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
The Bridge
aT remagen
德军少校克罗泽奉命炸毁莱茵河上最后的一座大桥——雷玛根大桥。但德军第15集团军的75000名残兵还在莱茵河的西岸未过河,雷玛根大桥是他们唯一的撤退通道。为了拯救这75000名德军,克罗泽打算尽量拖延时间(当然实际原因是炸药迟迟未能运到)。美军前锋抵达时,克罗泽下令炸桥,然而由于运来的炸药是性能低劣的民用炸药,结果大桥安然无恙,于是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
本片是早期的一部以桥为核心的“二战”影片,战火已经烧到德国境内,德军的七万残兵在莱茵河的西岸。雷玛根大桥是最后一座桥梁,克罗泽少校受命炸桥,但是他为了救援那七万残兵和逃难的平民,坚持到最后一刻。美军前锋抵达,双方展开激战,克罗泽下令炸桥,硝烟散去,铁桥竟然奇迹般地仍然卧在莱茵河上。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克罗泽少校最后被党卫军军法处置,临死前他叼着烟卷仰天叹道:“谁是敌人?”片尾打出字幕,被双方反复争夺的这座雷玛根桥,在几天后自己崩塌了。影片开始部分美军装甲车辆行进的场面,导演和摄影师创造性地使用了超低空航拍,摄影机几乎掠着大地,跟随着滚滚铁流高低起伏地跃进,在视觉上很有冲击力。
那些镇守德国小镇、年老体弱的“人民风暴”队员,那独自在窗口向美军射击、被乱枪打穿的孩子——一位坚定的“希特勒青年团员”,那列车上满脸绝望的伤兵……德国当时已是兵败如山倒,连老人孩子都上了前线,这些情节在其他“二战”题材影片中表现得不多;片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军人形象,给大家印象最深的当数那位英俊潇洒、足智多谋、喜欢摆弄精美烟盒的德国军官克罗泽少校,但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虚构人物!即便如此,他还是反映出了当时德国军人的尴尬处境——尤其是影片最后,克罗泽少校因为大桥失守被党卫军处决,临死前他叼着烟卷仰天叹道:“到底谁是我们的敌人啊?”令人心里为之一颤!
影片中被任命为尖刀部队的美军琼尼少校,他没有听取阿尔特尔曼中尉的劝告,鲁莽地窜入看似安静的农场,结果被德军的反坦克火箭毙命。对琼尼少校来说命令如山倒,一个命令就是义无反顾地去执行,不顾疲惫,永无休止地行军,要赶在敌人之前消灭他,他也没动动脑子,命令是什么,战争是什么,无论是下命令的长官,还是接受命令的部下,都没有任何解释。就这样许多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就在这毫无解释、没有道理的命令下死去了,毕竟都是人,阿尔特尔曼中尉就是这样看着身边的战友一个个被残酷的战争慢慢吞噬生命。
最后阿尔特尔曼中尉在去消灭河中心驳船的德军任务中,他带去的三名战友都没有再回来,他再也受不了了,回到阵地后,又发现一个战友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不顾生命,蹿出战壕,往德军的枪火中走去。这时阿尔特尔曼积蓄的情感到了发泄的时候,爆发的时候,也是他的情感到了高潮。这里包含了他对战友的深深缅怀之情,他要报仇,他要追随战友一起去天国,他已经疯了。就在电影观众为他惋惜时,结果发生了啼笑皆非的一幕,德军扯起白旗投降了,阿尔特尔曼在迷茫中接受了德军官的投降。
一方面是对战友的深切缅怀,另一方面是反映战争的冷漠无情,**元首希特勒甚至把未成年人也练习成战争的机器。美军第27装甲兵团攻占麦肯翰梅城镇,德军残兵都投降了,就在美军押着俘虏的时候,邪恶的战争熏黑了孩子的心灵,小孩把枪口对准了和平的人们,最后阿尔特尔曼中尉的战友安其罗把这个小孩击毙,安其罗走上去发现是个孩子的时候,他痛苦得流下了眼泪。本该是个快乐的童年,但被**毁了一生,甚至生命。
德军少校克罗泽是忠诚的**主义跟随者,他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军官,无论是鼓励下面的士兵,还是战前动员工作都做得非常棒,只是跟错了对象。在炸桥未果,答应过的援兵又迟迟不见踪影时,他赶回去向布络克将军要援兵,但刚回去就被党卫军军法处置。
雷玛根大桥被美军占领,“如同一把手术刀,在德国人的莱茵河防线上切开了一道口子!”河对岸镇守厄尔波尔镇的100多名德军工兵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几乎全部阵亡!德军的大炮猛烈轰击大桥和美军架设的舟桥,甚至出动了当时刚刚研制成功的喷气式飞机来炸桥,后来还发射了11枚V1飞弹,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切都没能奏效;与此同时,美军工兵夜以继日地拼命加固受损的桥身,保证大批步兵和坦克源源不断地挺进德国腹地。希特勒十分恼怒,下令把所有与雷玛根大桥失守有关联的人员,除一人外全部枪决!
到3月6日,美第六军攻占科隆,从而在荷兰的涅米根到科隆之间一百多英里的区域形成了盟军首尾呼应的连续战线。科隆以南,德第五装甲集团军面对的是美第一和第三军,后者正快速突破德军阵地。当攻占科隆以后,美军没有满足已有的胜利。击溃德第五装甲集团军后,如果继续穷追猛打,很可能在德军休整前就将它们包围。目前这是可行的。3月7日,美第七军从科隆出发向波恩发起进攻,美第三军则去夺取艾尔河上的桥梁。当天中午,美第七装甲师〔隶属美第三军〕的B战斗团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雷玛根地区莱茵河上的鲁登道夫铁桥还未被德军炸毁。要完整地夺取该桥,这可是天赐良机。因此,美第七装甲师向雷玛根扑去。下午,当美第七装甲师准备过桥时,对面的德军正要引爆炸桥,但未能成功,这样美第七装甲师成功地渡过了莱茵河,并建立了稳固的桥头堡。
画外之音
影片《雷玛根大桥》是美国早期拍摄的一部关于“二战”时期的电影,它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战火已经蔓延到德国境内。为了阻止盟军的推进,行将战败的德国企图炸毁莱茵河上的所有桥梁,以凭借莱茵河这道天然屏障,作最后的挣扎。
电影中的长镜头自有它的独到之处,其风格韵味日益被观众认可。长镜头以表现的场面层次和过程而见长,它不像短镜头,跳荡切割,人为“撞击”、渲染,而看不到场面的活动过程,这在早期的拍摄过程中被导演广泛应用。影片《雷玛根大桥》中使用的长镜头也是到处可见,如影片开头美军装甲车辆伴着轰轰的马达声行进的场面,摄影师创造性地使用了超低空航拍,摄影机几乎掠着大地,跟随着装甲铁流凹凸起伏地跃进,在视觉上很有强烈的冲击力,把电影观众一下子抛入了那残酷的年代,从而唤起电影观众,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个大致了解。
影片《雷玛根大桥》属于早期拍摄的电影,场面不是很宏大,但大量应用了长角、广角来拍摄场面,增加了可观性,给电影观众带来了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如美军的装甲车带着滚滚尘土行使在乡间小道上,轰炸机轰炸大桥的时候,可以看到炸弹清楚的轨迹,大量烟火的爆炸场面,轰然倒塌的楼房、公寓建筑……
美军占领麦肯翰梅城镇的至高点,因为这个至高点关系到雷玛根大桥是否可以占领。当阿尔特尔曼中尉打开窗户时,连绵的青山下,蓝蓝的天空,漂亮的莱茵河蜿蜒曲折,眼前的景色让一群美国大兵叹为观止,暂时忘却了战争的残酷,大家连连称赞。
这些拍摄都给电影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电影作为具有视听和动态特征的综合性艺术,它的审美和反映社会风貌所释放的能量是巨大的。它旨在寓意深刻的,多层面、多角度、多元化的电影思想,所揭示的是客观本质的世界,这就是电影本身所具有的社会功能。
《雷玛根大桥》作为一部20世纪60年代的战争片,该有的元素都有了。剧情紧张,场面宏大,对阵双方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关于战争的思考无处不在……也许人们已习惯于现代好莱坞式的故事风格,少了一个由俊男靓女演绎的罗曼蒂克的爱情故事作主线,总觉得怅然若失吧。
当然,为了尽可能达到扣人心弦的效果,本片还是在史实的基础上对细节做了很多加工。就真实历史而言,雷玛根大桥的失守并不那么具有决定意义,其过程也不像影片描述的那样千钧一发,紧张刺激。
影片对德国军人的描写还是一如既往地充满了矛盾。为守卫大桥而殚精竭虑尽忠职守,并身先士卒,在几乎无兵可用的情况下仍凭借着难以想象的顽强坚持到最后一刻的克罗泽少校,最后却只落得个被“自己人”解职并以违抗命令为由枪毙的下场,说明了西方国家对**军官既敬畏又嘲讽的心态——无论你们有多厉害,终究是在助纣为虐逆天而行,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尽管如此,银幕中德国军人的那种形象总是让人陶醉不已。他们英俊潇洒风度翩翩,无论输赢总是保持优雅;他们冷静沉着机智勇敢,无论胜败总是永不放弃。本片中的克罗泽少校其实是个虚构的人物,但其形象确实是**将领的典型。
影片最后的一幕令人难以忘怀。克罗泽被押出党卫军司令部执行枪决,临行前空中突然传来飞机轰鸣声。克罗泽举头望天,问行刑官:“Ours or theirs?”行刑官答道:“They are the enemy"s planes, herr major.”克罗泽若有所思:“But who"s the enemy?”对一个国家来说,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对于一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人的进步,就是来自于不断克服心中的欲望,不断克服人性中固有的“恶”。所以归根到底,要赢的只是自己。
20世纪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