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9000000005

第5章 叶文玲(4)

同样失传的恐怕还有文学精神,妈以写作著书立世。爸自复旦中文系毕业后勤力教育,从语文教到现当代文学,两人对文学一道都是用情专一且良苦。平日里互相切磋,彼此都是良师益友,而在三个孩子身上这种传统未得以发扬光大,衣钵有无人继承的危险。大姐和我在学校的时候都比较喜欢舞文弄墨,偏偏被“勒令”读了工科;二姐在中学里数理化是强项,又阴差阳错地读了中文系,看上去多少沾了点边,结果又走了偏锋,舍文学之本而逐文字之末,读语言学去也!妈妈自己视文学为生命中唯一目的,却没有让一个自己的孩子走上这条路,看似矛盾,实则自有其道理。一来(照她自己说)写作太苦,是一桩需要用整个生命去倾注的事业,她不愿我们再去吃这份苦,“家里有一个人搞文学就够了”,她常常这么说。这么说让我觉得她把文学看成了上山下乡一类的事物。不过甘苦自知,真这么苦她为什么甘之如饴地写了这么多年至今笔耕不辍呢?二来(也是照她自己的说法)“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她觉得如果我们能够也愿意的话,用不着从科班毕业,凭着一份热爱应该也能够成就文学事业,这就有点“以己度人”的味道了。

我想还有一点是应该特别提及的,也是我特别感激父亲和母亲的,他们给了我独立思考的权利和方法。母亲本人是一个相当坚定的共产主义者,而在一些琐事方面则是传统得近乎保守。她为人有时显得比较固执,但唯独对于我们的思想从不横加干涉。从小家里便有很多书供我们阅读,我小学时读四大名著,乃至《三言二拍》,初中时读莎翁全集,高中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等。母亲从没有那种“因噎废食”的态度,认为其中有“儿童不宜”的地方而禁止过我;她有时会提出一些方法论的观点供我参考,即如何从思想性、艺术性等不同的侧面去看待同一部作品,从而得到一个全面的综合认识。更多的时候则是听任我自主地去阅读和欣赏,而后再与我共同探讨书中的观点。在每个人都必然经过的“叛逆”的青春期,我的方法便是好做翻案文章,现在想来不外是年少气盛的缘故——想用自己的眼光和声音去看待和解释世界,但那时往往被持重的语文老师引以为忤,讶然于我的论点之偏激过火,询之于父母。即使在这样的时候,母亲也从来不会把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强加于我。我想在这一点上母亲的做法深得伏尔泰的精髓:“我虽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拥护你说你话的自由。”

思想上的放任并不见诸行动上,这可能是妈妈的又一层聪明处。长至今日而德行无亏,应该说是可堪欣慰的了。而我等行为上每有小错也绝不姑息纵容,是妈妈做人力求完美的又一佐证。她总是希望我们各处都出类拔萃。

母亲自己是很出类拔萃的,这倒不是出于一家人的私心而刻意说的溢美之词。儿女三人分别继承了父母身上不同的特质:大姐踏实而勤勉;二姐机灵且认真;我呢,应该说是聪明却懒散。而我们都缺乏母亲身上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文学上如此,她获得了自己应得的成功;生活琐事上如此,有时便近乎于“一意孤行”。南迁杭州后,居处暂时稳定,她便开始鼓捣房子装修事宜。住进来十二年余,前后大装修三次,局部小修小改更多,靡费时间、金钱不可计数,还乐滋滋地说这也是一种创造的乐趣。可怕的是,在这一点上她很容易为他人的意见所左右,今天听这个说如此如此好便决定如此实行;明天听那个说这样更佳就打算这样照做,单单不听我和老爸的意见——当然了我们也不经常有意见,唯一的意见就是“别费那事”、“少折腾几下”,这个不入耳,老妈不会接受。一部作品完成付梓之际,经常是她摩拳擦掌准备在家里大干一场之始。小到改做沙发、安装热水器,大到敲掉一面墙壁打通阳台,她很少有让自己闲下来的时候。一次进我的房间里巡视,照例不满于我的貌似零乱而实则井然的局面,嘴里嘟囔了几句后蹦出来一句:“给你的房间添个大衣柜吧!”我随口应了一声,以为她也只是无心快语——第二天下班后便看见三位民工拉着一个两米来高的大衣柜上我家报到!为了把这足有三百斤不知是什么玩意儿做的柜子搬进三楼我们家,三个工人加上我和我爸用了整一个小时,各自手上脱去一层皮。等老妈回家我便埋怨她:“你买了个什么柜子?铁打的?”她充耳不闻地直冲入我的房间,爱不释手地欣赏那个大家伙;“怎么样?好看吧?”转过头眼里全是陶醉,我和老爸相视默然。吾妈做事风格由此可见一斑。正因为这样,家中大小事均由她定夺,我和老爸两人乐得做甩手掌柜。因为她很有主意我们就没有主意,因为我们不拿主意她就更有主意。这一习惯由我爸“始作俑”,历经大姐、二姐至我而发扬光大。曾经一度也想创造出某种民主的氛围,终因积习已深,回天乏术,而只能任由潮流浩浩荡荡。究其根本,全在我爸的姑息与纵容上。

照我想来,比妈大了整整八岁的爸是因为年龄的关系而对我妈呵护备至的,这样一来“娇妻”也就成了“娇气”,虽则照字面上的理解妈离那两个字差得很远,但是对照两人间的关系可知一点都不为过。日常生活中爸妈也会为了小事争执,天性耿直的爸爸有时免不得为自己辩上一番,而妈妈则是必然的“常有理”,无论原因如何,无论过程怎样,结果必然是爸爸乖乖地按照妈的指示去做。正如我二姐夫一语道破的天机:“妈有令,爸则行。”信哉斯言!

一不留神已经啰里啰唆地说了这么多,差不多也该收尾结束了。信笔由缰地写下的全是脑子里不断迸出的想法。对于母亲给我们的养育之恩,我没有讲很多。我只是想,如果真的有来生的话,我希望我能够做父母,而父母是我的孩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他们曾给予我的关爱报答。

4.文玲掠影

何镇邦

认识叶文玲,应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读她获奖的短篇小说《心香》时。这篇小说写了一个从内心到容貌都美极了的哑女的悲剧故事,写得凄美,文字也好,读了让人为之心颤。记得老评论家、鲁迅文学院院长,我的上司与挚友唐因对此小说极为赞赏,并著文评论过。

当然,读《心香》只是同叶文玲的神交,真正见面并且有了较深入的交谈乃是迟至1986年春夏之交在复旦大学校园的一次聚会。叶文玲的哥哥叶鹏以及她的丈夫王克起都是我在复旦中文系的学长。1957年的那场“反右”运动,叶鹏被错划为“右派”,掉进命运的深渊;他的同班同学王克起也因为为他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受牵连,最后一起被“发配”河南教小学和中学。1986年5月底,潘旭澜先生借八十一周年校庆之机(从上海解放起,复旦大学就把上海解放的日子5月27日定为校庆日,百年校庆之前又恢复到每年的9月下旬),召开了“新时期文学十年研讨会”,把一批校友邀请回母校,其中就有叶鹏、王克起,我也在被邀请之列,叶文玲则是作为家属和著名作家被特别邀请与会的。就是在那次回复旦的聚会中,我同叶文玲见面了,不仅在复旦盘桓数日,而且会后一同应邀到苏州大学讲课,因此有机会作了较深入的交谈。

从交谈中我才了解到,1957年夏天,她受哥哥叶鹏的牵连,被取消一所重点高中的入学资格,辍学务农。后来,经叶鹏介绍,叶文玲同叶鹏的好同学王克起结婚。结婚之前,她是没见过王克起的,于是她那年到王克起的家乡青岛同王克起结婚时,是凭着手中拿着的一张相片在青岛港码头找到王克起的。后来,她就跟着王克起到了他任教的河南,相夫教子,一边当工人,一边当家庭主妇,一边还坚持业余创作。直到“文革”之后,她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被调到河南省文联当专业作家之后,还是一方面是五口之家的家庭主妇,一方面又是一位硕果累累的多产作家。后来,她成名了,仍然辛勤地耕耘,一本书一本书地写出来。可以这么说,三十余年来,四十五本书,一千多万字,就是靠着她这种韧劲,这种拼命的精神,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写出来的!

自从在复旦校园见面相识以来,文玲一直把我视为“兄长”,我发现她重情义,又豪爽,凡是求到她的事,她都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并完成得很痛快、很出色。20世纪90年代末,我应辽宁人民出版社之约,编了一套《中国当代女作家情感世界散文丛书》,打电话约文玲加盟,她痛快地答应了,并且在约定的时间内把编得整齐、利落的书稿寄来,不用我再费什么心,这就是2000年1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当代女作家情感丛书》之一的《素心如简》。后来,我应友人之约,主编一家公司的企业报《长城润滑油》,上面有一版文学副刊《清水河》,文坛不少名家为之撰稿,同文玲打了个招呼,她也源源不断地把她的精美的散文稿寄来。这些支持,都使我十分感动。

叶文玲是位办事风风火火、泼泼辣辣的人,也是一位虚怀若谷、十分谦逊的人。她在创作中自然有她的坚守与追求,而且这种坚守与追求可以说相当执着。她同所有作家一样,也十分看重自己的作品。但是,她善于接受人们对她的作品的批评,也善于吸收别人的长处。就前不久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她的长篇小说新作《三生爱》研讨会而言,与会者既充分肯定它视野开阔,观念更新、坚持对美的追寻与发现、语言诗性化等等长处,也一一指出它的不足,诸如对世界各地风光的描写仅止于一些客观的描述,缺乏心灵化和风俗化,因而同人物的形象创造、故事主干有些游离等等。对于与会评论家的批评,她不仅认真虚心地听,而且进行严肃的思考。一个已有近半个世纪“创龄”、著作等身、名噪文坛的作家,能够听得进别人的批评意见,并加以吸收,这是不容易做到的。就此一点来看,叶文玲的创作的确是走向成熟了。

同类推荐
  • 我心永恒

    我心永恒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三地书

    三地书

    由于过去有较长时期生活在农村,生活的贫困和想象的自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致使我喜欢写瓷实而又有质感的诗,不喜欢故弄玄虚的东西。这里的瓷实,即有生活,有感悟,有真情实感;质感,即有形象,有诗感,有艺术境界。
  • 军旅日记

    军旅日记

    这本《军旅日记》的原则一是说实话,照原样。本子上怎样记的,怎样抄下来。因此不同时期都有当时的话,甚至是错话和幼稚的话,现在不好理解的话。二是日记不是全部。一年只摘录了几十篇。三是日记特点是事情多、学习多、会议多、接待多、吃饭多。这后面“三多”,特别是最后一“多”正好是要反对的。
  •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思恋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热门推荐
  •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父母平和 孩子快乐

    这本革命性指南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感。通过合理的限制、换位思考和清晰的交流,书中提供实用高效实用的应答措辞和教子方案,这既是本书的三大特色和基本理念,也是让父母循序渐进的三大阶梯,即父母首先需要解决自身的问题 ,其次建立起理想的亲子关系,培养具有自律品质的孩子。,针对学步期到中学阶段的儿童,本书分为“自我调整”、“培养亲情”、“引导而非控制”三大部分,然后才可能采用高效的育儿技巧
  • BOSS追缉:至爱萌妻很迷糊

    BOSS追缉:至爱萌妻很迷糊

    她傻傻笨笨迷迷糊糊,身边还跟着一枚小竹马。他一无所缺,却唯独睡不着觉,直到遇见她。“顾苏苏,你如果再敢逃,我就把你做成标本放在我的床头!”“温煦,我不是你的催眠枕!”大BOSS倏尔一笑,“你的确还有别的功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狄小杰侦探社(合集)

    狄小杰侦探社(合集)

    一桩桩邪恶的交易,一幕幕战栗的黑暗,一次次恐怖的经历,一层层骇人的阴谋……在这个城市的角落里发生,在他们身边、在他们的手上化为乌有。他是狄仁杰的第36代孙,她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忠实拥趸。他是长相平平、身材一般,穷困潦倒的毛头小伙,她是才色双全、身材火辣,家庭富足的千金小姐。他沉着冷静、思维缜密,善于透过离奇恐怖的事件表象,寻找蛛丝马迹,她直觉敏锐、大胆直率,擅长抛弃繁冗复杂的感情因素,揪出幕后黑手。他们无数次患难与共,却从未享受美好,他们无数次出生入死,却从未停下脚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下一站天晴

    下一站天晴

    一场车祸,一封信让一直活在阳光底下的唐心堕入充斥着仇恨的深渊。“你要知道,东升集团本来该是你们家的,应该把它抢回来,也让那个人尝试失去一切的痛苦!”就这样,她踏上了不归路……*他,东升集团的总裁,女人心中的最佳情人与最佳结婚对象,希腊里面的完美的神一样有着让所有女人垂涎的外貌与魅力的他,却对她说:“做我的女人吧。”在知道了她的目的不单纯后便想把她缚在身边好好地惩罚这个女人。“想要我放过他?那就看你的表现了。”声音在她耳边缭绕,挑逗着她每一根神经。说完坐在床边对她勾了勾手指。她被蛊惑般缓缓走了过去,她没有别的办法了,她欠了另一个人太多,现在轮到她为他做一些事了。那晚,她哭了也笑了……*他,一个流连花丛的完美混血儿,放荡不羁,俊逸潇洒。却在看到她的第一眼就认定了她,甚至可以在危险来临时把她纳入自己的羽翼当中,不让她受一点儿伤害。“只要你在,我的爱才会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你如果走了,那我的爱也随之幻灭。”深情的话语在她的耳边徘徊。处处护着她,爱着她的他最终却没走入她的灵魂深处……*就在一切阴谋付出水面后,她才知谁是最爱自己的人,谁是自己最爱的人。“白念辰,今天的一切全是你咎由自取,你不配得到我的爱,从此我的世界再也没有你。”声音里头没有一丝温度,像坠入地狱般让人心寒。“书秦,我不想做狡猾的女人,在爱上他之后还能若无其事地投入你的怀抱,请忘了我吧。”除了无奈,更多的是愧疚……*她走了,走得无声无息。可命运偏偏跟她开个玩笑,让她再次回到这个给了她太多的回忆的地方,她带着一颗已经不再热切跳动的心和她最爱的宝贝回来了。她华丽地转身,不再是那个曾经沦陷在阴谋里的女孩,她拥有着可以俯视一切的尊贵身份。这一次,就让她笑看一切……
  • 末世之种田好难

    末世之种田好难

    这是一个科技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不知道男主是拯救世界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女主,还是拯救女主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世界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女主拯救了世界而她一直不知道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