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5700000027

第27章 一九三一年9月23日(2)

原来,若首相昨天刚刚进宫上奏天皇:在哈尔滨和间岛,不对侨民实行就地保护,而是在危急时将其撤回国内。可是在23日下午的时候,满铁东京支社收到了总社拍来的一份电报,内称“关东军要长春宽城子站站长运送军队,中东铁路的列车预定于23日中午开出”。这显然地预示着关东军要出兵哈尔滨。若首相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把陆相南次郎、外相币原喜重郎和藏相井上准之助召集到首相官邸协商。若首先要求南次郎向关东军查询是否已经出兵哈尔滨,接着讨论吉林问题。币原、井上等阁僚们本着内阁所理解意义上的“不扩大事态”的方针而主张撤兵。南次郎深感军部与内阁在满洲事变的处理意见上差距太大,军方若走得太远,不可能得到内阁的谅解和支持,于是想作一些折中。所以在这方面南次郎表示意见的时候,一方面保证今后绝不再独断独行,作为妥协,另一方面,提出“除吉林外不再派兵”,以此防止内阁要求从吉林撤兵。

因为这层原因,别说关东军积极进兵哈尔滨的主张不会得到内阁的同意,就是参谋本部的这个《关于军事占领的范围》与内阁的决议也是相去甚远,所以,当陆军省次官杉山元拿着这个关于军事占领范围的文件来请南次郎表示意见的时候,他非但未能同意这个文件,相反还亲自到参谋总长的官邸主动去说服金谷范三,而且还说服了金谷总长。

这天晚上8时,金谷总长给参谋本部总务部长梅津美治郎打电话说,“关于军事占领的范围,虽然我在上午基本同意了,但同(南次郎)大臣进行研究的结果,我认为应同意大臣的意见,因此有必要修改我原来的意见。”于是,下达了重新修改《关于军事占领的范围》的命令。

陆军省、参谋本部又马上重新进行研究和协商。会上,今村均作战课长首先表示坚决不服从陆相的方案,军务局长小矶国昭也辞情激昂地表示强烈支持今村的主张。有人甚至提出可否请前辈老军人河合操大将出面,去说服陆相,今村均反对这样做,他主张应当通过正常的渠道,由次长、次官和军务局长去劝说陆相。

当时已是晚上9时半,参谋次长二宫治重、陆军省次官杉山元和军务局长小矶国昭三人又驰车陆相官邸,试图说服南次郎。南次郎虽对三长官的热情支持深表谢意,但在军事占领范围问题上仍然坚持:“将全部兵力纳入附属地内,由军部随意调遣,以此作为谋求解决满洲问题的基础。在解决上述问题时,无关紧要的细节问题也可向政府方面作些让步。”按南次郎的想法,其实也不是将全部兵力都撤至附属地内,日军有驻留权的满铁沿线地区是其附属地,吉林不在其内,而南次郎是不主张从吉林(市)撤兵的,所以,将全部兵力纳入附属地内,是不包括已经派往吉林(市)的军队的。

三人轮番劝说南次郎,仍不能使他改变主意,直到深夜,南次郎恳请二宫参谋次长从战术和指挥的角度出发,重新斟酌,再考虑一个晚上。

日本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领导者通常不倾向于主动、清晰地展现自己的决心与企图,以免卷进直接的决策选择、冲突之中,因为日本社会集体心理最怕的,就是内部意见的分裂,所以日本社会中,有着极强的从众行为压力。因此它的领导者多半是以暗示与诱导的方式,被动地等待部属达成一致的共识之后,然后接纳这种共识成为正式的决策。当时日本天皇、政府和军部在对待事变的态度上是如此,南次郎在面对试图说服他改变主意时的次官和局长们时又是如此。而这一切,事实上等于更加放纵了急不可待、任意妄为的关东军。

美国心情矛盾地关注着事态

这天,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正式向中日两国发出备忘录,要求两国停止军事行动,并撤退军队。史汀生在召见日本驻美大使出渊胜次时表示:

我一直非常尊重和信赖币原外务大臣的人格和他的方针,我在伦敦见过若首相,我对他的人格和才能也很尊重和信赖。因此,当这个内阁成立时,我便期待在这个首相之下,只要币原外相能在位一天,日本将为世界和平而努力。可是,今日发生这样的事件,我想日本政府一定很伤脑筋,我真希望能早日恢复原状。最近曾经有一个国家说,想派遣武官前往满洲从事调查,但美拒绝了这个提议。

国务卿像一个腼腆的青年,即使是想批评别人,也要在表明了十足的赞许和善意后,再一万分婉转地提出;国务卿又更像一个精于事故的老者,在“善意”地指出问题之所在的同时,还不忘记送上一份“诚挚的友情”——尽管有人要插手调查九一八事变,但我们美国却阻止他这么干。

同一天,美国驻日大使也向日本政府转达美国国务卿史汀生代表美国政府就满洲事件表达的立场,“自沈阳事起后,军事行动之扩大,其重大责任似须由日本负之”。但是,美国公使在转达时声明,“美国不欲干涉日本之事务,此文不得视为抗议”。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军事行动尽管引起了美国的不安,但它并不想和日本闹僵。美国抱着矛盾的心情关注着事变的进程和日本的行动。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列强眼里,社会主义的苏联是一个十足的“异数”。在日本的满洲战略中,构想中的与苏联在未来的冲突就占了很重的分量;在欧美列强关注九一八事变的视角中,把日本发动的战争引向苏联,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支点,美国是这样,英国和法国也是这样。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日本在与苏联毗邻的中国东北发动一场军事行动,之后挥师北上进攻苏联,是所有列强都希望看到的局面,在这个大目标下,日本的行为对华盛顿会议所确立的国际关系原则所构成的损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可是在美国人的眼中,问题还有另一方面。当时在世界上,中国是惟一一块不曾成为殖民地的大片土地,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美国在海外没有大片的殖民地,也错过了通过殖民地获得丰厚利益的时代,所以它对中国一贯地持有门户开放、利益均占的政策,而日本如果独占满洲并进一步南下,就会危及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及其利益。当日军在1931年底开始进攻锦州时,美国就要站出来说话了。

早在9月17日——事变发生的前一天,日本驻美国大使出渊胜次就与美国国务卿史汀生进行了会谈,并达成一项秘密旅游谅解:美国许诺自己将不过问即将发生的事变(尽管不知道就在第二天),但日本的军事占领应限于锦州以北。9月20日,美国国务院远东局局长霍恩贝克奉国务卿史汀生之命,召见日本驻美大使出渊胜次,对事变的发生只表示了“惊讶”——一个暧昧十足的外交辞令。21日,困境中的中国政府向美国发出了求救,请求美国政府向日本指出:日本在中国东北的行动,是违反《凯洛格—白里安公约》的。该公约亦称非战公约,是在美国国务卿凯洛格和法国外长白里安的倡导下,于1928年8月27日在巴黎签订的,它宣称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放弃把战争作为实现国家政策的工具,承担以和平途径谋求解决争端的义务,并且谴责把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凯洛格还因为对世界和平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1929年度的诺贝尔和平奖。可是,美国国务院认为没有必要公开中国的照会,而且也没有给予任何答复,把中国政府的请求完全撂在了一边。同日,当国联秘书长德鲁蒙德征询美国政府,问它是否打算控告日本违反《凯洛格—白里安公约》时,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立刻回答说,美国并不认为对东北事件进行这种干涉是合适的。24日,美国政府以内容相同的照会,分别致中、日两国政府,对事变表示“遗憾”和“忧虑”。希望中日两国“各自调处其武装军队”,按照国际公约与国际协定,“达到解决歧见之举动”。

可是,九一八事变后局势的发展,很快就开始触及美国的底线。10月8日,日本空袭锦州。这一下,美国开始担心了,它害怕日本向中国关内扩张,以损害美国的在华利益。10月9日,在美国召开了专门内阁会议上,国务卿史汀生在会上愤怒地指出:日本的行动表明,它已把各项国际条约“视如一堆废纸”。可是接着,国务卿又充满忧虑地说,如果美国提出任何针对日本的经济制裁,都有可能导致美日战争,美国没有必要冒这个险,所以只能施以外交压力,即所谓进行“道义制裁”。美国如此对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的战争一忍再忍,除了下不了与日本撕破脸皮的决心外,还是心存一丝的侥幸——日本人可能马上就要进攻苏联了,也许就在下一星期。

10月下旬,美国总统胡佛发表了这样的讲话:

假使日本人公开地对我们说“我们不能再遵守华盛顿协议,因为……我们在北方已和布尔什维克的俄国为邻,如果在侧面再有一个布尔什维克化了的中国,我们的存在就在受到威胁,所以,让我们有恢复中国的秩序的机会吧!……”我们是不能提出异议的。

11月初,日军向黑龙江推进,美国如释重负,以为它要进攻苏联了。于是史汀生于11月5日向日本驻美大使宣称,美国对东三省事件的态度并未改变。11月16日,美国列席国联理事会的特别代表威斯在巴黎发表谈话说:“日本为保卫日侨生命财产的安全起见,对满洲的进兵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当日军攻占齐齐哈尔——当时哈尔滨省的首府以后,即与苏联通过外交管道沟通,表示对苏联并无意采取敌对行动。而且,于11月26日,由日本驻国联代表芳泽谦吉通知美国,日本准备回师进攻锦州。

于是美国又一次坐不住了,国务院通过驻日大使向日本外相币原喜重郎提交一份备忘录,表示“对此殊为关切”;同时向中国政府发出建议,让中国向国联提出建设划锦州为中立区。但日军还是于1932年1月3日占领了锦州。对此,美国政府于1月7日向中日两国发出照会:

鉴于目前的局势及在此局势下美国本身的权利与责任,美国政府认为它有义务照会日本帝国政府及中华民国政府,美国政府不能认许任何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的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通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在内的任何条约或协定;也不拟承认用违反1928年8月27日中日美均为缔约巴黎公约之条款与义务的方法而获致的任何局势、条约或协定。

这就是美国的所谓“不承认主义”。1月8日,美国国务院又发表补充宣言,表示:美国丝毫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合法条约之权利,也不拟过问任何解决事件之方法,但此项方法不得破坏美国在中国的权利。美国政策的基本点是,既利用日本的北进,又限制日本的南扩,一切均不得妨害美国在华的权益。

美国政策的底线终于露了出来:如果日本占领了整个东北,并且也无意去进攻苏联,那么只要不损害美国的在华利益,美国政府就准备吞下这枚不怎么好吃的果子。

从九一八事变爆发至1932年底,美国供应日本军火价值达1.81亿美元。

当希望日本进攻苏联的企图落空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就彻底蜕变为赤裸裸的实用主义外交,只要日本不打碎美国在中国的坛坛罐罐,美国甚至愿意部分牺牲华盛顿会议所确立的原则和秩序。那时的美国还处于奉行孤立主义的时代,处于新大陆之上的它,还看不出自己有什么隔着太平洋对日本说“不”的必要。

美国的战略家们甚至不如石原莞尔深谋远虑。石原先把日本的假想敌定位于苏联——这是一场兼有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的战争;后来,石原又把日本的假想敌定位于美国——这是一场重新排定列强座次的战争,也是一场石原版的东西方“文明的冲突”。美国走错了路,也看走了眼。10年后,在珍珠港的爆炸声中,美国为它对日本的政策付出了代价。

同类推荐
  •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惊世奢华_解读满城汉墓

    968年5月,轰动海内外,后经周恩来总理批示,满城也因此被誉为“金缕玉衣”的故乡。本书著者以翔实鲜闻的史录、冷峻精肃的推理和文采飞扬的笔触,规模宏大,不仅为读者讲述了充满神秘离奇色彩的发掘过程,却成就了中国考古电上一个石破天惊的事件。满城汉墓出土文物一万多件,驰名中外的“金缕玉衣”、“长信宫灯”和“朱雀衔环杯”等稀世珍宝曾远赴欧、亚、美洲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是西汉第一代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陵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城西南1.5公里处陵山上的天下第一崖墓满城汉墓,更对满城汉墓的墓室建造特点、出土文物价值及相关历史背景等内容,著名考古学家郭沫若亲临考证发掘而面世。举世罕见,是目前我国发现的规模最宏大、结构最复杂、保存最完整的崖墓。满城汉墓凿山而成,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与研究,被解放军北京军区工程兵某部在进行国防施工时偶然发现,从而引导读者走进无比奢华的地下宫殿,一次极其偶然的发现,去破解深藏岩层中长达21OO多年的历史迷团……
  •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在历史的下降线行走

    历史有时候前进,有时则会退后,有上升,则有下降。细碎处的故事,空白处的讲述,才能真正反映历史的原貌。这本书,充斥了这样的故事和讲述。诸如“当牛记者碰到强人的时候”、“戴大头巾状如印度兵的中国士兵”、“懂兵法的和会打仗的”、“对毒与赌的另一种期待”……都是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正史省略的故事,但正是这些正史瞧不上的鸡零狗碎一样的故事,让你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受到它的血与肉,并带你看到纷扰世界中另一番景致。
  •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一句话读懂中国史

    本书是一部以历史上88位关键人物的真心话及其背后的故事而串起来的中国史。每一句“真心话”,就是一扇了解历史的窗口,反映的是历史中权力游戏的规则、名利生活中的利害算计,以及人性中固有的弱点乃至阴暗面。这些“真心话”,读来既让人忍俊不禁,又发人深思。故事轻松简单,文字活泼,是一本别开新意的历史知识普及读物。
  • 中国历史一本通

    中国历史一本通

    本书按中国历史自然呈现的阶段性展现了每个历史时期的风貌,每章先概述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而后选取其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和人物进行分析,力求揭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点,并以链接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历史上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民族宗教、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辅以各种精美的历史图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略故事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流传下众多的谋略故事,犹如璀璨的群星,熠熠闪耀。在那些过往的岁月中,中国式的谋略无处不在,涵盖了政治……
热门推荐
  •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德鲁克的管理智慧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被管理界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他是当今世界引领时代的卓越思考者。本书收集德鲁克著作中的精华思想,并对其所言进行了深刻地分析;同时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世界及中国的大中型企业的发展论证德鲁克思想在中国企业界的应用,帮助读者学有所用,也实现德鲁克思想的本土化。
  • 人生别留遗憾

    人生别留遗憾

    我们常常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做了错误的事情。我们也常常用错误的方法,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只是错过一点点,就会错过很多,只是做错一点点,也许一辈子都无法弥补……如果你的人生留下了遗憾,你应该来看看这本书,如果你不想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更应该来看看这本书。
  • 重生:第一废柴大小姐

    重生:第一废柴大小姐

    这是一场劫持引发的爱恨情仇。12岁时他将我劫走,一路上,我吃尽苦头,熬尽风霜,受尽欺凌。然而在他的眼中,我就是一个娇生惯养,刁蛮任性,缺乏教养的富家子弟。三年后,再次重逢。为报当日劫持之辱我想尽办法,处处刁难,步步戏弄。终于,他对我避如蛇蝎,我却因此碎了一颗心。执子之手,将子拖走!为了挽回,我脱下男装,恢复女儿身。为他放低姿态,为他义无反顾……
  • 声息

    声息

    多年前的一场火灾,一场空难,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让女孩失去了亲人,失去了继承权,也失去了容貌。为了活下去,为了给最爱的人报仇,她不惜亲手埋葬过去的自己,整容,改名,叫季明樱,与另一个女孩柳溪川搭档成立了少女组合SEAL,踏上了演艺之路,并以其独特的个性与音乐才能迅速走红。此后的生活便充满了怀疑与孤独。作为艺人,她负面新闻不断,在生活中,她用冷漠掩饰着一切情绪。女孩间的嫉妒、公司高层的冷血、媒体的捕风捉影、看不见的敌人、抹不去的回忆……扑面而来,她就像是四面楚歌中孤军奋战的勇士。
  • 封鬼恶人

    封鬼恶人

    我叫阿鬼,小时候我受到表哥的影响,初中后就开始迷恋上了鬼片,不光爱看鬼片,还喜欢听鬼故事。渐渐的我成为了一个鬼怪名人,很多人爱听我讲鬼故事。因为这个原因,我认识了殡仪馆的看门大爷,从此我的生活就被改变了。这个老大爷竟然是封鬼恶人最后一代传人!签阴约,下地府,养死肉犬……看阿鬼封鬼恶人的神秘经历,掌控阴阳的恶人手段!
  • 天魂剑

    天魂剑

    一个远古传说,一把绝世之剑,二者有何关联。天魂剑,千年前就已扬名三界的神兵,沉寂千年,于千年后再次现世,一场空前争夺战一触即发,一个平凡的小子,意外获得天魂剑,并偶然得知自己的前世不凡身份,是继续前世的使命,还是开始今生的辉煌,当魔族前来争夺天魂剑,鬼域之主横空出世,欲修血妖,苦等千年,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有人背后操纵。当天魔降临的那刹那,一个惊天的消息被揭露,轩辕不凡又该何去何从…………
  • 我本妖娆:丑颜皇后很销魂

    我本妖娆:丑颜皇后很销魂

    她是最受宠爱的小公主,有倾国倾城的容颜和一颗七窍玲珑心,可惜她太善良。她以为他真的爱她,她以为她真的疼她,却没想到他们竟然联手要杀她,当毒入心肺的那一刻,当剑刺入身的那一刻,她才知道自己的愚笨。意志不甘,灵魂不灭,她竟然重生,可惜毒入心肺,半张容颜如鬼魅,自此,她被人当做鬼魅的转世,被丢弃在乱葬岗中,天也怜她,被神秘高人收养,十六年的隐忍和苦练为的是讨回所有的债……
  • 种田之丑妻

    种田之丑妻

    一朝穿越孤女变丑女,满脸恐怖胎记、克父克母,刚刚重生就被丢弃在深山之中,野狼为伴,猛虎相陪,难道死一次还不够?捡到傻傻相公一枚,遇难成祥、涅槃重生、倾国倾城,管他是王公贵族、绝世美男、超萌正太,想要的只是那个傻傻的男人。相公神秘身世,地狱中的造梦者,传说中的禁忌,还有那皇权高位者,小夫妻想要生活平静可是难喽。休闲度日、家长里短,种田养家,顺带斗皇后、拒太子、斩来使,携手傻傻老公闯闯天下。
  • 贵女策

    贵女策

    月明星稀的夜里,整个帝京都是寂静无声,唯独有守夜人巡夜的声音。各处花街柳巷倒是声声朗朗,这纸醉金迷的帝京,同样是有着罪恶之手的地狱。“混账东西!让你好好照看大小姐,你就是这样照看的吗?狗东西!滚出去!”一年轻的锦衣华服男子进一间颇为精致的女子闺房,怒容满面,几欲抽刀砍人。“世子,不是奴婢的错啊!是小姐她……”“啪!”俊秀男子转身便踹了那婢女一脚,那婢女一时未曾想……
  •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文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人学。文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也是人类和自然界关系的再现。文学既可以揭示生活的本质,又可以体现人们的喜怒哀乐。人类如果没有文学,其生活就会枯燥无味。因此,伟大的文学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