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10300000001

第1章 母题如是说

“母题”一词是从英文音乐术语“MOTLF”音译而来。中文的直接解释是“动”的意思,但在英语中还有特定的含义,即它往往是某种事物的基本组成部分并赋予该事物的基本性质,它是独特的却又重复出现的音乐作品中的最小结构并构成作品的主干,在一部奏鸣式的乐曲中首次出现并在其后反复出现的那个旋律。随之渐渐被移至文化人类学、比较诗学、民间文学中引用,到今天又扩展到人文学科的诸多领域加以研讨。原因不是别的,诚如歌德所言,母题是“人类过去不断重复,今后还会继续重复的精神现象”①① 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1823—1832),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而“精神现象”自然涵盖人文领域的方方面面。

任何一个概念一旦“广而告之”、“张而扬之”,往往变得模糊起来。事实上,模糊之于文学也是正常现象。试想,人和文学本身都太丰富了,很难率尔操瓢,一锤定义,否则很可能陷入本质化即简单化的格局。

这样,我们可以说,在解读文学的“母题”时的种种读法,都有其合理性。若加整理,大致有以下十种对于母题的阐释:

(1)母题指的是主题、人物、情节或字句样式反复出现在作品里,成为利于统驭整个作品的有意义的线索。如比较文学学者李达三对“母题”一词语的解释:“由于其一再出现,使整个作品有一脉络,而加强美学吸引力;也可能成为作品里代表某种含义的符号。”①① 李达三:《比较文学研究之新方向》第391页,台北联经出版公司1984年增订版。

(2)母题即原型,构成了母题序列或母题链,使作品潜伏一个脉络而加强了牵动力。如悲剧母题,原型就由酒神狄奥尼苏斯崇拜的祭祀活动中发展而来;而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原型,似可追溯到公元前五六百年的印度史诗《拉麻传》中的神猴哈奴曼的形象与情节上。

(3)母题是一个符号,一种文化标识。美国着名民俗学家史蒂斯·汤普森就从民间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和叙事诗中,提取了两万多个符号称之为母题,组成23500个编号,并按二十三部类编排。①① 〔美〕斯蒂·汤普森:《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他对母题以及母题和类型之间的关系作如此解释:“一个母题是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够持续在传统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必须具有某种不寻常和动人的力量。”①① 同上,中文版第499页。

(4)母题即主题,集中在对个别(尤其是神话)人物主题进行追根溯源,并考察不同时代有名的或无名的作者如何利用同一个主题积素去反映历史与现实,进而认为“母题乃是文学的永恒主题”,或认为“母题”通常是“在一部艺术作品中重复出现的显着(主要)的主题成分”。①① 美国《新大学生辞典》第774页,斯浦林菲尔德出版社,1984年第9版。

(5)母题与主题相异,主题乃母题之寓意,是由多个母题结合起来所表达的思想,母题则纯粹是情节与行为的单元。母题较有具象性,而主题往往是抽象概念,以抽象的途径从母题中产生的观点成了主题。主题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母题则具有客观性。

(6)母题的要素,有论者如(汤普森)归纳为三个:一是故事主角,二是情节背景中的事项;三是单一的事件。也有论者认为,母题的要素具有无所不包的属性:“每当母题这一术语被运用时,它的意思总是较为广泛并且包含了叙述结构的所有成分。”①① 汉斯—约尔克·乌特尔:《关于民间故事分类现状方面的几点意见》,见《民间文学论坛》1994年第二期。

(7)母题即故事成分,专指一个故事中最小的、能持续存在于传统之河中的成分,也有人称之为“拟子”、“模子”。它能引起人们的种种联想,本身独立存在,又能与其它故事结合在一起,生出新的故事情节。

(8)母题是象征。有学者将母题与潜在的思想联系起来,认为:“蕴藏最深的思想——超过了某种作品乃至许多作品的思想,必须在原型象征物中去寻觅,作家也不得不转向这些象征”。①① 靳斯利·费德莱尔:《当代文艺研究成果》,转引自魏伯·司各特编着《西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第138页。

(9)母题即意象。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基本符号。母题可由一个或几个意象组成。母题的意象化或意象的母题化,可使许多文化内容蕴藏其间。这在抒情作品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诗歌中主导性母题,实际上就是一个核心意象。

(10)文学中母题的意义、功能、价值在于“被置换”。例如爱与恨置换出“复仇母题”,恐惧与希望置换出“乱伦母题”,忧与喜置换出“弃妇母题”,残酷与不义置换出“战争母题”,“昔我往矣”置换出“怀旧母题”,悲悯与仁爱置换出“拯救母题”,等等。这种可置换性,正说明了文学的可变性和视点的移动性。

上述种种说法,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母题”作了或侧重于内容或倾注于形式的不同理解,深究者,穷理增灵性,对今人有相当的启迪。返观当代世界华文文学,我们不难发现,大凡优秀的作品,文如其人——华人,故而无不内蕴其文化基质。这种文化基质,体现于华文文本之总体,也浸透于内容到语言形式诸方面,犹如一株树内流动的汁液,自根而上至枝、至叶,莫不流溢其间。一部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融合体,本无“第一”、“第二”之分,也无谁决定谁之别,然而,其核心还是“思”,是内容。这样,“母题”必然成为负载文化基质、传达内容信息的最基本的单元。母题之形成,也如同聚泉流而成深潭,每一个母题的背后,都在复写着无数的文本。

以情爱为例。伦理意义上的一个理想话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然而从古到今,存在着另一个道义上被毁灭的残酷的反命题:“有情人终成不了眷属。”于是,情爱的悲剧在不同时代、不同人物身上屡屡发生,此一反命题亦为不同作家书写着。泰国的着名华文女作家梦莉,有一篇散文式的短篇小说《烟湖更添一段愁》,写的是湖畔之旅,适逢细雨迷NFDA5,勾起了烟波湖上的惆怅,往事涌上心头:一对恋人在湖畔缠绵相约,愿终身厮守。然而,战火毁灭了他俩的盟誓,最终造成了有爱无缘的“人间银河”,遗梦也此恨一生。这一悲剧性母题,其实曾被一再引用复写。同为当代女作家,张洁早于梦莉写有《爱,是不能忘记的》的名篇。作家以优雅的笔调,娓娓动听地叙述了一则伤感的情爱故事:女主人公钟雨与老干部之间,为恪守道德情操和承认历史现实,虽然心存对爱的真诚渴望而无法获得“爱的回声”,然而精神却日日夜夜地相守一起。作家如此动情地形容这种生死相依的爱:“尽管没有什么人间的法律和道义把他们拴在一起,尽管他们连一次手也没有握过,他们却完完全全地占有着对方。那是任什么都不能使他们分离的。哪怕千百年过去,只要有一朵白云追逐着另一朵白云;一棵青草傍依着另一棵青草;一层浪花打着另一层浪花;一阵轻风紧跟着另一阵轻风……相信我,那一定就是他们。”这种对理想婚姻的放飞想象,不啻也是对漠视无爱婚姻的痛苦的社会习俗的反叛。这一话语表达,切中了当代生活里的一种心理现象,即爱而不得所爱,但又“不可忘记”的苦衷。我们不妨往后推,类似的话题,鲁迅写有《伤逝》。在小说中,涓生与子君相爱有加,然而,由于这一种爱无所附丽,辅之相爱者自身的性格缺陷,他俩的爱被无情地瓦解了,其结果是子君忧郁而死,涓生“不能忘记”地心痛,有情人依然未成眷属。如果继续后推,那么,曹雪芹《红楼梦》里的男女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不也是无法得其所爱,而又至死不忘所爱,结局是一个令人伤心的死亡,另一个深深绝望的出走。更古典一些,则有陆游《钗头凤》一词中不忘所爱的悲叹,“错错错”、“莫莫莫”的忏悔;有《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对贤良前妻刘兰芝的难以忘怀;有《长相思》中“君泪盈,妾泪盈,罗结同心结未成”的有爱无缘的悲哀;倘若再寻根认往,那么,《诗经·将仲子》中的寂寞女子,可谓开了先河:“人之多言,亦可畏也”,只能发出“仲可怀”而“岂敢爱之”的万般无奈……这样,我们不难看出,在“有爱无缘”的背后,历史地、文化地复写着无数的文本,有如聚泉流成一个深潭。而如果一个母题一再被引用复写,并经过时间的淘洗,遂可成为某种典故,精粹且意蕴超拔,产生深远的意义。

由此,我们可以确立如下的理念:

其一,优秀作品的内在结构有一个基本事实,即在一个波浪连着一个波浪的层面上,对于人类面临的一系列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所提出的基本问题,表现了承接与传薪的文化态度。这些基本问题并非成千上万,在数量上有限。因之,母题作为基本问题的呈示,通常是文学艺术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显着的、有独立自由度的成分,对作品的中心话语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一部作品有怎样的母题表现,有多少的文化积淀,就会有何等的意蕴与美质。

其二,鉴于母题是作品中主导性的、负载文化基质的情节单元,并不带有更多的神秘主义色彩和繁琐纷杂的风貌。海外华文文学既然以汉语中文为载体,自然地会以“深于比兴”、“长于取象”为传统。东鲁春风之《论语》,南华秋水之《庄子》,乃至天才之梦笔生花,隔岸之聚散离合等等,一再被引用复书,产生了较为稳定的母题,也成为一民族文化积累的果实。从“集体无意识”到“历史积淀”,都不难发现文学传承过程中存在“基本母题”的重要元素。这也成为我们观察海外华文文学的一个基点。

其三,具体到“基本母题”,我们进一步确认:(1)“基本母题”可以有较大的概括性、集约性和涵摄力;(2)“基本母题”可以因其染乎世情之变而触摸文学发展的历史语境、社会观念和时代精神的种种影响;(3)“基本母题”的追寻,还可以扩大我们的思维空间,纵则可以把握人文脉动,横则可以比较诸家路数,从而有效地增添创作与批评的色彩和深度,透过母题内蕴的人本的生存意味,指向人类恒常的关怀,而获取穿越时空超越功利的美的表现。

应当承认,基本母题具有在人文传统中“永续”①① “永续”,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领域常称之为“可持续性发展”,二者含义无大的区别。的能力,因其“反复出现”的特点,常常形成了母题的复杂性及其与主题的交叉性。相同的母题可以表现不同的主题,不同的主题可以有相同的母题来表现,这篇的主题可能是那篇的母题,母题的互补和共生源于这种复杂性,一个稍微有点结构的文学作品就能看到这种现象,而一个独立的文学领域则不可避免会有互补和共生,何况整个文学领域了。例如,神话母题中的创世母题和造人母题,没有前者,后者就不会发生,而前者的形态往往由后者构成,像盘古开天辟地的“卵形创世”,就是这个现象最好的注解。华文文学中灵与肉母题和爱与恨的母题也是这样,妻子或丈夫的灵和肉无不和丈夫(或妻子)的爱和恨联系在一起。它们的交织又强烈地表达着作者爱和恨的主题。

在海外华文文学中,由于区域性的介入,还产生了母题不同的话语体系,话语体系中语言方式层面的区域差异性比较好理解,比如同样“卵形创世”,其他地方的文化可能用“鸟蛋创始”来标记,此地用“灵和肉”,别处则用“情和性”。但汉语话语体系又有特定的涵义和思想范式相关联,而思想范式又往往从中心主题才能得到概括,后者则直接建立在母题上,成为母题的载体与呈示。母题往往呈现出较多的客观性,并不直接地、明确地提出问题,而带有主观色彩的主题,在优秀的作品中,会提升到问题的高度。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海外华文文学千姿百态的主题,都是母题的具体体现,母题则是潜在的主题,是主题赖以生长的基础——自然,又会在主题中获得再生。

尽管有人把母题的数目细化至两万多个,但人类的文化母题实际上是有限的。基本母题并不太多,而它们的可能的表现形式(主题、情节等等),则是无穷的。

同类推荐
  • 流芳

    流芳

    作者对一百多位中外名人的传奇爱情故事,作了细腻、感人、真挚的抒发和阐释,一百多个催人泪下的爱情经典,尽现“流芳”的生动,不一样的经典诠释相同的真谛——最深的爱和最重的情,会随时日一起成长,永世流芳。我们都曾经拥有美好的、纯纯暖暖的、如淡蓝天空般清澈的爱情。现在,无论那份爱怎样,无论对方怎样,无论自己怎样,无论时空、际遇怎样,我们依然相信真爱的存在,真心爱过,就是高贵的。总有这样一个人,在你的生命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流芳……
  • 无法湮灭的悲怆

    无法湮灭的悲怆

    本书重新还原那段悲抑的历史。当赵登禹挥动大刀倒在血泊、赵尚忐惨死汉奸宵小之手、杨靖宇的弹尽粮绝英雄末路都以细节的方式呈现时,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当一个团半日之内临阵“升迁五个营长,都壮烈牺牲”,却仍与力量悬殊之敌对峙,当田横五百士的遭遇重演,被日军逼上绝路的八百多名十七岁左右的新兵,在叩拜了天地父母后前赴后继地跳入黄河,读者如何忍住不哭?……哭泣,不只是泪奠英雄,更为那打不垮的民族之精神。
  •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济南(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描述了解放战争中,为解放济南,在许世友、聂凤智等将领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2011年度诗歌排行榜

    滚石填塞去路。深深地下降然后以臂力攀升,如蚂蚁的影子在垂直天梯上匍匐、蜿蜒。野花如雾,涌上我的热泪。赤日蒸晒,峥嵘人间。有纵横之健翮坠亡,顷刻间被虫蚁食尽。石头扑向心,气息崚嶒而凌厉。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热门推荐
  • 清穿之无良长姐

    清穿之无良长姐

    总体来说,这是一个现代米虫女穿越清朝,开了金手指,进行正太养成的故事。刚出生就离开爹娘被抱养?没关系我使劲抱大腿!被虚伪的宫妃利用当枪使?没关系我的靠山是康熙!生活无聊寂寞空虚手痒痒?没关系正太很多随便调戏!孝庄虚弱正太危险咋救急?没关系我有空间外挂金手指!场景一“想当皇帝不?”“不想!”“为毛?”“姐姐说,当皇帝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迟,吃的比猪烂,干的比驴多!”场景二“卑鄙无耻!”“谢谢夸奖,姐姐说,装逼只是瞬间,不要脸才是永恒。”场景三“我不想嫁到蒙古。”“太好了,嫁给我吧。”“……我还是嫁到蒙古吧。”“……那我就看看,哪个部敢把你娶回去!”场景四“你是选皇位还是选她?”“……”“我选她,所以皇位给你吧。”“你不会后悔吗?”“……后悔的只会是你!”
  • 指间沙

    指间沙

    以高中生活为主线的校园爱情系列,讲述女主角和颜与男主角柳哲铭一波三折的情感故事:跋扈女生白雪屡屡插足,失望之余找来残疾女生张心怡,精心安排她转入和颜所在班级,但随着她与柳哲铭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男女主角之间的矛盾,作为柳哲铭好朋友的齐豫曾与他同时爱上和颜……
  •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

    不可否认,在人格修养、商业道德、管理模式、决策定位、合作共赢等许多方面,中国企业家都还很不完善,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这些“硬伤”并非不可挽救的。一方面,西方久已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为我们提供了最佳的学习榜样。另一方面,中国现有的成功企业在“西方管理思想中国化”方面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硬伤——中国式创业软肋》一书,正是荟萃了这些方面的精华,为迷茫失措中的中国创业者准备了对症下药的良方。
  • 闺宁

    闺宁

    谢姝宁死了。同幼子一道死在了阳春三月里。可眼一睁,她却回到了随母初次入京之时。天上白茫茫,路上雪皑皑,年幼的她被前世郁郁而终的母亲,和早夭的兄长一左一右护在中间。身下马车摇摇晃晃,正载着他们往她昔日噩梦驶去……
  •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裸体画像(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本书辑录了希区柯克惊悚小说三十余部。这些小说事件惊心动魄,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出人意料。每一篇小说都充满了希区柯克特有的惊悚、紧张、刺激和恐怖的色彩,谋杀陷阱连环布局,杀机惊魂步步惊心,黑暗之处幽冥来袭,事件场景血腥残酷。故事以人性的冲突为出发点,情节安排巧妙,结尾曲折惊险,出人意料,其中又不乏黑色幽默式的夸张,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希氏的惊悚手法的精髓。阅读希区柯克的惊悚小说,体验希区柯克的超级惊悚盛宴,感受最强烈的心灵震撼,与希区柯克一起,在希区柯克的惊悚世界里齐声尖叫!
  • 薄幸

    薄幸

    离婚三年后,严幼微和曾子牧不期而遇时,身边多了个小包子。曾子牧:“哪来的孩子?”严幼微:“前夫的。”“我的?”“不,你是前前夫。”曾子牧恍然:“哦,我记起来了,那个男人娶了你不到三个月,就……死了。所以说这孩子……”“遗腹子。”严幼微带着小包子转身离开。她宁愿让孩子当遗腹子,也绝不让他做曾家的孩子!
  •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错吻成婚:金主狂爱999天

    睡梦中,某人欺身而来,对她上下其手,亲亲揉揉。她惊醒,从枕头下拿出结婚协议:“沈先生,我们有协议,只结婚,不爱爱。”某人笑得狡黠,接过结婚协议瞥一眼,“结婚协议:只结婚,还爱爱!”她反抗挣扎,“你无赖,明明不是这样的!”某人坏笑,“光说不练假把式。”为辩真假,他亲力亲为用行动表示。事后,她才明白,协议神马是困不住腹黑狼的狼爪。而他,则用自己的方式,对她施以此生无尽的霸宠。
  • 灵魂之舞

    灵魂之舞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阿来的短篇小说集,《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灵魂之舞》收录了:鱼、月光里的银匠、永远的嘎洛、野人、灵魂之舞、格拉长大、银环蛇、红狐、槐花、阿古顿巴、老房子、声音、界限、清晨的海螺声、赞拉土司传奇、沃日土司传奇、末世土司、怀想一个古人、露营在星光下、从乡村到城市、看望一棵榆树、落不定的尘埃等文章。
  • 鬼影新娘

    鬼影新娘

    是惊?是怕?还是.......一个身体里面有两个魂魄,究竟谁才是真正的新娘?面对两个不同身份的男人她又将如何抉择?随着她的到来身边发生了不少的怪事、鬼事......
  • 大理石色的爱

    大理石色的爱

    军舰如脱缰的野马一样在海上驰骋,江硕民和海伦拿着望眼镜看着远方,然后互相对视起来,江硕民笑了笑,把海伦紧紧的抱在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