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是智慧的体现。许多聪明人苦于缺少幽默感,归根结底是他们缺少幽默的智慧,缺少幽默的技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哈维·闵德斯在《笑与解放》一书中指出:“人人都可以成为笑的创造者,都可以把幽默感当作一种主动有效的才能,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最理想而又纯正的幽默是那些智者哲人莫逆于心的“会心的微笑”,是一种灵魂的顿悟感,是他们高卓的智慧碰撞出来的火花。他们将这一趣味用一种非常理智的方式表达出来,就形成了机智的幽默。
幽默的形成需要智慧,没有机智的幽默犹如盲人说瞎话,和尚念佛经,整个世界都会黯然失色。机智的幽默,嬉笑怒骂间自成文章。
幽默离不开智慧
幽默不是老老实实的文字,它是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搞笑的技巧,使人读了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并从中受到教育的一种能力。幽默不仅是智慧的迸发,善良的表达,它更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正如作家王蒙所说:“幽默是一种成人的智慧,一种穿透力,一两句就把那畸形的、讳莫如深的东西端了出来。既包含着无可奈何,更包含着健康的希冀。”
幽默不是油腔滑调,也非嘲笑或讽刺。正如有位名人所言:“浮躁难以幽默,装腔作势难以幽默,钻牛角尖难以幽默,捉襟见肘难以幽默,迟钝笨拙难以幽默,只有从容、平等待人、超脱、游刃有余、聪明透彻才能幽默。”
著名作家林语堂说:“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拿喝茶来说。在最好的茶的品类里,无论是西湖龙井,还是铁观音、碧螺春,都是刚喝的时候好像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好味道,静默几分钟后才品味出茶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若有人因为铁观音的味道不太强烈,先加牛奶再加白糖,那只能说他不会喝铁观音。
幽默也是雅俗不同,愈幽而愈雅,愈默而愈俗。幽默虽然不必都是幽隽典雅,然而从艺术的角度来说,自然是幽隽的比显露的更好。幽默固然可以使人隽然而笑,失声哈哈大笑,甚至于“喷饭”、“捧腹”而笑,而最值得欣赏的幽默,却是能够使人嘴角轻轻上扬的微笑。
钱钟书的《围城》中,有过这样一个场景:
“甲板上只看得见两个中国女人,一个算不得人的小孩子——至少船公司没当她是人,没有让她父母为她补买船票。”
在描写这个场景的时候钱钟书先生违背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模式,造成了“人们心理期待的扑空”。“算不得人的小孩子”,人们期待的是从年龄上说明,而作者却从船公司没让她补票的角度揭示,这种揭示出人意料却又合情合理,幽默的意味溢于言表。
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上。一个人只有有审时度势的能力、广博的知识,才能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从而作出恰当的比喻。因此,要培养幽默感必须广泛涉猎,充实自我,不断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从名人趣事的精华中撷取幽默的宝石。
这里再列举一个钱钟书先生的例子。
他曾写过这样一段文字:
“晚清直刮到现在的出洋热那股狂风并非一下子就猛得飞沙走石,开洋荤当初还是倒胃口的事……”
这里把抽象的“社会风气”的“风”比喻为自然现象中的“风”,只有这样才能刮得飞沙走石,既形象又风趣,没有大张旗鼓的幽默,但是幽默的味道早已从字里行间显露无遗。
培养机智、敏捷的洞察力,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以恰当的比喻、诙谐的语言,才能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当然在幽默的同时,还应注意,重大的原则总是不能马虎,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在处理问题时要极具灵活性,做到幽默而不俗套,使幽默能够为人类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
育智慧于幽默之中
幽默是智慧的产物。如果把幽默比拟成一个美人,她应该是内涵丰富、艳若桃花、气质如兰的,她应当能给人带来愉悦的享受。她比滑稽更有气质,也更加耐人寻味。
司马迁在《史记·索引》中曾经把“滑稽”解释为“能乱同异”。即通过巧妙地联想,把客观事物之间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相似转变为全部相等。这种“化异乱同”或者偷换概念就能造成一种“机智的幽默”。
一位少妇对她的丈夫说:“亲爱的,住在咱们家对面的那个男的,总是早上出门前吻他的妻子,晚上回家一进门也是先吻她。难道你就不会这样做吗?”
丈夫回答道:“当然可以,不过我跟她还不是太熟。”
这个聪明的丈夫巧妙地把自己的妻子换成了对门的少妇,偷换了概念,在不经意间显露出机智的幽默。
违反人们正常思维规律,对事物进行巧妙解释,或者说出人们意想不到的大实话,都会很好地达到风趣幽默的效果。
一位顾客在一家餐厅吃饭,米饭中的沙子很多,顾客把它们一一挑出来放在桌子上。服务员见此情景很抱歉地说:“都是沙子吧?”顾客摇摇头,说:“不,也有米饭。”
顾客巧妙的回答,一个违反常人的思维模式,轻松自然地造成了幽默和讽刺的效果。
一个衣衫褴褛的人蹲在积水只有五厘米深的水坑前钓鱼,所有经过的人都认为这个人是个傻瓜。其中一位过路人不禁动了怜悯之心,他和蔼地对钓鱼的人说:“喂,你愿意和我喝一杯吗?”钓鱼的人高兴地接受了他的邀请。他们喝了几杯饮料之后,这个人问钓鱼的人:“你在钓鱼,是吗?”“是的。”“那今天上午你钓到几条鱼呀?”“算上你,已经有八条了。”
看似愚蠢的行为却隐含着戏谑的动机,一旦真相大白之后,自然令人捧腹。
机智的幽默含蓄而又婉转,锋利而又忠厚,让人觉得尖利而又不鲜血淋漓,热辣而又不至灼伤。机智的幽默不是哗众取宠,而是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它使人在逆境中也能乐观面对现实,在顺境中有忧患之心。
善谈者必善幽默
通常情况下,真正懂得谈话艺术的人,其实就是那些既善于引导话题,同时又善于使无意义的谈话转变得风趣的幽默者。这种人在社交场上往往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可算作社交谈话中的幽默大师。单调的谈话令人生厌,因此,善谈者必善幽默。但这种幽默,并不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可以拿来打趣。例如关于宗教、政治、伟人以及关于某种令人同情的痛苦等,都是绝不能加以取笑的。在有的人看来,如果说话不够幽默,便不足以显示自己的聪明,这种想法又不免有些偏激。
美国心理学家保尔·麦基认为,幽默感对于人的社交能力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幽默家在一起好比读一本好书,受益无穷,欢乐无限。
有一次,温斯顿·丘吉尔的政敌阿斯特夫人对他说:“温斯顿,如果你是我的丈夫,我会把毒药放在你的咖啡里。”
丘吉尔笑笑说:“夫人,如果我是你的丈夫,我就会把那杯咖啡喝下去。”
这里,丘吉尔用巧妙的回答讽刺了政敌的攻击,以牙还牙,但并没有正面冲突,用温婉而又有力的幽默给了对方教训。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说话技巧,甚至是做人的技巧。
幽默语言可以使我们内心的紧张和重压释放出来,化作轻松的一笑。在沟通中,幽默语言如同润滑剂,可有效地降低人与人之间的“摩擦系数”,化解冲突和矛盾,并能使我们从容地摆脱沟通中可能遇到的困境。
在社交中,谈吐幽默的人往往能取胜,没有幽默感的人往往会失败。在交际场合,幽默的语言极易迅速打开交际局面。
善于谈话的人,有时候需要常拿自己开开玩笑。美国著名律师迪特是一位善于拿自己开玩笑的人。
有一次,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登台演说时,先将迪特介绍给听众:“他算得上是我国第一位公民!”迪特似乎可以立刻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大模大样地开着玩笑说:“诸位静听,第一位公民要开始演讲了。”不过如果他真那样做,就成了一个没人瞧得起的傻瓜。
那他该如何说呢?他不仅要利用这句介绍词幽默一下,并且还要从中博得听众的好感。他说:“刚才校长先生说的一个名词,我起初有些听不太懂。第一位公民——是指什么呢?现在我才想到,大概他是指莎士比亚戏剧中常常提到的公民。校长先生一定是研究莎氏戏剧极有心得的人,他替我作介绍时,一定又想起他的莎氏戏剧了。诸位听众一定知道莎士比亚常常把许多公民穿插在他的戏剧中,这些配角大都只有一两句话,而且多半是毫无口才、没有高明见识的人。但他们差不多都是好人。即使把第一和第二的地位交换一下,也根本不会显示出任何不同之处。”
话未说完,台下便响起潮水般的掌声。
如果我们能够在生活中多运用些幽默智慧的语言,就真的能够使我们身心健康、人际顺畅。我们的人生将到处充满喜悦与新鲜!
幽默的至高境界
事事都求“自然天成”为好,幽默也是如此。有准备的幽默当然能应付一些场合,但难免有人工斧凿之嫌;临场发挥的幽默才更为巧妙,更见风致。
1975年,在巴黎大学的博士论文答辩会上,法国主考人向陆侃如先生提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孔雀东南飞》这首诗中,为什么不说‘孔雀西北飞’?”陆侃如应声答道:“西北有高楼。”
他巧妙地利用古诗十九首里的句子“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作为孔雀东南飞的理由。面对刁问能机智作答,其才智令人惊叹。
幽默不是深思熟虑的产物,而是机趣自然的结晶,往往与快捷、奇巧相连。
开往日内瓦的列车上,列车员正在检票。一位先生手忙脚乱地寻找自己的车票,他翻遍所有的口袋,终于找到了。他自言自语地说:“感谢上帝,总算找到了。”
“找不到也不要紧!”旁边一位绅士说,“我到日内瓦去过20次都没买车票。”
他的话正巧被站在一旁的列车员听到,于是列车到达日内瓦车站后,这位绅士便被带到了拘留所,接受审问。
“您说过,您曾20次无票乘车来到日内瓦。”
“是的,我说过。”
“您不知道,这是违法行为?”
“我不这么认为。”
“那么,无票乘车怎么解释?”
“很简单,我是开着汽车来的。”
这位先生真是有“把稻草说成金条”的本事。无可非议,他是无票乘车者,但他能巧妙地运用幽默为自己开脱,列车员能拿他怎么办?
临场发挥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心智,它需要我们有冷静的头脑,能够保持从容镇定,不慌不忙。在各种晚会、文艺演出中,许多主持人、演员临场应变,妙语连珠,为晚会营造了欢乐的气氛,也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和喜爱。
临场幽默贵在能及时发现并抓住“触媒”,由此巧妙联想,得体发挥。
一个演员唱乐亭大鼓时,鼓板没打几下,那鼓砰然落地,观众哗然。主持人利用演员弯腰捡鼓的时机亲切地说:“诸位,今个儿节目是临时加的,这位演员没来得及带自己的鼓,用的是别人的,看来这鼓有点认生。”
一句话缓解了紧张的气氛,让我们不得不对这位主持人心生佩服。
一位杂技演员表演《踩蛋》时,不小心把脚下的一个鸡蛋踩坏了,观众都看见了,演员很不好意思地又换了一个鸡蛋,主持人连忙打圆场:“为了增加艺术效果,证实鸡蛋是真的,所以演员故意踩碎了一个给大家看。”不巧的是,主持人话音刚落,演员脚下又一个鸡蛋被踩碎了。观众马上转向主持人,这回看你怎么说。只见主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说:“唉,社会上的伪劣产品屡禁不绝,看来不抓不行了——连母鸡都生产劣质产品!”
这幽默风趣,这不用回家现取的机智,令人钦佩,一时满座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