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400000031

第31章 经济心理学(2)

后来它们遇到一只正在准备注射海洛因的狮子。小白兔对狮子说:“狮子狮子,你为什么要做伤害自己的事呢?这片森林多么美好,让我们一起在大自然中奔跑吧!”狮子看了看针筒,又看了看小白兔,于是把针筒向身后一扔,冲过去把小白兔狠揍了一顿。看到这一幕,大象和长颈鹿吓得直发抖,它们为小白兔鸣冤道:“你为什么要打小白兔呢?它这么好心,让我们放弃毒品而去接近大自然。”狮子愤怒地说:“这个混蛋兔子,每次它吃了摇头丸就拉着我像白痴一样在森林里乱跑。”

趣评

长颈鹿和大象并不知道小白兔奔跑的动机,但是在从众心理的鼓动下,却加入了以小白兔为首的奔跑队伍,这种现象与投资心理学中的“羊群效应”如出一辙。

笑话中的心理学

在一群羊前面横放一根木棍,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跳过去,尽管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在了,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也称为“从众心理”。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指的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投资者由于对信息缺乏了解,很难对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合理的预期,便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来获取信息。在信息的不断传递中,许多人的信息将大致相同且彼此强化,从而产生从众行为。“羊群效应”是由个人理性行为导致的集体的非理性行为的一种非线性机制。

凯恩斯曾经指出:“从事股票投资好比参加选美竞赛,谁的选择结果与全体评选者平均爱好最接近,谁就能得奖。因此每个评选者都不选他自己认为最美者,而是运用智力,推测一般人认为最美者。”具体到投资领域,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小投资者往往会采取追随大众和追随领导者的方针,直接模仿大众和领导者的交易决策,以此来规避投资风险。除此之外,系统机制也可能引发“羊群效应”。例如,当资产价格突然下跌造成亏损时,为了追加保证金或者遵守交易规则,一些投资者便不得不将他们持有的资产割仓卖出。如果很多人都投资股票市场,便可能导致投资者能量迅速积聚,从而形成趋同性的“羊群效应”。在追涨的时候大家都蜂拥而至;大盘跳水时,每个人都恐慌出逃,此时极易将股票杀在地板价上。这就是为什么牛市中慢涨快跌,而杀跌又往往一次到位的根本原因。

“假如你在绝望时抛售股票,你一定卖得很低。”这是投资大师彼得·林奇的金玉良言。其实当市场处于低迷状态时,正是进行投资布局、等待未来高点收成的绝佳时机。但是由于大多数人存在着“羊群心理”,当大家都对未来悲观时,一些具有最佳成长前景的投资品种也无人问津;等到市场热度增高,大家又争先恐后地进行抢购,随着市场的调整,再一窝蜂地匆忙杀出。可以说,“羊群效应”是大多数投资人都无法克服的投资心理。

◎ 千万记着说“不”——框架效应:快卖涨势股,慢卖跌势股

——小姐,我可以吻你吗?

——不。

——那,请允许我用胳膊挽着你的腰,好吗?

——不。

——这个,那么,让我握着你的手,总可以吧?

——不。

——小姐,你为什么总是说“不”?

——妈妈说,和男孩子第一次约会时,千万记着什么都要说“不”。

——那么,小姐,你介意我握你的手吗?

——不。

——小姐,你介意我挽着你的腰吗?

——不。

——小姐,你介意我吻你吗?

——嗯……不!

趣评

对于同样的要求,男人采取了不同的问法,获得了截然相反的答案,或许你会觉得这种现象很滑稽,然而在股票投资市场上,“快卖涨势股,慢卖跌势股”的现象与上述笑话有着类似的逻辑。

笑话中的心理学

“框架效应”是指面对一个问题,两种在逻辑意义上相似的说法却会导致不同的决策判断。在消费领域,当消费者感觉某一价格带来的是“损失”而不是“收益”时,他们对价格就会更敏感。

为了解释“框架效应”,我们来看下面的例子:

在A加油站,每升汽油卖5.6元,但如果以现金的方式付款,则可以得到每升0.6元的折扣;在B加油站;每升汽油卖5.00元,但如果以信用卡的方式付款,则每升要多付0.60元。

显然,从任何一个加油站购买汽油的经济成本是一样的。但大多数人认为:A加油站要比B加油站更吸引人。这是因为,与从A加油站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要比与从B加油站购买汽油相联系的心理上的不舒服少一些。A加油站是与某种“收益”(有折扣)联系在一起的,而B加油站 则是与某种“损失”(要加价)联系在一起的。

研究发现: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当衡量一个交易时,人们对于“损失”的重视要比同等的“收益”大得多。

再看下面两个关于选择的题目:

A. 一笔生意稳赚800美元;B.一笔生意有85%的机会赚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分文不赚。

C. 一笔生意稳赔800美元 D. 一笔生意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

结果表明,在第一种情况下,84%的人选择稳赚800美元,表现在对风险的规避,而在第二种情况下87%的人则倾向于选择“有85%的可能赔1000美元,但相应地也有15%的可能不赔钱”的那笔生意,表现为对风险的寻求。

经济决策的理论历来认为,人从根本上来说是理性的。然而,人类在许多方面有非理性的特征,收益和损失完全是以认知参照点为依据的,参照点不一样,人们决策的方式也不一样:面临收益时人们会小心翼翼选择风险规避;面临损失时人们甘愿冒风险倾向于偏好风险。

在股票投资市场上,当股价上涨的时候,人们为了获得稳定收益,很快就把股票卖出;而当股价下跌的时候,人们总是怀着“股价还会上涨”的心理,采取了风险偏好的做法,死死地抓住跌势股。这种心理往往导致人们遭受到更大的损失。

◎ 献给上帝——心理账户:将某笔账算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的头上

有一个流浪汉,他无意中买的一张彩票中了头奖。当他来到教堂祷告时说:“神父,我有罪啊!我本想把钱都献给上帝的。”

神父说:“那很好,主会祝福你的。”

流浪汉接着说:“但是,我把钱抛向天空,上帝他却总是不拿呀!”。

神父:“……”

趣评

对于意外之财,流浪汉准备把它献给上帝(尽管只是虚伪的慈善),如果这些钱是流浪汉通过劳动所得,他便不会想到关上帝什么事了。可见,虽然同样是钱,但是如果钱的来源不同,人们便会区别对待。

笑话中的心理学

“心理账户”是行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由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查德·塞勒所提出,是指对于总体经济账户上的进出项记录,人们将它们记录到若干个不同的心理分录科目。也就是说,人们自发地对自己所获得的金钱分门别类,以致针对不同的类别采取不同的态度。通俗地来说,即“将某笔账算到某件事情或者某个人的头上”。例如,你这个月意外地获得了1000块钱的奖金,由于认为这是出乎意料的财富,你多半会很快地将它们花光,如花800块钱买一条心仪的领带。但是如果这1000块钱是以获取工资的方式获得的,你大概就不会这么大方了,也许会谨慎盘算一下如何使用它们。正是由于把1000块钱归类到了不同的心理账户,所以你的消费行为截然不同。

关于心理账户,塞勒教授讲过这样一段亲身经历——

有一次他去瑞士讲课,获得了不错的讲课报酬。他很高兴,便在讲课之余在瑞士进行了一次旅行。虽然瑞士是全世界物价最贵的国家,但是教授仍然对这趟旅行非常满意,觉得物超所值。

后来,塞勒有一次去英国讲课,也获得了不错的报酬,于是又去瑞士旅行。可是这一次旅行却让塞勒感觉非常不舒服,他觉得瑞士的物价太高了。

为什么同样是去瑞士旅行,花同样的钱,前后两次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呢?原因就在于,第一次旅行时,塞勒把在瑞士赚的钱与消费的钱放在了一个账户上;第二次旅行则不是这样,他把从英国赚的钱放在了瑞士的账户上。所以他觉得,第二次的旅行没有第一次旅行愉快。

按照常理来说,我们都有两个账户,一个是经济学账户,一个是心理账户。在经济学账户里,只要绝对量相同,每一块钱是可以替代的;在心理账户里,人们对每一元钱并不是一视同仁的,而是根据钱的不同来源,对“去往何处”采取了不同的态度。一般而言,心理账户有如下3种情形:

(1)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账户中,不能相互填补;

(2)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做不同的消费倾向;

(3)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

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个体在做决策时往往会违背一些简单的经济运算法则,从而做出许多非理性的消费行为。例如,如果一个人偶然从股市上赚了很多钱,在随后的投资行为中,他便会采取风险更大的投资决策。这种冒进的行为常会导致投资者输掉大量的金钱。

◎ 产后而亡——赌徒心理:执迷于随机的成功

有一个人是个名副其实的赌徒,总幻想在赌桌前发财致富。一天,他拿了一张面值为1000法郎的钞票去赌博,几个小时后,他回来了。妻子忙问:“那张大票子生孩子没有?” “生了,生了,”赌徒从衣袋里掏出两张十法郎的钞票,哭丧着脸说,“不幸的是,它们的母亲产后去世了。”

趣评

有一些人沉迷于赌博游戏,是因为在每一场赌局开始前,他们都幻想着自己是下一个超级赢家。虽然获胜只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他们总会认为自己便是下一个幸运儿。

笑话中的心理学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曾经在著名的斯金纳箱(一种动物实验仪器,箱内设有一杠杆或键,动物在箱内可以自由活动,当它压杠杆或啄键时,就会有一团食物掉进箱子下方的盘中,动物就能吃到食物)中做过一个关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在最初的实验中,箱子中的小白鼠每按30次按钮就可以吃到食物。而在随后的实验中,小白鼠是否获得食物与按钮次数无关,随机获得食物。

实验发现,在最初的实验中,小白鼠得到食物后,会休息一会儿,必要时再持续按键;而在随后的实验中,由于小白鼠无法预测食物什么时候滚出来,便不断地按键,如果某次按键后滚出的食物特别多,或者长时间食物没有滚出来,小白鼠按键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想想赌徒的行为,可以发现现实世界的赌徒与这只小白鼠的心理相差无二:当某个赌徒在某次的牌局中赢了较多的钱后,他并不会就此收手,反而会继续赌下去,因为他幻想着更好的运气,期望能够赢回更多的金钱;当一个赌徒长久输钱后,也会继续把赌博游戏坚持下去,因为他总认为也许下一局就彻底赢回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好赌成性的原因所在,不管他们此时是输家还是赢家,他们都无法从赌局中抽身而出,因为他们期望着随机获得更大的利益。

相对操作必然引发行为结果的规则,一些与概率相关的获得能激发人们更大的操作积极性。所以,总是有很多的人醉心于股票投资,前仆后继地投入到这个高风险的游戏中。

◎ 时来运转——赌徒谬误:3个跌停板之后,市场不一定会反弹

有个蔬菜商驾车送货时撞伤了一名老妇人,老妇人便将他告上了法庭,蔬菜商为此付出了很大一笔补偿费。几周以后,蔬菜商的货车又撞倒一位老绅士,这位绅士同样诉诸法律而获得了一大笔赔偿金,而蔬菜商则几乎被带入破产的境地。

一天,蔬菜商正在家里闲坐,他的儿子风风火火地跑了进来:“爸爸!”孩子喊道,“不好了,妈妈被一辆旅行车压死了……”

顿时,蔬菜商眼里涌出了两行热泪,激动地说:“我终于时来运转了!”

趣评

所谓的“时来运转”便包含着“风水轮流转”的心理推理,然而科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你持续走背运时,你并不一定会反弹走好运。

笑话中的心理学

关于好运气和坏运气的转换,人们常有这样的推理:遇到持续的坏运气后,便会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该走运了,因为风水轮流转,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倒霉。然而,事实上,这是一种不合逻辑的推理方式,认为一系列事件的结果都在某种程度上隐含了自相关的关系,即如果事件A的结果影响到事件B,那么就说B是“依赖”于A的,这便是心理学中的“赌徒谬误”。例如,如果一个赌徒一晚上手气都很差,便会认为再过几次之后自己就会成为赢家;股市大盘连续上涨4天后,人们便会做出下跌的预测;经历连续几天的好天气后,人们就会担心随后会下大雨。

为了更好地诠释“赌徒谬误”,我们可以用重复抛硬币的例子来说明。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机会是0.5(1/2);连续2次抛出正面的机会是0.5×0.5=0.25(1/4);连续3次抛出正面的机会率为0.5×0.5×0.5= 0.125(1/8),以此类推。

现在假设,我们已经连续4次抛出正面。发生赌徒谬误的人说:“如果下一次再抛出正面,就是连续5次。连抛5次正面的机会率是(1/2)5 = 1/32。所以,下一次抛出正面的机会只有1/32。”

以上论证步骤看似正确,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假如硬币公平,抛出反面的机会率永远等于0.5,不会增加或减少,抛出正面的机会率同样永远等于0.5。连续抛出5次正面的机会率等于1/32(0.03125),但这是指未抛出第1次之前。抛出4次正面之后,由于结果已知,不在计算之内。无论硬币抛出过多次和结果如何,下一次抛出正面和反面的机会率仍然相等。实际上,计算出1/32机会率是基于前4次出正反面机会均等的假设。因为之前抛出了多次正面,而论证这一次抛出反面机会较大,属于推理谬误。这种逻辑只在硬币第1次抛出之前有效。

在期货市场上,3次跌停板之后,为什么会有很多投资者认为市场会反弹?因为投资者认为否极泰来是事物发展必然的趋势,而实际上这一思维方式等同于“赌徒谬误”。结果,由于秉这一观点,很多有经验的投资者都死于趋势行情说。

◎ 空姐的智慧——赌场的钱效应与蛇咬效应:为什么赌博让人们欲罢不能

一天,在一班长途飞机上,机长在休息时想与一位空姐搭讪,然而空姐并没有兴趣理会机长,只是自顾自地翻阅手里的杂志。

于是,机长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吧。”

空姐仍然无动于衷

机长接着说:“游戏是这么玩的,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回答不出来,你就给我5美元,然后你再问我一问题,如果我不知道答案,我就给你5美元。”

空姐依然不屑一顾。

机长觉得很没趣,然后又加大筹码:“这样吧,如果你回答不出来,你给我5美元,如果我回答不出来,我给你100美元。”

空姐放下杂志,盯着机长看了5秒钟,然后说:“好,那你问吧。”

同类推荐
  •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600题让你精通心理学3

    全球最强势的神秘力量,你不可不知的超级潜意识!几百万年以前,在宇宙万物之中,蕴藏着一股神秘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创造一切。在160多年前,科学家发现了这种神秘的力量。近十年以来,它在180多个国家流行开来,它风靡全球,改变世界!它就是潜意识!
  •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

    《跟乐嘉学性格色彩》这本工具书简便、实用、易学、能触动人心最底部。让你可以搞定一切你想搞定的人。文雅点就是,与谁都能友好相处并且可以达成你的目标。乐嘉首先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世界,告诉“性格”与“个性”的区别,“行为”与“动机”的不同。然后依次带你进入性格色彩的情感世界、帮你分析性格色彩的职场关系、然后把握生活,最后教你性格色彩的钻石法则。当女人说“我不要你管”的时候,你知道她心里真正的想法吗?当你想和老板谈加薪的时候如何能顺利谈成。不同性格色彩如何理财……
  •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弗洛伊德9:自我与本我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超越快乐原则》修正了弗洛伊德早期的本能学说,第一次提出人存在着死的本能与生的本能,并把这两种作用相反、同时并存的力量的斗争视为整个生命运动历程的决定者。《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系统论述了关于“群体的本质就在于它自身存在的力比多联系”的理论。《自我与本我》谈及意识、前意识、潜意识,阐述了自我从本我、超我从自我分化的过程。《抑制、症状与焦虑》是弗洛伊德对压抑与焦虑及心理防御机制关系理论进行修正与补充的主要论著。
  •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一口气读懂心理学

    揭秘日常生活中人人该懂的心理法则;传授人生旅途中一用就灵的心理策略。了解了自己的心理,你就是强者;了解了别人的心理,你就是智者。越是清楚自己和别人的心理,你就越能掌控周围的事物,越能把握自己的生活,成功和幸福就离你越来越近……
  •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每天都会用到的趣味心理学

    心理学隐秘白金法则,FBI每日贴身研读。选最有味的视角,读最好玩的心理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标签,在每一张标签下,都有一个你所未知的自己。每天一节心理学,让你我在充满问号的生活中求得一枚句号。心理学,你可以懂。
热门推荐
  • 嫁祸

    嫁祸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隐身草的秘密

    隐身草的秘密

    放暑假的第一天,罗奕奕迎来了他的堂妹豌豆妹妹。豌豆妹妹的大名叫做罗琬琬,不过每个人都叫她“豌豆妹妹”,因为豌豆是她最喜欢的蔬菜。豌豆妹妹离不开豌豆,就像熊猫离不开箭竹,兔子离不开青草。绿蘑菇状的叶片可以隐身,青樱桃状的果实可以现身。叶片是甜的,果实是苦的。一次偶然的发现,奕奕和豌豆妹妹掌握了用隐身草隐身的诀窍,这可比玩具战斗机、捉迷藏和之前玩过的任何游戏都要刺激有趣得多。
  • 龙骸战神

    龙骸战神

    龙骸现,星河变!一个原本挣扎在星际文明底层的人类联邦平民少年罗晟,在意外之中得到来自宇宙深处的神秘生物——龙的其中一只龙眼。随着散落于宇宙四方的龙骸逐渐收集齐全,这种神秘生物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且看罗晟今后披荆斩棘,纵横星际花都,怀拥精灵美人,脚踏邪恶种族,登临宇宙之巅,铸就龙骸战神!
  •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曾国藩冰鉴(第三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洪荒游戏场

    洪荒游戏场

    洪荒广博,无边无际,生灵亿万,乃是最不可揣测的存在。可对于白夜来说,洪荒就是一个游戏场。【名称:白夜】【等级:0级-洪荒生灵】【先天阵营:人族】【阵营声望:0】【功德:0】【业力:0】【经验:0%】“嗯。初始数据低了点,不过没关系,我可以修炼!任务模块、阵营模块、社交模块都已经开启!太上圣人也不过是78级圣人阶位而已,赶得上!”
  • 我在古代当媳妇

    我在古代当媳妇

    什么,吃喝嫖赌,寻花问柳我无权过问,娶我只是迫于家族压力。公子你不想娶,老娘我还不愿意嫁了。明明约法三章,可是转身是谁专制独裁掐我身边桃花,大言不惭宽衣解带,自荐枕席是媳妇的应尽义务,还要生群小娃娃打酱油。怒了,姐姐我不伺候了,公子咱和离成不!再玩下去真要引火自焚。公子更怒,女人和离你试试,马上将你就地正法。好吧,看在你扮猪吃老虎还靠谱,我就暂且做个贤妻良母,安安心心在古代当个五好媳妇。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古龙文集:多情剑客无情剑(下)

    本书以旧派武侠名家王度卢《宝剑金钗》中的李慕白为原型,将小李探花李寻欢摆弄于朋友义气与爱人情感的强烈冲突中,加之以武林争霸的阴谋与野心,在情节上表现得极有戏剧张力,而无论是“兵器谱”中的正邪双方(天机老人、金钱帮主、小李探花、银戟温侯、嵩阳铁剑)或未列兵器谱中的阿飞、荆无命,乃至于女阴谋家林仙儿,都写得有声有色。这部作品运用了相互映照的写法,深刻描摹出一个人光明与黑暗、狂野与温和的性格冲突,是古龙小说中最经得起以心理学理论作品。
  • 不等到泪倾成海

    不等到泪倾成海

    —☆—爱情有两种,一种是你想牵他手,在街上,超市里走,你们做.爱,做饭,你们看电视给对方夹菜,你们在一起,像头驴子,转啊转,把时间磨成粉末,然后用粉末揉面,做包子饺子面条,吃下去心满意足,还有一种,是远远的,用一点微弱的想象,给这暗下去的岁月,涂一抹口红。—☆—她实在是有够衰,男朋友前脚劈腿,后脚父亲就出了车祸躺在医院里被诊断成了植物人。为了医药费,一纸契约把他和她绑在一起,本来是各取所需,谁知道前男友携未婚妻重新出现在她面前,她无意拉他入戏,他却将她狠狠压在身下,告诉她作戏要做全套。她其实不太敢爱他,他太优秀,太耀眼,于她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她怕一切不过是他的一时兴起,怕成为他的弃如敝屣,所以,假装不爱他,假装不在乎。忘记有人曾说过的,不要因为害怕受伤害,就不敢求一次倾心的相遇。—☆—因为,在这场爱情里,用情深的那一个人,从来都不是她。—☆—ps:如喜欢本文,请【动动】小指头让言的文进入你的【书架】,谢谢!
  • 江河秘闻录:长江诡话

    江河秘闻录:长江诡话

    长江,比黄河更神秘的母亲河。蛊术,赶尸,过阴……无不诞生流传于长江流域。祝融官,长江秘密的守护者,一个传承千年的隐秘组织,和一个从不公开的惊天秘闻,中国最神秘的“有关部门”。一场诡异的中毒事件,将江淼牵扯进迷离的漩涡。无数江湖奇人,匪夷所思的事件背后,都隐藏着难以置信的真相!数不清的暗地交锋,道不尽的上古秘辛,都围绕着神秘的长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