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900000006

第6章 从顺宗到宪宗(2)

刘辟没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就暂时留在京城没走,打算寻找其他的突破口。可几天后他就听说,羊士谔因为得罪王叔文差点被宰了,这才意识到大事不妙,赶紧一溜烟逃回了成都。

王叔文一听刘辟跑了,就把所有的气都撒到韦执谊身上。韦执谊就跟他打太极,派人去跟他道歉说:“我绝不会背弃我们当初的盟约,现在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曲线助成仁兄的事业啊!”

王叔文破口大骂,说他是在狡辩。

韦执谊也懒得再解释。

从此,两人的关系彻底破裂,势同水火。

要说韦执谊这番道歉是在狡辩也并没有冤枉他,因为韦执谊确实有自己的小九九。

所谓观点的斗争都是假的,只有利益的斗争才是真的。

从前,同样作为年轻士子的时候,韦执谊当然也跟王叔文一样,满脑子都是经世济民的理想,可随着他在官场上待的时间越久,昔日的理想就显得越发苍白。尤其是当上宰相后,韦执谊更是觉得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比他头上的乌纱更重要。所以,当王叔文仍然像过去那样对他指手画脚、甚至是颐指气使时,韦执谊的抵触和反感就是可想而知的。

说白了,他觉得以自己目前的宰相之尊,已经完全没必要再受王叔文的控制了。如果说这种行为是过河拆桥,那韦执谊宁可拆桥,也绝不甘心再当王叔文的傀儡和花瓶。

对于韦执谊的这种心态,王叔文自然是看得一清二楚。

所以,王叔文对韦执谊的痛恨就不仅仅是他对友情的背叛,而是他对改革事业的背叛!

在王叔文眼中,改革是理想,是信仰,是他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

可在韦执谊眼中,改革是什么呢?只不过是工具,是跳板,是他换取高官厚禄的投机手段!

想到这一切,王叔文除了满腔愤怒之外,只剩下一种心情。

那就是孤独。

一种充塞天地的巨大而无形的孤独。

一种举世浑浊我独清、举世蒙昧我独醒的孤独……西川节度使韦皋在王叔文那碰了一鼻子灰,不禁恼羞成怒,于是处心积虑地呈上了两道奏疏。

第一道是给皇帝李诵的:“陛下积劳成疾,而又日理万机,所以御体迟迟不能康复。请暂令太子监国,恭候陛下圣躬痊愈,再令太子回到东宫。臣位兼将相,而今所言,乃职责所在。”

第二道是给太子李纯的:“圣上把政事委托给臣子,然而所托非人。王叔文、王伾、李忠言之流,虽身负重任,却任意赏罚,败坏朝纲,而且植党营私,内外勾结。臣深恐其祸起萧墙,倾太宗之盛业,毁殿下之家邦。愿殿下即日启奏皇上,斥逐群小,使政出人主,则四方获安。”

这个韦皋显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

这两道奏疏表明他拥有高度敏锐的政治嗅觉。他知道,王叔文的唯一靠山就是皇帝,除了皇帝,几乎所有人都是王叔文的敌人。所以,只要他韦皋跟太子李纯站在一起,而且想办法把李纯推上去,把顺宗搞下来,那么天下要收拾王叔文的人多了去了,根本用不着他韦皋本人动手。换句话说,哪一天把“太子监国”这事搞成了,哪一天王叔文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紧随着韦皋上疏之后,荆南节度使裴均、河东节度使严绶等人也先后上疏顺宗,说的事跟韦皋一模一样。

反对王叔文的统一战线就这样在无形中建立起来了。

太子,宦官,藩镇,这三种势力绞在一起,唯一的结果只有一个——顺宗完了,改革完了,而王叔文也绝对是死定了!

飘风骤雨的“永贞革新”

此时此刻,王叔文手中剩下的最后一张牌,就只有他派去接管禁军的韩泰了。

如果韩泰能够顺利接管神策军,那么大势或许还能挽回,因为必要情况下可以用武力解决问题。

然而,实际情况是:老将范希朝进入奉天的神策军指挥部坐等多日,各级禁军将领却一个也没有露面。

范希朝和韩泰就这么坐在奉天城里面面相觑。皇帝的任命状还揣在他们怀里,可已经变成了一张废纸。

王叔文并不知道,早在范希朝和韩泰从长安出发的时候,禁军将领们就给俱文珍发了一封密函,说他们的军队即将服从朝廷的命令,隶属于范希朝。其用意当然是希望俱文珍能表明态度。俱文珍赶紧回函说:绝对不能把军队交给别人。

有了宦官这句话,禁军将领们就有底气了,于是就把老将范希朝晾在一边,理都不理,更别提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韩泰了。

韩泰最后只好单骑返回长安。

除了一双赤手空拳和一张表情沮丧的脸,他没有给王叔文带回来任何东西。

那一刻,王叔文陷入了绝望。

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王叔文现在就是这种感觉。因为就在他事业最艰难的时候,家中又传来噩耗——他母亲病重,即将不久于人世。

这是贞元二十一年的六月中旬,距离改革大幕正式拉开仅仅四个月,但是一切已经面目全非。

老母病重的消息对于此刻的王叔文来讲,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感情上的打击,而是敲响了他事业的丧钟。

因为只要他母亲一咽气,王叔文就必须回家守丧。这无异于是帮了王叔文的对手们一个大忙——根本不用他们花任何力气,王叔文自己就得乖乖地卷铺盖走人!

六月十九日,王叔文知道自己在朝廷的日子已经进入了倒计时,就在翰林院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席,邀请了几位翰林学士,还有宦官李忠言等人。

而王叔文邀请的最后一位客人则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他就是宦官俱文珍。

没有人知道王叔文邀请俱文珍的目的是什么,只知道这场宴席是在尴尬的气氛中开场的,并且很快就不欢而散。

开席时,王叔文端起酒杯对大家说:“叔文母亲患病,但因身负国家重任,未能亲自侍奉汤药,现在决定请假回家侍候母亲。叔文近来竭尽心力,不避危难,所作所为都只为了报答皇上隆恩。一旦离职,各种诽谤必将纷至沓来,不知哪位肯体察叔文苦心,为叔文说一句公道话?”

王叔文的这番真诚告白是什么用意呢?

是为了唤起人们的恻隐之心?还是希望与对手俱文珍达成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谅解?

在俱文珍看来,这两者都不是。他认为,王叔文这一招叫做缓兵之计。他打这张悲情牌的目的,就是想麻痹对手,以便等待时机卷土重来。因为作出了这样的判断,所以那天俱文珍始终板着一张脸,王叔文说一句他就驳一句,一点面子也不给,搞得在座的人都相当尴尬。

王叔文无话可说,只好一边干笑一边劝大家喝酒干杯。可此刻的酒除了苦味和酸味,再也喝不出其他味道了。众人勉强干了几杯便纷纷告辞而去。

王叔文看着那一桌几乎没有动过筷子的美味佳肴,心里面空空荡荡的。他忽然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的生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轻,轻得像是要飘起来;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重,重得他无力支撑。

第二天,也就是六月二十日,一则消息就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此后又陆续传遍天下诸道及各州县。

消息说王叔文因母丧去职,离开了朝廷。

至于说他还能不能回来,多数人并不表示乐观。

王叔文一走,韦执谊顿感浑身清爽,开始独立行使宰相职权,政令皆出己意,从此与王叔文了不相干。王叔文恨得牙痒痒,虽然不在朝中,可天天与一帮故旧筹划着要重执朝柄,并且扬言,一旦复职首先就要干掉韦执谊,然后把所有背叛改革和反对改革的人通通杀掉。

但是,这已经不可能了。

说好听点这叫一厢情愿,说难听点就叫意淫。

王叔文夜以继日反复意淫的结果除了让所有对手发出冷笑之外,只能让那些坚持留在改革阵营中的人发出苦笑。

改革的主心骨没了,王伾感到了一种唇亡齿寒的悲凉。

他到处奔走呼号,每天去见宦官和宰相杜佑,请求征召王叔文为相,并让他统领禁军。

如果说王叔文渴望重掌权力是一种意淫,那么此刻王伾的这种请求就近乎愚蠢了。

不过话说回来,当改革落到这步田地,除非像韦执谊那样自求富贵,否则无论是谁想替王叔文和改革做点什么,看上去都会显得既可怜又愚蠢。

可想而知,王伾的种种请求都遭到了拒绝。王伾在惶惶不安中一连向顺宗呈上了三道奏疏,结果当然是石沉大海。

于是初秋的某一天深夜,翰林院的值班人员就突然听见王伾在他的办公室里发出一声惨叫。

第二天王伾就被人用担架抬回了家。

从此他再未踏进翰林院一步。

事后人们听说,翰林院的值班人员听见的那一声惨叫是:

“我中风了!”

王伾到底是不是真的中风了?

没人知道,也没人有兴趣去了解真相。

贞元二十一年七月二十八日,顺宗李诵发布了命太子监国的诏书。

当天,太子李纯在含元殿东朝堂接受文武百官的拜贺。

八月初四,顺宗发布了命太子登基的诏书,同时自行退位为太上皇;初五,顺宗迁居皇城外的兴庆宫,宣布改元“永贞”;初六,迫于来自各方面的压力,顺宗颁布了最后一道诏书:贬王伾为开州(今重庆开县)司马,贬王叔文为渝州(今重庆市)司户。

不久,王伾病死于贬所。五个月后,顺宗驾崩,宪宗李纯随即下诏将王叔文赐死。

紧随二王被贬之后,改革派的其他主要成员也无一幸免:

韩泰先是贬为抚州(今江西临川市)刺史,再贬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司马;柳宗元先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再贬永州(今湖南永州市)司马;刘禹锡先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再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司马;韩晔贬为饶州(今江西波阳县)司马;陈谏贬为台州(今浙江临海市)司马;凌准贬为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司马;程异贬为郴州(今湖南郴州市)司马;而一贯自求多福的宰相韦执谊也没有逃过这一劫,最后被贬为崖州(今海南琼山市)司马。

这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改革集团,在历史上被称为“二王八司马”;这场失败的改革被称为“永贞革新”。从贞元二十一年二月掀开改革大幕,到这一年七月遭遇失败,永贞革新历时不过半年。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这场飘风骤雨般的改革来得有多么迅猛,败得就有多么惨烈!

王叔文为什么败得这么惨?

原因很简单——刚强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王叔文为人处世的原则性太强,手段太硬,执行力太猛,所以必然招致反对派的强烈反弹和极力打压。此外,王叔文的理想和价值观与现实存在太多抵牾,可他偏偏又宁折不弯,所以必然在坚硬的现实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当然,从人格理想的层面看,王叔文等人的精神是坦荡无私、苍天可鉴的,不应该遭到世人的诟病。

然而,毋庸讳言的是——他们做人做事都太缺乏弹性。要知道,无论在什么时代,富有弹性的柔弱,都远比一意孤行的刚强更适合在官场上立足,也更适合在这个险恶的世界上生存。

据说,孔子他老人家有一次曾经去拜访老子。老子在家睡大觉,孔子进去后躬身向老子求教。老子看了他一眼,张开嘴:“看看我的牙。”孔子一看,老子的牙全掉光了,点点头。然后老子又道:“看看我的舌头。”孔子又看了看,老子的舌头很完整,也很灵活。然后老子就闭上眼睛继续睡觉。孔子想了想,躬了躬身就走了。

老子要告诉孔子的是:做人不能像刚强易折的牙齿那样,而应该学习舌头——柔软、有弹性、善于权变。

当然,永贞革新的失败,不完全是主观原因使然,也有其不得不败的客观因素。毕竟此时的大唐帝国,各种政治乱象由来已久,各种社会积弊也已积重难返,并不是靠几个人就足以拨乱反正、振衰起敝的。

都说世事如棋,都说政治就像一场博弈。不知道临终前的王叔文会不会发现,在世事的棋局中,在政治的博弈场上,他这位堂堂国手到头来也只是一名业余选手;不知道他会不会发现,其实与他对弈的那个对手,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被战胜的。

因为,那不是一个或一群具体的人。

那是一个帝国的沉疴。

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八月初九,二十八岁的李纯在宣政殿即位,是为唐宪宗。仿佛就在电光石火的一瞬间,大唐帝国的历史就掀开了全新的一页。

一切为什么发生得如此仓促?

答案很简单——在手握兵权的宦官和藩镇面前,在咄咄逼人的太子李纯面前,中风瘫痪的皇帝李诵实在是无力承担任何东西,也无力抗拒任何东西。

他既无力承担一个帝国压在他肩上的重任和使命,也无力抗拒宦官、藩镇和太子的联手逼宫。所以最终,他无力抗拒改革的失败,也无力抗拒下台的命运。

宪宗李纯登基的时间,与德宗驾崩、顺宗登基的时间相距还不到八个月。也就是说,在短短的一年内,大唐帝国就换了三任皇帝。

在本朝将近二百年的历史上,还从未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这个风云变幻而又稍纵即逝的永贞元年过去之后,帝国的明天又将何去何从?

宪宗:不要挑战我的底线

新年的正月初一,宪宗李纯率领文武百官来到兴庆宫,向太上皇李诵拜贺新年,同时进献尊号——应乾圣寿。

年轻的皇帝看上去一脸仁孝,整个拜年活动的气氛也显得喜庆祥和。尤其是“应乾圣寿”这个尊号,看上去显得特别吉利,因为它包含着祝愿太上皇“寿与天齐”的意思。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年仅四十五岁的李诵非但没有寿与天齐,反而在短短十几天后就猝然离世了。

有迹象表明顺宗之死存在着颇多疑点,后世对此也有诸多猜测。可疑点毕竟只是疑点,猜测也只能是猜测。尽管宪宗李纯翻开历史新页的动作显得过于迅猛而急切,但是这个动作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今天的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正月初二,宪宗大赦天下,改元“元和”。

站在大明宫巍峨的城楼上,站在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的开端,二十九岁的宪宗李纯若有所思地凝望着这个历尽沧桑、饱经磨难的帝国。春天的阳光在他年轻的额头上欢快地跳跃。李纯的思绪不由自主地回到了二十多年前。

那也是一个春天,当时的李纯年方六岁,被德宗皇帝抱在膝上。德宗逗着他说:“你是谁的孩子呀,为什么坐在我的怀里?”

李纯一本正经地望着德宗,用响亮的声音回答:“我是第三个天子呀。”

德宗愣了一下,随即朗声大笑。作为皇长孙,李纯确实可以称之为“第三个天子”。至今,李纯犹然记得祖父德宗那又惊又喜的表情和充满期望的目光。

李纯知道,祖父德宗的目光是在告诉他——既然是第三个天子,那么当你有朝一日坐上天子宝座,就有责任和义务把过去的天子没做完的事情做完。

过去的天子没做完的事情是什么?

两个字:削藩。

自从安史之乱开启了藩镇割据的动荡局面后,大唐帝国就无可挽回地进入了一个大裂变的时代。此后代、德二宗虽然都曾有过中兴之志,却苦无回天之力;而顺宗在位时间不过半年,更谈不上有何作为。于是,当晃晃悠悠的帝国马车好不容易驶出混沌无光的贞元长夜,终于迎来公元九世纪初的第一抹阳光时,中兴社稷的历史使命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刚刚登基的宪宗李纯身上。

此时的宪宗年未而立,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之年,对于帝国几十年来的政治乱象,李纯心里一直极端不满,尤其是对于四方藩镇的跋扈行为,李纯更是深恶痛绝。换言之,宪宗此刻的志向和抱负就跟当年德宗刚刚即位时一模一样——一心想把藩镇的权力收归朝廷,重塑中央政府的权威!

同类推荐
  • 历史与个人

    历史与个人

    本书介绍了决定论与非决定论,历史个人作用的前提,历史个人作用的机制,历史个人作用的方式,个人历史活动的动机与效果等内容。这本书的篇幅不大,但涉及的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最秦

    最秦

    赳赳老秦,舍我其谁?他还是胡亥,只不过不是那个教着历史课,没事儿上上网的闲散老师,而成了这个末世帝国的皇帝,千古第一昏君胡亥。是胡亥又不是胡亥的他,决定挽救这个濒临灭亡的时代,与赵高斗智斗勇,重用蒙氏家族,大胆启用新人,与刘邦、项羽逐鹿中原。大秦老臣泪流满面,我大秦终于看到希望!大秦甲士群:215208375唠嗑,聊天,说话,O(∩_∩)O哈哈~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考古故事总动员

    考古故事总动员

    课堂上的知识丰富着我们的头脑,课堂外面的世界丰富着我们的阅历。对人类来说,好奇几乎是一种本能。孩子们,你们一定也想知道人类的祖先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你们更想知道,时光流逝,沧海桑田,锦绣的中华大地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变迁?是啊,人类到底从何而来?世界何时开始?这些问题让我们焦灼,也让我们困惑。我们渴求答案。可惜,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在我们平常阅读的课本里,也很少会出现在中学老师的课堂上。那么,我们应该去哪里寻求答案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过去,了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我们精心编写了《考古故事总动员》这本书。本书作者精心挑选了极具代表性的考古故事,既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又能让孩子们学到真正的知识。
  •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决定人类历史的100个瞬间

    历史是一个片段,又是一个整体。历史承载着太多的记忆,凝聚着无尽的力量。诗人雪莱说:“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石壁上的一首回旋曲。”不同的旋律,不同的感受。无能者看到的是安慰,聪明人看到的是智慧。本书挑选历史上的关键瞬间,带你去触摸历史的脉动,去感知历史的走向。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品关羽

    品关羽

    “关公一生,唯义而行,为国勇武,为民德泽,信义素著,守诺不违。无论处于怎样的境地,无欺无诈,坦然而立。不可威凌,不能收买,不愿投机。“不弃旧从新,乐为之死”;“金银美女,不足以移之”;“高官厚禄,不足以动之”。平民百姓之敬奉关公,“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就在于义,在于忠,在于诺而不海。因为他生则有功于国,有德于民。死则有灵于世。有所求而得报应,洪泽自远于是,兵家尊为武圣,商界奉为财神,民间敬为护佑平安的至尊。关公代表着平民的心意,是平民的神灵,是老百姓美好愿望的寄托。于是关羽从历史后面走出,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我们的神灵。本书从多个角度对关羽进行了品读,力求给读者一个最真实的感悟。”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世界军事故事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世界军事故事

    本书为青少年朋友精心挑选了世界军事故事,每则故事都浓缩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蕴藏着丰富的生活智慧,每则故事后都配有“精彩哲思”、“慧语箴言”,对故事的内涵进行挖掘和阐述,帮助青少年领悟生活真谛、人生哲理。精彩的故事,生动的文字,配上简洁大方的版式设计,让青少年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学到生活哲理,汲取人生智慧。
  •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与孩子沟通其实很简单

    从父母的改变开始!放弃那些对孩子没有帮助的说话方式,不再对孩子大声嚎叫和训斥,恰当地运用沟通艺术。父母与孩子最有效的沟通。让亲子沟通变得更简单、更有效
  • 妖孽总裁

    妖孽总裁

    深夜的惊艳,造就了一切的开始。她,冷眼看着洗手池边,男子的身体在艳丽女子身上进进出出。女洗手间里传来阵阵喘息的声音,这个本就是肮脏的地方,发生着肮脏的交易无可厚非。随着水声的想起,男人透过镜子的眼神,在看到她的一霎那,震惊!她是游走在黑暗中人,早就失了心。所以,对于发生的一切,都无动于衷!一瞬间,一个眼神交汇,成就了什么?又唤醒了什么?到底是谁爱上谁?又是谁错爱了谁?是谁在陪受煎熬?又是谁在遭受诅咒?当命运的巨轮,开始旋转···你我能否逃开宿命般的纠缠。面对一次又一次的追杀,我能为你付出的,除了生命还有什么?连环奸杀案的迷雾与暗杀交错,在这个充斥着色情与妖怪大都市,我们如何立命安身?◆◇-----◇◆◇-----◇◆◇-----◇◆本文又名《禁爱》捉妖师与吸血鬼OOXX的都市香艳生活~~大家期待!爱情是永恒主题,悬疑成分居多,结局圆满。————————————————————————推荐我的新文《奴妾》据说比这篇好看,呵呵~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才战斗师:狂爆嫡妃

    天才战斗师:狂爆嫡妃

    当一个强大的灵魂重生到一个遭人唾弃,人畜可欺的身体上,势必要凤凰涅槃。欺她之人,灭他满门!绝世废材?她是二十一世纪的NO.1杀手,穿越到这个玄幻大陆,绝对是要风生水起,站在顶端,让众人仰望。看她如何逆天升级亮瞎你们的眼。灵药?天赐原始之火,任何灵丹妙药手到擒来。灵兽?王兽之王都匍匐她脚下,其他的莫敢不从!另有乾坤袋,收罗天下至宝!奈何成神之路很艰苦,总是有人来挡路。“女人你好大胆子?”俊美如天神的男子薄唇轻轻吐出一句话,掀动一地杀气。迎上男子锐利目光,女子素手微扬,匕首直压男子胸口,巧笑嫣然“我死之前,绝对可以拉你做垫背。”
  •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人生三绝:我想,我做,我成功

    孤独的夜行者常常听到身后的落叶上有沙沙的脚步声。这当然是一种错觉,因为威胁始终来自前方。他不过是成功地说服了自己去观察退路。其实,一只眼睛就够用了,第二只眼睛是让你确信所有事物都有深度。十年和一百年不同,一百年和千年万年是相同的。生命是一把尺子,可被丈量的是生活,其余是永恒。警惕你的幸福,唯有它能摧毁你。品格不是由你已经占有的东西决定的,恰恰是由你匮乏的那些东西塑造的。
  • 一曲定江山

    一曲定江山

    金戈铁马,锦绣江山,王权更替的背后,永远是数不尽的白骨……它所影响的不仅仅是男人的天下,还有女人的一生……冰冷,只因看惯生死;狠绝,只因想与他做更久的夫妻;孩子的出生,至亲之人的逝去,身世的揭开……所有这一切,皆离不开一个斗字,她注定要一世争斗,永无休止!且看一介丫环出身的弱质女流,如何成为大昭王朝最尊贵的女人!
  • 轮回千年:倾世女娲红颜劫

    轮回千年:倾世女娲红颜劫

    她一朝穿越,却为天命而生,宿命之间徘徊左右;他真心相伴,愿得一人心,却终究抵不过天道作弄,可他却不信这天命;魔道妖道又如何,我要用这剑逆天而行!不斗不相爱,一斗疯狂爱,且看霸道男如何捕获女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