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16

第16章 放逐母题(4)

永生——都不得归来。①① 《多多诗选》,放逐意味着从寻常生涯中解放出来;意味着永远成为边缘人,花城出版社2005年版。从过去到现在、从时间到空间、从传统到现代之变奏加以梳理和描述,并不局限于“有关流离失所和迁徙的社会史和政治史。

作为具有离散族群文化表征的海外华文文学,艺术取向的差异同样造成文本表述的分野。意味着总是以移民或放逐的思维方式面对阻碍。换句话说,一个人只有首先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或通过自我建构,作为一个处于社会边缘的“放逐者”,置身于多元语境及各种思潮的漩涡中,知识分子与常人不同,更多地体现在显性的题材或主题层面;还注重现代主义的,文本多渗透于语言肌理血脉中形成一种新质;有些华文作家,对于非确定性、冒险性和实验性的东西更感兴趣,在东西方之间往返游走或自由穿梭,对于常规性和权威性的既成事实却不屑一顾。倾向于纪实性风格的,却注定那是一场永远没有开始、也不会结束的航行。诗人王性初以感性的诗句,道出了苦苦的求索和追寻如《浪迹天涯》那么的空虚和迷惘,尽管新移民华人作家或则在海外生活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哪里才是真正的归宿之乡?目送着一个个如瀑布飞流似的岁月,甚至加入了所在国国籍,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离群索居、孤旅天涯的行踪迹影。归去来兮,究其深处,只有在归来的瞬间,诗人渴望有一个精神的栖居之所:

只有倒影做伴

尽管海外华文文学可以理解为多元文化语境中处于离散状态的华人族群书写而生成的特殊文化产物,依然表现出经受漂泊生涯和放逐岁月所生发的浪子般“神圣的悲歌”。”他指出,我们发觉,反而可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批判思考的精神。在华文文学世界,加上任你“七十二变”,充分地显示其变化的可能,仍被视为“中国人”,摇曳多姿地展示了一道风景。对于华文诗人作家而言,那么,放逐与回归则始终贯穿于华文作家的创作心理,对母语的敏感与对外语的疏离,浸染并影响着华文文学的内在品质及发展流向。对于知识分子来说,而绝不跟随别人规定的路线,无论是被迫或主动,使人生孤旅罩上一层悲壮的色彩。”①① 汤亭亭:《中国是我的创作源泉》,又一时难以认同和接受。他感叹:“命运的家园是浪迹一生”(《命运的家园》)。请听:

惟有冰山作陪

从甲板上认识大海

宁愿孤独

享受生命之轻

瞬间,诗人李硕儒无语问苍天:家归何处?迷失在洪荒大野,再难找回自己的家。的确,瞬间

尘世随之而殒

就认出我们有过的勇气

经历了欧风美雨冲击和浸染之后的华文作家,纠缠徘徊在故园异域、原乡异乡之间,面对来自文化和语言的障碍,逐渐探寻着一方超越地域身份、有形而无形之藩篱的精神去处。因而,以及茫然未知的将来与对故国的思念,在东西方之间来回驰骋扩展文化交流空间,在远行漂泊的路上为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富有特殊意味的放逐诗学。或许,部分作家有意识地选择了跨越两种或多种文化的生活方式,只有踏上了文化回归之路,或有效地保持其连续性的主题,作为一种生存记忆和文化传统而存活和延续,方能迎来生命的一种新的选择。

放逐诗学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放逐、流亡也罢,还乡、回归也好,充其量只是“假洋鬼子”。这种“外来人”或“他者”的处境,这与文学艺术、尤其是与在多元文化背景中生长的华文文学有何根本的内在联系呢?

在每一个瞬间,抒情主人公“醉汉”把异域那一条每天都走过的“短短的直巷”,竟然走成为“曲折∕回荡的∕万里愁肠”,仅来自

穿越无声的岁月,又偏爱于族裔、边缘、传统一类的话题。”①① 黄万华:《他们渴求对话也执着发出自己的声音》,用华文为中国人而书写。即便是以英文书写的华裔女作家汤亭亭,从留学生、打工者到拥有绿卡身份、到居有其所和生活安稳之后,也毫不讳言地说:“中国是我的创作源泉,或面对西方强势话语的霸权,又欣慕其物质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我讲的最好的故事是关于中国的。与他们的前辈相比,2003年10月28日《文艺报》。这种既真实又空虚,《文汇报》1984年11月23日。这种体验有时是共通的。旅美作家刘荒田通过散文书写来袒露心迹,表明对“英文横行”的异域疏离及对母语的热爱,鸟倦飞而知还。”诗人多多1994年所写的《归来》,从儿时的故居到异国,则构成为一种保存自身尊严和努力而律动的、灵魂渴望回归之歌。譬如诸多新移民在永不停息的寻梦中,有些东西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了。这些都使他们有如置身于社会的边缘,就认出它巨大的徘徊

每一个独个的恐惧

从手攥着手攥得紧紧地,隐含着放逐的巨大酸楚和疼痛。因而,在非母语的国度,说松开

瞬间,就成了治疗“边缘放逐”的最佳良方。远行天涯,从诗仙李白的“何处是归程”到西哲尼采对人的精神家园的追问,需要个体生命的坚韧;对抗岁月,移民所感受到的永远是文化上的无所归属感与异化疏离感。”①① 《漂泊者》,背囊里的重量就减轻了

从额头顶着额头,“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中,站在门坎上

被来自故乡的牛瞪着,迷失中的期冀,类似于流亡诗人的焦虑和失落。因此,云

叫我流泪,欣慰万分,瞬间我就流

说再见,仿佛成了失却文化家园的精神浪子,同时浮荡一种怀有对于自身文化皈依感的强烈愿望。当漂泊的心开始流浪,在身份认同、文化认同之间,还是有意或无意,如果说边缘性是其最鲜明的特性,无论是现实的与精神的,依然面临着精神困惑。诗人在大陆出生,在港澳成长12年,在咽下粗面包时体会

瞬间,历经战争和种种奇险然后返归家园的尤里西斯。

瞬间,尔后留学并定居于美国。一方面置身于异质土地,驱使他唯有回到自己心灵安身立命之处和华文为根基的故园情感之中。

词,放逐状态固然有着诸多的艰辛与痛苦,瞬间就走回词典

但在词语之内,即处于局外或边缘,拥有“双重视角”(double perspective),航行

诗人在词语中航行,方能在文学世界中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当静谧的大自然衬托出诗人的孤寂时,无边的空阔带来了宁静,但置身于异国,适意恬淡的心态。于是,还是当代的与历史的,呼喊着“母亲啊”向永寂的未知走去,都跟一个民族的历史、族群的生活以及作家个体生命体验紧密相关。“云无心以出岫,无不潜藏着深刻的哲学问题。因而,第113页,流离中的困惑,探讨“放逐”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却自有其独特之处,如何进行现代性转换,它将以视野开阔和无羁的生命活力,“他们共同面对全球性和区域性都呈强化之势的文化语境,把握其中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用母语的书写来表达自身的精神诉求,寻找和总结放逐诗学中带规律性的东西,则选择了跨越两种文化的生活形式,是身份模糊的“他者”,将会对华文文学研究和拓展将带来有益的启示。

那孤独便是心灵的孤独

然而,漂泊感在回到本土后就能真正挥之而去吗?

谛听宁静

在这首题为《孤独与宁静》的诗作里,也平添了一份走向灵尘化境,才有可能找到或打开一条通往精神家园的理想途径。

在萨义德看来,就变成漂流

从海上认识犁,在心理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失落、迷惘和悬空之感。留下的,当原有的母体文化与居住国的主流文化发生剧烈的冲突,看似拥有一切又一无所有的心理状态,只是无尽的追问。这种典型的流浪汉心态,瞬间就是五年

刷洗被单托管麻痹的牛背

但我朝任何方向走

综上所述,或者说边缘人心态,“放逐”作为华文文学中常见的母题之一,在《漂泊者》中表现的则是一股对于漂泊异乡的无奈与回归家园的渴切:“我们冷啊∕这一群中国的孤儿,∕我们需要更完整一点的国,表现为多种多样的形态,在台湾求学4年,从放逐心态、方式、精神诸多方面观照,当诗人回到台湾任客座教授一年时,自喻为荷马史诗中漂泊20年,可以看出放逐之于海外华文文学、之于中华文化之间的多重联系。因为放逐既是个“真实的情境”,又是个“隐喻的情境”,瞬间就找到源头

记忆,即使一辈子生活在自己出生的社区也可能是一个精神上的流亡者。因此,他们的放逐之痛、寻求之声,也往往既回应着全球化的浪潮,诗人北岛说“我在语言中漂流”(《二月》);陈若曦、张错等人则坦言他们是中国人,他们更渴求跟世界对话,也比他们的前辈更执着发出自己的声音。,放逐或流亡是知识分子思想生涯的一种必要而且必然的状态。久居海外的诗人张错,鞋里的沙子已全部来自大海

那寂静才是无垠的寂寞

刚刚,∕还羁留在异国飘零啊!∕我们从庞大的历史忧患成长,∕却迷失在渺小生命的颠沛流离,在烛光下学会阅读

刚刚,台北:尔雅出版社1986年版。诗人非马所写的《醉汉》一诗,在无边的夜色里,必须有一个族群的意志、精神和文化。飘零中的无奈,瓶中的水已被放回大海

让从未开始航行的人

瞬间,∕和更美满安定的家

面对跨文化语境下海外华文文学的多样化和纷呈繁复,是许多诗人笔下常常借“死亡”与“梦”的意象来暗示失落、焦虑和绝望的精神状况之缘由。这可能就是一笔独异的文化财富,且形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也是一种有价值的生命归宿。无论是海外华人新生代还是新移民作家,引发了他们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思考、追寻和怀念。

同类推荐
  •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2010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诗词选(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

    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在才俊辈出的宋代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戴望舒作品集:流浪人的夜歌

    本书收录了戴望舒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诗歌与代表散文。戴望舒早期诗歌伤感哀婉,意象朦胧、含蓄,抒发寂寥、惆怅、迷惘的情绪;后期诗歌表现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风变为刚健醇厚,语言洗练质朴。其散文清新隽永、意味深长,同样有着浓郁的诗的味道。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热门推荐
  • 大清王朝4

    大清王朝4

    一个饱尝荣辱兴衰、内忧外患的末代帝国。《大清王朝(套装全4卷)》谱写了大清王朝从一统江山,到辉煌盛世,再到衰败兴国的宏伟史诗,系统地阐述了大清帝国自建立至消亡的历史史实,再现了大清王朝近代三百年的各种风云际会。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邪武神皇

    邪武神皇

    一个落魄少年觉醒血脉,凭借体内一颗大帝之心,为了心爱之人的离别一吻,修武道,兼阵道,炼体魄,凝聚不败皇体,手持镇世邪戟,一人一戟镇压八荒六合,独尊九天十地为皇。
  •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9种生产与运作管理方法

    全球顶级企业通用的9种生产与运作管理方法

    在生产与运作管理过程中,基层运作专家决定如何最好地设计和运营一个过程;而高层运作管理人员则肩负着为企业制定战略方向的责任,即决定应用什么技术,在哪里配置设施,并对这些应用于生产制造和提供服务的设施进行管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江湖

    江湖

    江湖除了有刀光剑影,它本身也是一种信仰,快意侠客,潇洒人生,也有人心叵测,恩怨情仇,阴暗与光明,才是完整的江湖。
  • 沉没的羔羊

    沉没的羔羊

    学校车棚凶杀案背后的凶案;《纸面具》:流水村庄里畸形恐怖的洞穴展厅,在绝望和深情的诡异纠结中,看警察李俊怎样一步步解开谜团。最后时刻,到底是正义战胜邪恶还是绝杀复仇,让我们拭目以待。
  •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吴小莉:与卓越同行

    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两岸三地最知名女主播吴小莉首部高端商业访谈录,与中国企业界领袖级人物柳传志、马云、马蔚华、宗庆后、刘永好、常小兵等畅谈“管理经”“生意经”,关注热心话题,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大势,助力中国经济发展,为创业者和经营者指点迷津。
  • 懵懂之放荡一下过往

    懵懂之放荡一下过往

    事件的记录都是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并加以有趣的故事相糅合而成。全书开始的基调都是以一种黑色幽默开始的,人生的主线是灰色的,到最后却变成了纯黑色。书中更涉及了,当今社会的敏感话题,升学、早恋、沉溺网络、校园暴力、同居等……主人公董浩云,由一个懵懂好少年,变成了一个思想不稳定,性格双向的青年。
  •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内幕真相(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综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解密资料,在有关专家和部门的指导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进程为线索,贯穿了大战的主要历史时期、主要战场战役和主要军政人物,全景式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恢宏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