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summer’s tAle
导演郑文堂
编剧郑宜农詹馥华郑文堂
主演张睿家
主演藤冈靛
郑宜农
林涵
柯奂如
陆弈静
夏天,炙热、汗水、蓝天、青春,每一秒都是热血荡漾的年华。
尾巴,很久很久以前每个人都有,好像没有作用然后就渐渐消失了。
阿月是个热爱摇滚的阳光少女,却因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而休学在家。家里有只叫夏天的猫整天陪着她。阿月弹吉他、骑单车,在乡间到处游荡。
阿月休学的这段日子,学校里的超级优等生陈怀钧爱上了美丽的女老师,结果换来被学校勒令退学的命运,从此乡间又多了一个游荡的高中生。
阿月和陈怀钧变成了闲逛伴侣,阿月细心地悉数陈怀钧的每一个情绪,替他排解心里的难过。一日一日,陈怀钧的心情好起来,然后他却不明白患有心脏病的阿月对于生命和音乐的期许与热情。
每天,这两个辍学的高中生骑着单车,在碧蓝的天空下穿梭于青色的稻田之间。他们发现了一处大人管不到的高铁下的荒地,成了每日的秘密基地。
学校里的日籍转校生不破朗热爱足球,无拘无束的个性淋漓尽致地挥洒在自己的足球世界里,青春的汗水吸引着阿月的好朋友——另一位优等生郑雯莉的目光。
不破朗热爱足球却永远最后一名,但是这丝毫不妨碍这四个年轻人在秘密基地的汇合。
在高铁下的这片荒地,他们肆无忌惮地玩乐,这种汇合渐渐地变成一种力量,一种鼓励的令人欣喜和快乐的力量,一起面对前途,一起直面生活里的烦恼,一起享受玩乐,甚至一起解救企图自杀的沮丧的父子。
在晴朗的天空下,映照着四个人亲密无间的情谊,他们每个人都有着对未来的期许、愿望和秘密,无论生活是平凡还是刺激、顺利或者挫折,总能将一切转化成有趣。这是夏天的力量,是青春的力量。
夏天这只猫永远不认识自己的尾巴,总以为那是别人的东西,每次看到的时候就去咬咬它,那就是永远不会消失的最大的乐趣。正如我们的青春,小小的事情也能产生无限的欢声笑语。
画外之音
“YA”即YoungAdult电影,多是描写十五至十九岁年青人的生活,一般来讲用的都是传统的起、承、转、合故事线,几个年轻人向着目标奋斗,克服挫折后获得成长。
台湾这种清新的文艺青春电影很多,从《蓝色大门》到《盛夏光年》到《练习曲》再到《夏天的尾巴》,内容之外,都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如同海风清新的年轻味道,在观影的同时不时袭来。无论画面和对白,总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电影的开头积极向上的民众小生活,三代女性伴随着略显摇滚的音乐,以各自的方式起舞,这种温暖正面的生活态度很温暖。台湾南部的美丽,清透的空气,湛蓝的天空,还有青色一片的茫茫稻田,在导演的手下熠熠生辉。画面的色泽感是青春片的必备条件,导演在这点上不仅捕捉到了画面的美感,而且手持摄影的运用,给影片提升了不少质感。在片头和片末,导演用了很多手持镜头,也让电影能够在纯爱之外补充了很多生活的气息。
《夏天的尾巴》中,透露了导演郑文堂对于青春的感怀和思恋。郑文堂的青春时期,由于经济拮据,吃不起冰果室,喝不起咖啡,有的大多是骑着单车的身影。所以,影片中有骑着单车、拿着吉他到处唱歌的女生,有大家骑着单车到处游荡的身影,却连一个叼着烟头出现的学生都没有,这正很好地诠释了导演心目中的高中生形象,很好诠释了我们大家心目中永存的青春,就是这么干净、这么纯真,偶尔还有点叛逆,对未来充满憧憬,心里住着当英雄的情怀。
《夏天的尾巴》的镜头调度,有着强烈的岩井俊二的色彩。高铁下的台南乡村景色,青色的稻田,不时经过的一趟又一趟的列车发出轰轰作响的声音,便可轻易地联想到《青春电玩物语》的众多情境。郑文堂的镜头是唯美的,以景传情将年轻人的心境映像化。
当青春在阳光下美好地绽放,那里有新鲜的风,蔚蓝的天,明媚的光,美好的人,还有吉他、流水、开不完的花朵,这就是永远有白色衬衫飘荡的年纪,谁能不眷恋那些年少的时光。原来像尾巴一样渐渐消失的,就是我们的青春。
导演链接
郑文堂:台湾宜兰人,文化大学戏剧系影剧组毕业,1982年开始从事电影工作,期间做过场记、副导、制片、编剧、导演等。郑文堂影片里的角色,似乎很少有效率地交谈。常常是封闭的,沉默的。有时候,他们会突然多话起来,但说的却是自己的语言,用一种催眠般的节奏。你真要替他们捏一把冷汗,怕他们不合时宜,会挨别人的白眼……但奇妙的是,从《梦幻部落》,到2004年被提名东京影展的作品《经过》,再到《深海》,郑文堂的作品似乎也根植着这样一种假设,或者信念:虽然人的封闭与隔绝是那样绝对,却还是有可能,忽然就产生了连结与理解。即使是像《梦幻部落》里那样,两个从来没见过面的人,透过电话交友中心的线路,以最疏离的距离,交换着身世。像是流浪之人偶然在一海岸相遇了,分享一丁点漂流木篝火的温度。郑文堂并不是那种以才华锐利地将世界划开一道口子,让人一眼就看见他的导演。他似乎一直是安静的,将现实吸收、消化,而后产出温柔内涵的故事影像。郑文堂对发生在现实中那些压迫的、冷漠的、粗暴的抑或是哀伤的种种,有很强的吸收并转化的能力,这些种种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展现,以艺术的形式汇入作品中。
经过郑文堂的不懈努力,这些年他的影片终于得到广泛的认可。他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电影《梦幻部落》(2002)获得威尼斯影展影评人周最佳影片奖。此后先后有了第二部剧情长片《经过》(2004)和第三部剧情影片《深海》(2005)。《夏天的尾巴》则是其2007年的作品,一经推出就好评如潮。除了这些,郑文堂还创作导演电视剧及写剧本,并且曾经跨刀参与舞台剧工作。
演员链接
郑宜农:该片导演郑文堂的女儿。她喜欢音乐,热爱创作。有着邻家女孩的气质,微笑时,牵引着旁人,带来愉快的气氛。除了创作歌谣,2001年她还曾编写了一部青少年原著民短片,即《风中小米田》,这部短片使其获得金马奖最佳短片的荣誉。《夏天的尾巴》的原创构想,也是出自她内心对青春故事的理解。郑宜农在影片中不仅担任女主角,还兼这部影片的编剧。戏里有许多她和张睿家的对手戏,也包括吻戏。
张睿家:金马奖最佳新人,在影片中饰演陈怀钧一角。他头脑聪明,可以说是校内的风云人物,得到不少女同学的青睐,不过这一角色可不是大家心目中想象的“模范学生”,而是老师心中成绩满分、操行却是零分的难搞学生,张睿家在电影中因为和柯奂如饰演的女老师的爱恋得不到学校和社会认可而被赶出校!对于这段“畸恋”,张睿家表示﹕“我的角色性格很暴烈的,动不动就大吼大叫,我在电影中有一些暧昧的行为,男女相恋搂搂抱抱本来正常不过的行为,但师生恋是个禁忌,因为身份的关系,两人的相处有点压抑。感情压抑久了就爆发,我的角色就是不顾一切地表现爱意,却成为旁人的困扰与负担,慢慢老师受不了压力而逃避我,搂抱变成拉扯,整个关系变得很紧张又暴力,可以说是一段苦恋。”
柯奂如:在《夏天的尾巴》片中扮演与陈怀钧(张睿家饰)发生畸恋的女老师,但最后因社会舆论和巨大的道德压力,而牵手另一个男老师。这位台湾美女因高中时观赏了舞台剧《京剧启示录》,有所感悟而决心从事表演艺术。因出演《流星花园》中道明寺的未婚妻小滋一角而成名,并在多部电视剧中出演角色。目前在广告、电视剧和电影等表演领域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幕后花絮
在这部影片拍摄时期导演曾说过:“我的青春少年时代,口袋里经常一毛钱都没有,可是,却可以过得很悠哉,因为我住在乡下,只要有一台脚踏车就可以到处游荡,就可以享受云淡风轻的自由时光,电影里面的几个高中生就是这种感觉。《夏天的尾巴》这部电影,有我个人很喜欢的生活态度,一群没有去学校的高中生,每天如诗地游荡、散漫,无所事事地看着嘉南平原无边无际的风吹稻浪,心情来了就唱唱自己的歌,感觉对了就会滋长青涩初恋的情怀,偶尔跟自己过不去就耍一下青春该有的叛逆,偶而看到不平也自然热血暴冲,就去管管别人家的闲事,拯救世界有何不可。《夏天的尾巴》这部电影,有我个人对于YA类型电影的新的想象,电影里的高中生没有满嘴粗话,没有撞球泡妞开黄腔,没有吸毒嗑药混黑帮,甚至到了电影杀青之后我才惊觉,这个电影没有人叼过一根烟出现在镜头里,当然,我并没有要宣传青少年禁烟禁酒拒毒的公益使命,我只是想要反叛一下,为何青少年主流电影一定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暴力古惑仔加上迷途落入红尘的失意辣妹?我不相信。高中的时候,我们泡不起咖啡厅,有时甚至连便宜的冰果室都吃不起,所以,只好骑着单车去海边,到溪谷深处,到树林里,其中我有一个死党,他的身体不好常生病,功课也不好常挨老师骂,可是吉他弹得一把罩,那个时候只要有他在,我们就会一直唱歌,好像用歌词宣誓大家要用青春一起陪他度过有限的生命。”
本片导演郑文堂一如既往地延续了注重电影音乐的理念,台湾新锐摇滚乐团“阿飞西雅”受邀担纲电影配乐,另有收录“橙草”、“灭火器”,以及女主角也就是郑文堂导演爱女Enon的创作歌曲。“阿飞西雅”以厚重的金属、后摇滚着称,在本片中更是担任主要电影配乐制作。曲风透露着淡淡的忧伤,其中不时夹杂着的简单、温馨、浪漫的情调,更衬托出了对于青春爱恋的迷惘和纠结。而女主角Enon也在原声带中创作了五首吉他小品。具有穿透力的独特嗓音,让大家情不自禁地想起年少的记忆里,那些刻骨铭心的、关于爱、关于希望的斑斑印记。在这部电影配乐中,“阿飞西雅”乐团不负众望,谱出十数首温馨淡雅的小品;阿飞西雅的贝斯手,也是小白兔唱片的负责人KK,为了这次难得的合作机会,更是向自己的公司请假半年以专注于此次创作,可见其对于这次创作的重视。
橙草乐团在电影中客串帅气学长,郑宜农在现实生活中的吉他老师是橙草乐团的主唱兼吉他手克拉克,这位老师对郑宜农有很大的影响,两人弹吉他的姿势如出一辙。来自高雄的,当年刚发行首张专辑的“灭火器”,其热血摇滚单曲《PASS AWAY》就被安排在电影开场,此外,“灭火器”和郑宜农合作的《世界的样子》摇滚版,也收录在电影原声带中,这首曲子轻快、活泼,很能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