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45700000001

第1章 引子:走近事变背后的角力

在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矗立着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物,叫做残历碑。巨大的碑身宛如一座翻开的台历,花岗岩碑体被雕刻成弹痕累累的造型。那上面的时间,永远停在了1931年9月18日。在这个日期的旁边,有一段短促却足以触动国人神经的文字:“夜十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十多年来,每逢9月18日的夜晚,沈阳的上空便会响起3分钟连续而尖利的汽笛警报声。

无疑,人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永远地记住九一八事变。可是,是否我们已经忘却了些什么,尤其是关于那段历史的背景和事变本身的某些重要细节?

细节就那么重要么?是的,没有细节的历史就如同听不到心跳的标本,任何宏大的历史叙事都存在于细节之中。历史不是泼墨大写意,而是工笔画,只有鲜活的细部,才能构成趣味盎然的整体。

我们或许回避不了这样的问题: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还能够像残历碑那样把那个日子深深地刻印在自己的心中吗?我们还能够真切地找寻到那段历史与今天的血肉联系吗?

让我们一起把思绪拉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东北。

所谓满蒙者,……广袤七万四千方里,人口二千八百万人。较我日本帝国国土(朝鲜及台湾除外)大逾三倍。……不惟地广人稀令人羡慕,农矿森林等物之丰富,世之无其匹敌。……故历代内阁之施政于满蒙者,无不依明治大帝之遗训,扩展其规模,完成新大陆政策,……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

这段话出自著名的《田中奏折》,反映了日本大陆政策的核心。我们不必纠缠于这个神秘文件的真伪,从那个年代及之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处心积虑的侵略和掠夺,完全可以证明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既定国策的产物。可是,说到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具体背景,情况却要复杂得多。简单说,它是日本内部三股政治力量在一致认同其大陆政策的前提下,又出于不同的政治考虑和利益诉求而角力的结果。

积极筹划和推动事变爆发的是日本关东军的少壮军官们,他们把日本的政治高层和军事高层,看作是老朽腐败的官僚,认为只有迅速在中国东北动武,变满蒙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才能在大国角逐的国际格局中居于有利地位。关东军是日本在中国的占领军,通过武力赢得帝国更大的在华利益,“天然地”符合他们的利益,所以上至司令官,下至基层联队长,都是事变的积极支持者。

限制甚至反对关东军的“激进”态势的,主要是日本内阁。与“不管不顾”的军人不同,他们有更深远、更讲求调子的政策图谋和行动路线图,也更关注其他列强的反应。其策略,是要把对中国“亲善”的政治秀做足,从而在“不得已”对中国动武时,能够得到列强的谅解。事变的爆发打乱了他们的计划,但日本政府既无力量也无决心管束“不听从命令”的军队,只能不情愿地跟在帝国军人的身后亦步亦趋。第三种力量是以陆相和陆军参谋总长为核心的陆军中央部,它的态度是最暧昧的。作为陆军的中枢,他们既要维持政策的稳定性,又不能不顾及到海外驻军的要求和利益,军人的本能也告诉他们自己,只有在战争中军队才会成为国家的柱石。所以,事变爆发前,他们优化了关东军的军事配备;事变爆发后,他们又以明抑实扬的方式,为日军军事行动的节节升级开绿灯。

考察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中国的情形,情况似乎简单得多——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主要的责任人是蒋介石以及严格执行其政策的张学良。这实际是一个过于简单的答案。避免与日本开战,这不但是蒋、张的主张,也是国民政府中的主流意见,甚至像胡适、丁文江、傅斯年、陈寅恪之类的知识分子和学者,也持这样的观点。一位专家在仔细讨论了当时中日双方陆军的武器装备和人员素质后,结论是如果两国正式开战,中国要用一比六到一比八的军队数量,才可能与日军相抗。当时,蒋介石刚刚完成了中国形式上的统一,可实际的情况却是,国民党与共产党激战正酣;国民党内部斗争激化,不但导致出现了两个并立的国民政府,双方还兵戎相见;地方势力依然强大,他们利用一切机会向中央政府叫板;羸弱的中国又遭受百年不遇的水灾的打击……总之,当时中国似乎不具备与日本在战场上一见高下的力量。

但是,不抵抗政策仍然是一个基于错误判断的错误决策。国民政府过高估计了日本政府在日本对华政策中的分量,总把日本通过其外交管道透露的信息看得过重,而不了解对于日本军队而言,日本政府其实是说了不算的。事变爆发时,国民政府以为只要不抵抗,不给日军以扩大战事的口实,日军终究会受到政府的节制,撤回到满铁附属地去。而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决定中国命运、在一定程度也决定着日本命运的九一八事变,竟以日方“低层”推动“高层”的方式诡异地发生了。不向日本宣战是一回事,不抵抗是另一回事。一味屈从于人,不但不会增加自己在谈判桌上的分量,反而会助长对手得寸进尺的贪欲。况且,在日本人的性格中崇拜强者的特点根深蒂固,在这样的对手面前,表示屈服就可能要面临最可悲的后果。

考察九一八事变还不能忽视国际背景。当时英、法等老牌列强,还深陷于一战后形成的战略思路中,不但看不到日本崛起对其所构成的威胁,甚至还纵容和支持,尤其是英国,它一向把日本看作远东地区的盟友,尽管一些英国政治家并不喜欢日本;美国虽已是世界头号强国,但其对外政策的基调是所谓的孤立主义,这不但使其国际战略缺乏远见,而且在行动上往往犹豫不决;至于国联,实质上是受英、法控制的,“老板”不想有所作为,要指望国联对中国有实质性的帮助想来也难。

值得指出的是,对九一八事变的走向和结果影响最大的“国际因素”,是与中国和日本都毗邻的苏联。就战略而言,日本占领满洲,主要是冲着苏联去的,它要在为一场可以预见的与苏联的战争中,为自己赢得巩固的后方和战略纵深。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最担心的也是苏联的介入,所以狂妄无比的关东军在向黑龙江省方向推进时,竟也逡巡不前,因为北满铁路是苏联的势力范围。斯大林看透了日本人心中的斤两,他并不愿意去挑战风头正劲的日本,而更愿意看到日本在羸弱却又地域广阔的中国泥足深陷,这样,苏联的东面就是安全的。所以,苏联不但忍下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对自己势力的冒犯,甚至连日后的伪满洲国也承认了,并于1935年以1.4亿日元的价格把北满铁路一并卖给了伪满洲国。斯大林设了个大局,日本就一头钻了进去,直到行将战败,也没能发动那场假想中与苏联的决战;而中国,则要更多承受战火和苦难。

当然,九一八还有许多说不尽的话题,它绝非仅仅是一个“悲惨的时候”,也不是像一些西方史学家所描述的,是一场在一夜之间发生的战争。所以,可以有充分的理由说,仔细品味九一八事变背后的政治角力,不但有意义,而且也不枯燥,只要回忆起那些重要的细节,我们就可以读出那段历史与现实的紧密关联。

为此,在本书的写法上,我们作了些新的尝试,未必成功,但求新意。

我们选取了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21天的历史,通过38个具体事件或话题,力求多视角、多维度地展示事变爆发的前因后果和丰富内涵。当然,具体的历史叙事并没有局限在这21天,有的追溯甚至到了日本明治维新,而为了照顾到事件的完整性,有的话题涉及整个抗战。在写作中,笔者力图做到以小见大,散而不乱。在选取的事件和话题中,大多数都与九一八事变密切相关,也有一些话题扯得远些,例如,写到了1931年的大水,写到了地方实力派与中央的对抗,写到了国民党军队对苏区的“围剿”,等等。所有这些,乍看来并不与九一八事变直接相关,但它们却可以启发人们从更为丰富的视角去审视这段历史,使读者看到一面是国力渐至顶峰、对外虎视眈眈的日本,另一面是国力羸弱、政府脆弱、内部纷争不断的中国。只有了解了强弱之势,才能看懂胜败之机。

今年是世界反***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经过一个甲子的洗礼,世界和中国已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如果对历史的回溯不是发思古之悠情,也不是书斋中为学问而学问的文字,而是为了走近历史的深处,用一程探索之旅、发现之旅来观照现实、展望未来的话,那就让我们以此方式纪念这个特殊的年份,并将这份思考献给正在崛起的祖国。

同类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2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风暴来临(1920-1929)

    风暴来临(1920-1929)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
  • 纵横大唐之雷霆霸主

    纵横大唐之雷霆霸主

    残唐。此时已不复往日之辉煌。男主角无意中结识了诺羌国的公主,于是开始了他的重铸大唐辉煌之路……
  • 密十三

    密十三

    四个朝代,三位皇帝,天地巨变。空前绝后!,宫廷内外的政治阴谋,塞北中原的战场厮杀,天地人鬼之间的恩怨纠葛,惊心动魄的演绎了一段旷古未有的大明传奇
热门推荐
  •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豪门弃女:首席非诚勿扰

    她是被家族抛弃的千金,也是艺术世家内定的儿媳;她是被芭团解雇的高级舞者,也是世界有名的芭蕾公主;她与经纪人痴恋,又与未婚夫青梅竹马。十六岁的端木雪,前有表姐欲夺情郎,后有芭蕾世家不断的挑衅,谁护她一生?端木雪浅笑:他与芭蕾,我都要。凡想夺之者,皆毁。那一年,她六岁,他十岁,她与他相遇……愿收敛光芒只看她舞台称王称霸,愿卖萌耍赖只为得她一笑。丰默、沈丰之:她是我的!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前夫再见

    前夫再见

    此文,关于高干,关于背叛,关于婚姻,关于爱情,关于友情,关于亲情,关于男婚女嫁。【正剧版】信东,她用七年的时间来爱他。七年的相濡以沫,她以为,那便是她要的一辈子的幸福。可是,爱情终究错了位。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没有婚姻的爱情,岂不是死无葬生之地。她怎么选,都是错的。他是世人眼里的模范丈夫,她是别人眼里羡慕的美娇娘。女人应做寒向南,嫁人当嫁梁信东。可谁又知道风光背后的酸痛、无助、彷徨。婚姻,本就磨人,还是她爱的太深。好友背叛,小三找上门,亲自撞上奸情,婆婆虐待,她没法在自欺欺人,做别人眼里的模范妻子,乖顺儿媳。原来,爱情终究经不起诱惑。终究,还是不爱了。否则,又怎会背叛。离婚,只能是唯一的出口。她要的从来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再婚,老公俊雅倜傥,事业有成,对她爱护有加。这一次,她是否真的找到了她要想的幸福?慕白,她从来没有看懂过他,时而冷漠,时而温存。她看不清,那个才是真正的他。为了她,他说太他定要成为最强的人。【剧情版】寒向南以为她为了爱情放弃她所有的爱好,所有的不舍,那就是她要的爱情。可当七年的感情在权利,金钱,欺骗之下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她又该何去何存?宿城第一少,人中龙凤,又为何对她情有独钟,非她不娶,她是否会被他的真情所打动?神秘酷男慕白,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背景,什么样的过往,他为了什么独自离开,又不顾一切后果的归来?纠结的感情,不同的过往,造就不一样的结局。感情之路,何其漫长,她突然的转身,他会不会就在她的背后。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还是,他站在她的背后,她站在他的背后。离婚的女人,也可以有自己的一片天。其实,爱情也就是那么一回事。此文,过程是情意绵绵无期的,结局是意想不到滴。亲们安心看文吧。求收藏,票票,花花。。。。咳咳,简介先这么着,后期在改善,不怎么会写,亲们可直接进去看文,喜欢就收藏,千万不可因为一个简简单单的简介而错过一篇好文。推荐区;都市文:跑给你追临窗纱前妻三嫁紫砂萍重生-老公别乱来风念夕重生之就做狐狸精小妖重生霸情哥哥舍不得的温柔前夫倒插门逃爱木棉皇后天涯孤鸿
  • 文玩天下

    文玩天下

    推荐大家看这本书用起点app,在那上面可以看到插图,每一张都是很用心制作的。 杨平是一个喜欢文玩的平凡男人,心里装满了丰满的梦想。但是骨感的现实让他不得不寄情与那些文玩,籽料,核桃,手串。。。。。。奇遇会改变一个妻管严的生活吗?惊艳的相遇你问过我弱小的腰子吗?到底是要超越李超人还是老老实实先超过楼下的李超市呢。这是个问题。文玩,按字面儿上的意思就是有文化的玩,玩的有文化底蕴,实际上是古代文人文房清供的延伸品,小玩如和田翡翠,核桃菩提,象牙犀角,手钏把件等等,体积再大点儿,提笼遛狗,花鸟鱼虫,草缸造景,家具摆件等等,再大点儿,自行车,摩托车,越野酷跑?
  • 领导力的42个黄金法则

    领导力的42个黄金法则

    卓越的领导者是天降英才还是后天培养的呢?如何能够成为成功的领导者?《领导力的42个黄金法则》详尽介绍了领导力包含的八个方面的能力:远景规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战略决策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协调能力、情商管理能力和应变与危机处理能力。《领导力的42个黄金法则》详尽介绍了领导力包含的八个方面的能力:远景规划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战备决策能力、学习创新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协调能力、情商管理能力和应变与危机处理能力。
  • 千金招婿

    千金招婿

    为姐寻夫却招来两位真假姐夫。本以为找到了幸福,却被阴晴不定的皇帝摆了一道。皇上皇上,你赐婚对象错了!本以为嫁了人之后,就可以过上欢脱的小日子了,却不想府上处处是刁妇!夫君是匹腹黑的狼,廖倾城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人善被人欺的道理廖倾城算是懂了,既然这样,吞了我的就给我吐出来再咽回去,抢了我的就给我还回来再补点儿利息,且看奸商夫妻斗破宅府后院!
  • 以力成圣

    以力成圣

    修士,以力证道……而修身者,则把身体力量的极限,发挥到顶点……看华夏武修者,如何在异世大陆的傲视天下,尽在《以力成圣》……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成功你找我

    不成功你找我

    古往今来,以成功为目标,引领无数帝王将相、英雄豪杰乃至黎民百姓前仆后继!千百年,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成功的探索与追求。为了成功,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勇敢前行,留下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千古绝唱!有人成功了,成为人们传颂的楷模;有人失败了,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感叹。人们在敬仰诺贝尔成功的同时,也应该钦敬失败的索布雷诺,即使失败了,也要在失败中度过辉煌的一生!成功的秘笈究竟在哪里?人们开始反思。终于有一天,人们似乎悟出了成功的天机,原来成功的秘笈就在我们身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愿每个奋发图强的人都能把聪明才智无限地发挥出来,从而让心灵和财富都能获得巨大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