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900000052

第52章 最后的改革运动(1)

十九与二十世纪可以说是全球整合的时期。科技的发展、交通工具的进步,使人得以轻易地征服自然的屏障,与原为海洋分隔间来的民族和文化接触。不过,在民族之间一套和平公义的相处规则尚未订定以前,跨民族和文化的接触基本上是以暴力征服来进行的,就是一方要吞灭另一方,弱肉强食的森林律是唯一的游戏规则。十九世纪是欧洲国家另一个海外扩张的高峰期,英国、法国等欧洲海权霸主,霸占或控制了全球七成的土地和人口,这是所谓的新帝国主义(New Imperialism)。

十九世纪也是基督教扩张的一个重要时期,凭藉信奉基督教的欧美诸国的强大经济和政治後盾,基督教在不到两个世纪里,已差派数十万个传教士,足迹遍及亚洲和非洲,以至世界大部分的角落。基督教由长时期主要为白人的宗教,逐渐演变成为普世性的宗教。因应基督教普世化(广传天下)的要求、不同国家的教会信徒互相整合的要求,各种形式的『普世合一运动』(ecumenicalmovements)便应运而生。这包括召开国际性的基督教会议,招聚不同地区的基督教领袖彼此沟通和认识,设立常署的联络机构,订定各种合作计划,共同促进福音使命或某些基督教理想等。要完成以上的目标,基督徒除了要跨越自然地理与人文社会的屏障以外,更得进一步跨越不同宗派与传统所制造出来的宗教屏障,故可说是困难重重。

穆德(John R.Mott)被誉为近代普世合一运动之父。他对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北美和普世的青年事工、学生工作、传教运动和合一运动,都有不朽的贡献。他一生积极投身的几个重要机构和事工,都在此时期的合一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他的足迹和影响遍及全球许多地区的基督教会。穆德不是思想家,而是信仰实践者。

穆德是卫理宗的平信徒,虽然在大学读书时曾修读希腊文及一些神学科目,但毕生并未曾接受正规的神学训练,亦未尝接受任何宗派按立,担任牧职工作。不过,他一生对十九至二十世纪基督教的影响力,可比许多神职人员大得多了。

穆德在1865年5月25日生於美国纽约苏利文县的普维斯(Purvis,Sullivan County,New York), 旋随父母迁到艾阿华州的普斯维尔(Postville,Iowa)。父亲在那里经营木材生意,家庭环境颇为丰裕。1879年Z月,艾阿华州的青年会邀请了一位贵格派的奋兴布道家狄坚(J.W.Dean)在普维斯举行跨宗派的布道聚会,作为青年会农村福音事工计划的一部分。穆德的父亲、两位姊妹和他自己都在是友布道会中决志,从此成为热心信徒。事实上,穆德从接受基督的一刻开始,便已和青年会结下不解之缘。他彻头彻尾是大奋兴运动所结出的果子。

在美国西部广袤的农村地区,人口稀疏,交通不便,东部城市的教会牧养模式甚难奏效,循道会乃发明了巡回牧养的方法,派遣牧者骑马到各乡镇做探访、讲道与牧养工作,成效颇佳。这使循道会在美国中部的农村地区有甚快的发展。处身在普维斯的农村地区,穆德一家得到循道会的骑马巡回牧者的属灵栽培,其中尤以韦纳牧师(Horace E.Warner)对他们的影响最深。

穆德在循道会的学院——上艾阿华大学(Upper IowaUniversity)就读预备班,并且成为该校的青年会创会会员,积极投入各种活动。毕业後,穆德转读康奈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立志学习以基督教为基础、丰富灿烂的精神文明,以抗衡当时日益盛行的物质主义和唯物主义思想。他热心投入学生活动,先後被选为学校青年会的副主席和主席。在美国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安排下,穆德到美国各大学作巡布道,呼吁青年投身海外传教工作。虽然严格而言,他一生并未真正成为全时间的传教士,但却毕生参与推动传教事工,且成为普世传教运动的领袖。

穆德在第二次决志後,生命大为改变,立志每日最少读一小时《圣经》,在星期日到监狱里义务主持崇拜聚会。在竭力追求下,他得著循道会所非常著重的重生经验,就是所谓全然成圣或圣灵的第二次赐福穆德受十九世纪圣洁运动的影响甚深。一方面,他确认个人的宗教经验较诸一切教义或礼仪重要,并且不同宗派背景的信徒都可以在分享同一宗教经验的基础下达至灵里合一。另方面,圣洁运动非常注重抨击社会罪恶,在宗教情操上与日後的社会福音思想有许多共通处,这是他在二十世纪後转向社会福音派的一个思想线索。1886年暑期,穆德参加大奋布道家慕迪(Dwight L.Moody,1837-1899)在麻萨诸赛塞州诺非尔黑门山(MountHermon, Northfield, Massachusetts)所举办的首届大专生夏令《圣经》学校。这次聚会邀请了多位基督教运动的领袖为讲员,大大扩阔了穆德的眼界。穆德嗣後称许慕迪为十九世纪最伟大的布道家,而他的事奉型态也有著慕迪鲜明的影子。

青年会是十九世纪教会合一运动的先声。青年工作与学生运动是密不可分的,特别在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的时候,学生运动尚未有自己的组织成立,青年会同时兼负大专院校的学生工作。青年会分为校会及市会两部分,在大学成立青年会——类似今天的学生团契组织。直至学生基督徒团体出现後,青年会校会才正式关闭,专注在城市推动社会服务及福音事工。

[基督教青年会] 於 1844年由一位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威廉斯在伦敦创立。最初服侍的对象并非一般在学的年轻人,而是童工和少年人,改善他们不公平的待遇及他们的属灵情况,这是因应工业革命对教会与社会的冲击而作的回应。他开设一些查经班和祈祷会,鼓励年轻人参与。其後逐渐扩大服务范围至身、心、灵各方面的照顾。此项服务逐渐为其他欧洲国家所仿效。

1850年,加拿大的满地可首先开设青年会,这是北美首个青年会组织;翌年,美国的波士顿也设立青年会。 1855年,九个国家的代表在巴黎聚集,举行首次全球会议,会上成立[基督教青年会世界联盟]。大会的宗旨是团结所有信奉耶稣基督为上帝和救主、愿意遵照《圣经》教训作它的门徒、并积极扩张上帝国度的青年。这是所谓[巴黎基础] (Paris basis),就是拟定一个简单明确的信仰大纲,作为成员间交接与合作的公分母,日後为许多普世性的福音运动所效法。

[基督教女青年会] 起源於罗伯斯所发起的妇女祈祷和支持小组,及坚纳夫人所开设的一些社会服务,如庇护中心等。第一个为劳工妇女而设的妇女之家於1855年成立,故许多人都将这一年定为女青年会创办的年份。由於发展迅速,1877年,两个服务合并,成立基督教女青年会。1894年,同样依据青年会所拟定的「巴黎基础。,欧美各国的女青年会在伦敦成立[基督教世界女青年会](The World Alliance of the YWCAs),总部设在伦敦。

大学毕业後,穆德决心加入青年会工作。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美国,因著各城市和大学都有青年会的组织成立,需要聘任一些巡回各地的干事,来从事联络与整合工作,推广青年会全国协会并确定异象和方向。当时穆德充任全国协会国际委员会校会部的巡回干事 (travelling secretary),所扮演的正是这个联络性质的角色,他担任类似院际干事(intercollegiate secretary,这是开始才不久的岗位)的职务,专往於联络各大专院校的青年会。在他以前,除了奋兴布道家外,极少有教会领袖乘坐火车及汽船,不断穿梭往来全国各地;而事实上,美国的铁路网络也是在此阶段才渐次完成,将各大城市连接起来的。穆德是一个天生的旅行者,他习惯每年花三至六个月时间在旅途上,与不同的人接触交往。单在 1890至 1891年间,他便旅行了三万一干哩,参加了二十三个会议或营会,接触来自一百六十八间院校的千多名学生。这份工作充满挑战性和各种机遇,而他也逐渐显示出优异的演说能力和突出的组织和推动技巧,崭露头角。

穆德昔日在青年会的服侍类似今天大专团契干事的工作。虽然他本身没有直接参与个别的校园园契的事务,但在他的建议和推动下,青年会编写了一套查经材料,在各地校园团契中推动读经运动,籍以巩固学生的信仰,从事更具效果的福音事工。

穆德当了一年巡回干事後,便升任为高级学生干事(seniorstudent secretary),专卖发展青年会的海外拓展。在1887年诺非斯的夏令营会里,来自巴西及印度的退役传教士呼吁美国青年会派还有经验的干事到这两个国家,协助青年会事工的推展,美国青年会答允所请,但坚持须待有国家提出正式的要求,才派出他们的干事。他们成立海外事工部,派人到六个国家提供服务。

1901年,穆德成为青年会海外事工部的副总干事。在他的主持下,开始了一个所谓[穆德年代](Mott era)。他先後共派出接近六百位同工,到东方、拉丁美洲及欧洲等地的三十二个国家,既协助推动当地青年会的事工发展,亦协助发展近代化事业。

慕迪在五十年代开始,便是一位出色的奋兴布道家。他积极参与青年会的事工、主日学运动,又推广海外传教。学生志愿运动(Student Volunteer Movement)虽非由慕迪亲手成立,却与他有密切的关系。1871年,他在芝加哥所建立的事业因一场大火被迫中断;在等候重建期间,他在1873年答允前赴英国主持一连串的福音聚会,这些聚会极其成功,有二百多万人参加。结果他留在英国,到处巡回领会,对英国的奋兴运动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1875年,他折返美国,但由他所点燃的复兴之火,却一百在燃烧,感动无数年轻人立志投身海外传教工作。剑桥七子之———史特,便是在 1877年的一次奋兴聚会中为慕迪所感召,立志献身传教工作的。史特等在爱丁堡等地所掀起的大专毕业生投身传教的运动,也成了日後美国学生志愿运动的先声。

1888年12月6日,[学生志愿海外布道团]正式成立,穆德代表青年会成为执行委员会的成员。才二十三岁的他,竟然被推举为第一任主席。正如一位教会史家所言,自此以後,穆德便和普世传教工作结下毕生的不解之缘。

学生志愿运动的口号是[ 在这个世代将福音传遍世界] 。它每年都在各地举行大会,呼召青年学生献身,得到极佳的反应。学生志愿海外布道团於1891年2月在克里夫兰(Cleveland)召开第一次大会,共有来自一百五十一间院校的五百五十八名学生代表参加。作为大会主席,穆德在会中宣布,直到1891年为止,在美国及加拿大已有六千二百名大专生决志献身,并且有三百二十人已前赴工场。他们亦被英国及北欧邀请,前往推动相同的运动。1894年2月,第二届大会在底特律举行,与会人数超过一千人,包括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学生代表,内地会的戴德生是大会其中一位讲员。1893年,他们出版《学生志愿者》(The student Volunteer)月刊。

穆德在 1900年出版一本关於学生投身传教工作的手册,题目是《在这个世代将福音传遍天下》(The Evangelization of the Worldin this Generation)。他指出,在二十世纪,全世界都向基督教敞开门户,而传教工作亦得到从未有过的丰富资源,因此,在这一代人过去以前,基督教信仰确实有可能传到地极,完成基督的大使命。他不但在学生群体中大力宣扬传教工作,亦向教会推广海外传教的异象,资助在1906年兴起的平信徒传教运动(The Laymen’sMissionary Movement),此运动的成立目的,在向平信徒推广传教的异象,在各大城市主持让平信徒参加的传教会议,鼓励信徒到海外传教工场参观。

穆德在青年会中担纲前线工作,广泛地与各种超宗派的福音事工接触,更由於参加不同的传教大会,认识好些在不久将来便派赴全球各地的准传教土,因而拥有一个广大的人际关系网。譬如说,在1889年的诺非尔夏令营中,他便结识了好些日本留美的基督徒学生,对青年会的日本事工有所了解;而在推动各地的学生志愿运动的过程中,他也与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运动领袖有所接触。这些跨越文化的经验促使穆德产生梦想,就是成立一个独立自主的普世学生组织。

1891年,穆德首赴欧洲,其中一个目的便是探索这梦想的可行性;而在1894年初,当他再度前赴英国担任学生志愿运动的大会讲员时,他顺道到欧洲大陆,一方面传递学生福音工作的异象,另方面争取支持成立国际基督徒学生联合组织的构想。

这个构想迅速获得青年会及别的国家的一些政治领袖如瑞典的费尔斯( Karl Fries)的支持。终於在 1895年 8月17日,世界基督徒学生联盟(WSCF)在瑞典瓦士敦纳城堡(Vadstena Castle)举行成立典礼。这是一个由十个北美和欧洲国家共同组成的学生组织,而青年会和女青年会则全力支援。穆德在会上被选为总干事,接著的二十八年,直至1922年为止,他一方面为青年会工作,另方面亦为联合性的学生运动的创办者和领导人,工作的范围由青年会跨进至世界基督徒学生联盟。

谈到世界基督徒学生联盟的成立,除了学生志愿运动之外,我们必须交代它的另一个源头:[大专基督徒学生联盟](Inter-Collegiate Christian Union)。这是由英国剑桥与牛津大学联合成立的组织,後来逐渐聚成一个联合性的基督徒学生运动,改名为[英国大专学生联盟] (British College Christian Union)。这个学生运动对世界基督徒学生联盟的成立起了预备的作用。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持一句佛号 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

    女作家谭天,在沉寂几年后,集自己数年的修学和写《宽霖法师传》《能海上师传》的经验,发力在《持一句佛号?回家——净宗大德昌臻法师传》中,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对四川乐至报国寺主持、四川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93岁高僧昌臻老法师一生修行的展示,告诉我们:切勿外求,回照自心,去掉执着,学会放下,完善人格,烦恼自解,为我们呈现了一条回归心灵家园的路。同时明示我们,在浮躁的当今,回归心灵家园的重要!在不安的2012年,为我们带来一抹清凉。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圣经故事:历代愿望

    《历代愿望》分册,是《圣经故事》的第三分册,讲述耶稣的生平故事,对应《圣经·新约》的前4卷。
热门推荐
  • 王者重生(超龄人)

    王者重生(超龄人)

    七十年代一个普通年轻人,一次看似意外的车祸,让他的灵魂飘流到一个魔法世界,然而二十五年后这个年轻人从昏迷中苏醒,他又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他是一个魔武双修的普通人,他有一个一直暗恋的女孩,可这一切一晃二十五年,还会一样吗?女人,事业,金钱,他怎么去寻觅?
  • 老公太难缠:老婆不是人

    老公太难缠:老婆不是人

    她被家人唾弃,最后变成一缕幽魂,她想遗弃这个世界,却被人所救。她说:“为什么要救我?我是坏人,坏人就该没有好下场!”他坏笑地说:“错了,坏人不能轻易死,否则对那些受过伤害的人来讲,不解恨。”
  • 我是超级优等生

    我是超级优等生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就会主动地学习,改变老师和家长“要我学”的被动情景,变成渴望求知的“我要学”的积极心态,从而为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并且为达到目标而专注努力。
  • 天怒战神

    天怒战神

    一个饱受白眼的少爷!一个重伤未愈的父亲!一个从天而降的诡异妖壶!那一日,风起云动!命中注定,三界万物,八方轮回,所有的人都将在他脚下颤抖战栗……
  • 时间管理黄金法则

    时间管理黄金法则

    时间是一种特殊的账户,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有1440分钟进账。如果必须在一天之内用完,你将如何支配?今天,当你打开这本书的时候,强烈建议你先审视一下自己的时间管理有没有出现问题,考察一下自己,是时间的“主人”,还是时间的“奴隶”!如果你是前者,那就恭喜你,你正为你自己的生命加快脚步;如果你是后者,那么,请阅读本书所介绍的时间管理方法,做一个管理时间和生活的高手,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的妈咪不简单

    我的妈咪不简单

    倒霉变成少奶奶:===原名:《偷生一个宝》【另】:女主腹黑冷漠,清眸冷观世间,男主风流多情,笑看人生百态。宝宝啊:(自述,笑咪咪的说):宝宝当然是最最聪明的,最最漂亮的,最最可爱,最最讨人喜欢啊,难道,你没看出来?——睁大了漂亮的黑漆的双眼,可爱的眨啊眨,笑得跟个小天使一样。(其实性格像恶魔……顶锅盖爬走。)终上所述:宝宝多舌,臭美自恋!……【简介】:她是冷情秘书,他是风流老板。她贪财,却不贪他的财,他多情,却不与她留情,相处三年,除了上司与下属这层关系,他们本不相干。一夜缠绵,他认定了贪财的她会讹他,她却意外的留下一句:昨夜的事就当没有发生过,是意外。然后,她落荒而逃。这倒引起了他对她的兴趣……她、他—他们——!每人都插上一手,如平行线的老板与秘书,缘分就这样硬生生的被众人捧出来了……结婚,是他的恶作剧。离婚,是她给的答案。当宝宝来临时,他们还会再相聚吗?……【小宝宝篇】:家里。“妈咪,这男人是谁?”好奇宝宝。“不认识。”干脆利落。“妈咪,他一直在盯着你看噢…”好奇宝宝。“…”抬头。“妈咪,你认出来了没?”“…不认识。”摇头。“妈咪,他好像在瞪你…”“妈咪,他好像朝你这里来了…”“妈咪,他长得跟我好像…”——妈咪,他头上在冒烟噢…*******************************************<律政俏妈咪>:<爱妃我们圆房吧>:<王子样>:
  • 极品王妃2娘亲不乖

    极品王妃2娘亲不乖

    雪苑国传闻中最有名气的轻纱仙子,因为总是以轻纱遮面而闻名,她神秘,美丽,高贵,优雅……当然那是在人前的时候,在人后她却是调皮,可爱,单纯,野蛮……--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