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2500000003

第3章 王淦昌与“反西格马负超子”

王淦昌是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中国实验原子核物理、宇宙射线及基本粒子物理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他研究发现了神秘的“反西格马负超子”,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数学使他入了迷

王淦昌小时候生活很苦,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13岁那年,母亲又得了肺病,也相继离开人世。只有年迈的外婆照顾他,供他上学。1920年,王淦昌有机会跟着亲戚来到上海浦东中学读书。王淦昌上小学时,就对数学着迷。进了中学,数学成绩特别好,他最感兴趣的课仍是数学。在课外数学自学小组里,王淦昌是个活跃分子。初中一年级里就学完了大学一年级的微积分课程。1925年,他以优异的数学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第一届新生。

王淦昌进了清华,并没有考虑从小就喜欢的数学系,而是选择了物理系。因为当时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是由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叶企孙教授主持的,所以,王淦昌毫不犹豫选择了物理系。

有一次,叶教授在课堂上提了一个有关“伯努力利方程”的难题,王淦昌很快给出了答案。叶教授很高兴,下课后,把王淦昌找去了,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并对他说:“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找我。”

老师的鼓励,使得王淦昌更加爱上了实验物理。

1929年6月,王淦昌大学毕业。老师舍不得这个人才离开,就把他留下来当助教,并且给了他一个研究题目:清华园周围氡气的强度及每天的变化。目的是要研究北京附近气象因素对大气放射性的影响。当时,这项研究在国内没有人做过。王淦昌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了大量资料,然后进行实验。每天从早晨9点到11点,重复着那一套繁琐、艰苦而又需要一定技巧的实验,要记录下当天的温度、大气压、风速、风向、云的性质与分布等大量数据。从1929年11月到1930年4月,王淦昌坚持下来了他得到了北京上空大气放射性与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的大量科学资料,写出了科学论文。

1950年4月,王淦昌到新成立的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1954年在云南落雪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山宇宙线实验室,很快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引起了国外同行的注意。1956年秋天,他作为中国的代表,到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学习。

数学帮他找到粒子

1930年英国科学家狄拉克首先从理论上预言存在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利用云雾室从宇宙线中发现正电子以后,实验物理学家一直在寻找各种粒子的反粒子。如果所有的粒子都有反粒子,这将证明微观世界中一个重要的规律——就是对称性——粒子与反粒子,正与反的对称。各种介子的反粒子已经确证了,摆在实验物理学家面前的一个挑战性课题,就是寻找反超子。

王淦昌果断地把寻找新奇粒子作为小组的主要研究课题。北京联合所的加速器是建成了,但是配套的设备如探测器、测量仪、计算机等都没有。一切都要从头做起。反超子的寿命很短,用能够显示粒子径迹的气泡室作为主要探测器比较理想。王淦昌和他的助手们,建起了丙烷气泡室,用π介子作为炮弹,在加速器上进行实验。

1959年3月9日,终于从4万对底片中,找到了一个产生“反西格马负超子”的例子,发现了超子的反粒子——反西格马负超子。这一发现,轰动了世界物理界,受到各国物理学家的赞扬。此项成果,王淦昌理所当然地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多大荣誉对王淦昌并不重要,他的理念是,热爱自己的祖国,就要使得她日益强大起来,不再受到别人的歧视。他身先士卒,他隐姓埋名,默默无闻地为这项神圣的事业奋斗了16年。

当时,核武器研究所没有试验场地,只能借用解放军的靶场。王淦昌一点没有大科学家的架子,和科技人员一起搅拌炸药,指导设计实验元件,指挥安装测试电缆、插雷管。一阵阵“轰”、“轰”的爆破声,震撼着古老的长城。一年中,他们做了上千个实验元件的爆轰实验。到1962年底,基本上掌握了获得内爆的重要数据和实验技术。

1963年春天,是中国历史上最困难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王淦昌不顾生活困难,条件艰苦,带头离开北京,到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去。在海拔3200米的青海高原,高寒缺氧,气压低,水烧不开,馒头蒸不熟,年轻人走路快了都喘气,年过半百的王淦昌仍坚持深入到车间、实验室和试验场地指导工作。

一次,王淦昌到广州开会,见到了陈毅副总理。豁达的陈毅副总理做了一个握紧拳头又猛然放开的手势,问王淦昌:“你那个东西什么时候响?”

王淦昌满有信心地答道:“再过一年。”

陈毅副总理高兴地说:“好,有了这个,我这个副总理腰杆就更硬了。”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茫茫戈壁滩上,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火球,接着是轰轰轰的爆炸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啊!······”人们叫着!跳着!抱着!忘情地欢呼着!

这时的王淦昌,却悄悄地擦擦泪,激动的泪!酸楚的泪!多少年的艰辛!多少年的期盼!······年过花甲的他思绪万千!感慨磅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过了两年8个月,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使中国成为世界上从原子弹到氢弹发展最快的国家。

70年有科研生涯,王淦昌的心血,洒遍了中国核工业艰难曲折的路!洒遍了整个核基地!

1998年12月10日21时48分,这位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在北京与世长辞!他给世界留下的——是那永恒的反西格马负超子!

注:“反西格马负超子”—— 1958年秋,王淦昌研究小组开始了6.8GeV/c的π-介子与核作用的数据采集。1959年春又建立了8.3GeV/c的π-介子束,开始新的一轮数据采集。前后总共得到了近10万张气泡室照片,包括几十万个高能π-介子核反应的事例。1959年秋,从4万张照片中发现了第一张反西格马负超子(-)事例的图象照片,经过计算正与预期的一致,而且是一个十分完整的反超子。

同类推荐
  •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兔子彼得和他的朋友

    在世界儿童文学长廊里,活跃着一只古老而又年轻、顽皮而又惹人喜爱的兔子--彼得。1902年,他以在花园里狼狈逃窜、丢掉了蓝上衣的形象首次亮相,随后,他和他的伙伴们便一个接一个地以不可抗拒的魔力闯进了数以千万计孩子的童年生活。淘气而又胆小怕事的兔子彼得,不知天高地厚的松鼠特纳金,不谙世事而却又颇有主张的水鸭杰迈玛,勤劳的刺猬提吉o温克夫人,爱搞破坏的小老鼠露辛达和简……他们可爱、调皮、爱犯懒,时不时有点小脾气。书中的画面将孩子们的日常世界与幻想世界结合到一起,字里行间洋溢着友情和爱心的温馨。
  • 疯羊血顶儿

    疯羊血顶儿

    沈石溪的《疯羊血顶儿》是由《血染的王冠》、《血崩》和《疯羊血顶儿》三个中篇小说组成。《血染的王冠》写金丝猴群中黑披风雄猴与麻子猴王争霸的一场内战。动物界以强力和年轻挑衅老猴王的故事经常发生,但当猴世界两王并存格局出现时,后果堪忧。故事解秘动物世界内战的混乱和伤害,最后以老猴王的慷慨赴难和王后的殉难谱写了动物世界的爱情绝唱。
  •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

    《瓜坏,籽不坏》所收作品,多为往事旧话。所涉猎的人物,有帝王将相,历史伟人,也有贩夫走卒,才子佳人,市井百姓。书中的故事,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借助于地方掌故;有些演绎了江湖段子;有些纯属于作者道听途说,做了艺术加工。但,每个故事都讲得妙趣横生,跌宕起伏,神乎其神!每个故事的背后,或正直或邪恶或清廉或贪婪或惊奇或趣然,皆不乏对生活哲理的探求与陈规陋俗的贬抑。作者以小说家的语言,把玩这些故事,其文字简约,笔法娴熟,开阖有度,节奏轻快,读来如品茶饮酒,颇具韵味。
  •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所选睡前故事以突显人类优秀品质为主,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养成勤奋踏实、诚实待人、积极乐观、宽容博爱等优良品格。
  • 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心理健康与心理自护

    青少年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本文旨在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阅读本书可以让青少年更好的掌握自己的情绪,认识自己的情感,给自己一个健康的心理。
热门推荐
  • 自由

    自由

    《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泰晤士报》《卫报》公推为“世纪之书”,十年来唯一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作家,被加冕为“伟大的美国作家”。多年来,我们以为再也不会读到这样的作品,那种濒临灭绝的真正好看而又伟大的小说。正如人们借由狄更斯来了解十九世纪的英国,后人也可以通过《自由》来了解二十一世纪初期的美国。《自由》出版前,奥巴马总统急不可待抢先阅读,赞叹“太惊人了”。美国传媒女王奥普拉:“一部惊人的大师级杰作。”《自由》讲述了一个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二十一世纪的一个十年经历的梦想与失败。乔纳森·弗兰岑以悲喜交织的手法,戏剧性地刻画了拥有太多自由带给人的诱惑与负担:无论是满怀情感纠结的家庭主妇、坚持当好人的丈夫,还是精神飘荡不定的摇滚歌手,以及叛逆、迷茫的青春期孩子,原来自由带给我们的,是幸福之外的一切……弗兰岑着眼于具体的生活细节,以充满思考和力量的文字,“记录”各个人物在一个肤浅的娱乐世界里如何挣扎着去学习生存、找寻意义,体察人类滔天的欲望和无边的痛苦,描绘出一幅格局磅礴的时代画像。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苦秋

    苦秋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我老公是妻控

    我老公是妻控

    假的,【完本】他权势滔天,他分明宠她宠得全世界的女人都想杀她!她好苦:“咱们能不能回到从前,你不爱我的那个时候。”他笑得意味深长:“回不去了。心狠手辣,敌人闻风丧的,听说他高冷矜贵,不喜欢女人。”因为他一直都爱着她啊
  • 盛宠狂妃:王爷,别惹我

    盛宠狂妃:王爷,别惹我

    十年前,她因武力超群而被带回将军府,收为义女。十年后,她又因失去武力,而被抛弃,从此过着日夜被人欺凌的日子。她忍受十年煎熬,只为当年皇上御赐的一纸婚约,能带她逃离这阴森的牢笼,可在大婚之日,她却被庶妹陷害,背负上通奸的罪名,未婚夫冷面相对,庶妹暗地里竟将她扔下悬崖当那双眸子再次睁开的时候,她已换了灵魂庶妹害她?百倍还之。皇后阴她?必诛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女子报仇招招致命。在一场又一场阴谋中,看她怎样反败为胜,名利双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穿越远古:吾爱未迟

    苏雅穿越到远古,在原始社会努力生存,融入,并找到迟来的爱,恬淡温馨的原始文。文笔手法不好之处,见谅。每天晚上更新。
  • 七月半:百鬼宴

    七月半:百鬼宴

    阴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七月半。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而出。有子孙、后人祭祀的鬼魂回家去接受香火供养;无主孤魂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任何人迹可至的地方觅食。然而这些孤魂野鬼,它们寻觅的食物究竟是什么?究竟是香火,还是活人的脑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