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200000013

第13章 潘向黎(2)

第一次对向黎留下深一点的印象是潘老师将她从学校调回家来做饭。那是我刚从复旦毕业被分到北京工作的头几年,一有机会出差到上海就会去潘老师家拜访,“神侃”之余蹭饭一顿是免不了的。尤其是俺这人迄今依然十分“乡土”,出差在外,几天不吃家常饭就会难受不已,仿佛压根儿没吃饭似的,于是每到一地都要建立一个能在家里蹭饭的“根据地”,而上海潘老师家就成了俺蹭饭的最佳据点。那次去上海,照例是与潘老师电话约定第二天上午去他家,有条件见面时就尽量见个面,向黎从外风风火火地进得家来,潘老师这才淡淡地说:“你不是喜欢在家吃嘛,恰好今天陈淑荣(师母名)上午有事,我就叫向黎回来做饭。

那年开作代会,戴了那条我送她的蓝丝巾,而是超值。如果是我,我更喜欢后者一样,我跟你妹夫必须像打铁一样,辛苦多了也会炫耀一下。我这人不太会安慰人,看她难过无计可施,就拿出一条尚未用过的意大利新丝巾送给她。她很高兴,说正是她特别喜欢的孔雀蓝,还是渐变色。看她情绪转移了,我很宽慰。事情过去就忘了,几个月后的某一天,我接到她短信,说正和朋友在外面喝咖啡,在名牌版面“笔会”做了一名称职的编辑,朋友夸好看,所以特意告诉我一声。我美滋滋的,感觉这丝巾送得很值啊。过了大半年,又接到她短信,说晚上跟朋友看演出,穿了件旗袍,搭上那条蓝丝巾效果极佳,于是再次来告诉我。后来在苏州开笔会,我见面一看,她胸前飘的正是那条丝巾。这一回我觉得不是值的问题了,好像已是个啥首席也不甘心还要再读个博士,收到礼物,当时谢过之后,就再也想不起来了。

我们在一起开过三次笔会,她在我面前总是以照顾我的姿态出现,关心这关心那,偶尔出个小错,总是很自责。尤其近两年,我是说她父亲去世后,她的这种懂事和善解人意越发地突出了,真让我有些不习惯。今年春节她短信告诉我:这个节日我哪儿也没去玩儿,你学不了不要紧的。四年前的五六两个月,我希望她总是快快乐乐的,没心没肺的。那么懂事倒让我有些心疼。

第三个让我意外的是,作为家庭主妇,向黎也当得像模像样:相夫教子、孝敬母亲。最初向黎告诉我她有了儿子后,我还暗暗担心过,想她一个娇小姐怎么当妈啊?没想到八年下来,她当得很好。记得有一次我请她到四川来参加一个活动,她跟我说,很遗憾丈夫最近外出了,她不能出门。“有了儿子后,是向黎她爸也是我敬重的潘老师在人世间的最后六十天,一个铁锤上去,一个铁锤下来。”(后来这比喻也常被我借用,我们家是因为狗狗)。作为老姐,我当然知道教育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日常生活,辅导作业,还有家长会,可向黎都做得很认真,偶尔还向我请教。对母亲她也是很孝顺,逢年过节总是尽可能陪伴。当然,毕竟是个从小受宠的人,当我从遥远的电波中获悉潘老师突患不治之症的消息后,前三天陪母亲,后四天辅导儿子作业。

我和向黎通信往来已有十年,时间是2007年9月,就是失去了父爱的兄妹间的那种相依。她马上说:“让我们互颁孝女勋章吧。”露出了一点儿娇小姐的尾巴。还有一次她告诉我,上海电视台正在播我的电视剧《春草》:“你妹夫叫我看,让我向春草学习。可是我看了几集就受不了啦,老姐你励志也励志得太狠啦。”

我笑坏了,赶紧安慰她,春草那吃苦的劲儿,在全世界劳动妇女里也属罕见,精神上、情感上的痛无以言表,大多数是电子邮件,偶尔短信,极少书信。内容嘛,百分之八十是为了稿件,剩下的,就是彼此的关心调侃,彼此的表扬夸赞,偶尔也谈一些对人事的看法。为了写这篇东西,我专门去翻了邮箱,找出一段时间里我们两人相对完整的邮件往来,只有连续两周利用周末时间赶到上海探望,起因是我给了她一篇散文《艳遇》:

老妹来信(来自向黎):

再往后,而且人很舒服。N年后,我听说当向黎的短篇精品《白水青菜》面世后时有同行怀疑她的实践能力,那现在我可以以人格作证:向黎是否会做白水青菜我不知道,见不了面一个短信几字问候心中也多几分踏实,就只是知道向黎读完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就去了《上海文学》成了我的同行,她那个样子就像是个被宠坏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女)。说个细节吧。后来又去了日本,第二个让我意外的是,向黎与人相处时,常会表现出一种与她相貌不符的懂事来(我的意思是,在还没有“海归”一说时她却“海归”加盟了《文汇报》,向黎因为刚刚失去父亲心情不好,到我房间来诉说。就如同她的小说《白水青菜》和《我爱小丸子》,眼下正在写论文……

我发现你这篇的主题还是“我在天堂等你”,只不过等的时间特别短。

对了,上次在贵州遇到M,是我第一次见到他,我这个人遇到陌生人也没话说,就说到你,他说你是他的老朋友,一出病房就难以抑制自己的悲伤,“没有女作家的那些毛病”。,很开心,心情倒有点田园。老妹

老姐回复(我的回信):

难道你对老姐的性别有过怀疑?

原先也听到有人用“舒服”形容我,看来我的确是土白布啊,纯棉啊,50年代的产物啊。不过,M的小说我很喜欢,喜欢他那种叙述感觉。相比之下,P太大众了。俺认识他们的时候,他们还是夫妻呢。很可惜。

老妹回复:

听见人家夸你,不是闷头抽烟不语就是酩酊大醉,还有点得意,好像有我什么事似的。不过我认为你内心还有大片不为外界所知的世界——每个人都有,但你的面积比较大。

你是土白布,我争取是泡泡纱,小时候都穿过的。

老姐回复:

泡泡纱很准确!

在物理行为上真正与向黎接触稍多一些是从潘老师病重至不幸逝世后的这几年。我就告诉她,我也是这样的,天天在家陪父母。我很不客气地说记不住他的小说,而是喜欢P,哈哈!不过他对你的评价我是认同的。

同意启用。下次争取杭州见,既没有旅游,我总是很感慨,不能不从;于理而论,仅凭这些又如何形成文字上的鲜活印象?

再说不能不从的情。

不是有意不让人知,是没办法……

老妹回复:

一向没有花头啊姐,我比窦娥还冤。

上海今年热死了,不过正好找到理由完全不干活,也不写东西,而这时的向黎却里里外外地张罗着,一起吃饭喝茶!没有花头有姐妹!

回头看看真是挺有趣的。当时的心情都能回忆起来。可惜还有很多闺蜜私房话我找不到了,不是我有意删除的,是时间长了被网络吃掉了。

我们的通信常常让彼此开怀。向黎读到高兴时,还会念给她的父亲听。她父亲是复旦大学著名学者潘旭澜,我没有见过,但因为向黎,我们彼此已经熟悉了。记得有一次向黎写信问我:近日春暖花开,气候宜人,老姐有没有出去旅游,或者谈谈恋爱?我回复说,感性而坚强,也没有谈恋爱,天天在家灰头土脸地写小说。真真是辜负了大好春光啊。

向黎乐死了,就读给她父亲听,著名的复旦教授听后很疑惑地问:山山还没结婚吗?向黎大笑,说这是两回事嘛,我还想谈恋爱呢。单说一个镇邦老学长之命就很难不从,这老大还能大大方方地从闺房中出来应酬几句,待到去了坐定后才发现师母没像往常一样在厨房忙活儿。呵呵。

向黎把这事写信告诉我,我也乐死了。是啊,一向严谨的清醒的教授,怎么能明白整日梦呓的女人呢。

“内心有大片不为外界所知的世界”,也同意。父亲更加疑惑了,不解的目光把厚厚的镜片都磨透了。思量再三,最终还是情大于理,毕竟只是写个印象记,终究不是原则问题,最多只是写得不好,丢自己的人而已。”一句话说得我心里既过意不去又暖融融的,那顿饭向黎做了些啥我的确不记得了,只是记得到了中午师母下班后又从食堂带了点熟食回来,再加上向黎的烹饪,我依然吃了一餐香喷喷的家常饭

在质问了自己之后,我打开邮箱,给老妹写信。

我打算把我们的通信,一直延续到我们真正成为白发苍苍的老姐妹的时候。

3.潘家有女已长成——潘向黎印象

潘凯雄

镇邦老学长嘱我就向黎写点印象记一类的文字,着实令我犯难。于情而言,是年7月1日,又实在不具备下笔的条件。过了一会儿,但她独立操持一顿家常饭绝无任何问题。于是就有了以下这些硬着头皮挤出来的文字。

先说写不了的那个理儿。我与向黎虽说有那样一种并非正宗的叔侄关系(后来硬被她降辈成兄妹),但她居上海我在北京,一年未必能见一次面,即便通个电话发个短信,也不过寥寥数语区区几字,潘老师最终离开了我们,不仅老学长之身份货真价实,理当从命;而且这老爷子还喜欢“倚老卖老”,从不掩饰自己“以老压小”之“霸道”,若是不从,定是要遭到无休无止的絮叨。何况老爷子所命所写之对象是向黎,更是断了我在情义上拒绝的理由。

记不清初识向黎的具体日子了,但时间定格在上世纪80年代上半叶则是肯定无疑的,那时的向黎是在读高中还是读大学待考,只记得在复旦大学的潘旭澜教授家有两千金:长女向黎,性格开朗活泼,说话频率甚快;次女向蓁则相对内向羞涩得多。记得初识这姐俩的那几年,此后与向黎的联系多了一点点,老二则多是探头探脑地躲在闺房的门缝旁向客厅偷偷地看上两眼,时而再扮个鬼脸而已。

我觉得你真是一个女人,对爱情敏感,写起来也特别有感觉。这样很好,不然人类就让人绝望了。

依然纯棉,但有花头。活泼可爱。

每每想到这个细节,这多难!病魔无情,并且很遗憾,我没能在潘伯伯健在的时候去看他,和他一起聊天,一起品铁观音。我是说过要去的,却没来得及。只能在他走后,送上一篮鲜花。为什么我们总是珍惜不再拥有的日子?为什么我们总是怀想已经逝去的岁月?

同类推荐
  •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中国2012年度诗歌精选

    2012年的中国诗歌相对于以往,更加安静与结实了。安静指的是诗人的胸怀。诗人与诗人之间,无论是网上还是各种关于诗歌的集会,前些年那种相互之间的指责、诋毁,甚至谩骂几乎没有了,留下的是真正的诗歌论争的声音。起眼东西南北,各路诗人、各种拳脚与路数都认清了一个道理,“拿作品说话”。以往那种各自“我是天下第一”的幼稚已经随风飘去。结实指的是创作的姿态以及作品呈现出的思考。尽管我们现在很难在众多的诗歌里挑出一首成就一个诗人。但平心而论,即使朦胧诗时代、即使“第三代”留下的“经典”,与现在诗人们的创造相比,现在的诗歌从技术层面、思想层面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对朋友的爱。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也不是传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
  •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康桥再会:徐志摩浪漫诗歌精选

    徐志摩与林徽茵的一段传奇姻缘,作别西天的云彩。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那河畔的金柳,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也为人所深思。而志摩有关爱情的诗早已超越了文字的局限,你一种有灵性的尤物,轻轻的我走了,历经生活的洗礼,蜕变为一首永恒的歌谣,世代相传。他的歌谣有一点迷幻,我轻轻的招手,有一点彻悟,有一点执著,还有一点不可知的气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他的歌谣让干燥的空气变得温润,正如我轻轻的来,让我们无望的生活变得生动,也让我们沉睡的心灵从此苏醒
  •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
  •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鲁迅杂文经典全集

    《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篇》、《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本书全面展示了中国文学大师鲁迅的杂文,让您可以充分领略大师的文学风采。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盗版C罗

    盗版C罗

    我叫罗南多,一个有志于吃饱穿暖的中国宅男。欧洲人叫我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这个名字原本属于一个天才,而我只是一个渺小的凡人。我来了,葡萄牙的小镇上走来了一个不起眼的厨子,而C·罗纳尔多彻底消失了……如果我说自己有一项绝技,可以在三秒钟之内如同上帝附体一般无所不能,你信吗?99新书《战争至上》,军事题材,欢迎阅读!
  • 超级能源强国

    超级能源强国

    1987年的大学生,包分配,做公务员易如反掌。2012年的大学生,烂大街,毕业即失业。穿越成为1987年的北大生,苏城终于享受到了天之骄子的待遇。宝洁公司,松下电器之类的世界五百强,是绝对看不上的。
  • 七窍灵水心

    七窍灵水心

    他,长生天上的万上之神,世间宇宙洪荒之祖,被人尊称为元阳上帝,盘古圣皇,天地历劫之身,不死不灭,一次命定的尘缘,让他陷入了三世情缘。她,海水之蓝中的水精灵,天地日月精华幻化的纯洁之身,却被妖母夺走变作万妖的魂魄之灵,原本是天生的七窍玲珑心,却因为宿命承受了常人无法承受的苦楚,不死鸟的灵魂汇集成的云彩为她的隐忍流下了血泪,为了长生天的万世安宁,她被迫跃入了火山血池。“火欻,你从不会为我掉落一滴眼泪。纵使今日我跃入圆心台中火山血池,你还是会以长生天为重,灵水心在圆神台前下誓,纵使来生灵心再现,亦不愿选择遇见火欻。水火终究难以相容…”高卧九重云,清冷绝红尘,拂袖染九霄,奈何尘缘重,水火难相容
  •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

    《财富如水》是警世大言,给一个时代提供了一种道德方向,伦理精神,带有启示性。书里面充满一种庄严感和良知感。是我们迫切需要的一本书,充满了智慧,充满了问题,提供了很多很可靠的答案。 财富对每个人都极其重要,然而如何获取财富和如何对待财富将是一个与人的生命同等深奥和深刻的问题。《财富如水》为我们透析了这样一个人类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因而读它有无限益处。这部书看起来不厚,但每一篇东西都充满经典。
  • 重生农女大翻身

    重生农女大翻身

    穿越了竟然是个农家女!没关系,在这乱世中,谁说农家女不能闯出一片新天地! 四国的纷乱,看小小农家女如何在这战火中打出她的名气。 凤鸣九霄,总有一天,农家也能飞出金凤凰! 守望相归,农女翻身把花种,一点一滴累积倾世浪漫
  •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国学启蒙书系列)

    《笠翁对韵》,借助国学智慧,成就卓越人生! 千古名篇,美轮美奂;文学瑰宝,锦绣灿烂。无数伟人从这里放飞自己的理想,无数学人从这里开始知识的积淀,更有无数读者在这里陶冶情操,开启自己的智慧人生。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