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8200000029

第29章 利未马太从税吏到门徒

在耶稣的时代,犹太人的社会中存在许多种不同的职业,比如说有渔夫、木匠、商人……等等。但是,小朋友你知道吗?这些职业中,有一种职业和从事这种职业的人,是最受其他犹太百姓恨恶的。这种职业叫税吏。看这名字,你们大概很快就会猜到,税吏指的就是税务员。

收税?为谁收税?这些犹太税吏当然不是为了自己同胞的好处收税了,他们是专门为罗马人服务的,为罗马人向自己的同胞收税。至于为什么说这些犹太税吏是最受自己同胞恨恶的一群人呢?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在犹太人眼中,罗马人是侵略者、是敌人,犹太人那么热切地盼望弥赛亚来临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希望弥赛亚能带领他们赶走罗马人,重建犹太人自己的国家。由此可见犹太人对罗马人的仇恨。

在这种情形下,一部分犹太人为了自己的好处,为了讨好罗马人,竟然心甘情愿地充当罗马人的帮凶,专门为罗马人向自己的同胞收税。他们强迫自己的同胞从口袋里掏出钱来,交给他们的仇敌罗马人,然后罗马人再用犹太人的钱控制、镇压、剥削犹太人。这些犹太税吏,不是罗马人的帮凶、走狗,又是什么呢?所以,犹太人对他们这些出卖自己同胞利益,换取个人好处的税吏,非常的瞧不起,也非常的恨恶。

第二个原因,犹太人因为这些税吏本身的缘故恨恶他们。如果这些犹太税吏是因为贪生怕死,或是迫不得已才替罗马人效劳,做收税的工作,那还说得过去。但是,他们绝大多数是出于贪心才做税吏的工作。在他们眼中,向同胞收税是个发财的好机会。比如说,罗马人叫他们一天收一百块的税,但他们实际却收五百块钱的税。反正他们欺负自己的同胞不知道该纳税的数目,想收多少都由他们说了算数,等他们把收来的税钱上缴给罗马人时,他们就只上缴规定的数目一百块钱。剩下的四百块钱通通落入他们的口袋。就是凭着这种欺下瞒上、偷梁换柱的手法,这些犹太税吏转眼间个个都成了腰缠万贯的暴发户。请问:“有哪一个犹太百姓会喜欢这些贪心、狠毒的犹太税吏呢?”

正是由于刚才讲的这两个原因,犹太百姓对这些税吏充满了无比的仇恨和厌恶。犹太百姓对这些犹太税吏的仇恨和厌恶,甚至远远超过了对罗马人的仇恨和厌恶。

犹太百姓从来不会客气地跟这些税吏说一句话,从来也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看。犹太人在路上若迎面遇见一个税吏,通常会轻蔑地往地上吐口唾沫,然后把脸转向另一边,瞧都不瞧一眼擦身而过的税吏。此外,犹太百姓也从来不会帮助一个倒霉的犹太税吏。哪怕这个税吏失足掉下河、在河中大喊救命,岸上的犹太百姓也不会有人跳下河去救他,由此可见,犹太百姓对这些税吏仇恨、厌恶到了什么程度。反过来说,这些税吏受到同胞如此恶待,完全是自作自受。

在迦百农城外通往叙利亚首都大马色的路上有一座税关。由于这座税关位于一条重要的商业道路上,每天南来北往经过的商人和车辆非常多,所以这座税关每天都很忙碌。那些过关的商人们必须为他们的货物向罗马人上税,才能获准过关到另外一个地方做生意。

负责这个税关的税吏名叫利未(他还有一个名字叫马太)。跟其他税吏一样,利未在他当上税吏后不久,就为自己捞了许多的钱,一下子成了大富豪。利未当然知道其他犹太人对他的厌恶,但他对此并不在乎。他觉得只要有钱捞就够了,哪还管别人对自己怎么看、怎么想呢?每当利未看到别人向他投出轻蔑的目光,他就会在心里恨恨地想:“你瞧不起我,我还看不上你呢?等着瞧,下次碰到我,我一定要你知道我的厉害,我要叫你多缴税,到时看你还敢不敢这样看我?”

利未这个人没什么朋友,和他来往的人都是税吏。税吏之间常常互相请客,一起吃喝玩乐。除了同这些税吏来往以外,利未没有和其他人交往,他对这种情况也已经习以为常。

有一天,利未像往常一样在关口坐着收税。他一边得意洋洋地数点着收进来的税钱,一边左瞧右看,留意还有没有可以征税的商人经过关口。突然,利未看见一大群人拥着一个人向关口走来,这么一大群人过关可是一件少见的事。这群人是什么人呢?他们中间拥着的那个人又是谁呢?等人群逐渐走近,利未这才看清楚被人群簇拥着,走在中间最前面的那个人正是拿撒勒人耶稣。围着耶稣的人群,不用说,不是耶稣的门徒就是想听他讲道的百姓。

在这之前,利未曾经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过耶稣,不过距离很远。那一次耶稣在他脑海中只留下一个很模糊的样子。利未对耶稣的认识和印象,主要还是透过传说得到的。

这些有关耶稣的传说,在迦百农附近地区已经普遍地流传很长一段时间了,利未多少都听到一些。但是利未并不想追问这些有关耶稣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他也没有心去追问。利未心里想:“管它是真是假,反正我能继续捞钱、继续过好日子就行了。耶稣再厉害,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他能帮我捞钱不成?真是的。”

不过利未没有想到,今天耶稣会从他把守的税关经过。这下子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人们把这个叫耶稣的人传说得那么厉害,行了这个神迹,又行了那个神迹。可是我还没仔细瞧过这个人的模样呢?何不趁这个机会,仔细打量他一番。

于是,利未停住了数点税钱的手,抬起头来看着人群。人群走到利未跟前了,利未注意到没有人看他一眼,人们的脸上都挂着对他憎恨和厌恶的表情。还有人轻蔑地往地上吐唾沫。看到这种情形,利未气愤地咬了咬牙。

突然,利未发现人群中有一个人看他的表情和眼神跟别人完全不同,这个人就是耶稣。耶稣静静地端详着他,眼里充满了无比的同情和慈爱。利未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见到一张如此温柔、安详的面容,一副如此充满同情和慈爱的眼神,这温柔、这安详、这同情、这慈爱完全是向他一个人发出来的。是的,是向他一个人发出来的。因为耶稣的眼睛一直盯在他身上,没有再看别的人。

顿时,利未冷漠的态度彻底冰消瓦解。他的内心感到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巨大震动,无法再平静下来。

上帝的慈爱!利未真想大声地喊叫,利未从耶稣的眼神体会到上帝的爱,这确实是上帝的爱,因为没有一个犹太人会用这种眼神看待税吏。不!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人们恨税吏还来不及,怎么会去爱他呢?耶稣这种充满爱的眼神不是出自上帝,难道还会出于人吗?绝对不是的,这就是上帝的爱!

此时此刻,利未的思想完全改变了,他不再贪爱钱财,反而开始恨恶钱财、恨恶自己的生活方式、恨恶自己犯过的罪,甚至连自己这个人也恨恶。利未觉悟到他是一个坏人,根本不配得到上帝的慈爱,他只配得人们的憎恨和厌恶。但上帝的慈爱却奇妙地临到他身上,利未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他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他真实地从耶稣身上,感受到上帝的慈爱。上帝对他的慈爱完全改变了他的人生。利未一方面为自己犯过的罪痛悔,一方面对耶稣这个人产生了无比敬畏的心情。

正当利未坐在关口看着耶稣、心潮起伏之际,耶稣走到利未面前,对他说:“你来跟从我!”利未听了耶稣这话,马上放下手中的税钱,站起来跟从了耶稣。他没有办法抵抗耶稣对他的吸引,他心甘情愿地这样做。

如今利未跟从了耶稣,成了耶稣的门徒,他的人生方向和人生目标从此有了一个崭新的开始。

利未的住宅是迦百农城里最漂亮的几座房子之一。利未在成为耶稣的门徒后,特别在家里为耶稣摆了一场大宴席。宴席在他家的大厅举行。为了这次宴席,利未在大厅里多摆了几条长桌,并准备了许多美味的食物。当然客人是少不了的。

你看,耶稣带着门徒来到利未家,参加这场宴席。利未把耶稣请到上座。耶稣的门徒则各自找地方坐下,除了耶稣和他的门徒以外,利未还请了一些陪客。这些陪客是什么人呢?是文士和法利赛人吗?不是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才不会到税吏家中做客呢?是迦百农的普通百姓吗?不是的,迦百农的百姓是不屑与税吏来往的。那么这些陪客到底是什么人呢?原来他们都是利未的同事,迦百农地区的税吏和他们的家人。

宴席正式开始没多久,从门口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几个穿白色长袍的人进到大厅里,他们是来赴宴的客人吗?不!他们是文士和法利赛人。这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不是来赴宴的,他们是来挑耶稣毛病的。他们的眼睛向长桌上扫了一圈,发现耶稣正坐在几个税吏之间,顿时这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脸上露出了不悦的神情。他们用轻蔑和嘲弄的眼神盯着耶稣,心里想:“既然你自称是个圣洁的人,怎么会公开跟税吏和罪人坐在一起吃喝呢?你和他们简直是同一伙的,天下乌鸦一般黑!”对他们来说,和税吏、罪人坐在一起吃饭是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按着他们所谓的敬虔和圣洁的身份,他们是绝对不会这样做的。

不过,这几个闯进大厅里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没敢直接指责耶稣,因为他们不知道耶稣会有什么不可测的举动。于是,他们把矛头转向耶稣的门徒们。他们冲着耶稣的门徒们大声指责说:“你们为什么跟这些税吏和罪人一起吃喝呢?”

耶稣的门徒们听了,一下子全都傻了眼。是啊,要是换作从前,他们也不会到税吏家赴宴的。但是,这次是老师耶稣带他们来的。至于为什么来,他们也不懂。反正是跟着老师就来了。他们该怎么回答这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责问呢?耶稣的门徒们一个个张口结舌地坐在座位上,不知如何是好。

耶稣看到门徒们为难的模样,也知道这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的矛头其实是对准他来的,所以耶稣便主动地回答说:“健康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的目的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耶稣并没有否认税吏确实是罪人。但是,耶稣就是为了拯救罪人才来到世界上的,当然这不是说,文士和法利赛人是义人,不是罪人,所以他们用不着耶稣的拯救。不是的,文士和法利赛人同样是罪人,在上帝眼中,他们跟税吏没什么分别,他们同样需要耶稣的拯救。

不过,文士和法利赛人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自以为是一群圣洁、虔诚的人,他们把税吏看成是一群十足的恶棍,认为他们自己的身份比税吏高多了,文士和法利赛人自以为义的想法,正是耶稣对他们的警告。因为一个自以为义的人是不会认为自己需要上帝的拯救。他既然觉得自己是个义人,是个完全人,有资格进天堂,哪里还需要上帝的拯救呢?而一个承认自己是罪人的人,是不会有这种想法的,他会认识到自己是个有罪的人,需要上帝的拯救。

在耶稣回答那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责问后,又有几个人进到大厅。他们是刚才那几个文士和法利赛人的同伴吗?不是的,他们是施洗约翰的门徒。看他们满脸疑惑地走向耶稣,似乎有什么难题要请教耶稣。

只见这几个施洗约翰的门徒走到耶稣身旁,开口问耶稣说:“我们经常禁食,为什么你的门徒们不禁食呢?”

耶稣回答说:“当我还跟我的门徒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因为我的缘故心里欢喜快乐,自然不会禁食,但等我被钉上十字架,离开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感到悲伤并且禁食了。”

税吏利未在成为耶稣的门徒后,就没有再回去做税吏的工作。他在跟从耶稣后,还得了个别名叫马太。新约圣经的第一卷书,马太福音的作者就是他。恐怕当时没有人想到,这个曾经做过税吏、曾经被人深恶痛绝的利未,竟然成为圣经的作者之一。

同类推荐
  • 佛教故事选萃

    佛教故事选萃

    本书选取的佛教故事包括:鹦鹉救火、女颜象、弟兄俩、看远不看近、火灾、摩诃罗学祝词、牛奶变醋等。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圣经的故事

    圣经的故事

    《圣经》是人类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的书。它由不同时代的人用不同的语言写成,却极其贯通;它遭到无数的怀疑甚至诋毁,但最终它作为圣经经典的位置却丝毫没有动摇;它不是单纯的文学书、哲学书或历史书,但它是很多文学作品的源泉,哲学家不断地引用和讨论,它对犹太古史的详尽记载也远远超过其他民族的古史书。《圣经》是人类的伟大遗产。
  • 心与禅

    心与禅

    《心与禅》是弘一法师一生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集大成之作,在这部著作中弘一法师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和人生的要义。
热门推荐
  • 361度绝杀

    361度绝杀

    身高命注定,速度如风影。远投百尺外,得分无穷尽。可叹有伤病,不尽胜负心。一朝涅槃时,必叫天下鸣。扼住命运的咽喉,走出属于我自己的篮球之路。
  • 天才宝贝无良娘亲

    天才宝贝无良娘亲

    她,没心没肺,无端穿越。捡了个“第一奸臣”的便宜夫,却遭到百端误解,还莫名其妙怀上宝宝!万般无奈,她只得带球跑,一路上美男元宝纷纷而至,快活似神仙!可是好运遭天妒,什么天才宝宝?根本就是妖孽嘛!一二三四五六七,儿子呀,你到底想找几个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军事战争全知道

    军事战争全知道

    军事知识有着无穷的魅力,它展现了力量之美、科技之美、谋略之美。驰骋欧亚的蒙古铁骑,英勇善战的希腊重装步兵,长枪如林的马其顿方阵,锐不可挡的英国长弓,崇尚风度的中世纪骑士,桀骜不驯的哥萨克骑兵,充满了浪漫和唯美色彩,勾起今人的无限遐想。虽败犹荣的汉尼拔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绛红色的山峦

    绛红色的山峦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废材并不可怕,因她能变废为宝。佣兵是她的兼职,去死人家窜门是她的兴趣。穿越到异世是意外,天才的灵魂进入废材的身体是命中注定!!淡定的看待一切,终能变得强大,她还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黑白棋子,创造各种奇迹……且看她如何以废材之身玩转棋迹……
  •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勇敢坚强·拥有的就是天堂

    蝴蝶勇敢的破茧,美丽地翩翩起舞。很多时候没有勇敢和坚强,就无法渡过难关,也就见不到最美的风光。最美的风景永远都在最危险的地方,只有勇敢和坚强的人才能欣赏到。我们应该让自己一直保持着坚强和勇敢的品质,这样无论危险还是困难都不可怕。
  • 婚姻之阵地失守

    婚姻之阵地失守

    对话一:苏律己笑着看严以沫,说道:“我已经听介绍人说了一些关于严小姐的事情,我想问下,严小姐怎么看当兵的人啊,”严以沫都没有想直接说:“最可爱的人啊,歌词里不都是这么说的:为了人民群众,为了春回大雁归,”严以沫看到苏律己对自己这么笑,觉得真是春回大雁归啊,万物复苏啊,苏律己听完以后嘴角抽搐了一下。对话二:接了苏律己又问:“如果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你也知道当兵的人经常不在家,你能忍受寂寞么,”严以沫也没有想,话直接从嘴里蹦出来:“你们都为人民牺牲了这么多,人民也应该为你们做点什么,不是应该的么,这样才能相辅相成么,国家才能进步,社会才能和谐,”说完话,严以沫心里暗暗为自己说了一声耶,反正自己也不能嫁给你,话当然都得挑好的说了。苏律己听到这个答案,拿着水的手僵了一下,就恢复到自然。对话三:苏律己又笑了笑说:“那严小姐嫁给当兵的人,怎么看待房事,”我们缺根神经的严以沫说:“现代这个社会,投资都是有风险的,所以房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苏律己正在喝水,听到这样的回答,差点没有呛到,低下头时嘴角又抽搐了一下,心想:大姐你可真能想啊,此房事比房市啊,当然严以沫都没有看到。
  • 妖女别跑

    妖女别跑

    她,为报师恩,下山取神剑,初入江湖巧遇书生莫枫,两人意气相投,共闯江湖。因神剑,惹来逆天大祸,被正邪两道追杀!而养育多年的师父竟然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走投无路之下她误闯魔域神窟,却发现惊人事实:正道领袖风无名竟已入魔,意图称霸武林!危急关头,她与摸枫能否心意相通,双剑合璧,共扛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