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各种传播手段深入宣传生态文化理念,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依靠全社会所有宣传机构和社会团体、党委、工会、共青团、妇联、教育广泛参与,大造舆论,把生态文化渗入到社区文化、机关文化和休闲文化中,使其成为生态文化教育的主阵地。创新生态文化传播手段,改进传播形式,注重传播效果,增强生态文化传播的影响力和辐射力。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农家书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文化民生工程,开辟具有嘉陵江区域特色的生态文化综合传播网站,及时报道和表扬保护环境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有针对性地对市民进行生态警示教育。
嘉陵江生态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嘉陵江儿女,嘉陵江生态文化建设必须契合嘉陵江儿女的文化需求,必须植根于嘉陵江儿女精神文化生活的土壤,接地气、合民意、善引导,才能把优秀的嘉陵江生态文化与嘉陵江儿女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追求有机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组织文艺单位创作一批以宣传生态文化、展示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戏剧、小品、歌曲等文艺作品,把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有机统一起来,做到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深入基层开展演出;举办《绿色嘉陵江》生态文明美术、摄影作品展览;以爱护环境、节省能源为荣为美,倡导节水、节能、节材和选用绿色食品、环保产品等绿色消费行为,组织义务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者行动的活动,使市民从丰富的生态文化活动中提高生态道德素质,使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人人自觉的行为,在全社会形成热爱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风尚。
3.嘉陵江生态文化物质层次建设
摈弃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学习自然界的智慧,创造新的技术形式和能源形式,采用生态技术和生态工艺,进行无废料生产,既实现文化价值,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产品,又保护自然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双赢。
一是夯实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如果绿色是嘉陵江的底色,水则是嘉陵江的灵魂。当务之急是让300公里江岸线绿起来,让300公里“长湖”清起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拓展生态文化阵地,以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医院、绿色商场、绿色宾馆为载体,将生态城市、城镇建设与生态教育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建设一批具有生态教育、生态科普、生态旅游、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教育基地。
二是建立健全生态文化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生态文化创作、理论研究的组织和机构,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交流活动,逐步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形成机制,为大力繁荣嘉陵江生态文化提供强大的机构和人才支撑。
三是培育发达的生态文化产业体系。通过对南充特色文化的梳理,安排策划编制若干个文化产业项目,积极争取文化部和省文化厅支持,重点策划包装演艺剧场、特色文化街、农耕文化博物馆等项目,扶持全市各级国有文艺院团和电影院线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优;瞄准国内大型文化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投资生态文化产业,通过发挥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的硬实力;纵深拓展乡村文化旅游区内涵;以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为突破口,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办好各类节庆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大力宣传和推广嘉陵江的生态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全市生态文化的大繁荣,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二)始终把弘扬多样性、富有鲜明地方特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嘉陵江文化精神作为实施生态嘉陵江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着力打造嘉陵江生态文化品牌
嘉陵江古朴的自然生态、秀美的山川风光、绚丽的地方风情构成了世界上独具魅力的原生态文化。这些多姿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深厚博大的原生态文化底蕴,不仅为嘉陵江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源头活水,也日益成为一种得天独厚的发展品牌。我们要依托这些宝贵财富,紧紧抓住四川省开发“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的重大战略机遇,以千里嘉陵江流域文化为载体,全方位挖掘、全面整合三国、丝绸、将帅、古城等几个大的文化资源,实施优秀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物保护工程,打响生态嘉陵江的宣传主题,打造嘉陵第一桑梓、万卷楼、朱德故居、阆中古城等一批大气魄、独一无二的嘉陵江生态文化品牌。例如,结合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以丝绸文化带动旅游业发展”的思路,以丝绸文化开发为突破口,深入发掘“中国绸都”的品牌价值,依托文峰镇3300多亩、沿江绵延4公里的桑园,建造中国丝绸博物馆、每年举办一次中国丝绸文化艺术节及丝绸产品博览会,再现远古农事活动……全面展示我市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等丝绸文化历史。
(三)始终把培育和发展嘉陵江生态文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头戏,不断为南充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生态环境问题最终要依靠转变发展方式来解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是建设生态文化的根本途径。始终把培育和发展嘉陵江生态文化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发展的重头戏,是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从南充实际出发,破解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南充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把生态文化作为发展旅游、培育产业、壮大经济的灵魂,将生态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主动用生态文化的手段培育特色产业,用生态文化理念指导各项事业发展,提升南充的文化形象和精神形象,全方位增强发展的竞争力和软实力。
1.合理规划,可持续开发
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生态环保之间的关系,前提和重点是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开发规划、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四川生态省建设纲要》《四川生态功能区划》以及南充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结合各地自然和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等因素,将全市分为重点开发区、适度开发区、控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四种类型。在重点开发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项目审批,禁止规模小、能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发展;在适度开发区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改善发展基础条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生态农林业,控制人口和经济的进一步集聚,实施低密度开发;在控制开发区严格控制开发范围和强度,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紧张矛盾;在禁止开发区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不符合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风景名胜区、文物古迹区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
2.产业协调,生态互补
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优化产业布局,努力构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态产业体系。一是要优化产业布局,加快生态产业体系建设,有效协调产业间的生态矛盾,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二是要加大技改力度,改进生产工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企业优化生产工艺流程,研发和使用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无害环境技术,推广控制工业污染的适用技术与装备,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减少单位产出的能源利用量和废物排放量,提高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在产业链前端压缩资源消耗型企业数量,促进资源向优势大企业集中,提高资源初次开发利用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运用法律和经济手段,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和产品,整顿、关闭破坏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推进产业升级。三是加强生态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环境建设。结合城市化进程,促进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统一规划排污等环保设施,发展特色园区,实行排污集中控制和处理。深入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和绿色城镇化发展,突出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城镇的环境治理,对城区内或靠近城区的污染大的企业进行整体搬迁,减少污染程度和避免重大环境事故。
李韵,中共南充市委党校科研管理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