人。“青出于蓝胜于蓝,学生胜于老师,这正体现老师识才育才的本事,若是学生总是不如老师,一代不如一代,事业还怎么前进呢?”当跟前出现对李鸿章的非议时,曾国藩总用这句话制止。他这不是借此自慰,心里也真是这么想的。他也佩服李鸿章。他虽对李鸿章的过分热衷功名利禄有些看法,但也总是宽容的。

李鸿章接到老师的信,尤其读到“此次晤面后或将永诀,当以大事相托”时,深恐老师或有不测,不能见上最后一面,将成终身憾事,便不顾年关已近,百事丛杂,冒着严寒,长途跋涉,由保定赶来江宁。

师生见面第一件事是进一步会商幼童出洋之事,认真推敲细节,再度联衔上奏,强调这是徐图自强的根本大计,中华创始之举,务必让朝廷重视,以达预期效果。李鸿章根据老师的指点,未经文案,执笔立就。曾国藩看了这二千余字的奏稿,条理缜密,文笔洗练,心里很是高兴,仅改数语便让李鸿章亲自带去呈递。

稿子拟好后,曾国藩兴奋地同学生讲起往事,归纳自己的人生教训,最终向李鸿章交待了两点,让他切记。一是湘军裁撤之事,他自认自己顾虑太多,湘军攻战十几年之久,金陵克捷后,慑于各种压力,竞至于解散了亲手建立的军队,自坏长城,寒了将帅的心,等于实际上的自杀。湘军众将飘如秋叶,而自己也成了剪翼之鸟,以致“剿捻”无功,备受挫辱。幸赖李鸿章所建淮军,攻灭了捻军,成就了大事。他让李鸿章切记自己的教训,当今八旗、绿营再不可恃,保太后、皇上之安,卫神州华夏之固,全仗淮军。今后,准军有被议论的那一天,千万不要像老师那样,畏首畏尾,只可加强,不可削弱。

乱世之中,手里的军队切不可放松,于家于国都是如此。

第二点让李鸿章切记,即数十年办事之难,难在人心不正,世风不淳,而要正人心,淳世风,实赖一二人默运于渊深微莫之中,使其后来者为之应和。他说自己与李鸿章的关系正是这样,自己先正己身,同时培养后人,把这些人作为“种子”,期待这些后人开花结果,应现承前启后,天下应和之目的。所以,他希望李鸿章要早些下手,以一身为天下表率,多多培养“种子”,种子绵延不断,天下应和,世风自然改变。

李鸿章顺着曾国藩的话说下去,想请教曾国藩,哪些人可作为以后培植的“种子”。曾国藩似乎不想交待,思考良久,认为再不说怕以后永无机会。于是才说,海内第一号人物当属左宗棠。说他雄才大略,待人耿直,廉洁自守。李鸿章听了感到不解,因为曾、左七八年不通闻问,外人都说他们有矛盾,为何老师竞说他是第一号人物?曾国藩说,左宗棠与他争的是国家大事,不是私情,左“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正是他的长外。李鸿章听了,连连点头。曾国藩认为左宗棠之后当数彭玉麟,此人光明磊落,嫉恶如仇,淡泊名利,重视情义,是天下的奇男子。其次是郭嵩焘,其人之才,天下难有其匹者,而且非书生之才,将来会有发展。再往下数如刘长佑心地端正,沈葆桢很有能量,但心地狭窄。

而后,他们又议论了办洋务之事。曾国藩强调洋务怎么办都好,但一定要抓住一点不放,就是冯桂芬说的:“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由于春节将近,年关临近,李鸿章不得不辞别曾国藩赶回直隶。同李鸿章长谈之后,也许是兴奋过度,他的旧病复发了,头昏眼花,耳鸣不止,一连几天不能开口说话。直到大年三十,江宁城的衙门、商号和有钱人家的大门口张灯结彩、楹柱上旧桃换新符,秦淮河更是热闹,红男绿女,画舫丝竹。或许是节日气氛的冲动,曾国藩才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大年初一早上,他接受了江宁文武的祝贺。第二天他又到退居江宁的老友吴廷栋家拜年,同吴廷栋兴致勃勃地谈经论道。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了元宵节。这个元宵节,是曾国藩度过的最后一个元宵节了。曾国藩清楚地记得,正月十四是道光皇帝殡天的日子。曾国藩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永远都不会忘掉道光对自己的知遇之恩,每年这一天都要为之烧香行礼。这一天,他勉强行了三跪九叩大礼,觉得十分疲倦,刚一坐下,眼前便浮现二十三年前那一天的情景来。那年自己是三十九岁,礼部右侍郎,二品大员。也是正月十四日,早晨起来正要赶赴穆相穆彰阿的家宴,部里忽传他去圆明园,说是皇上要立太子了。曾国藩听了大吃一惊,他知道皇帝立太子是什么意思,大清朝秘密立储,立太子即是太子登极,也就是皇帝龙驭上宾了。曾国藩还想最后同道光见上一面,赶紧备马前行。然而马车刚到圆明园,便听到一片哀哭之声,他知道再也见不到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皇帝了。道光驾崩,咸丰继位,接着是罢黜穆彰阿,清查穆党。他虽是穆的得意门生,但因穆在得意之时,门生很多,并未一一清算,所以没有牵连到他。然而,道光死后,穆彰阿被罢,咸丰不信任他,也无人替他说话,使他以后办事处处碰壁。每至事机不顺,尤其咸丰、慈禧不时对他进行冷遇、打击之时,他更加思念道光帝和穆彰阿。

一晃二十三年过去了,自己虽然在疆场上、在官场上搏击、沉浮,救了大清王朝,官至极品,地位、名声都无以复加了,但是,对于大清皇朝来说,自己始终是个外人,仍未取得朝廷如道光那般的信任。尤其在功成之后,他反而觉得朝廷对他的猜疑更加严重了,朝中大臣也对他妄加诽议。最近的几年简直成了过街之鼠,人人喊打。孤立无助、冷寂萧瑟,使他感到冬日愈加阴寒、荒漠,万念俱灰。“剿捻”无功之时,他就想到辞官归隐,只是感到“无善退之法”,预料到以后官再做下去,将“日趋日下,徒为有识者所指摘”。天津教案之后,果然遭到前所未有的羞辱,弄得肝病、眼疾、肾虚、疝气、头晕病、失眠症一起发作。

正月二十三日(3月2日),曾国藩正与人谈话,突然右脚麻木,好半天才恢复。二十六日,他要到城外迎接前河道总督苏廷魁,苏廷魁也是他当年在京师切磋学问的老朋友。在路上,他突然口不能说话,只好回府。

二月初四日(3月12日)是他父亲曾麟书去世的日子,他早早起来在父亲的牌位前行祭,因病情加重,已不能下跪。匆匆祭罢,叫人扶他去签押房办公,但打开一叠公文,只见字迹模糊,看不清楚,勉强看了两件只好作罢。

下午,曾国藩感到身子轻松了些,遂让曾纪泽扶他去花园散步,儿子阻而未止,扶他去了花园。慢慢走了一阵,忽然见他右足拖拽,纪泽问:“是鞋没穿好吗?”曾国藩说:“我觉脚麻。”话一出口便倒在儿子身上。曾纪泽赶忙扶抱,看看父亲,他大吃一惊:只见他张开着嘴,浑身抽搐。纪泽忙唤人把父亲抬进大厅,家人闻讯,纷纷赶至。医生也赶来,为他探脉诊视,连扎数针,仍不见开口说话,只说:“老中堂病势危险,赶快准备后事!”

至当晚戊时辞世。时年六十二岁。其遗体先葬于长沙南门外金盆岭,两年后改葬湖南善化县伏龙山南麓。

据说曾国藩死的时候,金陵城下着小雨,天色阴惨。忽然有火光照耀城中,属金陵的江宁、上元两县令急忙出来救火,却不明火在何处。只见有红光圆如镜面,向西南方向缓缓飘行而去,良久方隐没。又传说城外有人见到大星陨落金陵城中。这当然是人们把一些奇怪的自然现象附会到曾国藩身上。因为人们相信,曾国藩的离世就如同巨星陨落,是清廷的巨大损失。

同类推荐
  • 艾森豪威尔传

    艾森豪威尔传

    本书共分十章,包括:德国人的后裔、壮志难酬、战争中的新星、向意大利进军、诺曼底登陆、解放巴黎、向德国本士进军等。艾森豪威尔毕业于将星云集的西点军校。作为战功卓著的军人,他创立了美国陆军第一所战车训练营,指挥过北非登陆战、西西里登陆战、代号“霸王”行动的诺曼底登陆战,以及解放巴黎、攻占德国等战争;作为政治家,他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即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达到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独占中东的图谋。但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最终失效。
  • 红秀

    红秀

    20世纪东方先锋女性传奇
  •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为了解除人生无尽的痛苦,立志寻求一条解脱之路,依靠坚忍不拔的意志,最终领悟了人生的最高哲理。释迦牟尼成佛以后,人们称之为佛陀,就是印度古梵语中的"觉悟者"几千年来,释迦牟尼成佛的传奇故事,总是带给人们深刻的启迪。《诞生与涅槃: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以流畅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释迦牟尼的生平经历,每个细节都基于大量的资料准备,真实、丰满而充满了动人的魅力。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索太阳系(自然瞭望书坊)

    探索太阳系(自然瞭望书坊)

    人类是宇宙演化的杰作,宇宙是神秘莫测的存在。当宇宙的精灵与莫测的神秘结合在一起时,便碰撞出无数精彩的篇章。人类对宇宙的解读和探秘跨越了千年,宇宙的面貌也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人类面前。
  • 补脑健脑食谱

    补脑健脑食谱

    现代人脑力消耗过大,无论学生、上班族或是老人都需要对大脑进行充足地补养,根据大脑所需营养素进行饮食搭配,让您了解大脑需求,吃对食物更健康。
  • 史迪威日记

    史迪威日记

    二战之前,他曾先后3次被派往中国。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东南亚节节进逼,他临危受命,被再次派往中国,指挥中缅印战区的对日作战。在将近3年的时间里,他指挥盟国军队在缅甸与日军展开了两次惊心动魄的大血战,为战胜日本法西斯立下殊勋。因战功卓著,他被晋升为四星上将。然而,他所始料不及的是,中美英三国由于各自的需要和利益,在对日作战的战略等问题上存在着尖锐的分歧,中美两国之间更由于军队指挥权和租借物资的分配等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他除了要忙于对付日本人之外,还要付出更大的精力去应付这些“国际政治问题”。盟国间的这些矛盾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史迪威也因此在1944年10月被解除了在中国的指挥职务。
  • 素食有理

    素食有理

    素食是件利于自身及全球的良心运动,它可以让你生活得更健康,可以减缓日趋严重的环境危机,可以减少世界性的饥饿和不公,可以为这个星球上其他动物的切身福利着想。成为一个有良心的素食关怀者,首先是要了解与素食有关的健康、环境、饥饿、资源、动物权利等各方面的知识。爱惜自己的身体,尽可能多地接触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最新且权威的科学知识;减少肉品消费,多食谷物、蔬菜、水果,或干脆成为素食者或严格素食者;让更多的人了解肉类对心脏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等的形成和加速有着重要的影响;呼吁减少农场化养殖或集约化畜牧,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向政府提议具有永续的、少伤害的农业建议,以维护我们日益紧缺的资源.
  • 搞定大BOSS

    搞定大BOSS

    她是傲娇千金,知名企业副董事,却被他一个小职员说无能,还要反炒她鱿鱼!电梯偶遇,他霸道欺近,将她抵上墙角……再三较量,她用天才的智谋,血洗无能败家女的称号,却发现早已丢了芳心。公司突临危机,破产之际,他凛然站出,却是以新懂事的身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奇妙无比的中国语言

    奇妙无比的中国语言

    本文主要内容为孔子的言语学形态、汉语发展的渐进性和系统性、《经史动静字音》别义异读考辨、《证诗经押韵》一文数理统计方法等。
  • 神级整形师

    神级整形师

    贝一铭是一个让众多明星私下里趋之若鹜,公开却又避之若浼的怪人!这一切只因为他的职业——整形医生!明里他是受女人追捧的整形医生,暗里他是丑神阿斯洛尔的使徒行者,收集丑陋、净化灵魂、拯救不美丽!对于贝一铭来说收集到的丑陋越多他就能得到更多丑神阿斯洛尔留下的传承、瑰宝!老白书友1群:177488682(无条件,欢迎各位书友前来扯淡)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 绿茵巨星

    绿茵巨星

    “一个男人所有的潇洒,所有的激情,都在这绿油油的草皮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助攻,每一个进球……”——李锐。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球员,走出国门,闯荡欧洲联赛,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绿茵巨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