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20100000016

第16章 游学与从政生涯(1)

已然学术颇丰的欧阳自远开始了一段游学的日子,在与世界各国顶尖科学家的切磋之中,欧阳自远的业务水平愈发精进,科研成果也在国际上获得诸多认可。

“学而优则仕”,这条在中国千古不变的信条也在欧阳自远的身上得到了体现。主政贵州期间,他一心为民,踏踏实实地为百姓做着实事。但一心想着完成探月梦想的欧阳自远最终还是舍弃负累,辞官而去,继续着自己钟爱的事业。

$在马普学会的日子

1981年和1983年,这两年欧阳自远在联邦德国,应邀到马普学会核物理研究所和化学研究所做吉林陨石研究,并合作培养研究生。

马普学会是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的简称,它是以普朗克的名字命名的,是德国政府资助的全国性学术机构,成立于1948年2月,以取代二战前的德国威廉皇家科学院。

二战前,德国自然科学领袖全球。二战前后,许多科学界的精华转去了新大陆,最负盛名的是创建了相对论的爱因斯坦。此外,仅在物理学界就有冯·布劳恩等近两百名科学家自愿或不自愿地去了美国,还有的被掠去了苏联。

作为揭示并推动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量子论、原子物理学以及相对论风急浪涌般发展的伟大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还是一位杰出的自然哲学家,从50岁开始一直到他逝世,他都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感觉世界、物理世界和实在世界这三重世界之间的关系,可谓功名垂世。

在这面再度焕发出德国悠远科学传统的辉煌旗帜下,马普学会集合了当今德国科学界的若干大才,拥有80个研究所,约12000名雇员,其中有3500名科学家。此外,还有约8000名博士生、博士后、客座科学家在马普各个研究所里进行科研工作。马普学会在世界科学界享有很高的声望,1954年以来,德国有30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一半来自马普学会。

在学会下属的核物理研究所、化学所,其研究宗旨是,凡是已成热门显学,或是已经投入生产的项目一律不搞,而“小荷才露尖尖角”,且是人类探求自然界的一些基础研究项目,应予以充分关注。因为吉林陨石,马普学会给欧阳自远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条件,很高的经济待遇,作为客座研究员,欧阳自远的工资大概是访问学者的一倍,每月有3700马克,这在80年代初期是很高的了。

大使馆每个月会有个人开车来,把欧阳自远拉到森林里,像过去电影里地下党接头似的,不过欧阳自远交出的不是文件,而是马克。留下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其余的全部上交给国家。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德国人知道了,非常有意见,找到欧阳自远问:听说你们的大使馆每个月都要收你许多钱,这太岂有此理,还有没有人道了?

只差指天发誓,欧阳自远赶紧“坚壁清野”,连连否认。这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对于来自中国的一个“贫下中农”,还是绰绰有余。以至于在完成研究项目,婉拒该研究所挽留回国时,欧阳自远的一大堆行李中,除了电视机、打字机,还有当时国内十分罕见的摄像机、电脑等,这些都是从那四五百马克的生活费中节约出来的。当然,回国后,这些设备又都无偿送给了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每一个礼拜欧阳自远去一次超市,买一个礼拜的东西回来放到冰箱里。早餐从冰箱里拿出来就可以解决,中饭在研究所吃。晚饭,厨房里有四个头的电灶,一个做饭,一个做汤,一个炒菜,炒菜很简单,经常是鸡蛋炒葱花,再有早就炖了一大锅的鸡肉,鸡肉便宜又有营养,每餐吃时弄一点出来。一顿饭从动手到入口,也就10分钟左右。

生活上还有一笔不小的开销,那就是买啤酒。

去德国前,欧阳自远德文一个字都不识。先在歌德学院学了三个月的德语,结束后到研究所,句子句型、语法结构等基本要素掌握了一些,看东西渐渐入门了,但口语不行。与同行们说事,有时表情、手势用了一大堆,彼此仍不知道对方在说些什么,只好改说英语交流。欧阳自远是一个不服输的人,决定要想办法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自己的德语对话能力,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欧阳自远的研究步伐。

后来,欧阳自远结识了邻居的一个德国小伙子。德国是世界啤酒业的“奥斯卡”,男人们个个有一副盛啤酒的好肚子,欧阳自远就经常吃完晚饭请他来坐,搬出一箱有12瓶的啤酒,两人边喝边聊,而且讲好“将革命进行到底”,谁先离座去上厕所,谁就认输。

他们聊天的内容天南海北,包罗万象。一有收获,欧阳自远就赶快在纸条上写下来。聊天中,还发现彼此都对对方国家的一段历史感兴趣,“盲从”——常常成为他们谈话的一个主题:以理性著称的德意志民族,怎么会在二战中盲从于一个像是患有歇斯底里症的战争狂魔希特勒?

两个多月后,若干空啤酒箱垒起来可到天花板了,墙上、家具上也贴满了纸条。德国同行们发现欧阳自远德语进步非常快,原来那个“口吃”的欧阳自远德语进步神速,不仅读写无碍,并且口语标准流畅。欧阳自远自己也觉得“啤酒学院”比歌德学院更有效果。

在德国两年,欧阳自远的心境愉悦、淡定,他的研究出现从未有过的深入与高效。

倘若说中国文化和月亮与酒的关系极为密切,德国文化则与森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德国冬天不冷,夏日不热,草儿全年碧绿。无论走到哪里,满眼蓊郁,都是无边的橡树、山毛榉、落叶松和云杉。鸟鸣流啭,气韵深厚,白云在空,星光灿烂。整个国土幽静如一首卧着的潜流于春天的诗,美丽如一幅立起来的关于秋天的油画。

在这样的国土上,不产生海涅、歌德这样的诗人,不诞生贝多芬、瓦格纳这样的音乐家,不奉献出黑格尔、马克思、费尔巴哈、尼采、韦伯这样的思想家,就像碧水里没有鱼翔、长空里没有雁阵一样不可能。

有时做试验、写东西有些倦了,欧阳自远便去林间小径上走走。在大自然的百种吟唱、千种声响之中,欧阳自远感觉一片遗世独立的宁静,又在这宁静中,仿佛听到了这些伟大灵魂的窃窃私语。有时去研究所加班,凌晨两三点钟回来,得翻过一座小山,欧阳自远没有半点忐忑感,有的只是一种人被无边天籁所包容,又如宇航员处在失重条件下,身体在无边天籁里飘浮的感觉……

研究所在一个小城里。德国所有的小城,几乎没有例外地都有博物馆、书店、画廊,都有生气蓬勃的小街,街上随处可见令人眼光一跳的喷泉、雕塑与小品,走上三五步,总有一家门口簇拥着鲜花的咖啡店或是小酒吧,里面常常坐着话题与心灵一样自由的科学家和大学生们。

小城里还有让欧阳自远百听不厌、常听常新的来自中古教堂的钟声,这钟声听起来雄健、沉厚,仿佛是在昭示着一度失陷于***泥淖后的德意志民族再做一次悲壮的理性突围。

在这样的氛围里,国内学术界常见的浮躁,一种几乎恨不能早上开题晚上就能获奖的急功近利,像躲去泥穴里过冬的虫子,再也飞不起来;而沉静,沉静下如静水深流般的活力与新鲜,成了生活的主调。

在如是的环境里,不见学术外的纠扯,没有无原则的内耗,德国同行们一个个诚实、踏实,非常严谨,有很强烈的责任心。

欧阳自远的课题项目主要是测试吉林陨石的宇宙成因核素,需要做一系列的实验,一个月才能测完一个样品,得一个样品接一个样品测,一个人不可能周全。从资深的教授,到年轻的操作员,没有人会推诿或是拒绝,他们那种全身心的投入,有时能让欧阳自远有喧宾夺主之感。他们脸上关切、亲切的神情的自然流露,还不是中国人习惯性说的友情这个层次,而是来自人类科学界共同面对大自然时的一种情同手足……

在德国的两年里,除如期完成了课题的研究,欧阳自远还充分利用马普学会里学科齐全、设备先进、资料丰富、高手如云的条件,将自己以往十几个寒暑、几千个昼夜里,在太空研究领域里呕心沥血、左奔右突的探索与认识,形成了文字。

研究所的复印纸是随便用的,欧阳自远在复印纸上用黑笔打好五百字的方格,然后垫在另外一张白纸的下面,就在上面的白纸上写。一天晚上可以写十几页,第二天上班时再复印出来。一天攒一点,一部有两块砖头厚、总计有70万字左右的手稿,就这样压在了欧阳自远的案头。

这部名为《天体化学》的书稿,是欧阳自远一生中最重要的著作。

天体化学是一门十分年轻的科学,它是地学、天文学和空间科学三大自然科学分支的杂交产物,在20世纪40年代开始萌芽,到60年代末阿波罗登月飞行,特别是对太阳系在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及资料的积累上有了飞跃的发展,天体化学才脱颖而出。因此,这本书也可以说是我国天体化学的开山之作。这本书是在系统综合了我国天体化学研究成果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对天体的化学成分与化学演化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撰写的,既有自己多年来独有的研究成果,又论述了国际天体化学各主要领域的现状和成就。

《天体化学》在1989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后,获得了天体化学界的一片喝彩,国际上许多著名同行认为:“在西方还没有一本在广度和权威方面可以与之媲美的著作出版。”在国内,该书获得1990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结束对德国的访问后,欧阳自远又先后到苏联进行访问,同苏联的同行研究月球、金星、火星;到英国、日本访问,分别与伯明翰大学、剑桥大学、东京大学宇宙线研究所合作研究……

$探求磁单极子之谜

唐孝威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他孜孜不倦地思考宇宙物质的本源,经常有许多奇思妙想。他和欧阳自远常常讨论,陨石在太空中长期运行,能不能在陨石里携带一些科学家梦想探寻的基本粒子,特别是磁单极子。他建议欧阳自远与美国科学家讨论,先设计好实验方案,通过实验,使人类对探求磁单极子的理想前进一步。

在美国,欧阳自远与密歇根大学物理系的科学家合作,探测长期在行星际空间飞行的陨石。受到各种宇宙辐射作用,陨石中含有大量的磁性矿物,有可能携带磁单极子,这是一种至今仍然没有发现过的粒子。

这是一种到目前为止还基本上只存在于理论之中的粒子,如果找到了它们,不仅现有的电磁理论要做重大修改,而且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许多基础理论也都将得到重大发展。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电和磁就像是一对相生相成、形影不离的孪生兄弟,也像是一对亲密无间、夫唱妇随的美满佳偶。说到电,必然也会说到磁;提到磁,自然也离不开电。如充满宇宙中的电磁波,它们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就是如雷贯耳,因为它们对宇宙天体和生命物质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就是电性和磁性的统一体。

但是,实际上,磁和电这对佳偶也并非是完全对称的。在电现象里,带电体可分割成单独带有正电荷和负电荷的粒子,正、负电荷可以单独存在;而磁体的两极总是成对出现,无论磁针被分割成多少部分,无论把它分割得多么小,新得到的每一段小磁铁总有两个磁极。长久以来,人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单独存在的磁极——磁单极子。

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对电、磁这种宏观和微观上的不对称感到困惑不解,特别是为什么正、负电荷能够单独存在,而单个磁极却不能单独存在,对此人们更是充满了诸多的疑问。

磁单极子到底存不存在呢?

1931年,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首先从理论上用极精确的数学物理公式预言,磁单极子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狄拉克,英国物理学家。既在创建相对论性量子电动力学理论上有过重要贡献,而且还先提出了反物质学说、磁单极子学说和基本物理常数随时间变化学说,其中反物质学说已在试验上得到证实,并成为阿尔法磁谱仪的重点研究对象。由于对量子力学发展所做的贡献,他曾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随着磁单极子的提出,科学界由此掀起了一场寻找磁单极子的狂潮。

科学家首先把寻找的重点放在古老的地球的铁矿石和来自地球之外的铁陨石上,因为他们觉得这些物体中,会隐藏着磁单极子这种“小精灵”。然而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无论是在“土生土长”的地球物质中,还是那些属于“不速之客”的地球之外的天体物质中,均未发现磁单极子。

1975年,美国的一个科研小组,用气球将感光底板送到空气极其稀薄的高空,经过几昼夜宇宙射线的照射,发现感光底板上真的有又粗又黑的痕迹。他们欣喜若狂,于是迫不及待地在随后召开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声称,他们找到了磁单极子。但是,对于那是否真的是磁单极子留下的痕迹,会上争论很大,大多数科学家认为那些痕迹很明显是重离子留下的,但试验者还是坚持认为那是磁单极子留下的“杰作”。双方为此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但谁也说服不了谁。

同类推荐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精选了郑逸梅写人物、谈掌故、品艺事、话图书的文章上百余篇,撷英采华,变成这部郑逸梅美文类编。共分人物编、书话编、掌故编、艺事编四辑。所选皆为郑文精粹,而又以类相从,可以和而观之,也可性有偏嗜,各取所好,一编在手,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热门推荐
  •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民族救亡(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逐鹿狼烟

    逐鹿狼烟

    因此,大家都齐齐下拜,天下人天下,拜见新的游戏之主司马睿。,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天下者,高才捷足者先得之!新主人为傲凌天,非一人之天下
  •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秘诀:度过人生的冬天

    本书以小故事大道理的形式,叙述了大量中外名人的励志故事,从中总结出应对人生困难的办法,包括调整心态、如何发现身边的机遇、如何开发自己的潜能等等,故事通俗,内涵丰富,对人多有启发。尤其在当下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如何渡过经济的寒冬”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 香为媒

    香为媒

    罪臣之女,京城第一名媛遭遇退婚,身价不跌反涨,精挑细选嫁给了仇敌之子。对母亲恨之入骨的恶婆婆,神神秘秘的畏缩小姑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闺蜜。痴缠的前未婚夫,迂腐的酸秀才,勇武黑心的将军。经历战火的洗礼对自己不离不弃的相公。对我好的,我记着,对我不好的,你等着。我是腹黑小白花柳白鹭,我为自己代言。
  •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神话故事

    优秀小学生应该阅读的中外神话故事

    亲爱的小朋友们,去推开那扇古老的门,探寻一个美丽、未知的世界吧!本书力求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小学生在生理、心理及学习方式方面的特点,考虑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内容不仅注意丰富多彩、难易适度,还注意尽量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尽量联系小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兴趣、有新奇感和愉悦感的学习中,情感受到熏陶,思想受到启迪,知识得到拓展,眼界得到开阔,能力得到培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皇室小萌狐

    皇室小萌狐

    洛可涵,平凡的女学生,一次意外,救了一只小萌狐,不料他竟跟着她回家了?好心收留他吧,结果他居然变身成了一个极品妖孽美男!唔,那就充当她的男仆好了!可怜的大少爷,沦为贴身男仆讲故事哄她睡觉,有好戏看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公连连看

    相公连连看

    当医学院“女屠夫”遭遇古代“温良”腹黑男,一场非礼进行时火热上演……她,一手小李飞刀走遍天下无敌手,他,一张安良纯纯面具横扫遍地芳草,他,心狠手辣举世闻名,他,赫赫战功之下累累血债。后面一群美男追着跑,青芙一害羞就成百变芙蓉帝……
  • 顶尖管理九工具

    顶尖管理九工具

    探讨的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所推崇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顶尖且极具适用性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在今后管理中必须掌握的一些管理技巧。它们都源于世界顶级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总结出来的实际经验,多数可以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