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9000000029

第29章 新政是真还是假?

李刚

一、1901:超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900年,列强联军从塘沽登陆,长驱直入,聂士成殉国于天津八里台,而后联军直取北京,皇家贵胄、上层官僚一路西遁,朝廷颜面丢尽,自说“西狩”,并敕令一等肃毅伯李鸿章等重臣出面与各国交涉。

1月29日,光绪帝西安流亡先发《罪己诏》,全面承认政治责任,并向全国发布了一份态度鲜明的诏书:变法!这份《变法上谕》可谓态度端正、痛定思痛:

“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人士少。文法者庸人借为藏身之固,而胥吏倚为牟利之符。公事以文牍来往,而毫无实际。人才以资格相限制,而日见消磨。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居上宽,临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我往圣之遗训,即西人富强之始基。中国不此之务,徒学其一言一话、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自利身家之积习。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

应该说清廷对中国问题的认识是深刻的,至少在文件层面承认学习“西政本源”的重要性。

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劝学篇》一直是舆论焦点,集中体现其政治观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实“中体西用”自19世纪90年代以来就一直是中国思想界的共识,正如梁启超所言,此语虽是“张之洞最乐道之”,但已形成“举国以为至言”的局面。而1901年《变法上谕》对“西政本源”的强调已经超越了“中体西用”这一阶段。就连张之洞本人,也必须要进一步接受新的观念洗礼。

清廷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思想变动?

军事失败是很重要的原因,但咸丰年间英法联军进入北京所带来的屈辱与败绩同样是惨不忍睹的;甲午年对日战争的一败再败所带来的冲击更是前所未有的。而只有在庚子年之后,清政府才第一次承认此前的改革是“舍其本源,学其皮毛”。

近四十年里,洋务运动建成了一批实力不算弱的官办企业,打造出装备先进的海军。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在社会变革上,只要走出第一步,就不得不走出第二步,为了保住第二步就不得不走出第三步。所以,对于清末社会的变革来说,洋务运动不仅仅是一次经济改革的开始,更是开明专制时代的开端。

1898年的戊戌变法则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次涉及政治制度的变革节点。任何一场政治改革都意味着权力的再分配,即原有的权力分配格局将被打破,新的权力分配格局便随之形成,而由谁来领导这场政治改革,就意味着谁将在新的权力结构中占据支配地位,因此,改革的领导权便成为权力结构中各种力量争夺的焦点。

这些对于解释慈禧后续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她亲自废止了这次亲西方的变法,结果,开明官僚、士大夫被关了一批,杀了一批,流亡海外一批。顽固派聚拢夺权。

熬了两年后,到了1900年,他们试图利用集愚昧与爱国于一体的义和团站稳脚跟,彻底罢黜光绪皇帝;又逢西方列强蓄意借机干涉,终酿“庚子之祸”。

早在1898年戊戌政变的屠杀、捕拿维新派分子的恐怖气氛中,一道颇为重要的谕旨从深宫中发出:

“前因中外积弊过深,不得不因时制宜,力加整顿。而宵小之徒,窃变法之说,为煽乱之谋。业经严拿惩治,以遏横流。至一切政治有关国计民生者,无论新旧,均须次第推行,不得因噎废食……嗣后内外臣工,务当清白乃心,一化新旧之见。凡有建白,但期有稗时局,不得妄意揣摩,挟私攻讦。”

这里已经透露出慈禧戊戌政变后的基本改革思路:冷冻政治变革、优先发展经济。到8月29日,清廷又颁发谕旨,明确指出:“国家振兴庶务,凡有益于国有便于民者,均应随时兴办,以植富强之基。前因商务为当今要图,特谕刘坤一、张之洞就沿江沿海一带先行试办……务期中外流通,确有成效,不得徒师空言,致负朝廷力图振兴至意。”10月25日,清廷准刘坤一所奏,宣布:“农商人等联络群情,考求物产”,“在所不禁”,但不准“妄议时政”——清廷新一阶段的政策方针已经定型。

庚子年之役带来了巨大的民族劫难,也导致政局发生重大改变,顽固派虽在朝中大权独揽,然“人人欲避顽固之名”,在中央和地方形成了上下呼应的体制内的改革力量。这是政治改革得以开启的关键因素。一方面,一大批极端守旧的王公、亲贵、官僚被杀被幽,顽固势力自此一蹶不振;另一方面,通达实务的南方地方大员在中国北部陷入民族战争兵燹之时,陈兵自保,展示了足以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实力和处理事变的自主性。当尘埃落定,“圣驾回銮”,开明派人物重新进入王朝中枢已成大势所趋。清政府所面临的局势也更加复杂。

到了1901年1月29日,由慈禧主持的“清末新政”正式开启,虽然新政诏书中死活不承认康梁变法的合法性,实质上倒是又回到了戊戌变法的原点。

二、新政,能落实吗?

应该说,在此后的四五年间,清政府在压力之下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例如改革法律环境、简派大臣出洋考察政治、大规模公派留学生、彻底废除科举制度、打造新军。以法律改革为例,从1902年5月,清廷开始设立法律修订馆,任命沈家本、伍廷芳为修律大臣,其中伍廷芳留学英国,获法学博士学位,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法学博士,后回香港任律师,成为香港立法局第一位华人议员,经由李鸿章幕府法律顾问职进入清政府中央机构。

慈禧说:“日本有宪法,于国家甚好。”

1905年9月24日,革命党人吴樾混入前门火车站,在清廷外派的全球考察五大臣的专列上引爆了一颗炸弹。革命与改革的竞赛已经白热化。

这些大臣是在为清帝国的君主立宪事业进行先期考察工作。宪政对于中国,并非偶然间的天外来物。早在洋务运动时期,就有大批涉外官员在私人信函和向朝廷递出的奏折中提醒“议会”之重要,那时立宪思想已见端倪。在新政上谕发出之后的1901年6月,立宪主张则由出使日本大臣李盛铎首先正式提出,倡议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1904年3月24日这一天,清帝国驻外公使孙宝琦(驻法公使)、胡惟德(驻俄公使)、张德彝(驻英公使)、梁诚(驻美、墨西哥、秘鲁公使)等一致联名电请朝廷宣布立宪,主张“仿英德日本之制定为立宪政体之国”,明定宪法,“先行宣布中外,以固民心,保全邦本”,否则“外侮日逼,民心惊惧相倾、自铤而走险,危机一发,恐非宗社之福”。

驻外公使们的电报给国内的立宪派活动及地方督抚的立宪要求以巨大的声援和支持。孙宝琦还鼓动朝廷重臣端方和张之洞说服朝廷立宪。

同月,参加美国世博会的代表团团长溥伦抵达华盛顿,受到美国总统接见。溥伦在美期间,曾向各地华侨和美国记者表示了自己急图自强、振兴国脉以改变积弱局面的决心。会后,社会舆论对清廷的政治变革寄予了更多希望,也更加严厉地督促清廷采取实际行动,要求溥伦实践对海外华侨所做的诺言:披肝沥胆,向西太后进立宪改革之言,“以启沃两宫,而为改革政体之助动力”。

7月2日,直隶总督袁世凯、两江总督周馥、湖广总督张之洞联衔奏请12年之后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并请简派亲贵大臣赴各国考察政治。湖南巡抚端方在入朝召见之时,也反复声明实行立宪对国家、对皇室都有大利。

1905年11月,出使美国大臣梁诚、新任出使英国大臣汪大燮与前出使英国大臣张德彝、前出使法国大臣孙宝琦、前出使德国大臣荫昌、新任出使大臣刘式训、新任出使德国大臣杨晟联合入奏,再一次强调保邦致治、自强富国,非立宪莫属。认为应该实行5年的必要预备期,届时改行君主立宪。因为中国自身体制已经传承千年,实行迥异于传统政治的立宪体制,必须实行三件大事:第一,宣示宗旨,将朝廷立宪大纲列为条款,使全国人民奉公治事,一以宪法意义为宗,不得稍有违悖;第二,实行地方自治;第三,定集会、言论、出版之律。集会、言论、出版三者,诸国所许民间之自由,而民间亦以得自由为幸福。

“法治国家”这样的理念已经在梁启超等人的报刊宣传中得到大范围宣传。慈禧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环球政治考察团所提交的《请定国是以安大计折》其实是出自梁启超之手。1906年,梁启超已经因戊戌政变被迫流亡海外长达八年之久,但是开明的朝廷重臣却主动联系上他。

清政府第二次派出政治考察团是考察宪政。在日本,达寿在伊东巳代治的引荐下,得到了穗积八束、有贺长雄、太田峰三郎等著名学者的帮助,进呈清廷考察宪政图书五种:《日本宪政史》、《欧美各国宪政史略》、《日本宪法论》、《比较宪法》、《议院说明》。

当然,反对力量很大,满人官员反对宪政改革,理由是立宪“利于汉不利于满”,但是开明的皇族载泽在给慈禧的《奏请宣布立宪密折》中反驳道:“当今列强逼迫,合中国全体之力尚不足以抵御,岂有四海一家自分畛域之理?至于计较满汉之差缺,竞争权力之多寡,则所见甚至卑鄙”,“不为国家建万年久长之祚,而为满人谋一人一家之私有”,对于包括汉人官僚的反宪政的声音,载泽的分析和反击也是非常有力的:“宪法之行,利于国,利于民,而最不利于官”,“盖宪法既立,在外各督抚,在内诸大臣,其权必不如往日之重,其利必不如往日之优。”到了1908年3月,他在向慈禧谈论新闻媒体对官员的监督作用时,建议“给予新闻出版以完全的自由,使他们能够批评和评论公共事务和政府官员的行为。”

从来不存在没有社会压力、没有民间推动的政府变革。

张謇认为,推动立宪改革首先要争取开明政要的主持。他的吁求得到积极回应,朝廷颁发上谕:“张謇著赏加三品衔。作为(商部)头等顾问官”。1904年5~6月间,张謇与数名地方立宪派名士为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魏光焘起草了一份折稿试一下请求“仿照日本明治变法立誓,先行颁布天下,定为大清帝国宪法。一面派亲信有声望之大臣游历各国,考察宪法”。折稿拟就后,谨慎的张之洞没有立即上奏,他让张謇先了解袁世凯的态度。张謇也认为如能得袁世凯的倡导,对立宪的推进将大为有利,因此与断交了20年之久的袁世凯正式复交。

张謇闻悉商部尚书有赞成立宪之意,认为“原动力须加火以热之”,加紧组织编译刊印《宪法义解》、《日本议会史》等图书分送各方大臣,更以《日本宪法》12册托人秘密送入皇宫。《日本宪法》传入宫中,慈禧阅后,召见大臣说:“日本有宪法,于国家甚好”。当时在场的朝廷枢臣相顾无言,不知所对,因为在慈禧说“好”之前,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去读。这一点,展示了极权政治是必然的、宿命的封闭性。

三、极权宿命:疲惫并瓦解

本来疆臣岑春煊进京“入对”慈禧的目的,是为扳倒庆亲王奕劻和袁世凯,这一点牵涉到晚清一次大的权力斗争——丁未政潮,但从他与慈禧的言谈中,确能透露出腐败问题对于清末改革的侵蚀。

岑春煊在京被单独召见四次,慈禧谈到时局日非,不觉泪下。岑说:“近年来亲贵专权,贿赂公行,以致中外臣工纷纷效尤,朝廷纪纲扫地,这一切,皆由庆亲王奕劻贪庸误国,引用非人所致。如果不力图刷新政治,重整纪纲,臣恐人心离散,虽欲勉强维持,也终将是挽回无术。”

慈禧初闻此言,非常生气,说:“何至于人心离散?有什么证据,可详细奏明。”

岑答:“天下事,人同此心,事同此理。假如这里有两方御案(办公桌),一好一坏,太后要好的还是要坏的?”

慈禧说:“当然要好的。”

岑答:“这就是人之心理。臣请问:今天中国的政治是好是坏?”

慈禧言:“因为不好才改革。”

岑发问:“那么改革是真还是假?”

慈禧又现怒容,着急说道:“改革还有假的?你这是从何说起?”

岑答:“太后您固然是真心改良政治,但以臣来观察,奉行之人,实有蒙蔽朝廷,不认真执行改革的证据。请问太后是否还记得在岔道行宫(按:延庆县八达岭镇岔道村,庚子年慈禧出逃北京路过此处)时,蒙垂信任您问我此仇如何能报?臣当时曾奏云:报仇必须人才,培植人才全在学校。太后就立即简授张百熙为管学大臣,足见太后求才之心切。惟此刻距回銮北京已将近七载,学校课本尚未审定齐全,其他更不必问。又前奉上谕,命各省均办警察,练新军,诏旨一下,疆臣无不争先举办。但创行新政,先须筹款,今日加税,明日加厘,小民苦于搜刮,怨声载道。如真刷新政治,得财用于公家,百姓出钱,尚可原谅一二。可现在政治不但不能刷新,反较从前更加腐败。从前卖官鬻缺,尚是小的;现在动不动内而侍郎,外而督抚,都可以用钱买到。丑声四播,政以贿成,所以我说改革是假的。另外,太后您知道出洋留学生有多少吗?”

慈禧说:“我听说到赴东洋的留学生已有七八千,去西洋的还不知道详细数字,想必也应该有几千人。”

岑答:“臣听说的,也是这个数字。古人以士为四民之首,因士心所向,民皆从之也。不过数年之后,他们就都要毕业回国,回国后眼见政治腐败如此,彼辈必声言改革。一倡百和,处处与政府为难,那便是人心离散之时啊。现实已到这种地步了,臣实在不敢再说了。”据岑春煊自己回忆,他说着说着就开始失声痛哭起来。

慈禧开始哭:“我久不闻汝言,政事败坏如此。你可以问问皇上,现在召对臣工,不论大小,甚至连县官也时常召见,哪一次我不是用言语以求激发天良,要求他们认真办事?万不料全无感动!”

慈禧最在意的当然是“大清基业”,她被干扰得寝食俱废,竟然对人说:“如此为难,真不如跳湖而死。”有理由相信,她面对变局的困顿乏力与她对权力的炙热一样,是发自内心的。到1911年新年之后,虽然当年的拜年话首选仍是“恭喜发财”,但历史已经进入真正的大转折,各地革命此起彼伏,这一年,在张之洞一手打造的湖北新军里,爆发了武昌起义。

清末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最为根本的是,它的新政变革错过了最佳时机,各种矛盾到达一触即发之地步,不要说慈禧与继任者载沣频频失策,无论他们再真诚、再让步,改革也不可能朝着既定的方向推进,因为清政府在前六十年的时间里都没有给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以革命党为首的激烈反对派便不可能再给它存续的机会。实际上,清王朝本来可以更加从容些,但是,在六十年期间,它却一次又一次拱手将历史的机遇还给历史本身,亲手把革命的怒火在千百万准革命者的胸腔中点燃。

(作者简介:李刚,1983年出生,河南郑州人,主要作品有《犁与刀:百年中日问题忧思录》、《清末新政始末》、《辛亥往事》等。)

同类推荐
  • 中国远古帝王谱

    中国远古帝王谱

    原始初民时代收录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神话帝王6位,氏族联盟时代收录了各阶段十二个独立政权的帝王181位,王族分封时代收录了夏、商、西周三代帝王63位,诸侯争霸时代收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十二王国的帝王115位。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 玩唐

    玩唐

    莫问青云寻何处,云逸青山碧波外。闲来独自钓垂柳,坐看卷舒云自在。玩诗、玩文、玩字、玩画、玩瓷、玩漆、玩玉、玩铜器。才子一号群:87768456(满)才子二号群:32748800(少量车位)才妹一号群:87280020(只准妹妹加入。如男同志进入,发现一律踢出)(满)才妹二号群:108471690(同才妹一号群)玩唐书友群:119230533(起点用户专群)青山沟村民群:37713135(起点用户专群)(本书中有许多专业知识,如果疏漏之处,敬请专业人士原谅,也请各位朋友勿当作资料参考)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摊上一个憨傻老爹,刘和彻底暴走了!别人都在忙着坑爹,我却要反其道而行之,帮爹成为三国最大军阀!
  •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论宋元时期的中日文化交流及相互影响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自古以来,两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就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的影响。早在中国的史书《漠书》中,就有关于日本的记载。而在日本的史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更是不胜枚举。就地理形势而言,在古代社会中,中国一直是距离日本最近的且各方面都较为先进的大国,因而日本把中国看成是自己民族学习的榜样。
热门推荐
  • 一次读完50场经典战争

    一次读完50场经典战争

    战争,不单单是为了争而战,战争的意义比它本身更重要、更耐人寻味,战争不仅是将士之间力的较量,还是策划者之间思想与智慧的较量。战争是人类长久的话题,尤其是那些激烈而又充满智慧的战争往往最能打动人的心灵,因为那是很多人用自己的身体、灵魂、生命铸造的历史精彩。那么请你锁定本书的50场经典战役的精彩,也祝愿未来将是一个永远没有战争的时代。
  •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不懂心理学,就成不了销售精英

    你适合从事销售这个职业吗?如何在销售中发挥你的性格优势?如何瞬间攻破客户的心理防线?如何每天进步1%?如何把陌生人变成朋友,把朋友变成财脉?……销售心理学家让你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告诉你行动的针对点!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 冷的边山热的血

    冷的边山热的血

    当然。那我们的理解也应该向更广远的地方行进。以上作为序,既献给小说的作者,也就一定理解了人的存在,理解了这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每一个士兵都是社会结构中的一员,他不能不与这个世界相通,而且与你与我都相通:就看你能不能寻找到一条合适而独特的通道(那怕是一座桥),也献给诚恳的读者。,这种理解不仅属于生活,而且属于文学——生活与文学都在如列车似的行进,当你真正理解了士兵,——《冷的边山热的血》应该说是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的:小说的作者理解了或正在理解
  • 家庭急救百问百答

    家庭急救百问百答

    孩子咬断体温表,水银入肚怎么办?浴室里洗澡时突然晕倒怎么办?蛀牙引起牙髓炎疼痛怎么办?落枕怎么办?头皮外伤出血特多,怎样急救?头部受伤后起“包”怎么办?大块头皮撕脱伤怎样急救?下巴掉下来怎么办?挤车后胸部疼痛怎么办?小儿手臂被牵拉后,肘关节不能活动怎么办?……《家庭急救百问百答》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对上述关于家庭急救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传奇

    传奇

    《传奇》写了小男小女之间的“传奇”,写了城市小男女的心思。
  • 逆天蛇尊

    逆天蛇尊

    新文推荐:《金鳞绝世》链接:(网游)遭遇爱人的背叛,亲人的欺骗,经历流产和死亡双重磨难,重生后的李晓蕾不再是那个成功男人背后温婉的女人,而是成为某人手中的美艳尖刀,深入‘敌人’内部,为复仇而生,为自己而活。你们既然都是冲着我的游戏天赋而来,压榨光了我的价值就抛弃。那么这一次,我就用我的游戏天赋,让你们厦毁楼塌,永无出头之日!第一次写网游,不足之处很多,请大家多多见谅了。阎寞兮,当今世界最顶尖的特工,拥有与生俱来的古武内功和神仙法术,天性狂邪妖侫,貌似清冷淡薄,实则腹黑妖孽。当身世诡秘、妖邪不羁的她,太子换狸猫,换走了相貌平平、懦弱无能、任人欺凌的她...命运之轮开始转动。杏眸重开,星光绽放。破封印,得秘宝,练就龙族秘技;携灵兽,孵龙蛋,纵横三界之巅;降野马,收美男,情义深种;救神龙,战麒麟,弑杀神佛;带阴兵,劫阎王,混乱鬼域。终于,她的身世之谜被解。前世的她,到底是谁,又有着怎样的逆天之举?女娲与她,是何关系?而今生,她又将如何登上世界之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本文爱情、友情、亲情三线并走,热血兄弟情谊,绝宠痴情美男,一个不少。【女强】【慢热】◆序章·神的存在◆寞兮:“历史”,是什么?伏羲:是记载了时间洪流运行轨迹的书寞兮:那“人”是什么?伏羲:是活跃在书中的角色寞兮:你说的“传奇”呢?伏羲:是金鳞化龙、鸾啸九天的乐章寞兮:那“我们”呢?伏羲:我们,是神!历史虽然会一再重演,但人类却无法回到过去。如果注定不能回头,那就坚定地走下去。因为,我们要活下去!在历史的洪流中前进,无所畏惧,书写历史,谱一曲传世乐章。这,就是神的存在!◆精彩片段◆神赐武斗会决赛现场,木石国的五皇子贾彦希凭借着诡异的身法,竟打败了青枫国的天罡灵师级别参赛者,站上了决赛高台。在他的对面,是众人预料之中的黑马——阎寞兮。冷然地睨了一眼高傲而得意的贾彦希,阎寞兮突然转头询问高台边上的会场工作人员,“是不是只要对方不掉出这个高台,也不开口认输,这比赛便要一直继续下去?”听到阎寞兮的问话,那工作人员一阵错愕,继而立刻自以为是地明白过来。这阎寞兮还挺聪明,知道打不过就要认输。而不是像她哥哥阎天君一样,在四分之一决赛的时候,被贾彦希打得差点成残废。一边这样想着,工作人员一边肯定地点点头:“是的,只要不认输、不下台,比赛就不能结束。”
  • 医品狂枭

    医品狂枭

    十九岁的龙紫夕,因私下拍卖了家传手链,招来了杀身之祸。男友的背叛,神秘人的出现,她最终命丧黄泉。临死前她对天立誓:若有来世,她决不再窝囊等死!天若欺她,她破天!人若欺她,她灭人!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只愿能保护好想要守护的人,不再被人随意踩于脚下!◆再世为人,她奇迹般地回到了五年前。一切悲剧还没有发生,她可以重新活过。强大之路就此开启,她的人生将由自己掌握。◆原来,家传手链不简单,附带空间有玄机。不止如此,里面还沉睡着一个强大灵魂?从此,她研习上古医药,手掌银针,成为了一代神医狂枭。从此,赌神,商界大亨,……等等光环先后环绕在了她的周身。从此,她加入了修真者的行列,成为了修真界的奇葩天才。◆片段一:“求求你,饶了我这一次吧!我保证,以后一定潜心修炼,再也不出来害人了!”刚刚还嚣张地扬言要吃了龙紫夕的妖修,转瞬间像小绵羊般浑身颤抖着。“你求错人了。”某男低下头,温柔地望了眼怀中的少女,邪魅一笑道:“她才是那个能决定你命运的人。她要你生你便生,如果她要你死……你就必须乖乖去死!”【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都市修真,男强女狂,欢迎收藏!】
  • 夜幕新娘

    夜幕新娘

    明明爱他却不说,为报答蓝家小姐前世的救命之恩而答应替魂魄已散的她出嫁,舍弃这数十年的光阴与一个自己不爱的男子相处,想着数十年对于自己不过是长久生命中的一瞬,他应该会理解,向他解释倒是低看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