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50800000001

第1章 颁奖辞

获得本届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有好几个国家的许多著名作家,瑞典学院已决定将该奖颁给一位作家;他的提名获得了六十多位德国艺术家、文学家和哲学家的支持,他就是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泽。这个名字复苏了我们对青春期及成年时代的记忆:尤其,我们仍记得他的短篇小说所给予人的文学性喜悦。虽上了年纪,他仍精力充沛,如果评审委员会是将此殊荣颁给最具代表性的文学作品以表示赞美的话,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物。评审委员会并不受年龄问题的牵掣,当然也包括除了具有真实价值性的任何问题。

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泽于公元1830年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哲学家卡尔·威尔漠·海泽,一位文雅然又坚毅的学者。从犹太籍母亲茱莉·沙林身上,海泽可能继承了热情而活泼的气质。海泽在许多方面显示出对大自然的热爱,有幸生长于一个对他呵护备至的家庭。他的求学时代过得很快,学习力强,有一段时间就读于柏林,后来在波恩大学跟着菲特烈·□兹研究浪漫小说语言学,公元1852年在柏林获得博士学位。其后海泽获得奖学金而得以到意大利旅行,因此通晓该国的艺术和文学。接着他的赞助人——诗人伊曼纽尔·该伯尔向他介绍了一位艺术史学家,不久后,海泽便和其女玛格丽特·库格勒订婚。他不知道如何找到工作,该伯尔再次帮助他,使其免除物质上的一切困扰。蒙该伯尔的推荐,在慕尼黑的马克西米连二世授予他一名义教授的职位。他的惟一职责在于参加皇上召开的文学晚会。公元1854年5月15日,他和玛格丽特成婚,喜气洋洋的年轻夫妇乃定居于慕尼黑,从那时起海泽就住在那儿,除了偶尔逗留于他喜爱的意大利。接着他成为繁盛人文生活的中心人物。海泽传记的详细记载里,只提及玛格丽特逝世后的几年他再婚,这次的对象是迷人的安娜·舒巴特。

公元1855年至1862年之间,海泽写了第一部散文体小说,分为四册,成了这一类型的名家。在海泽诸多小说中,值得~提的有《倔犟的姑娘》(1853);《安德瑞·台芬》(1859),饶富威尼斯色彩;具有强烈感的《尼瑞娜》(1875),系描述雷奥帕第的生活插曲;以及具有深奥道德观的《母亲的肖像》(1859);还有描写奇妙的抒情诗人的小说《马利恩》(1855)。在他的小说里,海泽保持其作品的严密准则,不刻意去制造故事的魅力和奔放不羁。他拓展自己的小说理论。至于“小说的文学价值”,他写道,“应该代表着重要的人类命运。所阐述的不必是每天的遭遇,但应该向我们透露出人性新的一面。视野狭窄的故事必须讲求紧凑性。”

名正言顺地说,海泽乃是现代心理学小说的开创者,他的小说里难得有偏见,这可能就是我们独爱他两部具有歌德式客观性的长篇小说一《人间孩童》(1872)与《在乐园里》(1875)——的理由,两者探讨的是道德问题,前者论及的是自狭窄教条中寻找道德的独立性,后者则讨论对抗苛刻清教徒的防御术。两部作品均明显地发扬了作者的人道精神。《在乐园里》还生动地描述了慕尼黑艺术家的世界。而《反抗潮流》(1904)里,海泽以反对决斗的态度,勇敢地向根深蒂固的偏见提出挑战。《维纳斯的诞生》(1909),阐明了特异的青春力量,该书去年出版,书中所采用的双重手法——从偏狭的禁欲主义里维护艺术自由,并对摹仿低俗、平庸、简单心态的自然主义予以争辩——。借以他一贯而坚决地拓展他毕生所追求的美感信念。

无论如何,海泽不只是小说和短篇故事的作家,他也是当代德国最重要的抒情诗人。他以韵文写成风格明朗的小说,其中采用三行体的《蝶螈》(1879)尤其令人难忘。戏剧虽非他本行,他究竟也写过出色的剧本,从总数超过五十部中可挑出两部来谈——一是具有爱国意识的《科尔堡》(1865),一是有趣的剧本《哈德里安》(1865)。剧中哈德里安的智慧和悲伤以一种最令人感动的手法被结合、被表现出来。

海泽的品味非常独立,虽然,《冒牌者与黑兰格尔地的维京人》(ThePretendersandVikingsatHelgelaud)备受他的朋友易卜生(Ibsen)的推崇,他却不喜欢鬼怪式和成批象征性手法的剧本。他的音乐素养很深,然对华格纳的感动力不及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萧邦和布拉姆斯作品来得深。

在一生的重要关头时,海泽都保有了相同的自我独立性。当他的朋友该伯尔写了一首诗给威廉王,在信中表明他期求一个在普鲁±治下的统一德国的意愿,作为巴伐利亚宫廷诗人的他因而被停薪。海泽也写了一封礼貌函请求革职,因为他同意该伯尔的每一个观点,而且希望分担他的命运。

海泽在意大利的知名度几乎与德国不相上下,他的无数精美译品使得意大利文学扬名于德国。由于他,雷奥帕第(Leopardi)、曼佐尼(Manaoni)、佛斯哥洛(Foseolo)、蒙狄(Monti)、巴利尼(Parini)和吉斯狄(Giusti)的作品被广泛阅读和激赏。

若是以为赫赫有名的海泽——这位经常被唤作幸运的桂冠受爱者——总是无忧无虑,总是被本国的领导阶级所认可,这是错误的。作为一个父亲,他深受丧失几个爱子之恸。他在诗性浓厚的歌曲里表达了悲伤之情,无视于曲调的阴郁,而绽放出无尽的美感。

论及文学观,这位阿波罗化的迷人诗人享有早期的声誉,乃是实情:然而他的诗观曾一度改变,也是实情。19世纪的80年代自然主义崛起,主宰了其后二十年的光景,挟其破坏偶像的攻势,箭头特别指向海泽,此乃最强悍的敌对者。对那些不择手段毁谤他的人而言,他是太和谐、太爱美、太希腊化了,他们要求感官反应、效果、怪异的放荡不羁和丑恶事实的翻版。海泽并不承认,他的感觉形式被他们粗鲁的行为所触犯;他要求文学应以理想之光来看待生活,而使事实改观。在详细和充满感性的小说《默林》(1892)里,他以阳刚的方式表达了他受伤的感觉。现在情势已变,若不是自然主义者党同伐异的话,海泽或许早就被他的国家推荐得奖。现在奇迹似乎改变一切,在任何地方这位光荣的老前辈被推崇:他是慕尼黑的荣誉市民,该地的一条街道以他为名;他已满载荣耀。在多种荣誉中,经许多批评家的推荐,瑞典学院颁给这位老诗人诺贝尔奖的殊荣,以表彰其尊崇之意。

海泽特立独行,他以富于美感之情忠于真理,而采用外在的写实来反映出内在的方法。席勒有句名言:“生活是真诚的,艺术则是冷静的。”海泽颇了解个中三味,在他的生命与作品里就表达了这种深奥的道理。美这个东西,应该被解放、被重新创造;既不该一味抄袭,也不该弃如敝履,它应该具有高贵的朴实性,海泽便是以这种观点来显示美。他不传道,因那将剥夺了美的直接性,然而在他的作品里却充满了智慧与高尚。他不说教,因人在徒劳无功后,将严重伤害到对宗教的感情。虽然他强调宗教的伦理性甚于教条性,也表达了对每种肃穆信念的深重敬意。他是宽容的,而非漠不关心。他歌颂,然所赞美的是神圣之爱,而非世俗之爱。他喜欢忠于本性之人,尤其那些忠于其高超天性甚于低俗天性的个人,海泽最具有恻隐之心。

在此庆祝场合,海泽因病不能参加,我们感谢他的作品带给无数人欢乐,且传达我们的问候之意到他慕尼黑路易士街的家宅,该屋乃是他多年来写诗的灵感之家。

注:保尔·约翰·路德维希·冯·海泽因病不能参加瑞典学院的颁奖典礼,故致答辞从缺。

同类推荐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名家名作精选:朱自清散文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
  • 宋词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唐诗、宋词,各极一代文学之盛,是我国韵文发展史上光芒万丈的两座高峰。《宋词三百首》是最流行的宋词选本,流传深远,最具宋词神韵。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热门推荐
  • 松开

    松开

    鲍贝:居杭州。中国作协会员,二级作家,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出版长篇《爱是独自缠绵》,《红莲》,《伤口》;中短篇小说集《撕夜》;随笔集《悦读江南女》,《轻轻一想就碰到了天堂》等。
  • 农女本色

    农女本色

    穿越不可怕,就怕穿过来被绑架!初来乍到,不知道自己是谁!人生地不熟,不知道哪里是家!捡个家,种个菜,绣个花。写写字,作作画,品品茶。田园生活,自得其乐,万事俱备,只欠桃花!可是,这突然掉下的桃花未免太多了些,她杂么觉得自己有被砸死的危险捏?一句话简介:身世不明农家女,富家安国满桃花。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

    只有经历过磨砺的人生。才能熠熠生辉。,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无双,腹黑世子妃

    绝世无双,腹黑世子妃

    传言,郡王府小郡主不良于行,偏甚得太后荣宠,一诏懿旨,赐婚于三世子,当夜,她便中毒而亡。再次睁眼,她是外星球的异能公主,木系魔法得心应手,更能笔起万物,洒豆成兵。废物?不良于行是她的伪装;懦弱?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无能?她一双巧手无人可及。他是当朝最为得宠的三世子,俊邪妖孽,武艺过人,智计无双,想要嫁给他的女人无数,他偏选择了不良于行的她。后来,他扔下一纸休书,她视若珍宝,潇洒离开。再次相见,她傲然而立,绝代风华,他怒不可遏:“你不是瘸子吗?”“谁告诉你坐轮椅的就一定是瘸子?我乐意,不行吗?”“既然不是瘸子,那便随我回去。”“不好意思,我已经收到休书了,不再是你的世子妃。”“本世子怎么不记得有写过休书?”“人不能太无耻。”“我有齿,还很白……”时过境迁,当她付出真心之时,才赫然发现,他竟是……而他所爱,更是另有其人……(文文先虐后宠,男女主身心干净,结局一对一!)
  • 第100次拒婚:不嫁腹黑老公

    第100次拒婚:不嫁腹黑老公

    什么温文儒雅,什么风度翩翩,全都是骗人的,这分明就是一头无比腹黑的大尾巴狼!!!可偏偏就有她这样的傻瓜,傻乎乎地把自己送到狼的餐桌上……六年后再次相遇,喂,男人,你要不要这么公报私仇?不要以为你是上司就可以为所欲为……某男摸着下巴:为所欲为?我觉得我已经很收敛了……某女气急败坏,“喂,你这是骗婚!”某腹黑男,笑的一脸愉悦,“不骗可以婚么?”一场精细谋划的游戏,到底是谁入了谁的局?
  • 农女小萌妃

    农女小萌妃

    【传说中的文案】风华绝代的墨王爷十分纯情,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下了雨丛林中会长蘑菇,小红萝就屁颠屁颠挎着小篮子去采。顾府的墨王爷喜欢吃蘑菇,小红萝又欢欢喜喜拿到王府门口去卖。一回生二回熟,王爷见她机灵可爱,叫她进了王府做烧火丫鬟。你来我往,又见她心灵手巧,就让她做了陪寝丫头。陪寝就陪寝呗,像她这样赔上自己小命的,也只是少数。风呼呼在耳畔回响,她脸朝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往事如浮云飘过。娘啊,这种时候还能出口放狠话的,一定是还没死到家!!!【一墨二红第一话】白衣公子:“是谁,惊扰本君梦境,还试图掰弯本君命根?”红萝:“叫什么叫,本姑娘只是来采个蘑菇。”白衣公子:“噢,原来是个不知死活的小丫头。”红萝:“吼什么吼,虽然本姑娘年纪尚小,但命中注定很有姿色。”白衣公子:“我的蘑菇不许你采。”红萝:“好,不许南山采,就去北山采。”白衣公子:“大胆!”【一墨二红第二话】红萝:“王爷,你不要和飘飘姑娘好,飘飘美人儿是个坏坯子,早就有男人了,她跟着你,只为分你的家产。”顾墨:“那小萝箩,你跟在我身边,又是为了什么?”红萝:“万一家产都分完了,我就乘火打劫,把你捡回去。”顾墨:“万一家产没分完呢?”红萝:“那我就死赖着不走。”顾墨:“…”【一墨二红第三话】红萝:“墨墨,大王妃说她不喜欢我。”顾墨:“哦,为什么?”红萝:“她说没我长得漂亮,嫉妒我。”顾墨:“小萝箩,她讨厌你,这很正常。”红萝:“可是她说要干掉我!”顾墨:“萝箩,她干不掉你,只有我才能…嗯,欺负你。”红萝:“…”【风流君的话】风流君又一抽风作品,走的是时下最流行的暖萌路线,但不慎走偏;思绪跳跃得厉害,偶尔脱线;有时故作正经,煽煽小感情,涉及朝堂之争。身心干净,至于结局…红萝说:“本姑娘福大命大,又长得如此美貌,王爷只让我一个人侍寝,侍寝一辈子,你说是个什么结局?”
  •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谋略全本

    政治家、军事家、商界领袖最推崇的传世之作!超越军事理论,原来兵法是最生猛的处世教科书。权威原文:以历史上最权威的版本为底本,准确可靠;经典重现:放大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还原原文诞生的史实真相;白话译文:精致、流畅,严格忠实于原著;案例解读:揭示原著思想精髓,解析古人千年智慧对现代职场、官场、商场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 包川作品选2:浅尝辄止

    包川作品选2:浅尝辄止

    本书在塑造普通人物形象时,总是将视角聚焦在小人物美好的品格和情怀上,努力地发掘他们的心灵美。善于在社会万象中采撷最具代表性的人和事,截取生活中的小片段,从普通人日常生活中最有人情味的闪光点人手,如邻里和谐、朋友互助、母子情深等,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人们的喜怒哀乐,倾注着对人物真诚的理解和同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