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700000047

第47章 巴巴寺砖雕艺术:一种移植文化的社会关联与合作行动

李浥

摘要:伊斯兰装饰风格的巴巴寺砖雕,具有浓厚的汉地文化色彩。本文以巴巴寺的砖雕文化为研究背景,探讨伊斯兰装饰文化在不同地域发展中,正视强大的异域文化,融合当地文化元素,吸纳、转换、变化中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文化特质。提出宗教因素决定了伊斯兰文化理性再创作的包容性。

关键词:巴巴寺;砖雕艺术;移植文化;宗教

不是所有的江河都只有一个源头,例如嘉陵江。嘉陵江东源出于陕西凤县西北代王山南侧东峪沟,西源出于甘肃天水市秦州区齐寿山,两源至陕西略阳两河口汇为一流。沉默的嘉陵江超越了一直以来人们为东源、西源孰为正源的不休争执,以包容的胸怀接纳着东西二源的水脉,赋予人类文化本质本源的生命意义。

嘉陵江一路走来催红生绿,滋润了绿洲与盆地,养育了名城与民风。

被嘉陵江几乎围绕了一圈的四川古城阆中,回族人口接近万人。富有伊斯兰色彩的巴巴寺位于阆中市东郊蟠龙山南麓。“巴巴”是阿拉伯语“祖先”或“师祖”的意思。据寺内墓碑记载:阿拉伯麦加城人阿卜董拉希,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随川北镇台左都督马子云来阆中传教,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月亡于阆中。巴巴寺是阿卜董拉希及其后继者的墓庐及其他附属建筑:山门、照壁、牌坊、大殿、花厅、井亭和园林等,共同构成的一组伊斯兰建筑群。

阆中巴巴寺是穆斯林信徒举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它成为甘肃、陕西、宁夏、四川等地穆斯林圣地的历史,至今已有300多年。走进巴巴寺,就仿佛走进了漫长伊斯兰民族历史与文化的长河之中,并从中寻找到一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寄托。

这种精神寄托随处可见。弱水三千,取一瓢饮,本文仅以巴巴寺建筑中雄浑方正的砖雕为主体的装饰性雕刻艺术为例,对移植文化的社会关联与合作行动,作一些论说。

巴巴寺砖雕与整体建筑在浑然一体中又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影壁、花墙的砖雕,既有传统汉地的“山水图”、“吉祥图”,又有花卉鸟兽和干、鲜果品等具浓厚特色的剔雕图案。如建于乾隆年间的砖雕水磨照壁,长10米,上为歇山式屋顶,檐下为砖仿木斗拱,壁身正中镂空雕刻大幅山水,背面为镂空雕古松劲竹,配以花卉。砖雕的镶嵌位置依建筑布局而设置。砖木结构建筑物的侧墙中央或山墙正面墙头的檐下和庭院影壁正中,以及房脊的吻、兽和雕花护脊,皆为专门用来装饰砖砌墙壁的手工艺术品;其余如房墙上端的“墀头”都饰有花、鸟、兽或文字雕砌图案,其衔接处不见砌缝,图案浑然一体。无论垒砌艺术,还是雕刻艺术,堪称清代建筑中的上乘工艺。

研究巴巴寺砖雕艺术的源流可以看到,伊斯兰艺术在实际发展中不拘泥于地域的束缚,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借用、移植的艺术手法进行新的创造,使装饰图案发展成新的样式,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国伊斯兰文化的景观。

巴巴寺砖雕文化沉积之厚重,为蜀中罕见。穷其源由,盖在于其砖雕皆由甘肃临夏整体打包而来。而巴巴寺的这种砖雕,属于一种移植文化的子代文化产品。

一、母本文化的社会关联

巴巴寺砖雕的母本文化应是中国传统文化。它的社会关联集中表现在文化产品的主题方面。

临夏回族自治州首府临夏市,位于甘肃省中部西南流淌的夏河之畔,是自古以来从中原通往青海、西藏、四川的必经之路,属于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我国的砖雕艺术源远流长,早在《左传》中就有关于在建筑中使用刻镂艺术的记载。临夏境内出土的金代大定十五年进义校尉王吉砖室墓中的砖雕饰物,皆以土窑青砖为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临夏砖雕实源于秦汉,是当时民间木雕技艺的延伸。临夏砖雕艺术从汉代祠堂、墓室、宫殿等建筑物上的画像砖及画像石雕刻受益良多,至宋代,临夏砖雕艺术已相当成熟。到元明时代,精美的砖雕已广泛使用于各种建筑之中。明、清两代成为临夏砖雕的兴盛时期。

临夏砖雕将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多种技法并用,从中可看出汉唐以来我国建筑装饰雕刻艺术的传承脉络,即将传统国画、书法、印章、诗文的艺术表达形式与砖雕手法融会贯通,反映出黄河秦陇文化中其他艺术门类、艺术样式对建筑装饰雕刻风格的影响。

临夏砖雕表现的题材内容广泛,对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都有涉及。砖雕图案主要有吉祥纹样和吉祥富贵等民间信仰主题。常见的吉祥纹样有:代表尊贵的龙纹、凤纹,代表威严的狮虎,代表净土的莲花纹,代表富贵的牡丹纹,代表祥和的祥云纹等。经常制作的吉祥主题有松鹤延年图,五福捧寿图,石榴双喜图,碧波荷花图,富贵寿桃图等。临夏砖雕的照壁与嵌墙的题材则多为代表长寿之意的松、鹤、鹿图案和代表高洁之意的梅、兰、竹、菊等这类传统文人乐于表现的题材。

其宋金砖雕中以花卉动物图为最多,主要有牡丹、荷花、飞龙、麒麟、祥鹿、奔马等,是中国民间传统祥瑞心理的表现。如王吉墓中摇曳多姿,庄重典雅的牡丹。而宋金古墓砖雕中最具艺术价值的则是表现叙事性的人物情景图。

临夏砖雕体现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品格。

二、移植文化的合作行动

从巴巴寺的砖雕艺术中我们可以看到移植文化过程中的各种合作行动。

(一)文化的选育

所谓文化的选育,在巴巴寺砖雕艺术中,表现在这一艺术在认清楚自己的原有特点并谨慎地加以保护中,期求在中国长远发展的措施。

回族自形成以后,有围绕清真寺聚群而居的特点。清真寺除了是宗教活动中心外,也是一个人们能把个体与宇宙,个体与神圣的存在以及个体与他人的存在相联系的所在。

民间信仰在民俗中多有体现。其中,吉祥图案是承载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文化符号,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成为伊斯兰装饰图案借用中国本土艺术形式的首选符号。

(二)文化的契合

伊斯兰风格装饰图案要继续和延续的有阿拉伯文化。阿拉伯装饰图案所描绘的题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几何纹、植物纹、阿拉伯文字的书法纹。

在符号文化背景的选择上,在符号的表征意义与表达方式上,阿拉伯装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契合点,最终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中国伊斯兰装饰图案。

如圆形象征天,方形象征地,方形的四角是四季,两个或更多的方形交叉重叠象征复杂的环境等。把中国传统文化主题——生存与发展和对美好未来的期盼表现得淋漓尽致。简洁富有动感,具有曲线韵律美的外形,把伊斯兰建筑装饰图案艺术所追求的和谐的审美理念都体现在其中。

伊斯兰装饰图案在中国的发展,保留了传统的阿拉伯装饰图案。首先体现在传承阿拉伯传统的几何图案,或者单项使用几何纹样作为装饰物的轮廓,再增添中国元素的图案在其中。如伊斯兰装饰图案中随处可见的祥云纹、博古纹等,大量采用多角式、格子式、锯齿式和回环式等构图。变化无穷的几何图案,循环往复,变幻无穷中体现着伊斯兰的宗教观念,可以使信徒从中感悟到循环往复的世界,即有形却又无限循环在这个世界中——由此感受造物者的伟大存在,引导教徒思索生命的更高含义。

伊斯兰装饰图案在中国的发展,遵守了伊斯兰教义下的原始文化传统,也体现在遵守教义的规定,延续以花草和植物为图案的主题,并加入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形成丰富多彩的新装饰图案形式。植物纹样多以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植物花朵、草叶、藤蔓为基本元素,如卷草纹、石榴花、葵花、牡丹、莲花、葡萄等,经过伊斯兰艺术家对植物形象进行变形夸张和抽象化处理后,使植物的花朵、叶子、藤蔓相互之间穿插、重叠,再把单个的植物纹样进行排列,形成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的构图平展铺开的中心纹样。这种反复循环的形式使植物装饰纹在规律中变化统一而视觉冲击无穷。最终发展成为中国伊斯兰装饰图案艺术。

(三)文化的升华

装饰图案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由“造物”到“物化”,意识文化的一种直白体现,便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图片含义。作为非遗的砖雕艺术,不仅是代表一种具有重大社会价值的文化样式,而是一个民族国家深入脊髓的文化沉淀,也是它独特文化身份、文化个性的确凿。

临夏砖雕受到宋代以来中原文化及汉族雕刻的深刻影响,明清以后,擅长雕刻的回族艺人就在汉族传统砖雕艺术的基础上,立足于伊斯兰文化,将阿拉伯文字图案与中国山水画——即将汉族传统砖雕艺术与伊斯兰文化巧妙结合,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砖雕艺术风格,展现出回族砖雕艺人对砖雕艺术的独特理解。

明清时期在题材上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临夏东公馆内造型独特的双瓶门楣。双瓶仿景泰蓝外形,连续缠绕的牡丹枝叶相交组成伊斯兰风格圆拱门,与中原装饰习惯显然不同。砖雕多以花卉作为表现内容也与其文化背景有密切联系,具有典型的伊斯兰情节——葡萄、玫瑰等植物原产中亚,是经丝绸之路进入西域,再普及汉地的。临夏砖雕题材和纹样在长期传承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在汉文化背景下以回族伊斯兰文化特征为主体又融合其他民族传统的独特风格,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具有鲜明的伊斯兰风格。回族砖雕主要用于清真寺、拱北及住宅建筑等的装饰。

明代回族形成,砖雕装饰的伊斯兰建筑也“入乡随俗”,多呈中国传统庭院风格。

从此,伊斯兰建筑升华为回族社会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回族文化形成、发展和传承的重要物质条件。

三、文化的移植与再生

宗教是一种信仰,信仰寓于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习惯中,通过固定和不固定的场所和活动,有效推动人们社区自我组织的形成和自我管理的完善,成为凝聚国家乡土社会族群向心力的精神家园,也成为维系族群秩序的纽带和开展社区活动的中心。

公元1689年,巴巴寺开始修建。巴巴寺是穆斯林宗教活动的净地,也是回族信众日常生活中所依赖和精神上共有的场所。

作为一种外来文化的传播,以清真寺作为文化传播中的“文献记录”部分,是宗教思想、语言、制度、习俗和经验等的录写,但作为文献以外的具体行为流程,则存在于以伊斯兰建筑为中心的文化辐射场中。在这个“场”中进行的民族文化传递,是非文本的自我倾诉和演示,传达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有一种氛围,一种情感,使身处其中的人完全融入“场”。在人与人的直接对话中,文化符号作为传达信息的一部分,与表情、动作、色彩、装饰风格等同时建立起“场”型的“人——人”对话空间。

“场”使审美空间中包含了热烈的气氛,强烈的情感体验,以及此地域的群体共同的文化意识。有效扩大了宗教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宗教的民间化。宗教的民间化也是现代和未来宗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从世界宗教发展新趋势看,民间信仰或民间宗教与主流宗教之间的界限正在消失,主流宗教也正在不断民间化、民族化、地区化、生活化,成为民众的一种精神生活方式。

巴巴寺建筑,以成熟的临夏回族伊斯兰风格为载体,将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辐射至阆中,又很快以阆中为辐射中心,将影响扩至更广大的未知区域。

任何艺术流派、艺术品的产生与流变都是当时当地“时代精神”“风俗习惯”与“自然淘汰”进行选择的结果。这里的“时代精神”与“习惯风俗”既是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氛围的总体体现,又是众多因素融合共生的产物。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影响着大众的审美心理,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环境又给人们带来了新的视野和新的审美习惯。但是深层社会意识,尤其是社会心理,决定着审美趣味,并且审美趣味的深层社会意识充分蕴藏着由于历史、环境以及遗传而贮存起来的心理辨识能力和传承动力。就回族文化的传承来看,深层社会意识,尤其是社会心理,更多来自于伊斯兰风格建筑覆盖下的回族文化传承场。

从作为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一种的砖雕艺术中可以看出,回族砖雕艺术形成的过程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坚持民族文化立场的过程,继续传播伊斯兰文化。这种带有文化虔诚的坚持态度,本身就是值得尊敬的一种文化象征。在喧嚣变化的纷繁世界,唯有坚持不放弃,才能获得一种恒久不变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才能提供给现实的人们以安全感和全身心持久的热情关注,才能不断融入新的地域、新的疆土,以一种文化自信的姿态,面对强大的当地文化,吸取当地的文化养分充实自己并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就像嘉陵江不是只有一个源头一样,阆中巴巴寺建筑的形成融汇了多种文化元素。在这种多源头形成新文化样式的过程中,对本民族文化的坚守和坚持,体现出的强大生命力。

李浥,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

同类推荐
  • 三字经新读

    三字经新读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经新读(第2版)》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对原著进行解释的基础上,还赋予了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结合传统文化知识和一些生动的典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儒家思想的内涵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三字经新读(第2版)》内容丰富,文字通俗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本书收录了雷海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的兵”的珍贵学术论文。堂堂中华何以一再遭人欺凌。今天读来,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历代盛衰,仍发人深省。,全书分为两编。本书最为独特之处是,通过对于中国兵制的梳理,研究兵的精神,兵的文化。作者以侧锋破题,从“兵文化”入手,试图解答中国文化何以造成千年积弱,根源何在
  •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

    本书对“月球真相”及“外星生命踪迹”提出的大胆科学猜想,将向您揭开隐藏在神话、甲骨文、远古遗址中的外星人踪迹,并道出美国宇航局“突然终止”登月计划背后的真实原因。
  • 趣谈逻辑

    趣谈逻辑

    本书希望通过趣谈逻辑,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智慧天地,初步了解逻辑知识,培养逻辑思维。逻辑理论比较抽象,但编者在编纂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读者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热门推荐
  • 特殊事务所

    特殊事务所

    他们是一群特殊人,不属于血族,也不属于人族。他们是从冥界脱生的一群奇怪的人,拥有常人没有的能力。一般的人叫他们异能者,但是,他们却喜欢叫自己不死族。
  • 重生空间:天才炼丹师

    重生空间:天才炼丹师

    爱宠霸道损友腹黑,契约血誓缠绵热烈。美妖双面酷魔狂拽,出生入死柔情仗义。还好宗主家面瘫大师兄超护短。那个谁,说我大苍朔宗没灵石,随身秘府灵药多多我灵药神丹砸死你!关门,师叔无节操,师弟们二缺,剑术凶残的师兄弟们上!,师傅不着调,绝色少女重生修真。师祖爱卖萌,穷的弟子连本命剑都要卖?
  • 唯妻是从老公太腹黑

    唯妻是从老公太腹黑

    “乖,过来……,我就帮你复仇。”暗夜里,男人的面孔俊逸如仙,狭长凤眸微挑着,唇畔含笑,一切都是那么完美俊朗。落魄的简菀如趴在霍顾之脚边,稍一抬头就要和男人的气息纠缠在一起,她心在一点点寒凉,浑身颤抖,眼底溢满了仇恨光芒,可却无法抗拒这个机会。这一年,她23岁,是简家长女,看似繁荣,实则是豪门联姻下的产物。连一张脸都有人和她一模一样,最后孟少文也狗血的错把简菀灵当成是她了。他——霍顾之,出生尊贵,却从小吃尽苦头,是猛虎骨干,但在几年前因伤退伍,谁也不知道南江著名电商企业竟由他一手创办。他大她整整十岁,从第一眼见到她时就情根深种。后来他为她改名,教她成长,给她温暖!霍顾之是孟少文的小叔,亦是她名义上的长辈,以前,她从未将他的放在眼中。但就在前不久,全世界都背叛她的时候,只有他将她救了上来,并嚣张霸言:“这个世上只有我能区分你和简菀灵的长相,你不跟我,难道想跟一个连你是谁都分不清的陌生人?”五年后,两人携手归来,一同惩恶人,踹渣男,秀恩爱。她将他教她的那些狠辣手段,一一施展在仇人身上,让那所谓的亲妹妹苦不堪言。浴火重生后的虞无双对天发誓,这次她绝不会心软,她要夺回本属于她的一切,要让渣男看清真相,让贱人统统下地狱。男主看似阴狠实则……,女主腹黑不弱,甜蜜蜜的宠文。全新的故事,全新的尝试,姑娘们看着喜欢收藏个哈o(∩_∩)o某素一定加油写。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毒爱重生:追捕在逃帅老公

    毒爱重生:追捕在逃帅老公

    他英挺俊美,但却杀人越货凶狠毒辣,他就是无人能敌的帮派首领;她貌丑孤僻,但却倔强坚韧,她就是被家人遗弃的丧门星罗刹女。她误闯他的领地被他捕获并因此囚禁,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冷血铁心对女人更是感到厌恶从未有过感情的恶魔,却在望着这个丑的令人生畏的孤女时眼中泛起了点点的柔软和羞涩。从此罗刹女成为了他床上的唯一女人,他就像吸食自己所贩卖的冰毒一样对她爱的无法自拔。直到有一天,当他被国际刑警逼的走投无路时,他才明白原来这场爱是她专为他而布下的法网......当爱情随着身体一同被宣判死刑的时候,他和她却没有想到死亡过后还会有着下一世的未了情缘......
  • 奉旨成婚

    奉旨成婚

    一纸不孕症报告,一个乌龙,丈夫的背叛,同父异母妹妹的耀武扬威,一场人为的车祸,让沈翘命丧黄泉。重生,沈翘成了翼阳王朝相府千金!是相爷及夫人的掌上明珠!一道圣旨,将她赐婚于当朝寒王爷为妾,同时为妾的还有首富之女。圣旨说,她们俩人之中谁先生下寒王爷的子嗣,便立谁为妃!据说寒王爷是当今皇帝唯一一母同胞的亲弟,深受皇帝器重!骁勇善战,无往不胜!据说寒王爷是天煞孤星,命中克妻,所娶之女均不过一年,至今已有三名女子香消玉损。据说寒王爷不只对女子有兴趣,对漂亮的男子更是兴趣不减!据说寒王爷俊美无比,只要是个女子肯定会爱上他!据说…关于对寒王爷的传说谣言是数不胜数,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罢罢罢!克妻?她本就是从地狱里爬上来的,她有何惧?爱情,于她而言是罂粟,她又岂会傻的去碰那看似美丽实则剧毒无比的东西!然而一切的一切却出忽了她的意外!让她出忽意外的不只他,还有她,她……“锅碗瓢盆,良辰美景,一字排开,跟我做来!”某小鬼身着红肚兜,扭着那光光的屁股,对着立于他面前的四男四女拍着那肥嘟嘟的双手丫呵着!却只见那四个男仆脸呈大便色,为何同样身为少爷的贴身仆人,四个女的就是良辰美景,他们就是锅碗瓢盆?太不公平了!某小鬼直接忽略那四人的大便色脸,继续着他的口令: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我娘告诉我,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十倍奉还!”某小鬼拍拍那被摔疼的小屁股,慢慢走至那罪魁祸首面前,扬手就是甩给他十个巴掌,然后呼了下那有些发痛的小手,大模大样的从那人面前走过,爬上自己的小毛驴”我家有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若无其事的晃开。新文《壹品皇妃》:……………………………………………………………………………………………………亲们千万别吝啬手中的鼠标,尽管用票票和收藏砸死花吧!花建的群:89326262,喜欢的亲们可以加群一起探讨下!敲门砖可以是花的任何一部作品或作品中的人物!
  •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诸神渴了

    诺贝尔文学奖文集:诸神渴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一套丛书,为我们竖起了一座20世纪的文学丰碑。
  • 幻月妖狼传

    幻月妖狼传

    【蓬莱岛】作品:妖界重地,幻月山庄,天狼噬月……秉天地灵气而生之妖王,欲称霸天下,终却被封,传说中能相助于他的丑女,也命丧炼妖池……十八年后,妖王与那丑女之子,凭其半妖之身,勇闯六界,叱咤风云……仙界、神界、魔界、妖界、鬼界、人间界……究竟谁主沉浮?人与妖狼的结合,天意难测……
  •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楚辞品鉴(大众阅读系列)

    以明代夫容馆刊《楚辞章句》为底本,对该书收录的楚辞作品作简明扼要的校勘、注释、分段及全文品鉴,意在为广大楚辞爱好者提供一种版本可靠、文意疏通的楚辞读本。书前有长篇导论,介绍楚辞之价值,楚辞名称的由来,先秦两汉楚辞的特征,楚辞研究的历史,以及楚辞对中华文明的影响等,可以引发广大读者阅读的兴趣。《楚辞》作为国学经典,是与《诗经》齐名的集部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两大源头之一。梁启超说:“凡为中国人者,须获有欣赏《楚辞》之能力,乃为不虚生此国。”可见,阅读欣赏《楚辞》是中国人基本的文化修养之一。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