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5100000009

第9章 股票的逻辑(3)

小链接1:

各种版本的财富神话也到处流传。据说一位女士拿出2万元钱在几年前买了股票,3年后变成了2000万,她用炒股赚来的钱买了4套别墅。又有人说,一个人听到“消息”去买股票,别人告诉他股票代码,他就去买了,没想到一不留神下错了单,买了另外一只股票。回来以后很懊恼,捶胸顿足:太倒霉了!没想到这只股票连拉三个涨停板。买错一只股票都能连升三个涨停,三天赚了33%。你不禁得感叹:这也行?!又有人说,南京一股民曾经以1厘钱的价格买到收盘价近0.7元的82万份海尔认沽权证。转眼之间,820元变成56万!那时一首流行歌曲《死了都要爱》的改版歌《死了都不卖》是相当的流行。“死了都不卖,不给我翻倍不痛快……就算深套也不卖,不等到暴涨不痛快……到顶了都不卖,做股民就要不摇摆,不怕套牢或摘牌,股票终究有未来”。

那时公司白领阶层上班时间都敢炒股,想想那也是必然,上午9点半开盘,中午中场休息,吃了饭下午接着上,可不正好跟上班时间重合嘛!其实咱们的白领完全没必要偷偷摸摸的,老板也躲在办公室看各种板块呢,哪里有时间来管你?等下午收盘了,大家相互看看,会心一笑,该干吗干吗去,明天接着炒!这就是那时中国股民的幸福生活。

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很快,那些前些天还唱着《死了都不卖》的兄弟忽然发现自己被股市卖了还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下跌幅度超过72%,市值缩水最多时达到22万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被蒸发掉的“财富”在1000亿元左右。2008年9月16日,沪指收盘跌破2000点,跌幅4.47%,工行、建行、招行、浦发、兴业、深发展等银行股全线跌停;9月18日,沪指盘中达到1802点新低。统计资料显示,上证指数6124点时所有A股算术平均股价20.45元,平均市盈率47.04倍。截止2008年6月19日,沪市平均市盈率为20.72倍,8个月时间个股的平均市盈率下降了一半左右。如果把流通盘的8万亿平摊给每个人,每人就亏损13万元。

而大部分股民是在2007年入市的,A股开户的高峰期在2007年8月后的4个月中,每个月开户量超过300万户,也就是说,大部分新股民是在6124点前进去的,在几乎最高点被套牢了,真是惨不忍睹。

小链接2:

2008年民间流传着这样的笑话:

话说有一天,傻小子打电话向老婆报喜:我抄到股市的地板价了。老婆怒斥道:傻瓜,你不知道还有地下室吗?第二天,傻小子再次打电话报告老婆:这回我可抄到地下室了!不想还是被老婆暴骂:你真是傻到家了,你难道不知道还有18层地狱吗?第三天,傻小子狂喜地向老婆报告道:老婆,我终于抄到底了,这儿就是18层地狱了!阎王点点头,转身自言自语道:幸亏地狱通过再融资扩建到了36层……

当时还有一句顺口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买了中石油。

到2008年10月,因为受到毒奶粉事件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关股市的段子也与时俱进了。华尔街和上海滩流行这样的段子:

假设去年你有1000美元,如果买了达美航空的股票,现在还能剩下49美元;如果买了房地美股票,剩下约2.5美元;如果买了1000美元啤酒,喝光后再把易拉罐送去回收站,还能换回214美元!

假设去年你有1000元,如果买了招商银行的股票,现在还能剩下250元;如果买了中国船舶股票,剩下约120元;如果买了1000元奶粉,喝光后再把空罐送回经销商,还能换回1000元!

当股票的平均市盈率在50倍左右的时候,同时上百倍市盈率的股票俯拾皆是,你就应该问问自己,这个股票值这个价吗?“大小非”解禁近在咫尺,还有人接手吗?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自己了,结果发现这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3000点问过,4000点问过,5000点也问过,它早就不值那个价了,但是事实上它还是在涨啊!说到底这已经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了,而是一个心理学问题,这个时候经济规律早就不复存在了。不管它涨到多高,哪怕是涨到天上去,只要后面还有人接,还会拉高股价,只要自己不是接最后一棒的人就行。总之一句话,你想在股市赚钱,行!只要你能找到比你更傻的人。

但是中国有这么多傻瓜吗?即使有,他们还有钱买那么高价格的股票吗?当一个蹬三轮车的老大爷都拉着你偷偷地说“我有消息”时,股价肯定也就涨得差不多了。关于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故事。

在1929年10月29日,美国爆发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大股灾。在股灾爆发前一个星期,有一个银行家在路边擦鞋,擦皮鞋的人一边给他擦鞋,一边跟他大谈股市如何赚钱。回到家他想,连一个擦皮鞋的人都知道股市能赚大钱了,这股市不是太热了吗?还可能有钱进来吗?于是他当机立断卖出手上所有股票。在这场股灾中,只有他这样的少数人“幸存”了下来,其他人都在股市崩盘中血本无归,心理素质差的都纷纷跳楼,为解决世界人口问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个问题小散户可能看不明白,股市挣钱这么快,谁也不想错过这种捡馅儿饼的机会,他们总觉得有内幕,需要什么内幕,需要小道消息,毕竟能轻松赚钱还是具有很大诱惑的。但是对明摆着的事情却一直无动于衷,其实管理层早就多次警告了存在的风险,央行也紧缩货币,政府也在喊你出来,可是似乎没什么人听进去,被套了怨谁?“命苦不能怨政府”啊!可见政府的话咱老百姓还是要听一点的。

但是看明白问题的人终究会越来越多,首先便是那些大资本,还有那些曾经经历过股市风雨洗礼的老股民们,有人开始果断退场,而且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在市场暴跌的时候基金会有赎回压力,不得不抛掉股票;那些借钱炒股的,还有抵押股票借钱的,当股票跌过某些临界点的时候要强制平仓卖出,这又会加剧股市的暴跌。这就是为什么跌的时候连个像样的反弹都没有,一路狂跌的原因。在那种情况下谁敢买?这种牛市向熊市的转变过程是任何泡沫充斥的股市的必然逻辑。

事实上,那次大牛市转折的第一个推手来自管理层。2007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经历了次贷危机的第一波冲击,中国股市仍很亢奋,于是管理层开始出台相应措施了:基金开始停发,大力推行QDII,并抛出港股直通车计划等。这些措施都是为了让资金流向其他地方,比如境外,减少股市的资金供给来给市场降温。紧接着,进入2008年后,一些上市公司进行了巨额的再融资,比如2008年1月18日,中国平安董事会通过了A股再融资1178.52亿元的方案;此外还有“大小非”的问题。这些都是通过扩大股票的供给给股价带来了向下的压力。而2008年6月起,次贷危机第三波影响袭来,全球金融市场风声鹤唳,演变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危机,俨然已经无可救药。美元持续走弱(贬值),所以国际油价上升(按美元计价),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增大(至于为什么,我们后面的章节再谈)。所以,虽然经济增速放缓,出口困难已经很明显,但是央行仍不敢放松紧缩的货币政策(怕国内通货膨胀更加严重),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了上来。

俗话说“破鼓总有万人捶”,中国股市那时候的情况非常完美地验证了这个结论。内忧外患,各路神仙,该来的不该来的几乎都到齐了,这种形势下不暴跌才真是活见鬼了。总之一句话,暴涨暴跌都有着其内在的经济逻辑。如果你看不明白其中的奥秘,你只能感觉到股市上上下下真热闹;而如果你看明白了历史上曾经发生的那些事,至少今后被股市玩儿的机会能少几分。

小链接3:

QDII是Qualified Domestic Institutional Investors(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的英文首个字母缩写。是指在人民币资本项下不可兑换、资本市场未开放条件下,在一国境内设立,经该国有关部门批准,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投资业务的一项制度安排。

QDII是一项投资制度,设立该制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放资本账户,以创造更多外汇需求,使人民币汇率更加平衡、更加市场化,并鼓励国内更多企业走出国门,从而减少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盈余”,直接表现为让国内投资者直接参与国外的市场,并获取全球市场收益。

小链接4:

中国股市的7次暴跌:

1992年5月——1992年11月,1429点跌至400点,历时5个月,最大跌幅达72%。

1993年2月——1994年7月,1553点跌至325点,历时18个月,最大跌幅达79%。

1994年9月——1996年1月,1053点跌至512点,历时16个月,最大跌幅达51%。

1997年5月——1999年5月,1510点跌至1047点,历时24个月,最大跌幅达30%。

1999年6月——2000年1月,1756点跌至1361点,历时6个月,最大跌幅达22%。

2001年6月——2005年6月,2245点跌至998点,历时48个月,最大跌幅达55%。

2007年10月——2008年10月,6124点跌至1665点,历时12个月,最大跌幅达72%。

面对股市,我们何去何从?

既然已经聊完了我国股市暴涨暴跌的原因,下面咱们就聊聊股市现在与未来可能的走向,以及咱们作为普通老百姓该怎样更加理性地看待股市的涨跌,面对股市应该怎么做?说到这儿我还是想再次澄清一下:下面的内容我不是掐指算出来的,也不是夜观天象拍脑袋拍出来的,我也从来不做算命先生误导国人。咱们这儿也不搞什么技术分析啊,谈各种技术指标什么的,这样的话大家肯定头大,毕竟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些还是太复杂了。而且据我所知,那种所谓的讲股市技术分析、实战操作的书往往把很多人培养成半吊子专家,到最后使得很多人对市面上所有的书都丧失了信心,对社会诚信持极大的怀疑态度,实在是遗祸无穷。所以我只是以自己的逻辑方式谈谈自己的结论,至于正确与否就在于大家自己的思考判断了。

首先我们从2007年暴跌那会儿说起。很多人似乎认为那年的暴跌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这自然是一个因素,但是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前面谈到的,因为那时中国股市的泡沫实在太大了,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的股市也差不多应该到了跌的时候了。事实上,即便是在次级债的发源地美国,它的股市也远没有我国股市跌得那么惨。

其实呢,也不是所有人都在股市的暴跌中悲痛得想跳楼,有人反而是很欣喜,说起来似乎很令人发指。中国股市还正在暴跌的时候呢,就有不少朋友来问我:你看中国的股市是不是跌得差不多了,大概多少点的时候能进去抄底了?原来,他们正在为自己错过了前一波的暴涨而懊恼不已,在五六千点的时候又没胆子进去,典型的有贼心没贼胆。现在股市暴跌,那帮子人正弹冠相庆呢,估计每天早上起来都会给关二爷烧炷香,心中默念: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每当被他们问起时,我总是说:这个可说不好,一旦这种暴跌开始,一时半会儿可停不了,思想有多远,股市就能跌多惨,你们现在还是先等等吧!后来,他们从07年底开始等啊等,等过了年,又等到了08年开春。眼看都快等到吃西瓜的季节了,股市也已经跌去近一半了,这帮人实在是熬不住,于是又跑过来问:这下总该差不多了吧,你看奥运会也快开幕了,总该有波行情吧?我听了直想发笑:奥运会什么时候开估计连外星人都知道了,这算什么消息啊?这个消息早就在之前的一轮暴涨中被市场消化了,他们居然还天真地指望能逆转行情!

于是我笑着告诉他们:这才到哪儿啊?不急不急,它还得跌。但是他们不依不饶非得问我跌到几点能买了,后来实在被他们逼急了,我就告诉他们(暂时兼了一下算命先生这个行当):据我基本的经济直觉,考虑到市盈率、一般的投资收益率等情况,中国股市比较公允的“价格”应该是两三千点左右,但是现在还是三四千点,不太值得;而且考虑到当时08年的特殊困难情况,我的估计还应该更加保守一点;最重要的一点是几乎所有的暴涨暴跌中往往都会有“超调”的现象。“超调”是一个控制工程领域的词汇,所谓的“超调”通俗地说就是:上涨一般都要涨过头,下跌一般都要跌过头。在经济学领域的很多地方都有这种现象,而且基本都有符合逻辑和现实的解释和证明,那是真正的“有图有真相”。所以综合看来,我当时估计股市跌到最惨的时候得破1500点。

但是事实又一次证明了算命是很不靠谱的一件事情,至少我这个“半仙”还是不能靠这个吃饭的,因为到了2008年的10月,沪指在1700点左右的地方到底了,从此缓慢而又坚定地往上涨。而且我这个人还比较迟钝,一直到过了2008年的春节,才最终确定行情已经再次逆转了,而这个时候沪指已经在2000点以上了。过了年我就赶紧告诉他们可以买了,当时是2100点左右,他们居然还埋怨我让他们少赚了400点——那可是将近25%啊!我大汗,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很多人带着这样的心态去炒股是很危险的,任何一个想获取股市里最后一点利润的人终有一天要倒霉,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我要是在1700点的时候告诉他们买,而最后如果又跌了几百点,他们肯定得劈了我——对这个判断我还是相当有信心。所以,这个事情实在是吃力不讨好啊,而且还是个危险工种,所以从此我就更加坚定了不当“半仙”的决心。

是不是已经跌过头了?大跌到什么时候才结束?当时,这样的问题其实一直困惑着很多被套而深感迷惑的股民,甚至还包括很多经济学家、政府管理者,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判断失当自然是相当的正常啦!这样的点数、这样的市场结构、这样的跌幅和成交量都是我们不曾碰到过的,我们基本上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参考,因为我们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体到预测而言,会跌到什么程度,历史的经验和外国的借鉴都无法给予我们准确的预测。虽然似乎已经跌破了“公允价格”,但谁也不敢说不会再跌了。虽然从长期来看,预测这个没什么大的意义,因为股市的长期走势必然与经济发展同步,但还是有很多人想要揭开这个谜底。有一句比较有诗意的话说得好:

“也许股市的低迷只是天空中一片小乌云,但对于生活在这片小乌云之下的人们来说,这就是一切。”

同类推荐
  • 低碳经济报告

    低碳经济报告

    自2009年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来,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与概念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运行的“低碳化”成为了新世纪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在概述人类对气候变化认知变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低碳经济产生的现实背景以及国际社会的行动态势,对碳金融、碳交易、碳壁垒以及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社会等议题进行了专门论述。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低碳转型的主要对策。可供政府工作人员、高校师生及企事业单位人员参考。
  •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资本的逻辑:应对风险的黄金定律

    经济萧条是否是经济转型时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呢?过去35年来经济所获得的空前发展,为这一疑问奠定了基础。在转型时期,生产交换的方法和工具会发生变化,并增加有效的产品及设备;然而,新环境的适应也会造成混乱和损失。研究所谓的危机和萧条的周期,并调查这些纷乱的发生是否的确有其规律性,是一份不无裨益的工作。
  •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小数字大学问:写给爱思考的那些人看

    阅读本书,话题从这些关系国计民生、贴近百姓生活的经济参 数开始。不仅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阅读兴趣、增加经济学知识,本书选择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从经济学中的“数字”入手,比如 GDP、CPI、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比如幸福指数、巨无霸指数、生活成本指数、贴现率、赔率等,而 且可以对读者的生活与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介绍这些数字、指数、常数的渊源、发展、运用、计算、作用、我国目前所处的水平以及和老百姓的关系。本书稿内容涵盖了经济学的各个领 域,语言生动、幽默,既是一本普及读物,又可当成一本工具书
  • 破天荒

    破天荒

    中国如果不是再1978年前后开启了对外开放的大门,也就不可能有今天屹立于世界经济大国之林的地位,也不可能有今天方方面面如此繁荣富强的可惜局面。许多人现在并不清楚,中国的对外开放是以海洋石油开发为先导的,而且是它擂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战鼓并影响了之后的中国30年经济发展史及大国地位的确立。
  • 狐狸梦

    狐狸梦

    本书虽然是以童话风格所写,但是所阐述的都是经济学关键性的原理,和当代前沿的经济学争论热点问题。这是一个人情脉脉与人欲难填并存的世界,亦是现实社会的翻版。在这个隐喻的动物王国里,作者表达了极其深刻的理性洞察和永不泯灭的童心。
热门推荐
  •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青少年必知的100种生物知识

    生命是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人们总是孜孜不倦地探索着生命的奥秘,本书所介绍的,正是世界上不分国家、不分肤色、不分男女老少的人们所共同关注的话题。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知识,同时还讲述了有趣的生命现象,揭示了世界上未解的生物之谜,可谓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
  •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卓越口才完全修炼

    磁力语言、成功社交、精彩演讲,制胜辩论、“双赢”谈判、温馨情爱、机智应急、日常口才等十个方面的口才技巧。掌握好这些说话技巧,你就能在错综纷繁的人际关系网络中游刃有余;你就能于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你就能在斗智斗勇的谈判桌上侃侃而谈,屡出奇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霸奴娇

    霸奴娇

    这是一个美人,确切的说,是一个小美人。乌黑如缎的长发梳成两个髻,没有珠玉钗凤的点缀,只绑着红色的两个绳结。眉如弯月,眼如星光,鼻巧高挺,樱唇齿白,五官小巧精致,如沉鱼落雁,婀娜多姿,颦颦艳艳,玲珑剔透。小小年纪就长得如此秀美,长大后必定有着惑人的容颜。都说江南出美女,因着地势山清水秀,故而养育的人儿也就有着灵气与雅蕴。已是黄昏的江南青岭城,被落日昏黄的光环笼罩着,清灵灵的山山水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富豪三千金

    富豪三千金

    白芷柔、白芷梅、白芷凌是一对孪生三胞胎:白芷柔最小,白芷梅是老二,白芷凌是老大。白芷梅和白芷凌因为是同卵双生的关系,所以性格、爱好都一模一样,两个人经常是争吵不断,只有白芷柔温文尔雅,外柔内刚在学校里深受黄榆槽喜欢,又善解人意。但是黄榆槽却忘记不了旧情,对夏明艳由爱转恨,从此不再提爱情,但是不知不觉爱上了白芷柔,但是不敢表白……当两个人处于热恋的时候,夏明艳突然出来要求黄榆槽的原谅,这段恋情不再太平......
  • 异世仙魔缘

    异世仙魔缘

    一场邂逅、一次穿越!他,威震梦世大陆、荡平神魔两界、解开不为人知的千古谜团。在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意念三界,演绎了一段神魔共泣的仙魔奇缘。
  • 忍小谋大的智慧

    忍小谋大的智慧

    宽容、忍耐是一个人成天器的必备素质,是成功的必修课,更是一种大智慧。忍,有时只是付出很小的代价,却能换来大收获。 司马青晨的《忍小谋大的智慧(忍耐是成功的必修课)》用大量的事实案例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忍小谋大”,厚积薄发,避免了因一时的“小不忍”而乱了“大谋”。本书用大量的事实案例告诉人们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忍小谋大”。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理性,又不乏趣味性。读过之后, 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脾气秉性、为人处事的态度、与人沟通等方面有一个更好 的认识,从而改进自己,更好地完善自己。《忍小谋大的智慧(忍耐是成功的必修课)》的作者是司马青晨。
  • 恶魔老公不外卖

    恶魔老公不外卖

    他想把她吃干抹净,可一对上她可怜巴巴的眼,作为新好老公的他,只好强忍欲火。可是她刚从他怀里逃走,就蹦着跳着对走过来的帅哥们招手,笑得大大咧咧,“帅哥们,我们去玩吧。”气得他双眼冒火地把她一把拎起来,走进房间。如此不乖萝莉,还是一纸婚书娶回家比较安全。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