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甚至可以断定崔氏年轻时也是一位芙蓉照水的美女。汉武帝的妈妈不就是二婚才嫁入了皇家吗?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崔氏是好女十八嫁显然有点太夸张了
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总有一天会饿死在沟里的,明显把崔氏丑化成一个不知廉耻没有大小脑的女人。中途离异各寻他欢还是屡见不鲜,这和人品没什么必然联系。
第三,说的是汉武帝时代会稽郡太守朱买臣的故事。说到这位朱先生的成名,却是因为他的妻子因为日子没法过要和他离婚引起。女人休夫啊,和男人休妻可不是一回事,男权社会,从来只许州官放火,那个年代里能让一个女人不要声名地豁出去需要什么样的承受力和勇气!
《汉书·朱买臣传》记载:“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在史书里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好歹这个女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符号了。其妻亦负载相随,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过日子有三种方式:一种是欢喜冤家,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
主要是说:朱买臣,以砍柴卖柴为生,经常一边砍柴一边读书,就算是背着柴火在路上走也要大声地朗诵。妻子背着柴火跟在他身后,多次请求他不要这样边走边吟诵。朱买臣却不理甚至吟诵得更加起劲儿。对此,妻子感到很丢脸。朱买臣对妻子说‘我五十岁左右肯定能享受富贵,现在已经四十好几了。等我富贵以后你就不会过这样的苦日子了’。妻子又气又怒说:‘像你这种人,常吵常新;一种吵吵闹闹,怎么谈得上富贵呢?这样吧,我们好离好散,你给我一纸休书,让我走吧。虽然在所有戏剧里朱买臣妻子的形象都是丑陋不堪的,美女却已然在砍柴挑水甚至无米下锅的窘况下渐渐老去。
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是因为在所有戏曲里朱买臣的故事得到了延续和改编。元杂剧《渔樵记》写朱买臣被妻子崔氏休掉不久,忽然否极泰来,当了太守衣锦还乡。于是那个叫崔氏的前妻老着脸来求复婚,朱买臣泼水于马前,意思是你能把地上的水收回来我就同意你回来。一副小人得志嘴脸,后来“马前泼水”和“覆水难收”被用来比喻夫妻情分如果尽了,就没有再挽回的余地。这样的改编显然满足了书生得志后的扬眉吐气,直到分手;还有一种是不吵不闹,是说崔氏不久就找了个老实靠谱的男人,女主内男主外从此过起了普通的日子。普通也就是平淡,平淡就是安稳,安稳就是幸福。甚至在朱买臣没有当官之前日子窘迫时,改嫁的妻子崔氏还救济过他,不久朱买臣富贵了,接她与后来的丈夫入府邸,朱买臣的妻子崔氏觉得自己改嫁不应该,羞愧不已于是自尽了。总之两个版本中崔氏都是没有好下场,人家好歹还救济过朱买臣,怎么也算是心地还善良吧?却终究没有在文人的笔下得到善终。
写到现在,朱买臣的妻子必须要详细地介绍下了。其实在《汉书》里没有记载买臣妻到底姓甚名谁,京剧里把朱买臣的妻子叫做崔氏。我们就暂且认为是崔氏吧,相安无事。其实前两种日子似乎更多一些,一个嫌贫爱富的女子在那些编戏的人看来实在没有好看的资格。但这显然是不靠谱的先入为主和欲加之罪。要知道崔氏下定决心和朱买臣断绝名分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一穷穷了几十年。原因之一,和朱买臣在四十多岁离异后,她还找到了能给她安定生活温饱日子的男人做相公就是证明,如果是一个蓬头垢面的中年妇女显然没哪个男人会有这样的慈悲之心。其二,自古书生对美丽女子都有与生俱来的鉴赏本领,他们对美的概念从书本里得到了较高的启蒙,什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荼毒了不少书生的心灵,朱书生虽落魄穷困但鉴赏本领肯定是不差的。或许崔美女家境是贫寒的,以为找个读书人可以有出人头地的一天,于是美女崔氏便成为了穷书生朱买臣的妻子了。
可是崔氏嫁给朱买臣一贫穷就是几十年,书生还是那个书生,和平年代没有战争,若是有一线的生机,若是朱买臣有一点知道柴米油盐不会天上掉,估计崔氏也不会和他过不去。一个贫寒的家庭要一个弱女子里里外外地操劳,那个男人却只会吟诗唱歌摇头晃脑,这不是一神经病是什么?人家未必是奢望什么富贵,只不过希望自己的老公像隔壁张三或对面李四那样有个正经事做,可以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这对一个男人不算很过分的要求吧?
初嫁朱买臣甚至在起初十几年的夫妻生活里,崔氏肯定也给过朱买臣鼓励和信心,但失望的次数越来越多显然就离绝望的距离越来越近。此后的岁月里崔氏肯定会在食不果腹,缝缝补补的间隙里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好眼光,嫁给了一个百无一用的穷书生,于是把日子过得像战争一样风起云涌。我敢打赌许多人都在和生活打一场持久战,可以想到当生病没有钱医,过年人家吃肉你却连稀饭都要省着喝是多么的辛酸。要知道朱买臣一连三十多年都没搞出一点名堂,分明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也怪不得把一个女人的耐心给磨得干干净净了。一个女人如果她跟你三年五年甚至十年走了,你可以说她红杏出墙,也可以说她不愿意和你同甘共苦。可近三十年后人家快五十岁才离开,意味着她也老了,没力气了,没姿色了,人家要的也就是一点安稳的日子了。实在算不得有多势利眼吧?而且你看朱买臣的嘴脸,相信什么江湖术士的预言“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在一个被这种疯子折腾了几十年的女人看来简直是痴人说梦孰不可忍啊!
汉朝那个年代比之宋朝之类也还算开放,男人再娶女人再嫁也算不得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贫贱夫妻百事哀,而且一没偷男人,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两种颜色。人家充其量也就是第二嫁,只是有的会说出来,二没攀高枝,也就是找了个和朱买臣比较还正常的能养家糊口的男人,我觉得朱买臣的妻子其实是很有勇气的。这是种豁出去了的勇气,这种勇气是对于朱买臣绝望后的心死灯灭,没什么不可理解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第一,人自然不能没有理想,可是你得承认,在很多时候我们还是要向现实妥协的。既然你不能吸风饮露,得道成仙,就得为不受饥寒而劳碌,否则,空谈抱负和理想就是一种好高骛远和纸上谈兵的荒唐!
第二,有的关起门来不让外面的人知道罢了。,也不是只有好人和坏人两种人。朱买臣和崔氏不算大好或大坏之人。男女之间过不下去摊牌分手很正常,不过因为年代不同才有了更为苛刻的标准。现在的社会,嫁与娶之前都看得清清楚楚,《三字经》里有“如负薪”的典故,妻羞之求去。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最后朱买臣看留她不住,听其离家出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