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100000007

第7章 肖克凡(2)

肖克凡是一个情感型的作家,很难说他是长于写什么题材。工业题材、农村题材、金融题材,最近又出现了反腐题材,“文学”已经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而且许多作家都在争坐某种题材的头把交椅。肖克凡游刃于几乎所有的题材之间,于是他就拥有了自己最广阔的创作空间,他以自己对社会人生的高度关心,把底层社会的众生相展现给他的读者,他拥有了自己的读者群。

一个作家的成功,有多方面的因素,“肖克凡现象”真需要人们认真地做一番研究。在文坛多年沉寂之后,凭靠着一股“拗”劲愣“撞”,真也就“撞”出了一番成绩,果然也带有点奇迹色彩了。

天津文学界,高不可攀,不才如我,写了这些年小说,依然不入“流”,再加上自己不争气,至今没有名分。忠义堂上没有座位,状元榜上没有名姓。白丁一名,出无车,入无堂,幸好有外地朋友看我可怜,将我几部被本地高人看不上眼的破小说拿去出版,这才能够于工薪之外多得一把破碎银子,也没有挥霍,买了一间土坯房,聊以遮蔽风雨。

和我比起来,肖克凡更不济了,前些年天津一片喧嚷,说天津文学界后继无人,尽管那时我已经写下几篇向肖克凡学习的文章,但无人理睬,至于肖克凡,那就和压根儿没有这一号人似的。有一阵肖克凡“撞笼”,气得七窍冒烟,肖克凡活像是被收进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不熏出一双烂红眼儿,是休想出世了。

肖克凡火气大,见了我就跺脚,我没有别的办法,只是好言相劝。我又不是那种能够打开万把锁的钥匙,没有多少能够打动肖克凡的美好语言,开门见山,只对肖克凡说了一个字:“写!”

2001年冬天,我正在美国,网上每天浏览天津报纸,一条消息使我大为震动。这条消息说,天津设立青年文学大奖,已经请来京津两地专家、学者和知名作家,开始审读天津青年作家的作品,继而提出获奖青年作家人选。这条消息传递给我一个信息,天津终于要承认青年作家的创作成绩,再不容忍那种天津文学后继无人的喧闹了。肯定青年作家的成绩,不仅对青年作家是一种鼓励,对于天津文学创作,以至于对于全国文学创作都是巨大鼓舞。天津文学“后继无人”的喧闹,无视天津青年作家的创作成果,其实更是一种不敢面对青年作家挑战的自欺之说。

也是在网上看到,各地专家集中天津,开始审读天津青年作家作品之后,出现了一个大难题,好作品很多,有突出成绩的青年作家也多,名额所限,不知道应该如何提名。在美国看到这条消息,我暗自笑了,在心里对我的评委朋友们说,开开眼吧,谁让这些年你们光注意制造效应的文学明星呢。天津文学界的青年作家方阵,是一支实力派写作群体,这个群体不事声张,不赶时髦,不炒作,不相互吹捧,不出怪招儿,不提口号,不耍花架子,不玩“断裂”,如今天津开始肯定这支强大的文学力量了,如此肖克凡这一些天津青年作家才能得到公平对待。天津青年文学大奖评选结果,肖克凡金榜有名,肖克凡激动,我很平静。我对肖克凡说,早就应该如此,如果早几年天津能够举办青年文学大奖,今年就不会委屈比你年轻的那几位作家了。

肖克凡如今已经很有点知名度了,估计不久的将来,再有开会的机会,他就有可能于会后被念名字“留”下来了,我希望到那时候肖克凡也别忘了他自己的那个信条,还是要“撞”。我对肖克凡说,如今你的成绩只能说是一种状态,来自你的大作品,才是你的成就。以肖克凡的性格,他是一个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的人。以肖克凡的创作实力,他更是一个必能写出大作品来的作家。有一次我蒙本镇领导召见,让我谈对天津未来文坛的看法,我说我看好肖克凡,他正在拼命。

这一阵肖克凡很忙,好多事都找到他头上来了,肖克凡心太软,天津人说话,叫“抹”不开面子,好在肖克凡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写小说,写短文,胡编乱造电视剧,外带写有偿报告文学。这年月大家都想多抓几个钱,我和肖克凡开玩笑,说我们一个好朋友什么都干,颇似老天津卫的一种小摊,这种小摊还有点品位,拔牙,一个江湖医生,也不打麻药,就是一把钳子,一瓶碘酒,有人不怕疼,一角钱,拔一颗牙。

当然,到这种脏地方拔牙来的患者不会很多,光拔牙难以维持生计,一般这类游医还卖点不值钱的东西。最最不值钱的东西,天津有一种“泡仁果”,就是没有花生果的空花生,一角钱一大包,剥半天,也剥不出一颗花生米来,就是便宜,穷苦人家的孩子买。

做生意要吆喝,这类小摊的游医就大声地吆喝,“拔牙不够挑费,带卖泡仁果!”

当今中国作家大抵如此,有人不凡,说他不如此,他于写小说之外,不卖“泡仁果”,他“委员”。其实“委员”也是“泡仁果”,你不也是写小说不够挑费,才“委员”的吗?

3.闲聊老乡肖克凡

何申

1996年深秋,武汉《芳草》杂志搞笔会游三峡,我和关仁山在北京西客站会齐,等着肖克凡从天津过来。结果他是在开车前五分钟从人流中冒出来,且不紧不慢的样子。于是我就感到克凡很是沉稳。车到保定上来谈歌,他俩跟火药点着了似的连掐带侃起来,又让我觉得克凡还有很活泼的一面。

出游那些天克凡比较多地显示了活泼这一面。和谈歌在一起说笑,话题无边无际,内容五花八门。涉及天文地理,三教九流,京剧评戏,煎炒烹炸。在漫长的车船途中,给大家增添了挺大的乐趣。有一天晚上船到秭归,也不知停的是个什么码头,黑灯瞎火像攀金字塔的石阶一般。

连手带脚攀上去,再乘坐“哗哗”作响的面包车,就在那江边窄窄的路上飞驶开来。有几次眼看就要跃到江中,司机的方向盘突地一转,又把一车人拉回了阳间,好生吓人。待到一双脚踏在县城的街道上,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欢呼了。

半夜聚在一家小饭店里,秋风送寒,白酒暖肠,众人喝得口滑,就聊起“文革”前一些现代戏,克凡竟然能将大段的台词流利地背出来。比如有出改编于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的评戏,这戏一般人都没看过,更不要说记住唱词,但克凡不仅记得住词,还唱了“这包烟叶我不要,你把它送给捷尔仁斯基”这段唱腔。后来这个段子经谈歌挖掘整理,主要由关仁山(仁山是唐山人,唐山是评戏的发源地)演唱,很受文学圈里朋友的欢迎。当时我很惊讶的是克凡出生于1953年,属蛇的,“文革”开始不过念小学五年级,而五年级的小学生若要记住那些台词,必须要有极好的天赋。我的猜想在那次游三峡途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克凡聪灵的大脑及闲不住的思维已经不满足于掏自己肚里的存货,他和谈歌开始即兴创作,见什么就编什么,合辙押韵,能说能唱,而且越来越贴近人物贴近生活。终于有一天把一位同行的老兄编得有点承受不了,险些发火。于是他们立刻中止创作及演唱,大家和好如初。

也就是那天在巴东土家族漂流前,从山顶坐滑竿去江边。价钱是一人十块。行至半山腰,抬我的两个人唱,这个老哥好沉呀,呀呀呀,不加钱就掉下。唱着滑竿就往崖边一倾,吓得我就一闭眼。这时后面又有人唱:这个老哥个儿好大呀,呀呀呀,然后就听克凡喊老何咱俩加钱吧,要不这多危险。结果我俩加了二十,才安全到了江边。

江边都是半大孩子,手里拿着一袋袋瓜子,群猴般抓住让你买,那真是典型的强卖。克凡穿得潇洒,天虽冷,但深烟色西装敞怀,内里是雪白的加厚衬衣,像有钱的大款。加上他个头大目标大,就先被团团围住,时间不长,克凡就狼狈不堪落荒而逃,喊所有零钱已经全部给你们啦,我也不要瓜子啦。那次漂流是很惊险的,撑船的汉子几次只穿一条短裤跳下水推船,把我们紧张得不行。回到县城坐在江边的饭馆里,吃到半道,克凡竟脱了个光膀子,大喊大叫地喝起来,这时不像大款,倒有点像船老大了。

克凡的这些举止,让我感觉到天津卫男子汉的特点。天津古来多水路码头,吃码头饭的人强悍豪爽且能言善辩。即使后来环境变化,但民风遗俗仍影响颇深。其中能说能侃又叫能筛,是一大功夫。不过,若肚子里没点墨水没点绝活,你就是长八张嘴也没用,在众人中也显不着你。我看克凡应该是打小就有这个能耐。后来一打听,还真是这么回事。他没上学在院里玩时,一旁有几个学生背课文,怎么背也背不下来。过了一会儿克凡说我都背下来了,你们怎么这么笨呢。人家不服,他“叭叭”就背,都不带打哏儿的。我见过克凡与朋友筛时,先是不紧不慢地娓娓道来,其间就埋着伏笔,待到一定阶段,情节突变,语言激烈,真就有点说书的味道了。我记得我小时候天津说书的特别多,即便不花钱进书场,随意找个小花园就能听到说书的。后来我和克凡住一个房间时,我问他小时候住在哪里,他说了好几个地方,我一听都极熟悉,离我家都不远。按老天津人讲,那曾是日租界和英租界。说来绝没有一点崇外思想,实际情况在那摆着,这些地方不论居住环境,还是文化环境相对是好一些。这其实也给克凡后来的津味小说作了注脚。20世纪50年代乃至“文革”前,在那些洋楼和楼群形成的地域里,昔日的痕迹不仅随处可见,而且还极强烈地熏染着你。克凡有这样的生活环境,加之他爱看书且记得住,故他编起往日的人和故事,自然得心应手。

这些年天津作家写津味小说的有两大高手,一位是林希先生,一位就是肖克凡。我对他俩的小说都很喜欢。林先生出身于旧式大家庭,作品读起来要一点点看其神秘之处,因为一般人不了解那种富人生活。而克凡则明显地写平民较多,描绘了一幅幅社会底层的生活画面。我读着有时会问自己,这些事我也听过,咋就没像人家那样留心收集起来呢?显然克凡是个有心人。我想林先生和克凡的这批作品,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发珍贵。

据我所知,克凡的青少年生活应该说不是很欢乐的。我想他也不忌讳我在此披露一点,即克凡六岁时,他的父母就离异了,尔后他是跟着姥姥、奶奶长大的。须知那个年代可没有如今这么高的离婚率,身边没有父母的孩子,往往从小就要经受大院里楼道里没完没了的议论,且克凡上无兄姐下无弟妹,按相声里的话说那是“孤独一枝”,这种孩子玩时缺少伙伴还好说,一旦在胡同里挨欺负时最可怜,没人帮呀。克凡说他曾受过这种欺负。但据我分析,他大概很快就度过那个阶段。克凡身高体壮,大了长到一米八几,估计在年少时就要比同龄的孩子高上半头一头的。说心里话,我实在不忍心想象克凡这样的人小时候被欺负,当然也不希望他欺负旁人。以克凡的为人,他一定会有不少好朋友,他们的兴趣会较早地从孩童间的打闹转移到别的地方。

同类推荐
  • 神秘邮件

    神秘邮件

    本书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一本散文集。书中包括了《凯》、《秘密的玫瑰》和《红》三本作品集,每本作品集中还包括了若干篇散文,如《神奇的生物》、《声音》和《仙猪》等。
  •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

    《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文艺复兴时代旷世奇才达·芬奇真诚的人生美言。除了绘画,达·芬奇在建筑、艺术、医学等领域也颇有建树,更是写得一手美文,创作了大量寓言、哲理、文学等作品。“水若无清流,纯洁将化为无忧,心若不奔腾,精气将如烟云”;”遥远的过往历历在目,反倒是近日种种,模糊如前尘韶光”;”斑驳的老城墙,只要不倒,便是世间美景”……关于人生、生活、艺术,达·芬奇曾在自己的手稿、日记里多有智慧美言,勘破人生密码,字里行间,让人醍醐灌顶。《达·芬奇智慧笔记(给生命一个浅浅的笑双语珍藏四色美绘)》是一部散文集。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黄斌诗选(中国21世纪诗丛)

    世间每一生命,人也好,动物也好,都是生机自动,所得自天。这每一生命过程,在人,当然可以生发无数诗意;在动物,也可以体现生命本身的循环。黄斌的诗歌关注他个人的历史,血液,所在的土地,和包围他的日常生活。他以一个极其正常的平凡的人的姿态写诗。写出了一个个人。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叶芝诗选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热门推荐
  • 会做生意的人有1%和你不同

    会做生意的人有1%和你不同

    财富是每个人向往并且毕生追求的,但是在追求财富的浩荡洪流中,99%的人被洗刷下来,惨败而归,而只有那少少的1%的人逆水行舟,冲破险阻,到达了黄金彼岸。他们多了什么,他们与普通人相比有什么稀奇的地方呢?其实生意人也是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的,他们并不多出什么,唯一多出来的就是那少少的1%。那1%是什么呢?本书就来告诉你。有了这1%,你就会是一个“质检合格”的生意人,财富大道上任你驰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绝武帝尊

    绝武帝尊

    【玄幻爽文,强力推荐】天境十大封尊杀手之一,绝世杀神顾风意外身陨,转生在凡境一个边陲小城的少年身上,掀起了一场惊动万古的波澜!天才?妖孽?不过一群土鸡瓦狗,三更索你项上头,阎王也不敢留你到五更后!武之极境,逆乱时空,天地不朽,吾为帝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矿山启示录

    矿山启示录

    这是我的一个非常诡异的经历,至今我还不愿相信——矿山深处的三石祭坛,是何人修建?又为何修建?传说中的魔兵竟凭空出世,这是个怎样巨大的阴谋。他、她、它……它们究竟是何人?
  • 杀道神尊

    杀道神尊

    带着《道德经》穿越到一个崭新的仙侠世界中,修先天大道,霸仙途,称天尊!且看中华圣贤留下的至高宝典如何在仙侠世界中大放光彩,成就一段永恒神话!
  • 穿越之第一夫君

    穿越之第一夫君

    标新立异的时代,美女俊男的故事已不再新鲜,然而,我还是渴望美丽并且不忍破坏它,只好虚构了一些心痛而完美的人和事。我终究不能免俗.本故事开局平平,穿越、言情、武侠、推理,应该四类占全了吧。
  • 老子是癞蛤蟆

    老子是癞蛤蟆

    从懵懂冲动到成熟担当,看豪门公子赵甲第如何在爱与现实中成长,上演一场国士无双一骑绝尘!赵甲第,一个出自顶级豪门的年轻人,他告别了衣食无忧的生活远赴上海求学,他的出现让无数人的命运都被卷入了一场看不见的漩涡,绝色红颜、各界名流和在权利顶端覆手翻云的王者……在这个充满所有可能性的都市,关于情和欲的斗争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这些年轻人到底藏着哪些秘密?那些金钱背后到底藏着什么交易?赵甲第能否冲破重重难关,在这片江湖找到属于自己的出路。上演一场国士无双一骑绝尘?,烽火戏诸侯都市小说神作!全网点击量破亿!改编影视《我叫赵甲第》正在开拍!预计2020年上映!万千读者念念不忘的妖孽长卷!宿命邂逅的情场上,作为一只有理想、有野心、有文化、有故事的癞蛤蟆,赵甲第逐一攻破都市红颜的心房,单枪匹马打下一片大大的后宫。精彩惨烈的商场上,面对金融斗争、家族困境、父辈恩怨……赵甲第在尔虞我诈中全身而退,建立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 精卫鸟与女娃

    精卫鸟与女娃

    怪事不断出现,一个名叫女娃的远古时代的女孩,还有一个被称作“烟鬼”的邪恶力量。一个古董乐器“埙”,一场惊险的海难,梦到一条流光溢彩的胡同。当谜题慢慢解开,六年级男生小瓦和小当有一天做了一个完全相同的梦,危险也在迫近,一旦踏入,小瓦和小当如何去帮助女娃和保护这个城市。梦醒后他们竟真的找到了这样的胡同,一处疯狂长高的草丛,他们就注定与远古的神话世界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了
  • 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

    她,刚刚毕业进入公司上班的小职员一枚。细细数着天数,只等第二天发工资的时候,车祸穿越了。看着漫天的黄沙,破旧的衣裳,遍体鳞伤的身体,短小的四肢,欲哭无泪。装死装傻只为求得一席生存之地。他,杜府大少爷,天子骄子,见证杜府被族人亲戚瓜分衰败,弟弟妹妹更是寄宿他人篱下。舍弃一切,努力打拼,只为可以为弟弟妹妹撑起一片天。情景一:好不容易被人收留,正打算歇一口气的时候,怎么是他?这不是之前那个求收留失败,反倒被发现的某男吗,怎么他会在这里。好啊,不仅敢欺骗他,竟然还欺骗他弟弟妹妹,现在更是住进了自己府上。绝对不能这么放过她。情景二:“清莲,你这个月的工钱已经被扣完了。”管事翻开账簿,一项一项跟她分析。林清莲怒了,一个月下来竟然一文钱的收入也没有。不行,她得赶紧赎身出去赚大钱去。拿着钱袋,将里面的钱数了有数,还是不够。“咯咯咯咯。”院子传出一阵鸡叫。“怎么会有鸡的?”“今天刚从集市上买回来的,留着过年的。”“今天晚上就吃火爆鸡块。”“这个,大少爷——”“他说不能吃吗?”“没有。”“那不就得了,今天晚上就吃这个。”反正再节约,他也不会多给她一个铜板。干脆直接吃了,索性把那些被扣的钱给吃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