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100000001

第1章 楔子

纽约市警察局大楼位于中央街,在三楼的刑事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个巨大的档案柜。柜子里有许多绿色的卡片,都是刑事案资料索引卡。其中一张卡片上清楚地写道:

玛格丽特·欧黛儿。西七十一街一百八十四号。九月十日。谋杀:晚上十一点左右被人勒死。同时屋内被洗劫一空,珠宝失窃。尸体由女仆埃丽米·杰弗逊发现。

虽然只是几句简单冷漠的记述,但其中所记载的,却是这个国家犯罪史上最令人震惊不已的刑事犯罪案件之一。在这起案件中,充满了许多矛盾的、令人困惑的疑点,凶手的犯罪手法也相当独特,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智慧型的犯罪,不要说是普通的警员,就是在检警双方中有着丰富的办案经验和缜密思维的检察官和刑警们也都感到束手无策。每一次调查的结果都只有一种:玛格丽特·欧黛儿遭遇谋杀的可能性很小。然而,被勒死并横放在客厅沙发上的女孩的尸体,却很好地证明了上述结论的可笑与荒谬。

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整个案件最终走向明朗化,许多疑点和潜藏在黑暗当中的人性的龌龊之处都显露了出来,还有那些被绝望与悲痛折磨到令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的人心。其实对于读者而言,这个故事本身就像是一出饱含激情的通俗剧,令人充满着无限浪漫的遐想,就像是由巴尔扎克的小说《人间喜剧》改编而成的戏剧中所描述的贝伦·纽辛珍和艾瑟·凡格赛的伟大爱情,以及郁郁寡欢的托皮尔的死亡悲剧一样。

玛格丽特·欧黛儿出身于百老汇,是一个性感尤物,一个耀眼的明星。她俨然是这个虚幻的、物欲横流的艳俗时代的代表人物。可以说,在死前的两年的时间里,她一直都在这座城市的夜生活当中扮演着最耀眼的、最受欢迎的公众人物的角色。以她现在的受欢迎程度,如果是在我们祖辈生活的那个年代,她也许会被冠以“城中瑰宝”的称号。然而,如今有太多人渴望进入到这个圈子当中去实现自己的梦想。这个龙蛇混杂的圈子里,到处充斥着黑道势力和暴力团伙,以至于这个圈子已经不能够容许任何一个竞争对手脱颖而出。但是,这个剧团的众多宣传人员,无论资历深浅,都十分喜爱玛格丽特·欧黛儿,因此,她的名声也逐渐地在这个属于她的小小世界里传开了。

至于她的坏名声,大多来自那些有关她和一两位欧洲王储私下有染的八卦新闻。她凭借着舞台剧《布里多尼女仆》一炮走红,此后的两年时间里,一直待在国外。这出既叫好又叫座的舞台剧,将她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小演员一下子捧上了一线明星的宝座。也许有人会以为,她的宣传人员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趁她不在国内的这段期间,拿她的那些八卦绯闻来大肆宣传一番。

在她的成名道路上,她的天生丽质也或多或少起到了一些作用。她属于棱角分明、美艳动人的那一类型。记得有天晚上,我到安乐斯俱乐部消遣,看到她在那儿跳舞——这家俱乐部的业主正是臭名昭著的莱德·雷根,而这个地方也是寻求夜生活的人们的最佳去处。抛开她那娇艳动人的容貌不说,当时最吸引我的是她那独特的魅力。她中等个子,身材纤细,凹凸有致,拥有狮子般高贵的气质,并且我还感觉到她有一点冷漠,或者可以说是高傲。也许这种感觉来自于对她与欧洲王储有染的传闻的联想。

她的红唇,有如那种专伺权贵富豪的交际花的嘴唇般丰厚嫣红。她的眼睛,就像是罗塞蒂画笔下圣洁的少女那般虔诚。她的容貌,融合了感官诱惑与灵性,这样奇异的组合给人的感觉,如同各个年代的画家对《永远的玛格达兰》这幅名画所提出的观点一样使人眩晕。这张美丽的脸庞,神秘而又充满诱惑,挑逗着人们心中贪婪的欲望,轻而易举地就能俘获男人的心,进而控制他们的一切情绪,心甘情愿地做她的奴仆。

玛格丽特·欧黛儿有一个外号是“金丝雀”,这是从她参演的一出芭蕾舞喜剧中得来的。那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讽刺社会的独特的戏剧,剧中所有参与演出的女孩都要将自己装扮成小鸟,各式各样,而金丝雀的角色正好落在了玛格丽特身上。当她穿着黄白相间的绸缎,披着一头金黄闪亮的头发,再加上她那白里透红的肌肤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所有人的眼睛都为之一亮,立刻被她无与伦比的魅力征服了。很快,各大报刊对她这次演出报以好评,观众更是赞赏有加。经过短短两个星期的时间,这出芭蕾舞剧就从“鸟芭蕾舞剧”更名为“金丝雀芭蕾舞剧”,欧黛儿小姐也跟着水涨船高,迅速成为了芭蕾舞剧的女主角。与此同时,还有人专门为她重新改编了一段独舞的华尔兹曲目,并为她量身打造了一首新歌。

在“金丝雀芭蕾舞剧”结束当季演出的同时,她辞去了法利斯剧团的工作。接下来,她就投入到百老汇的夜生活当中,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挥洒自己的才华。在此期间,那个人们耳熟能详并广为流传的“金丝雀”的绰号一直跟随着她。因此,当她惨死在自己居住的公寓里的时候,这宗刑事案很快就家喻户晓了,而人们在谈论这件事情时,也习惯于称它为“金丝雀杀人事件”。

对我来说,能够参与到金丝雀杀人事件的调查当中——或者确切地说,是在一旁看热闹——成为了我一生最难忘的经历之一。金丝雀杀人事件发生时,约翰·马克汉作为纽约地检处的检察官,是在一月份才刚刚走马上任的。在他四年的任期当中,他成功地侦破了无数案件,因此名声大振,然而,他对于外界加在他身上的赞许却十分厌恶。究其原因,我想大概是对他这样一个重视荣誉的男人来说,他本能地排斥独享全部功劳。事实上,在他参与的大部分著名的刑事案件当中,他所扮演的角色通常都只是一个从旁协助者。真正破案的功臣,是他的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只不过他的这位朋友一直不愿意将事实公开。

其实,这个人是一位非常年轻的贵族,他从来没有公开过自己的真实姓名,所以在这里我姑且称他为菲洛·万斯。

万斯在许多方面都有着令人惊讶的天赋和才能。他是一位技艺精湛的业余画家,在美学、心理学方面造诣颇深,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称得上是一位艺术典藏家。虽然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但是在成长的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欧洲接受教育,因此,他说起话来就好像一位英国绅士。万斯拥有一笔庞大而丰厚的家产,但并没有因此成为游手好闲的公子哥儿,他是一个头脑冷静的精明人,在大部分时间里,都能够履行家族赋予他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不过,他生性愤世嫉俗、冷眼观世,以致那些没有与他深交的人,以为他只是一个媚上欺下的势利小人。但以我对万斯的了解,一眼就可以看出他隐藏在冷酷外表下的真实的一面。我知道,他的愤世嫉俗与冷漠态度,都是因为他与生俱来的敏感、孤独的天性在作怪,他绝对不是一个故作清高、目空一切的人。

在参与侦办金丝雀杀人事件时,万斯还不到三十五岁,清瘦的脸颊棱角分明,是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美男子。不过,很少看到他的笑容,他那严肃而冷峻的表情使他看起来仿佛一尊冰冷的雕像,在他与他的朋友之间树起了一面墙。其实,他并不是冷血动物,只是他的完美主义倾向驱使他将不当的情感及时平息在波澜不惊的外表下,永远因宁静、理性而美好,即使面对兴趣极浓的事物也表现出惊人的克制,他也因此而遭到误解和批评。不管怎样,在人们的印象中,万斯始终是以冷漠的态度看待世俗的一切事物。有时候,我也不禁觉得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就像是一个缺乏热情的观众,总是在一旁冷眼旁观,不屑一顾。但是,实际上,他一直求知若渴,生活中的任何细枝末节都难逃他的法眼。

虽然他并不是职业刑事案件调查人员,但是,他的聪明才智和旺盛的精力,以及刨根问底的探索精神,使他对马克汉所负责的刑事案件的调查工作兴趣满满。

我手上保存有一份完整的记录,包括万斯以法院顾问的身份参与的所有刑事案件的侦破情况。本来我无权将这份记录私自公开,但是现在,马克汉因选举失败退出政坛了,万斯也在去年远赴他国定居,我随即获得了二人的同意,得以将这份记录完全公开。

我以前曾经在艾文·班森枪击案中提到,由于案情十分特别,万斯投入了当时的调查,并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最终破获了那起悬疑案件。现在要讲的这个故事,是关于他如何侦破玛格丽特·欧黛儿谋杀案的详细过程。这起案件发生在同年的初秋时节,当时在社会上造成的轰动效应,远比之前的任何一个刑事案件都要大。

万斯出于对离奇案情的强烈的好奇心,接下了这项新的调查任务。当时,马克汉正饱受反政府报纸的攻讦,已经为此困扰了好几个星期,它们对他进行言语上的狂轰滥炸,指责他无力对警方交到他手上的黑道犯罪势力定罪量刑。此前,由于政府出台了禁酒令,结果导致了另外一种极具危险但却完全不受欢迎的新兴夜生活形态迅速在纽约蹿起。许多自称为俱乐部的财力雄厚的酒馆,沿着百老汇大道以及它附近的街道一家家地开了起来。紧接着,在这个地区发生了许多起令人触目惊心的犯罪案件,当然,这些案件不外乎是为情或者为财;可以说,这些不良场所成为了犯罪的温床,滋生了许多大大小小的犯罪事件。

纽约上城的一间家庭旅馆里就曾发生过一起珠宝抢劫谋杀案,后来经警方调查得知,这起案件就是在当地的一家俱乐部的谋划下进行的。随后,两名追查此案的刑事组警员遭遇枪击,背部中弹身亡,罪犯更嚣张地将尸体公然弃置在这家俱乐部的附近。由于连续发生了两起恶性犯罪事件,马克汉不得不暂时将办公室的其他事务搁置下来,亲自调查处理这两起案件,试图控制一下这不断升温的、令人无法忍受的犯罪状况。

同类推荐
  •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2:预言

    《希区柯克精选集》中所选的故事,都深得希区柯克的精髓。书里的每一个小故事,其实都是每时每刻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但是通过希区柯克的别样演绎,它们又变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正是这些东西,让你一口气读到最后,也让你体验到那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仿佛一下从黑暗中跃入到碧海蓝天之中,让你想放声尖叫。
  • 虎雏·阿黑小史

    虎雏·阿黑小史

    该卷本收录《一个女剧员的生活》《虎雏》《都市一妇人》《阿黑小史》《凤子》几个子集。在这些奇伟瑰丽、嗅得出泥味芳香的文字中,可以体验到他不断探索的创作历程,时隐时现的湘西风情。
  • 雀跃

    雀跃

    甫跃辉, 1984年生,云南保山施甸县人,复旦大学首届文学写作专业小说方向研究生毕业,师从作家王安忆。在《人民文学》《大家》《花城》《中国作家》《青年文学》《上海文学》《长城》等文学期刊发表中国短篇小说。获得2009年度“中环”杯《上海文学》短篇小说新人奖。
  •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最爱读国学书系)

    《红楼梦》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鲜明的个性特征,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在中国文学史和世界文学史上永远放射着奇光异彩。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从《红楼梦》反映的思想倾向来看,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包括宫廷及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制度、婚姻制度、奴婢制度、等级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统治思想即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社会道德观念等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这些理想和主张正是当时正在滋长的资本主义经济萌芽因素的曲折反映。 "
  • 婶婶

    婶婶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本书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叙述了大量中外名人的励志故事,从中总结出应对人生困难的办法,包括调整心态、如何发现身边的机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等等,故事通俗,内涵丰富,对人多有启发。尤其在当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如何渡过经济的寒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 一千万惹的祸

    一千万惹的祸

    即将成为C国特工的特别刑侦队优秀女刑警夏当当在一次行动中,误抓了萧氏集团的少总裁,从此欠下了滔天大债,被迫丢官弃职;幸得神秘人暗中相助,接了特殊任务,女扮男装潜入萧宅当管家,侍候少总裁的起居生活,负责他的人身安全及相亲事宜,由此而引发了一连窜惊险有趣的爱情故事……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皇后有令:皇上清仓大甩卖

    皇后有令:皇上清仓大甩卖

    原书名【皇帝欠管教之冷帝的宠后】某皇后很痞,很无良,很没节jie操。打得过流mang氓,斗得过小三,开得了鸭dian店,泡得了门主,气得死帝王。后妈曰:爱她就要虐她。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过程不悲怎能衬托结局有多甜。一睡皇帝误终身,某皇后嘴角一勾,“皇上,你敢娶我么?”管他是门主还是宫主还是皇帝,只要他是男的,活的,而且是美男,本宫都要不顾一切的抢回家!爱情来了不要等待,come,快把他装进碗里来~~~
  • 黑色感情线

    黑色感情线

    多年前的一次遇见,缘分天注定。念念不忘,必有回响。黑老大与女大学生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终成佳话。
  • 三国神医

    三国神医

    医者只可医人,而王者却可以医天下。一个现代男子穿越后来到三国,看他如何作为一个医者医遍三国猛将牛人,又如何作为一个王者救治病入膏肓的大汉民族。不一样的三国,不一样的梦,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医者。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首席女法医

    首席女法医

    【本文悬疑案件+浪漫言情,爱看侦探类、破案类的亲赶紧跳坑吧!】他曾是A大医学院的天子骄子,却突然人间蒸发。她曾是A大人人唾弃的医学废材,却突然小宇宙爆发,四年后,成了法医病理学家。一场离奇的大火,掀开案件的序幕…他与她再相见,女未嫁,男已婚。凭着死者眼中的一个小小的出血点,她笃定:“这个老人死于他杀。”乡间垃圾场麻袋里的女尸、楼道中的杀手、少女之死、鸡蛋上的血迹、烟杂店的老人、被割掉的鼻子、提线木偶、一根红发…他与她忙碌在各个案件现场,抬头不见低头见。当人人都称赞他们的合作完美无瑕,他却高调的与妻子出现在各大媒体。行动中,他破门而入,正好撞上浴室里的她,她一个耳刮子赏过去,惊叫一声,“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