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39100000023

第23章 第8句话 “我说不行就不行!”(1)

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我说不行就不行!”这种粗暴态度是对孩子个性的压抑,这种压抑的力量越大,将来孩子的反抗力量也就越大。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尽可能按他合理的意愿办事,而不能以专制的态度去压制孩子。

不可做“专制型”父母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是喜欢用命令的口吻对孩子讲话,孩子放学回家想看电视时,他们就很烦,老是给孩子下命令:“不要吵!”“把电视关上!”“写作业去!”……一会儿一个命令,搞得孩子乐趣全无。其实,父母命令或强迫孩子做事情,只是在显示自己的威严。但这样做就是专制,并不意味着能引导和影响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父母对孩子采取简单粗暴的专制管教形式,每件事都要过问和干涉,认为孩子越听话越好,这样过分地管教孩子恰恰会害了他。当孩子受到批评、指责时,他的辩解常被这样打断:“你不要辩解,没用!”“你又开始撒谎!”“闭上你的臭嘴!”……类似这些话几乎在很多家庭都能够听到。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会很委屈、伤心,甚至是怨恨。教育专家认为,孩子要对某事辩解,而时机又不合适时,有智慧的父母应该这样说:“你有辩解的权利,我一定会听你的解释,但我现在很忙,等我有时间咱们再慢慢谈,好吗?”这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惊喜,他不但不再感到委屈、怨恨,反而会大增信心,并反思自己是否有做得不妥的地方。

作为父母,要尊重孩子。遗憾的是,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大叫大吵非常常见。一旦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在批评中就会使用不恰当的用语,有时候孩子的回答也很难听。接着,父母便提高嗓门威胁孩子,或是采用高压的办法惩罚孩子,这样只能让事情变得更糟糕。

方民和几个同学约好周六晚上都去杨景家下围棋,同时也商量一下升学考试的事。

吃过晚饭,方民向爸爸请示时,爸爸却大声地呵斥:“晚上还出去?不许去,给我在家里老实待着!”一旁的妈妈替方民解释说:“他去和同学商量考试的事。”

可是,爸爸仍然声色俱厉:“升学的事还要和同学商量?用不着,开家长会的时候,我已经跟你们班主任研究定了,你好好念书,考高分就行了。”

说完,爸爸又转过脸来冲着妈妈喊:“就是你纵容他,惯得简直是不像话!听着,这个家,我是一家之主,我说了算数!”

方民感到非常难过,不仅是因为爸爸的阻拦使他在同学面前失了约,还因为爸爸非常的专横武断。其实,他知道爸爸也很疼爱他,因为爸爸每次出差都会给他带礼物回来。可是,方民就是受不了爸爸对他的事情的粗暴干涉。所以,很多时候,他心里有事时宁愿憋着,也不跟爸爸说,免得又招爸爸的骂。

简单粗暴是一个人人格修养不成熟、不完善的表现,也是不文明的表现。谁都不会喜欢专制的人。孩子对专制的父母同样也很反感,尽管表面上可能“唯命是从”。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往往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事后,很多父母也后悔莫及,但再遇到事依然是“旧病复发”,弄得孩子见父母就好像老鼠见到猫,还谈什么沟通交流?

有的父母粗暴不仅表现在责骂上,还表现在动辄就施之以棍棒。有的孩子脾气倔强,宁肯让粗暴的父母打死,也不会吭一声,不愿意屈服于父母的不合情理的要求。而这种性格很可能会进一步激化性格暴躁的父母的火气,随之而来的是更狠的毒打。

有知识、有修养的父母应该知道,粗暴的态度、压制的办法比孩子的错误性质要严重得多,也令人痛心得多。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启迪和教育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自然健康地成长与发展。粗暴专制地强迫孩子去做事,效果从来就很差。

郑刚是父母的骄傲,从小学到中学,门门功课都很优秀,而且英语、奥数等还拿过各种比赛的大奖。母亲一提儿子,就乐得合不上嘴。高中毕业后,郑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

这下,亲戚朋友都让郑刚的母亲传授教子经验,她说:“我的教子秘诀就是:家长要有威信,说话孩子才能听;只有让孩子听话,孩子才能按你的要求去做。”

可是,郑刚大学一年级结束时,母亲接到了老师的电话,说郑刚的成绩很差,有5科成绩不及格,如果补考再不及格,就要退学。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儿子很聪明,怎么会有5科不及格呢?老师还说,郑刚经常缺课!对此,母亲也不愿意相信。

很快,母亲也接到了儿子打来的电话,说了一些让母亲感觉莫名其妙的话:“我最近觉得自己开始长大了,我要决定自己的事情……”

妈妈立即坐火车赶到儿子的学校,当时是晚自习时间了。她在教学楼里没看见儿子的踪影。她给儿子打手机,问儿子去哪儿了。儿子说:“我在图书馆。”结果,妈妈在图书馆再次扑空。

这时,母亲看到儿子正与一个女生有说有笑地走进校园。她气坏了,儿子不仅撒谎,而且还瞒着家里谈恋爱。她立刻迎上去叫住了儿子,把儿子拉到路边说:“我们应该好好谈谈,你的成绩下降了那么多,是什么原因?”

郑刚半天没有说话,妈妈又说:“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别人从来都是羡慕你的成绩,你完全有能力学好大学的课程,可为什么会不及格呢?”郑刚面无表情地说:“是,我可以考好。但是我想退学。上大学没意思,我对这个专业不感兴趣。”

在母亲听来,这句话无异于晴天霹雳:“你怎么能这样?那么多人在羡慕你,你却不知道珍惜。你要退学,退学后你做什么去?你想没想过,你这样做,我的脸往哪儿放?”

郑刚说:“我不喜欢上这个专业,也不喜欢这大学,这都是你安排的,是你强加给我的,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读文科,你说读理科好,我想考南方的大学,你说这个大学的牌子更硬。我再多说几句,你就拿出你最常说的话:小孩子懂什么,我说不行就不行。你从来没有问我想要干什么?我早就觉得活着没意思。现在我长大了,我要选择我自己喜欢的路走。”

母亲有些震惊,但她还是苦心劝说,又请老师帮助儿子补课,请辅导员和他谈话。采取一系列措施之后,郑刚的补考终于及格了4门,但英语还是不及格,不是他考不过去,他实在是不想考了。他明确地对母亲说:“我实在不想在这个大学混下去,我想回家,重新开始。”

经历了深刻的痛楚之后,母亲决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决定,休学一年,今后怎么办,由他自己决定。

很多父母经常对孩子说:“我说不行就不行!”这种家长作风是对孩子个性的压抑,这种压抑的力量越大,将来得到的反抗力量就越大。家庭成员之间应该是平等的,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尤其是在处理孩子自己的事情时,一定要充分听取孩子的意见,尽可能按他合理的意愿办事,而不能以专制的态度去压制孩子。

孩子都有好奇心,越是不让他做的事,他可能偏要试一试,做一做,以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感。如果父母总是下命令或强求孩子做事情,他又怎么能够顺从呢?所以,父母不要总是向孩子发号施令。

假如父母向孩子提出请求,而不是命令的话,孩子会更心甘情愿地去做事。父母命令或强迫孩子做事情,用权力“赶”孩子走路,很可能让这个孩子根本走不了多远。要想轻松自如地使孩子遵守规定,父母必须保证充当“权威人物”的角色。有效的权威以丰富的知识或专长为基础,受爱和尊重所支配。父母要有权威,其出发点不是剥夺孩子的自由,而是在能管理的限度内给孩子行动自由。

父母可以尝试为孩子制订正确、简练、具体和清晰的规则,这将会更有效地对孩子进行限制和管理。在陈述规定时,父母应该用明确的态度和有力的语调,避免含糊不清的主观命令。规则制订出以后,必须始终不渝地执行。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最能适应生活。

另外,父母让孩子做一件事时,要着重强调孩子怎么去做(正面),而不是不要怎么做(禁止),所以,父母可以说:“小声讲话。”而不是说:“不要叫喊。”对孩子来说,这是教育他正确做事,而且他也易于接受这种教育方法。

教子小贴士:

对孩子来说,特别是幼儿,让他马上停止正在进行的活动比较困难,因此父母要预先向他提出一个时间的限制。也就是说,即使不让孩子在外面玩了,也应该允许他有几分钟的时间结束他的游戏,父母可以这样说:“再玩5分钟,我们就该回家了。”

关于学习,父母也不应该压制孩子,逼迫他学习。任何人的学习,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有了主动学习的愿望,他才能行动起来,被强迫学习的东西不会长期保存在头脑之中。

不要陷入威信的误区

1919年,鲁迅先生写下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的文章。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而90年后的今天,有些父母的这种思想还很严重,他们仍旧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享有特权,可以对孩子任意发号施令,为所欲为。

对孩子的质疑,这些父母的回答是:“因为我是你爸爸(妈妈),我说不行就不行。”他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样处置就怎样处置,不允许孩子作任何辩驳。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殊不知,这非但不能树立威信,还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星期天,有菲菲最喜欢看的动画片,菲菲赶紧把作业写完,就打开电视看了起来。可这时,爸爸最喜欢看的足球赛时间到了,爸爸走了过来,厉声对菲菲说:“作业做完了吗,就来看电视?”

菲菲回答:“做完了。”爸爸又说:“做完了就没事了?回房间看书去。”没办法,菲菲只好扔下遥控器。

爸爸拿起控制器,换到了体育频道,心满意足地看了起来。菲菲从门缝中听到了体育比赛的声音,心里非常不高兴,就跑出来质问爸爸:“不让我看电视,你为什么要看?”

对菲菲这突如其来的质问,爸爸没有一点的思想准备,他先是一愣,紧接着就提高了嗓门,瞪着大眼珠子凶神恶煞似地吼道:“我为什么要看?因为我是你爸爸!你赶快给我回你房间去?不然……”说着,就举起了大巴掌,吓得菲菲不敢吱声了,溜回了自己的房间。

菲菲回到房间,感到很委屈,她不明白:“难道是爸爸就可以不讲道理吗?就可以对孩子称王称霸吗?”

作为父母,应该知道,不要在孩子面前耍“因为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威风,这对孩子是一种伤害。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说:“‘我是你爸爸’、‘我是你妈妈’,这只能是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承担起教育子女义务的依据,而绝不能以此作为向子女施展特权和大耍家长威风的理由。”

现在,有些孩子好逞威风,以强凌弱,敢跟父母长辈、老师顶撞,这些往往是因为他在家里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和强权压制,从而出现一种寻求平衡的非正常心理。他认为,这是对父母“蛮不讲理”的一种发泄或报复。本来父母是想树立威信,但事与愿违,可见,父母已经陷入了威信的误区。

很多父母都想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但因为认识不到位,反而步入了误区,除了上述那种“靠压制建立威信”的情况外,还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靠娇宠建立威信。

这种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姑息迁就,有求必应,一概满足,想以此让孩子听话。结果导致孩子任性妄为,性格骄横执拗。

第二,靠收买建立威信。

父母经常给孩子许诺,用各种礼品、金钱收买孩子的心,想让孩子服从自己。这种情况在一些父母与孩子从小不在一起生活的家庭中尤为突出。因为孩子常年不在身边,感情比较淡漠,于是,父母就用物质手段来满足孩子,以此来联络孩子的感情。实际上,这样做并不一定会起到好的效果,有时甚至会害了孩子。

第三,靠说教建立威信。

父母对孩子居高临下,经常责备和威吓孩子,以显示自己的地位。这种情况在一些盛行家长作风的家庭表现得比较突出。他们不知如何去引导孩子,导致家庭氛围严肃有余,活泼不够,这不仅会抹煞孩子的天性,也容易导致孩子唯唯诺诺,只看父母的脸色行事,不会辨别是非。

第四,靠自吹建立威信。

父母总是向孩子讲“好汉当年勇”,成就如何显赫,想以此获得孩子的尊敬。这种情况,在孩子年幼的时候,还能管用,待孩子稍稍长大后,慢慢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甚至会瞧不起父母,因为孩子佩服的是父母的素质,而不是自吹自擂。

第五,以疏远赢得威信。

父母总是与孩子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们很少与孩子交流感情,孩子不了解父母的想法、爱好等,父母也不知道孩子的需要和喜好,父母与孩子间有着明显的鸿沟。

第六,以教训赢得威信。

父母根本无视孩子是否愿意听,也不管自己的语言是不是恰当、合适,在任何场合下,总是没完没了地指责孩子,要求孩子服从。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会对这种说教产生厌倦情绪。长此以往,孩子也会对正确的教育产生反感。

总之,在孩子面前特意树立的权威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人为的权威永远都是徒劳无益的。

教子小贴士:

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讽刺;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大度;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去寻找爱……

对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如果父母对孩子摆出一副家长的架子,对孩子不讲平等,不讲道理,以势压人,不尊重孩子的人格,压制孩子个性的发展,会对子女的成长很不利,甚至会导致孩子患上心理疾病。孩子只有在充满平等的家庭关系中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所以,父母不要陷入威信的误区,应该为孩子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要正确树立威信

作为父母,应该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这样就会让孩子信服,对孩子的教育也会轻松很多,因为你说的话孩子会听,会按照你说的去做。但是,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却在孩子心中没有任何威信可言,这是为什么呢?

一个11岁男孩曾给他的爸爸妈妈写过这样一封信:

爸爸妈妈,你们常对我说,做什么事,都需要毅力,否则一事无成。可是你们就很缺乏毅力。

有一次,爸爸你对我说:“我开始戒烟了,今后保证一根也不抽了。”但你宣布之后只能坚持四五天,就找个借口又抽起来了,而且比以前抽得更凶了。这使我对你戒烟的事完全失去了信心。每当看到你“死灰复燃”时,我就会说:“真没劲!”

同类推荐
  • 怀得上,生得下2

    怀得上,生得下2

    孕育,是一件神圣而又平凡的事情,也是一个充满了复杂因素的神秘过程,有太多的生命密码还没有破解,许多有关孕育的问题也应孕而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叶敦敏,继《怀得上,生得下》1之后,继续将那些你不知道的、想知道的、应该知道的医学知识一一道来,助你顺利完成怀孕生子这人生重要一课!十几年来,几千个宝宝在他的协助下健康地来到这个世界上。现在,他想帮助更多人。
  • 小公主

    小公主

    为了能使自己的女儿像一位公主那样美丽、优雅和高贵,我看到过不少父母作了方方面面的准备。他们有的每周都兴冲冲跑去参加培训课,以期得到切身的经验;有的则忙着购买从胎教音乐磁带到学步车等等一系列物品。虽然这意味着花费不少时间,但作为父母,他们无疑已经下定决心,要帮助自己的小宝贝尽可能完美地成长。记得我当年得知自己将为人父时,不分好歹买了一大堆相关书籍,并且准备了一个很高档的大笔记本,准备在理论上大大提高一番。如今这个笔记本已密密麻麻记满我的心得……
  •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不可不知的天才家教智慧全集

    家教是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任重而道远的。为了孩子少走弯路,为了孩子不受伤害,为了孩子多学点儿知识技能,为了孩子能健康地成长……父母有太多的理由,也付出了太多的心思和精力。家长们,少一些枯燥的说教,多一些应有的尊重;少一些强制和命令,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少一些猜测和居高临下,多一些信任和心平气和……给孩子自由的阅读空间,让他们从精彩的故事中学习和成长
  •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培养了不起的男孩(大全集)

    要做称职父母,先和男孩成为朋友,男孩可以说天不怕地不怕,没有安分的时候,你可以批评他、教育他,但是千万不要不理他。他们最怕的是没有人做他们的朋友,没有人理解、没有人帮助、没有人支持。从小就要男孩知道,他是个男子汉,他跌倒了,就要自己爬走来;他犯错误了,就要让他知道,好汉做事好汉当;他不听话了,就要让他知道,男子汉是不会给别人添麻烦的……让你的男孩能力超群,有的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落后于别的孩子,一天到晚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完全正确。要知道,对孩子能力的培养比对孩子知识的浇灌更重要,中国有句名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孩子时同样要加以借鉴。
  •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中国父母培养孩子易犯的600个错误

    本书列举了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经常易犯的约600个错误,既分析了错误产生的原因,又提出了解决错误的方案。一书在手,父母必能茅塞顿开。这是一本可以伴随父母一生的书,天下的父母们可能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实践着书中的内容——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这也是一本影响孩子未来的书,它将伴随孩子一天天地成长。当孩子长大成人,我们不苛求获得丰厚的回报,只希望他在回忆儿时的经历时能发自内心地说:“假如有来生的话,我希望下辈子还做你们的孩子。”
热门推荐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长寿之城

    长寿之城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这样做女人最旺夫

    “旺夫运”这个话题女人讨论的很多,但相关书籍极少。只要是结了婚的女人,无论是家庭主妇,还是打工白领,都希望有“旺夫运”,能够帮老公兴旺发达,但是把命运寄托于虚无缥缈的幻想,不如实实在在地做点事情,来改变自己,改变家庭的命运。这样,才能婚姻更牢固,更长久,经济更长达,感情更深厚。女人,就是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本,潜移默化地“旺夫”、“旺家”、“旺自己”!
  • 赖上极品夫君

    赖上极品夫君

    哎……人长得美总是会吸引别人的眼球,要不是我江小湖准备走知性路线,当今的亚姐哪还有饭碗呐?可这人也太狂热了吧?“大爷,你都跟了我五天了,我兜里那两块钱都给你了,你还想怎么着啊?”我就是再美也得分个年龄段吧!这老头儿明显超龄嘛!还有,看看他穿的什么啊?难道今年的流行趋势是面袋子吗?脑袋上搞一草标,难道是要卖身葬父?“嗯!”老头若有所思的捋了捋胡须,双眼像手电筒一样放……
  •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3)

    世界最具科学性的科幻小说(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醉红颜

    醉红颜

    有些人,有些事情总是适合在恰当的时候将他忘却;有些人,有些事情总是在恰当的时候将他记起;曾经有过一段无花果一样的爱情;那么的刻骨铭心;曾经有一段刻骨铭心的回忆;在新的生活面前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故事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木凸

    木凸

    生活在谭家花园的谭姓男人为什么都不能活过五十二岁。到时都得一命呜呼?谭家花园的继承人谭宗三同黄克莹的恋爱故事又和老管家经易门有什么关系?谭家花园新旧力量通过谭宗三的豫丰公司和经易门为代表的守旧派之间的明争暗夺所为何来?……,《木凸》以谭家花园人物命运为背景,把生活中的故事当作历史的一部分来着笔,娓娓道来,描绘中国历新旧思想的交锋
  • 失去童心的岁月

    失去童心的岁月

    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的一段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一颗颗童心备受蛊惑,卷进一场红色风暴中,让幼稚单纯的心灵染上了时代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