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2600000008

第8章 一年级孩子的家庭教育(4)

有的家长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就对孩子采取近于放任的态度,像鲁迅先生说过的那样,希望由自己肩负起黑暗的闸门,而放他到光明的地方去。先生当初作如此预言的时候,仍信着进化论,觉得人类总应当一代比一代更趋于完美,但实际上恐怕并非如此。在一些领域几千年来没有大的变化,甚至退步都是可能的。完全放任一个孩子,他会怎么样呢?很少有人敢做这样的试验,因为人生没有重新来过的可能。古时候斯巴达人的做法正好相反,几乎是严酷地对待自己的后代,倘若不能长成一个强健的人。甚至不惜置其于死地。现在中国人普遍的则是骄纵孩子。而任其自然的做法到底与骄纵有多少差别是自己也不易区分的。

当无所拘束时,恐怕大部分孩子会本能地趋于偷懒、享乐,而学习并不总是能够在愉快中完成的。一个人活在世上如果可以无须谋生,任凭性情作为,多数人会堕落。

过去说“君子之泽,五世而竭”,除了说明社会变迁往往很快之外,其中也含着这么一层意思,即可以纵情任性的子孙通常无法像他们苦难中磨炼出来的先辈一样,仍能充当国家的栋梁之材。所以教育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制造砥砺与磨难。这一点今天做得比较好的是日本人,他们的幼儿园大冬天也让孩子穿着短裤出操。中国人也许因为上一代的磨难太多,又因为乌托邦对多数人来说仍然是一种没有完全破灭的梦,难免还存着一种幻想。这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在戕害下一代。

传统的中国教育近于严酷,私塾先生是拿着板子上课堂的,这在上世纪初被革命者当成一种压迫。而新世纪当我们再回过头去看的时候,不能不感到在许多方面也许正因为没有压迫的缘故,学习质量大大下降了。即使对革新来说,这也不是一件好事。那么,如何在放任与规范之间寻找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恐怕需要更加慎重地来进行研讨。

家教感悟:

傅雷先生的儿子傅聪是一位国际级的钢琴大师,傅聪幼年是被父亲逼迫着学习钢琴的。傅雷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厉,他在楼上翻译作品,孩子在楼下练琴,中间稍有停顿,他就下来抓着儿子的头往墙上撞。这种做法不仅使孩子受到摧残,也使傅聪的母亲在精神上受到刺激。

傅雷对孩子的强制教育,完全是一个中国式的强权父亲的形象。这一点不但表现在他逼迫幼年傅聪学习钢琴上,也包括在生活上,他凡事都跟孩子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规定得清清楚楚,没有讨论的余地。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傅雷教子的教育方式,是值得反思的。然而,由于傅雷先生在学术上的造诣是众所周知的,也由于傅聪的成功,傅雷先生的家教方法至今仍然被无数家长仿效。

其实,傅雷对于自己的教育方式有过深刻反省,晚年他在给儿子的信中说:“我也知道,从小受些挫折对你的将来多少有些帮助。然而,爸爸毕竟犯了很多很大的错误。自问人生对朋友无愧,唯独对你和你母亲感到有愧良心,这是我近年来的心痛。这些天它一直像噩梦一样在我脑海里徘徊。

可怜我过了45年,父性才真正觉醒”。在傅聪回信表示已经原谅了父亲的过失之后,傅雷又激动地在第二封信中写道:

“我感到难以置信的高兴,儿子终于和我成了朋友,天下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吗?我为我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家庭教育讲究爱的艺术

爱,如阳光雨露,滋润着孩子们的幼小心灵。爱,是一种情感,架起父母与孩子之间理解信任的桥梁。爱,更是一种责任,父母应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引导孩子由蹒跚学步,直至迈入佳境。

天下没有不爱自己子女的父母,但为什么有孩子认为父母不爱他或者认为父母的爱是不够满足他的需要的呢?这牵涉到爱的表达问题。要让孩子“感觉”到父母爱他,父母一定要把爱“表达”出来。光是放在心里。孩子感觉不到,当然没用。但如果只是挂在嘴上。口口声声告诉孩子“爸爸好喜欢你,妈妈好疼你”,实际行动却没有多少喜欢他,疼他的意思,孩子是不会领情的,甚至这种“口惠而实不至”的形式,还不如干脆没有的好,免得孩子认为你虚情假意,反而惹起他的反感。因此,爱要付诸日常行动,作实质的表现,只有这样爱才有生命,有内容,至于爱到底是“说不说出来”倒还在其次。

敏于观察,及时回应

父母要敏于观察孩子的真正需要,并立刻作出回应。

有许多父母常常慷慨地向孩子倾注他的感情,天刚转凉就为孩子添新大衣,一有时令水果上市就马上买回家,让孩子尝鲜,星期天也不忘带他上街看电影、吃冰淇淋、去娱乐场、逛商场,孩子要什么家长就满足什么,甚至有的父母骄傲地说:“孩子,只要你听话,你要月亮我们也上天去给你摘。”这样的父母当然值得夸奖,但是他们花这么多的心血,有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呢?很难说。也许,你的孩子并不想得到一件新衣服,而是渴望看几本好书;也许,你的孩子并不在乎新水果,宁愿享受妈妈亲手做的一顿水饺;也许,你的孩子星期天并不想去看电影,而是想同你一块坐在院子里聊聊天。

作为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明白孩子的真正需要,并及时回应他的需要,这与宠他是两码事。发出你的回应之前,当然你要先收到孩子的信息。多数孩子的信息表达,程度在中等以上,你会很顺利地觉察到,但也有许多孩子,心里即使有七十分的不愉快,他的表情也只有一些皱眉而已,非要积累到九十九分,才“爆发”。如果你的孩子正是这样,你得把“天线”竖高,小心不放过他“心里面”的波动,一有消息,赶快作出反应。如果你很不敏感,就会错失一次表达爱的机会。例如,晚餐桌上,你的孩子一反常态,露出了笑容,你就得马上觉察,并追问下去,试探他:今天这么高兴,学校里是不是有好玩的事?这时他也许会告诉你原由,或是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或是体育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或是为别人做了一件好事,或是结识了一位新朋友……此时,你应该与孩子一同开心,并趁机夹一块好菜给他加油或跷起大拇指表扬一番。那一刻,你不觉得从孩子的笑容里看到了些什么吗?

精于营造,持之以恒

为人父母要会精心营造你与子女间的那份“爱”,时常为之浇水施肥,修枝剪叶,使这棵“爱之树”长绿常青。

爱孩子,就必须善于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他们的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当孩子成功时,不会忘了送上一句赞美,这胜过一剂良药;当孩子失败了,会及时给予一番鼓励,使他扬起希望的风帆:当孩子困惑时,为他指点迷津,令他豁然开朗;当孩子苦恼时,替他分忧解愁,让他心中有所寄托;当孩子犯错时,更会马上提醒、警告,以免他误入歧途。

父母对孩子的爱要持之以恒,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闲了,想到了,恨不得从头关心到脚;忙了,忘记了,就撇在一旁,漠不关心。也许,正当孩子孤单、寂寞,犹豫、彷徨,伤心、流泪,悲观、失望时,你却一时疏忽、大意了。这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父母能自然而然地走进孩子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地向你们敞开心扉时,那么,家庭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善于引导,合情合理

父母表达对孩子的爱,有时还需要考虑环境、场合,适时适度地表达出来。假如你发现从学校放学回家的孩子脸色不对,但家中恰好宴请了许多亲朋好友,这种情形下,你可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劈头责问。尽管你是出于关心。但孩子会觉得“丢面子”。其实你可以暂时搁一搁,等客人走后再说。如果你觉得必须马上解决,那就把孩子拉到一边悄悄地问,或者等他进了房间,再跟进去,待房门关上,好言相问。

一旦问出了原委,家长应该适度地处理。例如,孩子因为成绩考得不好而伤心,你也不能过分地责备,而应先安慰一番,让他明白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免不了遭受挫折、失败。人生好比是一条奔腾的河流,只有遇到礁石的时候,才会溅起朵朵浪花。然后与之共同分析原因。如果他的确已尽力了,就应劝说他不必太在意分数;如果是自己努力不够,那就“吃一堑,长一智”,赶快加油。人情人理的分析,真诚的关怀,心与心的沟通,孩子受挫的心灵会被烫平,也会留下被爱的体验,以后即使再遭挫折,也不致灰心丧气,一蹶不振,而是以乐观的态度,积极的行为,在挫折中学会达观、灵活、自信和锲而不舍。

时时送出爱的目光

目光是极为常见的一种非语言行为,柔和、热诚的目光会给孩子以激励;埋怨、责怪的眼神则使孩子感到不安和失去信心;瞪着大眼、斜着小眼则会使孩子恐慌,感到父母盛气凌人,轻蔑鄙视自己。

在家庭中,父母应时时注意用亲切和蔼的目光主动去捕捉孩子的视线,使他感到父母时刻都在关心着他,爱护着他。在交谈时,父母应注视着他,以表示出你在专心听,让孩子觉得你是他的“知音”。如果在孩子讲话时,你的眼睛不时地左顾右盼,那就会使孩子感到你心不在焉,他也就不愿在父母面前谈论他的想法和周围发生的事情了。

家长在孩子面前,应该始终保持亲切、和蔼、信任和期待的目光,这样的目光,能使正在上进的孩子受到鼓舞,继续努力,使遇到困难、思路阻塞的孩子看到希望、增添力量,使有缺点错误的孩子得到温暖、增强信心。

家教案例:

做孩子最好的读者——毛玉玲的故事

毛玉玲,北京某公司干部,一个孩子的母亲。每逢生日、新年,孩子总要给妈妈和爸爸送张贺卡。起初,她送给爸爸的贺卡是这样的——将心中浓浓的爱意化做千千的祝福,祝爸爸生日快乐,永远快乐!然后,封面又画只小狗和小老虎,小老虎手上捧个心给小狗,(妈妈和孩子属虎,爸爸属狗。)她爸爸看了内心也很感动,但只是喜悦地说了句:哟,女儿长大啦,记得爸爸的生日了,谢谢你。

随手就把它放在了桌子上。

当妈妈的生日到来时,女儿同样也给妈妈寄了一张卡片,她在卡片中这样写道:“送您一张很小的卡,说上一句很真的话,不必说母爱是丰满,是美好或是博大,只因她洋溢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就已是最美的神话。妈妈生日快乐!”然后,又在卡片醒目处画了一大一小两只老虎,欢爱之情跃然纸上。

同类推荐
  •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别烦,我也有个淘气儿子

    吕巧菱,一个十二岁男孩的母亲,一直摸爬滚打在青少年教育的第一线。兼之孩子从小“顽劣成性”,又练就了一身与特别淘气孩子相处、引导、教育的方法。现在孩子在重点中学学习,虽常常调皮捣蛋,但不管是学习、思维、性格都非常优秀,可见其独特家庭教育是成功的。曾出版书籍多部。
  •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内容包括产后的生理变化及特点、产后的康复及健美、宝宝的成长与护理、宝宝的喂养、新生宝宝的特点与护理5部分。
  •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你会教孩子吗(全集)

    本书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让孩子带着兴趣去学习,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等角度,总结出100个要点,来阐述如何教孩子。
  •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

    《好妈妈都是营养师(0-3岁宝宝营养配餐与饮食宜忌)》不同于市面上一般的婴儿食谱,它涵盖了更多生活中必须掌握的育儿知识,如宝宝每个阶段的标准体重,如何度过长牙的烦躁期,提高睡眠质量,补足各种微量元素,等等,针对宝宝的每个成长细节都给予了新妈妈们细心的指导。妈妈最懂宝宝,妈妈最懂妈妈。本着分享的心情,有了这本书。编者想把更多的好妈妈喂养智慧分享给大家,希望各位新妈妈能亲力亲为,给宝宝的每一餐都注入满分的营养和爱。
  • 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学习咋有那么难?看当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教育专家、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教育类畅销书第一名作者——林格如何解析学习本质,解放天下父母。本书是全国教育名家巡回报告会唯一指定用书,它最终价值是让教师和父母从单纯的“管教”里跳出来,一切为了获得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热门推荐
  •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格列佛游记(青少版名著)

    这是一部奇书,自1726年问世后,两百多年来,先后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广为流传,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不朽杰作。全书共四个部分,描写了外科医生格列佛航海漂流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的种种经历。小说通过虚构的情节,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的英国社会政治、法律、议会、竞争、军事、教育、社会风尚乃至整个人类的种种劣根性都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抨击。“一本好书奠定一种品质”本书你将获得的品质是“幽默”。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此岸彼岸

    此岸彼岸

    本书汇集作者近年创作的散文、诗作32篇,分为此岸、彼岸两大部分。作者以独有的“工程纪实”手法,讴歌了改革开放30年来生活在中国和美国两岸的精彩,自然流畅地展现了中国的富强、朋友的风采、我们的生活、儿孙的成长、美国见闻以及往事回忆等等。此书系作者71岁时为纪念敦堉(老伴)辞世十周年而撰写,魅力独具。重庆南开中学校友级刊《53南开人》曾刊载过本书的部分文章。
  • 俏皮农女发家:大叔求带走

    俏皮农女发家:大叔求带走

    一场飞机事故让身为农业科研员的明玉魂穿了。天呀!这是哪?破败的茅草屋,下雨能漏成筛子,有没搞错!家里居然还有两小萝卜头,明玉刚想利用自己的技术发家致富,想着缺点地,包子爹爹居然告诉自己,家有大山几十方里地。哇!看我如何大展身手吧。可是……好像人手不足,咋办,咋办?啥?北边洪涝?来了好多难民?哈哈哈!人手呀!人手呀!还是免费的。太好了!天助我也。看我如何带领全家发家致富吧..
  • 神莲

    神莲

    这个世界最美最好的安娜王后已经离世,东国的王东神陷入长达十七年的长痛中。直到一个名叫莲儿的女孩出现,一切才发生了改变。东神、莲儿、周和、惜若、陆明之、望月,他们到底有怎样的故事,请看本书《神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是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丛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医整体观·天人相应》介绍了天人相应与生命整体观、养生方面的知识。
  • 玉米玫瑰

    玉米玫瑰

    发现新事物新感觉是好的,似乎觉得在旧的事情上又有了一点新的意思更是深厚的甜蜜。
  • 穿越之枫花雪月

    穿越之枫花雪月

    一直以为只是一场实验,一直以为无心的我不会有感情,一直以为我不会为了男人哭泣,可是你的出现打乱了我的节奏,扰乱了我的心神,束缚了我的真心,交错的时空,真的会有结局吗?不同空间的你我让我不知道该如何抉择,是潇洒的说:“这只是虚幻的空间,我没有遗落自己的心,我可以继续潇洒的活在没有你的世界!”还是,放弃我的世界,在这里与你相守?迷失的空间,我该何去何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