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7800000001

第1章 引子

倘若,今儿那些崇拜政治的,

又从红楼里考出了皇宫里的人物故事呢?

红楼里有这么一段:

刘姥姥吃醉了。

睡到宝玉的床上。

袭人进来之后:

“只闻得酒屁臭气满屋。”

依我之见,《红楼梦》是个小说。

属文学。

压根儿就不是秘史、总结材料、密电码之类。

研红者若无视它的本性,便是再自信再聪明,也必是刘姥姥闯荡大观园,“不知那一处是往那一路去的了”。没准儿因到处碰壁,“把头碰的生疼”,且闹出许多笑话来。

怀揣着这个念想,我自一九八六年起,花十五年工夫蹭到了红楼门前,弄了个书稿就叫“红楼叩扉”。同学李键却来了苦口良言:“你太不厚道。那么多人吃红学饭。你这一本书,把人家的饭碗都砸了。”

我有致命的,且终生难愈的三大顽疾:太认真、太谦虚、太慈悲。

书稿便掷进了抽屉。

红楼之心却掷不了。遂如贾兰追赶的鹿,“箭也似的”在园子里奔。奔来奔去,《冯蜂鸣探索〈红楼梦〉·宝黛钗恋情内幕》便出了笼。因听到赞扬便又鼓舞起来,二○一○年春,翻出“叩扉”重新作弄——它在抽屉里才待了十年,我竟长大了。至于砸不砸什么饭碗,哪里还理会得许多。

本书叨登些什么呢?

红学里有“本事”,文学理论有“生活原型”。我却以为《红楼梦》原是一坛蜜,雪芹即是酿蜜的蜂子。这蜂子采的是什么花粉?是山上的枣花,抑或河边的槐花?这便是本书要仔细正解的。

雪芹年轻时,作得一个《风月宝鉴》。他后来心境渐高便觉不满,且又发见新的花粉正与自个心灵相契,这便拆碎《风月宝鉴》,酿入新蜜,成就了红楼。

那新蜜,恰是红楼之精魂——黛玉、湘云、探春、妙玉、晴雯、芳官、龄官、宝琴等,气韵超绝的姣人才女。更有那代拟杏帘诗,静日玉生香,妙词通戏语,艳曲警芳心,飞燕泣残红,梦兆绛芸轩,闷制风雨词,群芳开夜宴,联诗悲寂寞……光彩照人的芳文华章。

我干的这营生,就是为这些姣人与华章,还原出“花粉”来的。

此间,我对红楼作者及其身世,无甚兴趣。钱钟书说过:“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何况,红楼作者到底是谁,亦无确定。近年的新论又似春笋遇雨,且有朋友论断红楼作者并非一人,亦有我的先祖。我诚惶诚恐之余,只有回敬谢意。我想,只知这小说是清代乾隆年间一中年男子所作,也便够了。即使他果然不叫“曹雪芹”,我越性以“雪芹”呼之,作为红楼作者之称,料也无妨。

欲寻“花粉”,倒应留意脂砚斋、畸笏叟那些批书人。他们确为雪芹提供过些许的素材。雪芹的花粉来源,他们也是知晓的。便是个别的文笔隐意,雪芹亦是告诉了他们。譬如,太虚幻境里的茶叫作“千红一窟”,批书人当即解密说是千红一“哭”;酒叫“万艳同杯”,批书人又说是万艳同“悲”。汉文字的这种玩儿法,若非作者,他人是断断解不得的。

批书人仗着这几样优势,也便潇洒起来,诸如“惟批书人知之”(甲戌),“且深知拟书底里”(庚辰)等语,也就不一而足了。然而,这些人的文学素养,却与雪芹差距过远,丝毫不可同日而语。且容举例:

省亲的元妃赞赏小戏子龄官“极好”,遂命再作两出戏。贾蔷命唱《游园》《惊梦》,“龄官自为此二出原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作,定要作《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他不过,只得依他作了”。

龄官执意唱的是《荆钏记》。剧情是小丫头云香手指他人,疾声厉色的污言秽骂。此刻唱与元妃,自是不宜。

雪芹这般写,既有对皇族之蔑视,又为塑造龄官鄙视权贵之高风。

可那批书人,竟是领会得倒了个子。他说:

按近之俗语云“能养千军,不养一戏”。盖甚言优伶之不可养之意也……与余三十年前目睹身经之人,现形于纸上……

庚辰

批书人或许向雪芹提供过家养戏子的素材,便是元妃省亲的花粉,抑或是批书人经过的康熙南巡之接驾。在批书人眼里,雪芹写龄官拒演,是写龄官之“可恶”;而作家雪芹所写,恰是龄官之可敬。于批书人心中,元妃一场戏是“借省亲事写南巡”(甲戌);而作家雪芹,却分明是借南巡事写省亲。故批书人所指的花粉出处,原本可信,而一经说到雪芹酿成的蜜之韵味,他们根本就是懵然不解的。

常人不大明白,真作家是不讲政治的。且对那皇室啊,宫廷啊,至极的腻烦。雪芹尤甚。只举微例罢:

元妃对祖母、母亲说至自己处境,是“不得见人的去处”。

她这贵妃常见的皇帝,不是人吗?

北静王将一串念珠赠与宝玉时说:“此系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宝玉转赠黛玉,黛玉却道:“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他。”

皇帝和王爷,是臭男人吗?

雪芹原是这等的意思。他怎么可能把那不是人的、臭男人的,弄到红楼里来“南巡”呢?

倘若,今儿那些崇拜政治的,又从红楼里考出了皇宫里的人物故事呢?红楼里有这么一段:

刘姥姥吃醉了。睡到宝玉的床上。袭人进来之后:“只闻得酒屁臭气满屋。”

另有一事尚需交割。

佛家讲,说出来的不是禅。道家说,道可道,非常道。红楼里第一件不可说不可道者,即花粉之谜。可我为何使坏,定要将其挖出来且解开来呢?

雪芹于开张第一回里就打发“二仙师”,同着甄士隐肆意卖弄:

此乃玄机不可预泄者。

玄机不可预泄。

雪芹还命批书人没完没了地聒絮:

“甄士隐”即“真事隐”。

甲戌

此书表里皆有喻也。

庚辰

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

甲戌

万不可被作者瞒骗了去,方是巨眼。

甲戌

始终呼应着雪芹的狂言傲语——“谁解其中味?”

这可不是犀利地挑衅?

故此,我便揪住这红楼第一大谜,大打出手了。且如晴雯开箱,“两手提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

读者阅后,亦必是要说:“哇!真是这样子哩。”

然而,我这作为有失做人的敦厚,且有些狂妄。好在雪芹一旦有知,他也必是高兴的。因这“玄机”“真事”,已是隐藏了——或曰将读者“瞒骗了”——两百多年了。我若再不说得出,雪芹也必是要说:“我也不忍的!”

(注:研究依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以及其他版本《红楼梦》原著)

《红楼梦》的摄受力过于强了。因此它一出世,红迷们就如遇惊艳美人,急于要获知其来历与身世,这便纷纷地索求起红楼“本事”来。种种推测臆猜,虽如元妃省亲那般热闹,却因过于荒诞,早已是“蛛丝儿结满雕梁”了。唯有两说,至今深入人心。一是江顺怡《读红楼梦杂记》中所述,“皆作者自道其生平”。后经俞平伯力推,影响渐广。唯红楼作者,此刻尚未划归曹雪芹。

胡适遂于《红楼梦考证》中,认定曹雪芹即红楼作者,且考出一些雪芹家事,而后得出结论:

《红楼梦》这部书是曹雪芹的自叙传。

里面的甄贾两宝玉,即是曹雪芹的化身;

甄贾两府即是当日曹家的影子。

“胡说”一出,即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依红楼小说中贾府经历,考证曹府兴衰者,有之;依宝玉情节,列出曹雪芹年谱者,有之;依捕风捉影的曹府轶事,验证红楼小说情节者,有之;依黛玉、湘云等人物,造出曹雪芹情人者,有之;以宫廷秘史对接红楼人物及其情节者,有之;甚而那史湘云也被弄成了脂砚斋,且强逼她成了曹雪芹的小老婆……这结果却是:

抓着人家头发,下死狠地打,却不知打的是个和尚。

若必定要说宝玉即是雪芹的“化身”,我们便看看宝玉竟是何等样人。他与写出《红楼梦》的雪芹,竟有几分相近。

同类推荐
  • 阿来:空山3

    阿来:空山3

    藏族青年拉加泽里为改变贫弱状况,放弃学业和爱情,走上伐树倒卖木材的道路。聪明的藏族青年游走在致富的玄机里,金钱使机村人陷入疯狂,在价值观混乱的年代,对与错困惑着新一代机村人。繁华小镇云雾般消散,信念,恩仇,斗争,疑惑,一如斯人远去,苍山已老,人何以堪。
  • 心情·百味卷

    心情·百味卷

    本书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域外之镜中的留学生形象

    自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再也不能独立于世界之外,从而被迫开始了现代性的历程。为济时事之艰,无数莘莘学子负笈海外,借他山之石以攻玉,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文明的“盗火者”。正因为在现实中先行具有了留学生这一群体,对这一群体在域外生活的书写,然后才诞生了中国文学中的留学生形象。
  • 我读.5

    我读.5

    《我读5》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从作者、写作背景、内容等方面,向读者多角度地呈示一本书的内核。所选的题材范围颇广,比如《自由》《巨流河》《寻找家园》《寻路中国》《容忍与自由》《消逝的燕京》《隐居·在旅馆》《隐私不保的年代》……每本书的背后都有一个小故事,读来妙趣横生。
  •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读者精品(心灵倾诉)

    如今已是午夜人静,望望窗外,天上只有孤清一弯新月,地上白茫茫满铺的都是雪,炉中残火已熄只剩了灰烬,屋里又冷静又阴森;这世界呵!是我肠断心碎的世界;这时候呵!是我低泣哀号的时候。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心灵倾诉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才脑筋急转弯(超级智商训练营)

    天才脑筋急转弯(超级智商训练营)

    脑筋急转弯一书旨在为小朋友提供一个平台,让他们通过简单的思考、练习与反复应用,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小朋友可以通过本书的不同分类和不同描述,学着自己设计谜题,锻炼大脑的主动思考能力,本书内容丰富简练,又通俗易懂,最适合小朋友买来看看了。
  • 骗婚:惹上极品CEO

    骗婚:惹上极品CEO

    (文文已大结局!)黑耀爵,他是商业帝国里的王,鬼斧神工般雕刻的五官,阴邪的气息犹如地狱的王者一般,让人只消一眼便臣服与他怖人的气势之下。花解语,她是道上赫赫有名的神偷,只要是她想要的东西,从来就没有失手过。但是面对着那个王者般的男子时,却一而再再而三的失手了。一个是腹黑的总裁,一个是绝色的神偷,因为一条项链而命运紧紧的纠缠在一起的两人,究竟是谁先失了心?又是谁先爱上了谁?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残暴皇上腹黑妃

    残暴皇上腹黑妃

    推荐本人新书《火爆明星佣兵妻》求收藏求点击喽。此书重复的章节早已经修正,请亲们安心看。得铭煜者得天下皇权至上的朝代!她却如同一股清泉瞬间爆发!带着狂野的不羁,席卷整个七国!悲催的!她只不过是想安安静静的喝喝小酒,没事儿调戏调戏美男,可是偏生让她和国家社稷扯在一起!瞬间成了七国最抢手的娃娃。遇到了桃花朵朵!可是她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怎么全是烂桃花?没有一朵顺眼的!      
  •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

    比尔·盖茨在人们的眼中是一位天才企业家,他创造了计算机行业突飞猛进的神话。然而比尔·盖茨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的成功也是有规律可寻的。你想知道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成功的秘诀吗?你想了解今天的微软帝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吗?本书可以告诉你这一切。本书以简练明了的方式介绍了比尔·盖茨成功的24字诀,即创业法则——痴,早,联,钻;竞争法则——新,狠,强,信,赌;用人法则——为,苛,最;生存法则——小,学,扩,弃,稳;信息法则——技,精,重;王者无敌——高,猛,霸,冲。希望本书能给那些比尔·盖茨的崇拜者和想成就大事业的有志之士一点启发。
  • 重生之花开富贵

    重生之花开富贵

    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前世,她为了这个梦而毁去婚约,抛弃未婚夫。然而,看似深情的表哥却不是她的良人。家破人亡,坎坷孤独。重活一世,浴火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