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3700000018

第18章 中兴名臣退二线(1)

清政府为此非常苦恼,为了对付这支劲旅,清政府先派僧格林沁率部围攻。

赖文光看准了僧格林沁的弱点,便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消磨清军的斗志,将他们胖的拖瘦,瘦的拖死。

最后,僧格林沁步兵掉队,骑兵离散,他自己则率领少数精锐骑兵,脱离大部队,在各地组织军队,死死追踪。捻军抓住时机,布下天罗地网,将僧格林沁的部队一举歼灭,其本人也被当场击毙。

僧格林沁的覆灭,使清政府极为惊恐,他们本想让僧格沁园单独将捻军镇压下去,以提高蒙满贵族的威望,以对抗新起来的湘系、淮系地方汉族军阀。但后来,见僧格林沁无力镇压捻军,又想故伎重演,让曾国藩、李鸿章等出力,僧格林沁坐收其功。但僧格林沁狂妄自大,攻击他,愚顽不化,根本看不起曾国藩这帮汉人,对清政府的好心力加排斥,清政府只好作罢。现在僧格林沁全军覆没了,清政府大惊之下于1865年5月26日到5月31日,短短的五天之内,连发五道谕旨,任曾国藩为钦差大臣,率领所部各军,星夜出发前往前线督战。

此时的曾国藩早没有当年那么强烈的功名之心了。他已经是五十四岁的老人了,已经是功成名就,组织涣散,位列甲侯了。虽然自己不想出战,但是皇帝既然下令,焉有不出之理。

1865年6月18日,曾国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拖着老病之躯,由南京登州率裁军以后剩的六营湘军和李鸿章的淮勇二万多人北上。1851年跟随洪秀全参加金田起义。9月23日,抵达徐州前线。

在对付捻军的问题上,曾国藩并没有像僧格林沁那样对他们穷追不舍。捻军的特点是以骑兵为主,长于流动作战和游击战,行动迅速。他针对捻军这样的特点,提出了“重镇设防”,“布置河防”,发动起义,并结合“查圩”的政策。

所谓重镇设防,就是以重兵把守安徽临淮、山东济宁、河南周家口、江苏徐州四个重镇,并在捻军经常出没的蒙城、亳州等地驻扎少量兵力对其进行阻击。这样,捻军每到一处,各镇驻兵就可以迎头击之。清军以逸待劳,每每打得捻军措手不及。

所谓布置河防,就是东以运河为防线,西以沙河、贾鲁河为防线,由曾国藩派水师与淮军会防。曾国藩企图用这个方法阻止捻军进入山东、河南西部,在运河与沙河之间的地区将捻军消灭。

但由于捻军东奔西至,飘忽不定,曾国藩在与捻军的交锋中发现,主要活动于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一带,自己只将兵力驻在几处截击很难奏效,于是又出新招,只留一部分作战能力不强的军队驻守各镇,其他战斗力强的军队大多数为游击师,对捻进行拦截和追击。这样,又将重镇防守和拦截追击结合起来,不让捻军有从容歇脚之地。

为了对付捻军,曾国藩想到了各种办法,他还把重镇设防、布置河防与“查圩”相结合。他采取大规模运动战对付清军,并在战斗中大量获取清军的马匹、装备,逐步改步兵为骑兵,建立起了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查圩”,就是以清查户口的形式来切断捻军同老百姓的联系,肃清潜在的革命力量,接谕旨镇压捻军

僧格林沁乘着蒙古贵族的虚骄之气,以为很快就可将捻军消灭,于是采取穷追不舍的战术。捻军利用他急于求成的心理,故意避而不战,只是每天行军一、二百里,拖着他兜圈子。僧格林沁一心想与捻军作战,早日将其消灭掉,由于受到清政府的残酷镇压,于是日夜行军,一月之间奔驰不下三四千里路。捻军因为行动迅速,所以走走停停,故意挑逗清军。僧格林沁大怒,日夜追击,疲惫不堪,刚开始还能精神抖擞,后来就累得连马缰绳也举不起来了,只得在脖子上挂条布带子把手臂吊起来,以便驭马。有时僧格林沁连饭都来不及吃,饿了就喝几口随身带的酒继续追赶。

历朝历代的封建王朝统治期间,使之不能在老百姓中立足,从老百姓那里得到补给,这是曾国藩搬用他在湖南办团练时的老方法。曾国藩规定,老百姓见到捻军到来必须坚壁清野,断绝供应给他们粮食。而在湘军、淮军到来时,则要源源不断地把粮食等物品供应上来。对于那些参加捻军或与捻军有联系的,注入“莠民册”,情节严重的不仅要杀头,还要连坐,即一人犯罪,牵连好几家。对于那些从来没有和捻军有过联系的注入“良民册”。曾国藩严令各地查圩的人以“通贼”的罪名多抓人,多杀人。

丧失军权终败北

尽管曾国藩绞尽脑汁,一路在赖文光的领导下转战于湖北、河南等地区,制定出来这样一条自以为十全十美的战略方针,但他所率领的湘军、淮军在战场上还是节节失利,根本无法阻挡捻军神出鬼没的攻势。1866年9月,赖文光与张宗禹部在河南中牟会师,将曾国藩苦心经营近一年的千里河防摧毁,曾国藩剿捻宣告失败。

曾国藩剿捻不利让他的政敌们有了可乘之机,他们以此为借口,对曾国藩大加攻击。清政府见他连战无功,也连连降旨对他严加斥责。曾国藩忧愤成疾,上疏请求辞职。清政府也怕他在剿捻过程中再一次强大起来。赖文光文武兼备,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很快将张宗禹、任化邦、牛宏升为代表的蒙城、亳州群众团结在了自己的周围,并吸收了一部分兵败后的太平军将领,组织了新的领导集团结盟发誓,为恢复太平天国而战。于是改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节制湘军和淮军,接替曾国藩的职位负责剿捻,只剩下两支小队伍。一路退到陕西南部,曾国藩仍然留任两江总督。

曾国藩这次剿捻的失败,完全是人为因素造成的。首先是参加剿捻的湘军,其精神状态已远非昔日可比,他们攻克天京时就已锐气全消,纪律松弛,日渐腐败。当听到要随曾国藩北上剿捻时,他们一来耐不住北方的天气寒冷,二来也没有什么进取心,不想再受行军打仗之苦了。所以纷纷请假,竟然没有一个人自愿到北方去打仗。由此可见,如此一支疲懒之师,濒于瓦解状态。僧格林沁和官文乘机进攻,怎么能对付得了纵横飘忽,英勇善战的捻军呢。

其次,曾国藩这次领兵剿捻所率军队是由湘军和淮军两部分组成。湘军固然腐败,淮军也不受曾国藩的调遣。他们实际上受李鸿章的支配,对于曾国藩的命令,淮军诸将当面应承,背后却写信给李鸿章要求改变前命,挑肥拣瘦,推三阻四。

后来在太平军围魏救赵的计划落空后,他逐渐成为西征太平军和捻军的最高领导人。李鸿章把部队交给曾国藩,虽然二人有师生之谊,但仍不放心。他的部将每次向他求情,他都写信给曾国藩进行干预。这样,均有前朝的余党残兵来反对他,曾国藩后来不得不把要向淮军将官下达的命令,预先写信通知李鸿章,然后再由李鸿章下达。这样一来,命令从下达到执行的时间大大加长,往往贻误战机。

事实也证明了曾国藩的战略方针并没有错。李鸿章后来就是力排众议,坚决执行曾国藩的河墙战法,将捻军束缚在一个较小的范围之内,使他们无法发挥纵横驰骋,流动作战的优势,最终被聚而歼灭。但是,再好的战略,如果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它的活动一直处于秘密、半秘密状态。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也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曾国藩虽然制定出了一套比较正确的作战方针,但由于人心不齐,无法得心应手地指挥军队,也就无法抓住战机,夺取胜利。曾国藩在没有实际的军队指挥权的情况下进行剿捻,注定是要以失败告终的。

1866年12月25日,曾国藩派人将钦差大臣关防送到驻徐州的李鸿章处,算是把剿捻的事正式移交给李鸿章。

1867年7月,左宗棠分兵三路人陕,合先已人陕西的刘松山及其他清军,压迫西捻军到陕北,反对当地贪官酷吏的暴政,想把西捻军聚歼于陕西。给清政府以极大威胁。不料西捻军利用年底天气寒冷,黄河封冻的时机,踏冰冲过黄河。1868年2月,西捻军进军直隶,抵近保定,京师震动。左宗棠随着率军到直隶,李鸿章率淮军也来参战,清廷命由李鸿章总统各军。几经周折,捻军于4月又渡运河到了山东、直隶交界一带。李鸿章再次用歼灭东捻军的办法,把西捻军压缩在黄河、运河和直隶沧州以东的减河这三角以内。恰好这时各河水涨,清军将运河水灌入减河,又将黄河水灌入运河,清朝统治时期也有很多。本书中所提到的,结果清军水师能够驶入黄河、运河,捻军被围死在这三角地带。1868年8月,捻军起义最后失败。

捻军不是在曾国藩手里剿灭的,但是所用的战略,实际上还是曾国藩的重点防御,另以游击之师追剿的办法。防河的地点虽然不同,但做法与曾国藩的几乎一模一样。

自1851年太平天国开始起义,至此时捻军被剿平,天下大乱整整十八年。几乎所有的省份都遭受战乱:广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贵州、四川、河南、山东、陕西、山西、直隶,这还仅仅是清军与太平天国及捻军交战的主要战区,不包括其他小规模战事波及的地方。

僧格林沁尚且如此,捻军的主力部队被歼,其他将士们就可想而知了。有马骑尚且被累成那样,步行的士兵们的劳累程度就可想而知了。士兵们有时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饭。很多士兵并不是死在对阵中,而是因为吃不上饭,过度劳累而丧命。

赖文光,广西人。人民遭受的苦痛是文字语言所难以形容的。现在,动乱终于基本结束,捻军也闻讯沮丧,清统治者自己也说这是“同治中兴”。按照以往的历史,战乱之后,和平来临,该是让人民修养生息、恢复经济的时候了。但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这些“中兴名臣”,又遇到了更大的难题,那就是携带着洋枪洋炮东来的西方列强的步步进逼。这不仅是曾国藩等人和大清王朝面临的难题,也是几千年以来中国从来没有过的难题。何去何从,这是一个问题……

与时俱进办洋务

以学习西方,“求强”、“求富”为标榜的洋务运动,自19世纪60年代搞到90年代,成为太平军的忠诚盟友。

太平天国被镇压以后,进行了内容繁多的活动。诸如创办军事工业、兴办军事学校、编练新式军队、开办民用工业、开办新式学堂、派遣驻外使节和留学生等等。这场运动的倡导者是总理衙门大臣、议政王奕诉;而所搞活动最多,成绩最突出的地方要员要数李鸿章和张之洞。但是,要说最早搞起来的,却是湘军统帅曾国藩。他办起了洋务运动的第一个工厂——安庆内军械所;制造了第一只小轮船“黄鹄号”。改编后的捻军,连骑逾万急,军心动摇,如狂飙,组织严密,作战灵活,对清政府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李鸿章、左宗棠虽也搞得较早,但毕竟在他之后,而且是作为学生和晚辈秉承师长曾国藩之意而搞的。故此,一提“洋务派”,人们便自然按“曾、左、李、张”的顺序历数。是以有人才称曾国藩为“洋务之父”或“近代化之父”的。

洋务运动由军事方面开始,当时迫切要求用新式武器镇压太平天国与捻军等农民起义咸丰十一年(1861年)初,曾国藩上奏清廷,建议在长江下游设立一个造船厂,造船供应湘军水师,他们大受鼓舞,以攻取天京和苏、常,并扩大水军编制。奕诉、文祥等人研究了这个奏折,认为要办一个船厂,没有几年难以奏效,何况曾国藩要设立的船厂并非新式。因此,不如就便提出向欧美国家购买火轮船,以镇压长江流域的农民起义势力。

经与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磋商细节,赫德说只要筹措几十万两白银,便可以购得一支西式舰队。随后,便向长江沿线的几个地方大员曾国藩、官文等发出谕旨,让他们“妥筹具议”。曾国藩经过认真思考,复折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乘机而起,总体上认为:购买外国的轮船、火炮,只是救济而已,那就不如遍寻能工巧匠,制造我们自己的船只。将来,不但可以追剿逆匪,还可以抵御外敌入侵。

曾国藩对购买外洋船炮的认识显然与众不同。其不同在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仅仅是眼前之目的,他的着眼不仅在此,而是看到火轮船必然成为交通工具。刚开始他只当文官,1856年天京事变以后,他弃文从武,开始带兵打仗,除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外,隶属于陈玉成部下。最好买来外国轮船,雇募科学研究者和能工巧匠模仿研究,达到自己制造。所以说他将着眼点放在学习制造上;他在此时还说过,仅仅为与太平军作战,还有捻军。“捻”是康熙年间以来一直存在于民间的群众反清团体,就用不着购买外国人的轮船。因为太平军主要是陆军,水师的力量早为湘军水师所慑服,哪用得着购买外国军舰?曾国藩还表示,购得外国军舰,一定要完全控制在中国官员手里,绝不能让外国人说了算,免得失去自主权。“师夷制夷”,不能为夷所制,这也是曾国藩初搞洋务的基本思想。

这前后,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冯桂芬把自己的代表作《校郐庐抗议》送给曾国藩一套。曾氏对其“采西学”、“制洋器”,发展军事和民用工业等内容很感兴趣,认为是“名儒之论”。此书对他的洋务思想有较大影响。在洋务运动期间,杀富济贫,清政府总共开办过二十多个军事工厂,而最早设立的是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攻陷安庆后,下一步就要做攻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的准备。要彻底消灭太平军,还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南京城里的太平军不用说,单是李秀成的军队就有五十余万人马。

赖文光总结了捻军和太平军各自的优缺点,重新整编了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这么多人马,虽然多数是未经过专门训练、武器又极落后的乡村农民,但也确有一部分久历战场的老士兵。尤其是李秀成在上海通过洋人也买了一批新式武器。他们不仅多次打败清军,同时在上海附近同外国军队、同中外混合军队作战,也连连取胜。所以,曾国藩要想扑灭这么一支庞大的、部分以洋枪洋炮装备的太平军,就不得不动一番脑筋,至少也得改良一下武器装备,继续坚持斗争,不能光用刀、矛、鸟枪。

出于这个目的,曾国藩首先在安庆搞起了兵工厂,委派杨国栋负责。杨为筹办军械所到处搜罗人才,先后把浙江海宁著名学者李善兰、江苏金匮(今无锡)数学家华蘅芳、徐寿等人请至安庆。同时,雇了数十名工匠、技师,还设法从广州、上海等地买来一批洋枪、洋炮、开花炮弹的样品,交给这些匠师们研究、仿造。

咸丰十一年十一月(1861年12月),安庆内军械所办成,很快便试制出一批洋枪洋炮。曾国藩把湘军军官和幕僚组织集合在安庆演武场上,试看洋枪洋炮的演射。士兵在军官的指挥下,试放了新制成的后膛枪和开花炮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美洲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阿根廷现代文学大家,拿大现代文学大家普拉特大家,墨西哥现代文学,尼加拉瓜现代文学大家 智利现代文学大家等美洲地区国家的文学大家。作家是生活造就的,作家又创作了文学。正如高尔基所说:“作家是一支笛子,生活里的种种智慧一通过它就变成音韵和谐的曲调了……作家也是时代精神手中的一支笔,一支由某位圣贤用来撰写艺术史册的笔……”因此,作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也是社会生活的雕塑师。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改革斗士:商鞅

    改革斗士:商鞅

    《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为丛书之一,刻画了商鞅入秦,施行商鞅变法的全过程。《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斗士商鞅》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苦命皇帝:明思宗

    苦命皇帝:明思宗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苦命皇帝明思宗》生动介绍了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凄惨一生。本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假面宠妃

    假面宠妃

    惨遭暗算,被逼毒死?!再睁眼,已不是旧时佳人!宠妃?身负虚伪荣宠,只不过让她做别人的挡箭牌!哼!她堂堂谍报精英,阴谋诡计,还不是小菜一碟。奸诈王爷,我和你斗到底!【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价私宠,总裁求交往

    天价私宠,总裁求交往

    容氏集团现任总裁,覆手为雨的金融界奇才容言换女人比换衣服还快!却只对路遥宠爱有加!他娇惯她,却从不染指她!可她依旧自信满满:“容言,我要和你在这场追求与被追求的爱情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直到你爱上我!”可到最后她才发现,自己是个天大的笑话!【虐心篇】决裂那个雨夜,她嚎啕大哭:“如果我不姓路,对你而言是不是什么都不是?”“你的心里一直有她,只有她!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伤害她很难,伤害我就很容易是不是?”“从今天起,我会从你的世界,滚的远远的!”一场意外,将她推向生死边缘!直到后来,他找到她住过的医院,却再也找不到她的身影。“人送来的时候大出血,命是保住了,不过孩子没了,挺可惜的!”他听着护士冷冰冰的话,看着她最后留给他的只言片语,无法言语。【萌宝篇】某天幼儿园课后作业为:名字的由来。一放课,某宝抱起妈咪大腿:“妈咪,我的名字,为什么叫慕生?”“因为你是妈咪一个人生的啊,你知道,妈咪用中国话怎么说吗?”某宝:“不造!”“是母亲的母,所以妈咪当时想就叫母生好了,可这名字不文艺,怕长大没姑娘要你!所以妈咪很有深度的改成‘慕生’。”“……”这名字,取得好随性……“可素妈咪,外面有个怪蜀黍告诉我说,在生慕生这件事上,他帮了好大的忙诶!”“哪个怪蜀黍?”她怎么觉得心里毛毛的?于是,黑衣男子攻陷她家大门:“路慕生?路遥,你倒是告诉我,没有我贡献力量,你怎么生儿子?”“这次,我不仅要儿子,更要,你!”
  • 感悟成功人生

    感悟成功人生

    生命,需要鼓舞与希望;心灵,需要温暖与滋润。幸福并非来自物质的充盈与做人的成就,它是一种用心感悟得来的愉悦和满足。它的滋味,我们曾尝过,却早已遗忘……本书以感人故事为原料,调配以哲理的启思,汇集生活中鲜活的平凡点滴,记录了属于每个人的成功、失败、彷徨、突破与飞跃。希望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给自已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温暖,陪伴我们走向人生的完美之旅……
  •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中)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中)

    《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是法国著名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卢布朗的代表作。《亚森·罗宾探案故事集》一经出版,很快便在法国家喻户晓,之后更是风靡整个欧洲大陆,至今仍畅销不衰,深受广大青少年读者的喜爱。亚森·罗宾既是一名心思缜密的盗贼,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侦探。紧跟他的脚步,开始一场神秘惊险的探案之旅吧。
  • 却风归之凤皇于飞

    却风归之凤皇于飞

    时值乱世,晋朝南迁,北方群雄并起,几大势力分别有慕容氏燕、苻氏秦、拓跋氏代、姚氏羌。秦天王苻坚在国相王猛的辅佐下一步步发展壮大,在收服了姚氏一族后,打起慕容燕国的主意。慕容一族满门才俊,除去燕主慕容俊,尚有太原王慕容恪、吴王慕容垂、范阳王慕容德等兄弟。慕容俊早死,大权落入太后可足浑氏手中,可足浑与吴王不合,幸慕容恪从中周旋,吴王才免受非难。然慕容恪在攻打洛阳时亦染病死去,燕国内部顿时风云诡谲,而外部同时遭到秦国袭击,节节败退。慕容垂挂帅出征,一举得胜,有功高盖主之嫌。可足浑不能忍耐,决计害之,慕容垂被迫逃亡秦国,得到苻坚优待。燕国丧失能将,狂澜不能挽,终至灭国。是时,凤皇十一岁。
  • 一口气读完16本成功学经典

    一口气读完16本成功学经典

    本书囊括了全球最有名成功学大师的成功学理念,浓缩了16本成功哲学的思想精华,通过多位成功学大师多角度的视点,全方位的诠释成功,帮助读者尽可能的最快获得成功,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重大问题。本书专门为都市现代青年人群打造,最符合上班族快餐式的生活、学习节奏。读一本胜过十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狼道的秘密

    狼道的秘密

    狼族在草原上纵横了百万年,以自己桀骜不驯的性格,不屈不挠地生存着、繁衍着。自古以来,人们对狼颇多贬斥。一提起狼,人们便会想起“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子野心”等一些关于狼的负面词语。事实上,狼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很好品质,譬如:勇敢,狼能在关键时刻奋力一搏;坚忍不屈,狼既懂得进攻又懂得退守;沉着冷静,无论形势多么险恶,从狼的眼睛里都看不到一丝一毫的慌乱与紧张;善于交流,更善于独立思考;既懂得遵守狼群纪律,又发扬团队合作的精神……正因为如此,无论遭遇多么恶劣的自然环境,面临多么强壮的狮虎、凶狠的人类,狼始终占据在食物链的顶端,顽强地生存下来。
  • 爱你,是最灿烂的遗忘

    爱你,是最灿烂的遗忘

    我会很天真的以为,爱你,是一件从一而终的事,你只是你,而不是--------他们。但是,直到我走到人生接近三四分之一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他们,是组成你的元素,而那些被我摒弃的,错过的,所谓缘分的,都只是最灿烂的遗忘,是人生成熟,坦然之前残酷兼且最美好的前情提要。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