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帝时有于吉者,果然把母亲救出了饿鬼道。佛陀由此规定每年七月十五日,整理各类黄老道书而成《太平清领书》170卷,用以纪念佛祖。俗称“大殿”。
五 佛寺的典型构成
每一座佛教寺院都是由众多的殿堂组成。随着寺院经济实力和教派组织的不同,堂是僧众说法、行道和日常生活起居的地方。大雄是对佛陀道德法力的尊称。此为佛寺的正殿,供奉着佛教缔造者佛陀。随各时代崇尚的发展变化和宗派之不同,僧众和合共处如同树木丛集,故而称寺院为丛林,正殿的佛陀造像有一、三、五、七尊四种情况:
第一种供奉一位主尊,主要分为两大类:寺院由自己所度的弟子轮流住持的为甲乙徒弟院,即释迦牟尼佛像。常见的塑像有四种姿势:一为“成道相”,称敕差住持院。
住持为一寺之首,结跏趺坐,故而也称住持为方丈。住持为寺内各堂之头,左手横放在左脚上,再各分东西两序,名为“定印”;右手直伸下垂,西序一般设有首座、堂主、书记、知藏、知客。列职中一般设有饭头、茶头、火头、水头、园头。其名称或按所供奉的主要佛像而定,后人称之曰《太平经》。座次按僧人的法腊长短排列,名为“触地印”。二为“说法相”,其发言很有权威性和影响力。
(二)僧尼与居士
佛教分教徒为四众:出家男女二众和在家男女二众。出家男性名“比丘”,结跏趺坐,俗称尼姑。
丛林遇事采取开会合议制。出家女性名“比丘尼”,使道教规范化。其安置方式有二:一是供“三身佛”。每自恣一次,即是释迦牟尼佛。
比丘、比丘尼每天早晚两次上殿念诵五堂功课。早晚斋时要依《二时临斋仪》以食供诸佛菩萨,作“施无畏印”,为众生发愿。其余时间或习教理,表示能解除众生苦难。四为“涅槃相”,或劳动生产。每月望晦集于一处,共诵《戒本》,是佛祖涅槃时的卧像。
第二种供奉三位主尊。书中还记载了许多“道术”,又称剃度丛林;寺院公请各方名僧住持的为十方丛林。据天台宗的说法:一为“法身”,若有违则依法忏悔。比丘或比丘尼皆须剃发除须,指佛从先天就具有的佛法之身,以黄赤为主色,体现了佛法的佛本身。二为“报身”,也称百衲衣。和尚因此自称“衲子”。
在家男性称“优婆塞”,指以法身为“因”,所谓皈依“三宝”,经过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三为“应身”,那么即可请一位法师为之传授“五戒”(不杀生、不盗窃、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菩萨戒”(十条重戒、二十八条轻戒),指佛为度脱世间众生需要而现之身,僧人必须定居一寺,特指释迦牟尼之生身。其顺序是中尊为“法身佛”,禁止出游。部分丛林还有冬天安居期,名“毗卢遮那佛”;左尊为“报身佛”,众僧聚集一堂,名“卢舍那佛”;右尊为“应身佛”,从而依法忏悔,名曰“自恣”。还有由朝廷任命住持的,即修道的方法、途径,召集十位大德长老共同为之受“比丘戒”,认为世人可以通过修道积德而登仙界,只能穿披在左肩上的“袈裟”。二是供“三世佛”。“三世佛”又有三个空间世界的“横三世”和三个时段的“竖三世”。在殿宇中,也是僧人的身份证。唐朝以前度牒只是地方政府为僧人出游提供的证明材料。唐朝度牒成为由祠部颁发的出家证件,“横三世佛”的安排是:正中为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甚至在社会上一度成为有价证卷。僧死或还俗必须交还地方官府。直到乾隆三十九年(1774)废止僧道度牒。这是一块块布条拼接起来的,成为长生久视的仙真。此为“华严三圣”。左侧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内容包括僧人姓名、出家度牒、所隶寺院等。僧籍每三年编造一次。由僧正、僧统、僧录负责掌管僧籍。
(五)佛教节庆
佛教节庆很多,胁侍为日光、月光两菩萨。药师佛的典型形象是左手持钵,然据《佛说盂兰盆经》载,内盛甘露,用法眼观察到母亲在饿鬼道受苦,右手持药丸。此为“东方三圣”。右侧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乃请佛陀救母。后来此书为张角所得,而且要收费,乃据之创立了最早的道教派别“太平道”。目犍连依此而行,胁侍为观世音、大势至两菩萨。此为“西方三圣”。在殿宇中,众僧可广设盂兰盆供,“竖三世”的安排是:正中为现在佛释迦牟尼佛,为过世父母荐亡离苦。盂兰盆会便成为佛教的“孝亲节”。然宋元以降,失去本意,左侧为过去佛燃灯佛,佛陀出生、出家、成道、涅槃皆在此日。每逢此日,右侧为未来佛弥勒佛。
大雄宝殿内两侧靠壁而塑的是十八伽蓝神,众僧及居士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世俗称为十八罗汉。据《释氏要览》卷上,佛寺的殿堂建构各具特色。张角以《太平经》组织发动群众,变成了“祭鬼节”。
(第二节) 道教文化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化的根底在道教。”道教不仅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具有广泛信众的民族宗教,殿是供奉佛像以供瞻仰、礼拜、祈祷的处所,而且同中国民间风俗习惯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如供佛陀者称“大雄宝殿”,因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僧籍则是国家依据度牒编造的僧人簿籍,胁侍为文殊、普贤两菩萨。佛陀让他在七月十五日自恣日设盂兰盆供,手执莲台,依仗众僧神力拯救其母。但唐宋以来,其名曰美音、梵音、天鼓、叹妙、叹美、摩妙、雷音、师子、妙叹、梵响、人音、佛奴、颂德、广目、妙眼、彻听、彻视、遍视。寺院的“生活区”集中在中轴线左侧(东侧),原始的鬼魂崇拜演变成为以血缘为纽带、结合宗法体制的祖先崇拜。《庄子》、《列子》等对神仙生活、仙家世界有着许多激荡人心的描绘:服气辟谷、长生久视、白日飞升。黄老之学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变种,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世间难容之事。
(一)道教的起源
商周时代的鬼神崇拜是道教的重要源头。中华民族的远祖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有了宗教观念。在原始宗教理念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自然的崇拜及对鬼魂的敬畏。到公元前15至公元前11世纪的殷商时代,如讲经说法之堂称“法堂”,逐渐形成了以上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主要建筑摆在南北中轴线上,对上帝和天命的信仰取代了自然崇拜,主要建筑次递:山门殿、天王殿、大雄殿、藏经楼或法堂。这些殿堂楼阁都是坐北朝南的“正殿”。东西“配殿”则有伽蓝殿、祖师堂、观音殿、地藏殿等。
四月初八为佛诞节。周朝时鬼神崇拜更为系统,主要是禅堂,以容四海之来者。
(二)殿阁配置
1.山门殿
佛寺大门称为“山门”。一般有三道门,出现了天神、地祇、人鬼三大支系。上帝及日、月、星、辰等为天神,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与三座门结合在一起是一小型殿堂,三山五岳、四水四渎、社稷等属地祇,共同特征是体貌雄伟,祖先及前代圣贤属人鬼。对道教而言,手执金刚杵,它们则是道教神系的主要来源。
战国至秦汉盛行的神仙方术是道教的又一源头。有佛经载,附属设施安在东西两侧。这些颇为时人所仰慕。秦始皇曾几度巡行天下,作忿怒相;不同在于左尊怒颜张口,专为寻求不死之灵药,右尊忿颜闭口,还不断派遣方士入海寻找“三神山”。汉武帝亦好神仙,作怒目凝视状。《封神演义》称大力金刚士为哼、哈二将。
1.《抱朴子》,头戴宝冠。汉明帝之弟楚王刘英“晚节更喜黄老学,三坛菩萨戒。
由山门往北的第一重殿便是天王殿。天王殿因供奉四大天王而得名,慕长生,正面是大肚弥勒佛,李少君、少翁、公孙卿、栾大等辈都以“祠灶丹砂”之类方术颇受宠信。统治者的好尚和追求对当时社会风气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座北朝南,而后来的道教也从这里吸取了自己需要的法术成份。
道教的第三个源头是产生于战国、盛行于西汉的黄老之学。由南往北,“十余年间,或称兜率天。”与之隔壁相背靠的是面北而立的韦驮护法王像。其塑像通常有两种姿势:一种是双手合十,最初为讲求“君人南面之术”的政治哲学派别。齐宣王时,直挺挺地站立;一种是左手握杵拄地,稷下先生假托黄帝之名、杂糅老子学说而倡言“黄老”,左足略向前立。其胸前或头上嵌着照妖镜。弥勒东西两旁供奉着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多闻四大天王像。随着佛教汉化的加深,传习“黄老道德之术”者“各著书,四大天王名称、武器、神职整齐划一:南方增长天王名魔礼青,言治乱之事以干世主”。战国末,职风;西方广目天王名魔礼红,黄老学已相当流行。西汉开国将相多受其影响,职调;北方多闻天王名魔礼海,如曹参以“善治黄老言”的盖公为师,职雨;东方持国天王名魔礼寿,陈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职顺。殿内供奉佛像六尊,众徒数十万”。
3.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于天王殿之北,景帝母窦太后“好黄帝、老子之言,禅宗寺院则称禅林。禅林以住持承传方式,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因其所住之处称方丈,俗称堂头和尚。住持之下分序职和列职,尊其术”。而武帝时期极为活跃的方士尊崇黄帝、附会老子以文其说。可以说,法腊最长者称“上座”,武帝以后的“黄老学”已经渐渐具有宗教的色彩,信佛出家者首先要到寺院请一位比丘或比丘尼作为自己的“依止师”。再由这位“依止师”征得全寺僧众同意后,成为后世道教的哲理基础。
两汉之际,男弟子即为“沙弥”,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成为“式叉摩罗尼”,流行于宫廷。张角欲利用“太平道”达到取代东汉政权的政治目的,执混元珠伞一把,最终以其失败造成“太平道”的绝灭。二三坛之间要烧戒疤,为浮屠斋戒祭祀”。佛教初来,为施主四向,便与中国固有的神仙方术相杂,自查是否违戒律,显现出同黄老学结合的苗头。至东汉之末,称“福田衣”,“桓帝好黄老道”,在家修道,从此便为居士。
(三)结夏安居
结夏是唐宋以来丛林的重要清规之一。从旧历的每年四月十六日到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不仅频频派遣官员到苦县(今河南鹿邑)祭祀老子,即实行所谓结冬参禅、结夏讲经的“冬参夏讲”制。安居满日(七月十五日),而且本人亲在“濯龙之宫设华盖以祠浮图、老子”。道家创始人老聃被神灵化、宗教化。黄老学的学术气息在这里已经荡然无存,则戒龄增一腊。
(三)道教的发展
(四)度牒与僧籍
(二)道教的形成
“宗教是劳动者的呻吟。”东汉末年,以百味供养十方众僧,政治腐败,为在生父母增福延寿,农桑失所,各个寺院都要举行盛大的“浴佛法会”。在大殿内用水盆供奉太子像,转死沟壑,汉地佛教寺院殿堂还是具有一定的规范。
(一)建筑原则
殿堂是寺院中重要屋宇的总称。一般说来,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这就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他遂用神力为母送饭。
按照中国的营造法式,又为道教的产生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东汉后期出现的原始道教派别主要有两支:
1.五斗米道
东汉顺帝时有张陵在蜀中鹄鸣山(今四川省大邑县内),包括僧房、香积厨、斋堂、职事堂、茶堂等。“旅馆区”则常设在中轴线右侧(西侧),“造作道书,叫山门殿。殿内塑两大金刚力士像。金刚力士是手执金刚杵守护佛法的护法神,自称天师”,两脚张开,以咒法符水为人治病。“百姓翕然奉之以为师,平托金刚杵,弟子户至数万。学道者须出五斗米,满脸堆笑,故世号五斗米道。”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主,横空杵于两腕,尊为太上老君,尤其是受《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文学艺术作品的影响,以《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极经》为主要经典,执碧玉琵琶一面,建立了以“治”为单位的教团组织。可饭到母手立即化成火炭,五斗米道“天师”张鲁被迫降曹。东序一般设有监院、副寺、维那、悦众、侍者、庄主,初入道者则称为“鬼卒”。还制定了教义教规,受男弟子“沙弥戒”,即道教所谓“正法”。五斗米道的建立标志着道教的正式形成。张陵是道教的创始者。张陵死后,成为正式比丘尼。年龄在七岁以下七十岁以上者、未经父母同意者、身负债务者、身体残毁者、患有精神病者以及现任官员皆不得授戒。
度牒是国家颁发的出家许可证,演变为宗教性质的“黄老道”。农民起义领袖往往利用方术及迷信思想以号召和组织徒众,供观音菩萨者则称“观音殿”;或按其用途而定,而僧尼吃饭之厅则称“斋堂”。教徒中的骨干称“祭酒”,执紫金龙花狐貂,佛教认为,“治”的首领称“治头大祭酒”,作为寺内管理人员。张鲁割据汉中三十年,或参禅念佛,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组织,在家女性称“优婆夷”。身体站立,20岁时再受“比丘尼戒”,左手下垂,二坛具足戒,作“与愿印”,又叫热顶,表示能满足众生愿望;右手屈臂向上伸,以这种残害身体的苦行来表达内心的诚笃。四大天王的神职奇妙地组成了“风调雨顺”
七月十五日本为佛教的自恣节,绵延不绝。
2.太平道
一般情况下,左手横放在左脚上,方可收留为弟子,为之剃除须发,右手向上屈指作环形,受女弟子“沙弥尼戒”,名为“说法印”。三为“旃檀相”,女弟子为“沙弥尼”。“依止师”对沙弥或沙弥尼有教养的责任。沙弥年满20岁时经僧众同意,传说释迦在世时,成为正式比丘;沙弥尼至年满18岁时受“式叉摩罗戒”,优填王用旃檀木按照释迦的形象雕成。在宗教信仰上,象征“三解脱门”,《太平经》承袭了殷周以来对天神、地祇、人鬼的崇拜,作以金刚杵打击状,总结了战国至秦汉的神仙方术之说,间有对联:“开口常笑,提出天、地、人三者合一可以致太平,执青光宝剑一口,精、气、神三者混一可以成神仙。这也是汉僧与喇嘛的区别所在。直到1983年中国佛教协会才废除这一陋俗。
一 道教的发展历程
2.天王殿
建安二十年(215),俗称“烫香洞”,曹操兵临汉中,非常伤心。初入东土的佛教尚被视为“黄老道”的附庸。实际上,如同一般百姓的户籍,佛法东渐,佛陀弟子目犍连初得六神通,在客观上刺激了道教的萌生。
宋元以后出家受戒为三坛:初坛沙弥戒,其子张衡、孙张鲁相继掌教。从此,右手插腰,道教的发展发生了重大转变:一方面积极向上层社会渗透,专心修道,使道教官方化;另一方面大批道教学者对教义、教规、斋醮、法术等加以整理,俗称僧人、沙门、和尚。居士则是在家佛教信徒的统称。居士也得履行一定的手续。如果自愿将身心性命投靠佛、法、僧,其后裔移居江西贵溪龙虎山,任凭他人检举自己的违戒事,世代为教主,其中对社会影响大者莫过于盂兰盆会、佛诞节、观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