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508300000027

第27章 情节(3)

然而另一个美国批评家福斯特·哈里斯竟然提出一种再简单不过的分类公式,他认为所有的情节不是属于“1-1=?” 就是属于“1+1=?”。例如《失乐园》中亚当夏娃的故事是爱上帝与爱人世智慧的冲突,是两因素相减,相冲突;斯蒂文森的小说《马莱特罗华爵士》是骄傲加爱情,两因素相加,互相促进。

他的分类法似乎有道理,因为一切变化无非相反相成,即使复杂情节我们也可区分出某些片断是相减,某些片断是相加。但这样一化简,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叙述世界的林林总总不过是爱、恨、妒、野心、虚荣等有限元素加减而成。这样的分类完全无助于文学理解。

加拿大当代著名文论家诺斯罗普·弗赖于1957年出版专著《批评解剖》中提出了一种很有意思的情节分类,以主人公与读者的能力和道德水平的距离为标准。当主人公与读者相比显得如全能的神,那么叙述作品就是神话式的;如果主人公强有力,令人钦佩,就是浪漫式;如果主人公显得比读者强,品德高贵,但有人情味,那是高模仿式;如果主人公与读者各方面都差不多,就是低模仿式;如果主人公比读者低一等,就是反讽式。

这个分类看起来只照顾到主人公,而没有顾到情节本身,但实际上正如弗里德曼的分析所表明的:情节本身大抵只有达到目的与不达到目的两大类,而不同的主人公对情节起的作用要重要得多。弗赖的分类看起来取决于时时变化着的读者心理,但实际上我们可以代之以叙述者与主人公之间的能力与道德距离,这个标准可能更稳定一些。即使是第一人称叙述者兼主人公,实际上也有个自己对自己的态度问题。这样改造一下,我们就可深入叙述结构的本质性问题中去了:

神话型:《三国演义》中关于诸葛亮的情节;

浪漫型:《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关张的情节;

高模仿型:《水浒传》大部分情节;

低模仿型:《红楼梦》大部分情节;

反讽型:《金瓶梅》《镜花缘》《儒林外史》。

我们可以看出关羽最后是失败还是成功实际上与情节类型的关系不大。而且,从上面的分类我们可以看到文学演变的进程,基本上是从浪漫诸型变到现实诸型,再变到反讽型。的确,情节分类学至今是一个困难重重的研究领域。情节本身卷入的因素过多,任何依靠单一因素所作的分类,往往过于简单,而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又使分类变得过于繁复。而且,一部叙述作品的情节可以一波三折,每段不同,又可以复线交错,齐头并进,把情节分类学者压回到民间故事侦探小说那样的简化类型上去。

对这些叫人头痛的问题,也许至今最乐观的回答是苏联符号学家叶戈洛夫的论文《最简单符号体系与情节类型学》。有趣的是,他对情节的理解,基于对纸牌占卜的研究:任何四张纸牌的搭配,每张扮演一定的角色,每张纸牌的三个向量——花式、点数、位置,总能搭配出一种有意义的情节结构。因此,叶戈洛夫说:“情节虽多不胜数,创造它们却只需要有限的一套符号。”像占卜一样把情节简化到一套“最简单叙述单位”是可能的,因此,有可能制作出一个文学情节的“门捷列夫周期表”。虽然他自己并没有为这问题的解决提出具体方案,而只是从纸牌占卜的数学演算推论出这种可能性,我们也只好满足于这个预言。

读者读到这里已经遗憾地发现,本节内容几乎全是介绍评论别人的勇敢尝试,笔者自己至今还拿不出任何值得说出来让大家听听的情节分类体系。主要原因是情节分类似乎主要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能做笔记的表格,其他用处不大。

(第六节) 时间、空间与因果

叙述的双重时间结构,因为叙述主体与被叙述主体不可能同一;同样,叙述的空间与被叙述的空间(事件发生地点)不可能同一;叙述行为发生的时间,被叙述的时间(事件发生的时间)更不可能同一。叙述本身,就是在讲另一个人(哪怕是叙述人自己),另一个地点,另一个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这种“抛出”有远距与近距之分。最贴近的叙述,例如病人向医生主诉症状,叙述世界与被叙述世界几乎同一,但是不能说合一:当下与过去之间有个不可跨越的本体鸿沟。莫妮卡·弗路德尼克:“不可能同时既体验一个故事,又对这故事进行叙述,也就是说,不可能把自己正在经历的事情讲成故事。”

叙述的时间问题,最贴近叙述的本体存在。而叙述时间的最基本问题,是叙述行为时间,与被叙述时间的分离、对比、错位等造成的。

利科三层时间论,来自他对叙述的定义:“一种把时间作为其终极指涉物的语言结构。”利科认为叙述中有三层时间:“内时性”(withintimeness)指的是“时间在其中发生的”普通时间(我认为即经验时间);历史性(historicity)事件的影响力,在“重复”中恢复“延伸”的能力(我认为即回忆时间);深时性(deep temporality):试图用再现来掌握将来,过去,现在的多元统一体,这实际上即叙述时间的根本三元。

任何叙述,要能够成为叙述,情节中的事件必须有一个前后相续的内在联系,我们说过了这种联系可以称为“可追踪性”。时间关系、空间关系、因果关系,一般被认为是这种可追踪性的三种基本形式。但是,叙述艺术发展到现在,可追踪性变得非常复杂,究竟某小说(或其他艺术叙述式样)的可追踪性以哪种关系为主,这种关系又和其他关系如何混杂,变成了一个使文论家们很苦恼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又是叙述学的根本问题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问题,是任何研究叙述的人,或希图有意识地掌握叙述艺术的人所不能忽视的。

我们先从时间关系谈起。在第四章中我们介绍了叙述中的两种时间顺序,一是底本时间,其中的事件前后相继,绵延不断组成了稳定的时间流。另一个是述本时间,是底本时间被叙述加工后的产物,底本时间被打断,被删剪,被颠倒,被压缩或延长。

述本对底本所作的时间变形,基本上可分成两种,一种变形的目的,是使底本中的事件以更方便的叙述形式出现,因为,正如我们在第四章中指出的,完全按底本时间叙述本来就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而叙述为了吸引读者,为了突出主要的,与题意有关的事件,或事件的某些方面,不得不对底本时间进行整理。为这种目的的时间变动,应当称作“再时间化”。

再时间化基本上是一种非破坏性的时间变形,也就是说,底本的时序基本形态还保存着。第四章中提到过的巴尔扎克建议改写《巴尔马修道院》就是一例。可以设想,司汤达这本名著经过这样的改写,会更富于戏剧性,而原作比较严格遵守底本时间具有的“记传”意味。但这二种都是再时间化的不同方式,其目的,就像什克洛夫斯基所定义的“陌生化”,通过打乱底本时间,使人们更感到底本事件的时间相续性和其中包含着的因果链。侦探小说先写尸体再追寻出恶棍重建作案经过,黑幕小说先写恶棍,然后跟踪到他杀人留下尸体。不同的再时间化创造了两种小说,但底本时间都是很清晰地被保留着。

另一种时间变形,则对底本时间作了根本性的破坏性的改变。它不仅在数量上大规模地分割重组底本时间,而且,最重要的是,它的目的是使事件脱离底本时间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束缚,通俗地说,就是使述本中的事件无法按底本中的时间顺序复原。这样的变形,我们可以称之为“非时间化”。这种小说不自现代始,18世纪的《项狄》和《雅克》可被视作非时间化的最早杰作。观察一下它们所使用的非时间化手段,我们会惊叹其方法式样之多。但不可否认,现代小说中非时间化的例子多,而且非时间化的目的也更清楚。

除了时间关联,叙述中的事件也有一定的空间关系。在《战争与和平》中我们就看到法军与俄军的战争使一组事件除了时间顺序外尚有空间顺序,而“平民”人物,主要是彼埃尔的经历,也有一定的空间顺序。两条线索的相交,是时间链与空间链的同时重叠,不然彼埃尔不可能被法军俘虏。

空间关系在相当多的小说中起作用。哈代《还乡》中的艾格顿沼地,斯坦倍克《愤怒的葡萄》中向加利福尼亚流亡的路线,与小说情节的发展关系很大,主人公的命运不可能脱离情节的空间位置。

说到底,任何事件都必须在时间与空间中才能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叙述中的事件除了时间联系外,必然有空间联系。事件在空间中的延续关系组成了情节中事件的空间链。

问题是,文字叙述是一种线性的艺术,一字一词,或者说一个个情节单元,前后相续组成叙述文本,小说虽然不叫作时间艺术,它的呈现(阅读)却是有时间性的,因此,述本有可能对底本进行时间变形,却不可能对底本进行空间变形。我们把叙事诗或小说与有情节内容的空间艺术,例如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教堂壁画,或中国庙宇中的十八层地狱雕塑,我们就可以感觉到中间的差异。

固然,述本与底本中事件的空间链并不一致,也有变形,但那是随着时间变形而发生的伴随现象,例如主人公白天在街上走,却想起昨夜里做的还乡梦,这里的空间变换是时间上倒述的伴随物。叙述,不可能对底本进行独立的空间变形。

因此,独立地谈被叙述事件的空间关系,是意义不大的事。

现代西方文论中谈的所谓叙述的空间形式,是指述本时间与底本时间脱节之后,所取的一种新的可追踪性,似乎事件取得了一种空间式的对应关系。但为什么这种关系是叙述的“空间形式”呢?看来这些文论家只是对“非时间性”这个否定性的范畴感到不安,一心想找出一个更可捉摸的名称而已。

托多洛夫认为非叙述的文学作品(例如抒情诗)有一种“空间时序”,这种时序造成了作品音节或其他成分的回旋往复,造成了节奏和韵的对照,最后形成作品的音乐美。而且,这种复现、平行、对照的关系,被叙述作品借用过来,例如《追忆似水年华》就有一种“大教堂式结构”。

笔者不同意这些看法。首先,诗歌的音乐美并不是空间性的因素组成的,相反,正是时间性的。中国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徐志摩等人创用的“豆腐干体”没有能坚持下来,就是因为闻一多所说的诗歌“建筑美”与诗歌的本质无关。“豆腐干诗”如果在音节上听起来有味,正是因为音节数的相等(像法文诗那样)所造成的时长效果。所谓“梯形诗”,其空间形式加强了节奏感(包括阅读时的节奏感),这才流行开来。真正具有空间形式的诗,是当代西方所谓“具体诗”,即把诗写成图形,那是诗与美术的结合。

托多洛夫从这个错误前提出发,谈叙述作品的空间顺序,就成了架空的议论了。所谓的“大教堂结构”,就像金圣叹说的“横断云山法”、“草蛇灰线法”,毛宗岗说的“横云断岭横桥锁淫”结构,或“两山对峙”结构。很明显,都是一种比喻,以空间艺术(绘画)喻时间艺术(小说)。

但是中国古代文论家与西方现代文论家如此顽强地设法用空间关系来讨论叙述时间变形问题,恐怕还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比喻方便。其中还有深刻得多的原因,那就是在叙述艺术中,时序关系总是与因果关系纠缠不清,他们不得不求助于与因果无关的空间性。

应该说,时序就是时序,因果就是因果,所谓“前因后果”(post hoc, ergo propter hoc)早在中世纪前就被拉丁修辞学家们驳倒了。但是,很奇怪,至少在文学理论中,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解决。许多叙述研究者对此很糊涂。我们从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中一个著名的例子讲起。福斯特说:故事是按其时序叙述一些事件,情节同样是叙述这些事件,但着重点落在因果关系上。“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是个故事。“国王死了,后来王后死于悲痛”则是个情节。时序依然保留着,但是其中因果关系更为强烈……如果是个故事,我们问:“然后呢?”如果是个情节,我们就问:“为什么呢?”这是小说的这两个方面最基本的区别。

在福斯特看来。因果关系是叙述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对原始穴居人,对暴君苏丹,或对他们的现代子孙电影观众,没法谈什么情节,他们只有不断地听到“然后,然后,然后”才能不至于睡着,因为他们只有好奇心。而情节需要智力,也需要记忆力。他承认叙述可以仅由时序关系构成,但那是原始的作品,或是通俗的读物。真正的小说是靠因果关系形成的,或者说,是表现事件的因果关系的,时间关系,只是因果关系的伴随物。

福斯特的观点实在是过于偏颇。他给“情节”下的定义严重地局限了情节的“可追踪性”范围。情节就是任何使所叙述的事件具有一定的可追踪性的安排方式,不管它是因果还是其他。

同类推荐
  • 小溪从梦中流过

    小溪从梦中流过

    本书是郝天钦第二本诗集。诗于现代都市人来讲,是雅达者心灵的寄托。雅,在中国文化长河中,当是一曲宏大的交鸣曲。天钦应在其中,我们来看他是发出什么样声音的音符。
  • 中国的眸子

    中国的眸子

    无论是处境还是心境,我们这代人是中国土地上一批最复杂、最独特的人——一边为祖国与民族的新生唱着赞歌,一边为自己作了那个时代陪葬的青春唱起挽歌;回忆噩梦般的过去,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双份的勇气;走向曙色中的未来,我们这代人得比别人多几倍的辛劳。毛泽东的两句话,那意思还真是说对了。收在本书中的几篇作品,在一个新时期开始的时候,肯定与读者已经见得太多的浅吟自斟、杯水微澜以及具有某种装饰性、仅有动物性的作品迥然不同,除了命运使然外,还因为自上世纪十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现实,以及这现实中总有披裹斑斓神话的历史暗度陈仓,让我常常有捕捉它们并解读它们的强烈冲动
  • 极品人

    极品人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
  •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沙与沫(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同时,这些作品几乎都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他的创作方向开始转向了散文与散文诗,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上的巨人”的卡里·纪伯伦,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形成了阿拉伯第一个文学流派——叙美派。,纪伯伦的创作以小说为主。青年时代,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和散文诗集《先驱者》、《沙与沫》、《先知》等,上世纪20年代起,是黎巴嫩的文坛骄子、引领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 文明之旅

    文明之旅

    本书是余秋雨亲赴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五大文明发源地和主要宗教发祥地,直面穿越千年的人类文化,以冷静疏朗的笔触描绘古老文明的昨日与今朝,辉煌与衰落。此次行程跨越亚、欧、非三大洲,一行人走过希腊、埃及、以色列、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众多异域国度,最终回归中华故土,虔诚寻访雪域高原和中原古都,倾听历史亘古悠远的声音。
热门推荐
  • 拆拆爱

    拆拆爱

    不拆一桩亲的时代已经过去,拆爱师就应运而生了。他们从雇主处取得报酬,宁毁十座庙,以“拆爱”为最终目的。良心拆爱师白素素与黑心拆爱师的鸡血对决,看谁能拆了谁的爱!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盛世容华

    盛世容华

    “师父,为了你,倾尽容华。”“容儿,师徒授受不亲……”“亲不亲?”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愿倾尽容华,也指美丽的容颜。容华若桃李。“呃……亲!”南国有佳人,换你今生三千思念。欢迎加入书氏的读者群:99701105,三千盛世,吐槽、提意见、灌水神马的,这“容华”二字不仅有盛世繁华的寓意,通通都来吧!
  •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杂剧艺术上(生命百科)

    白朴杂剧杂剧艺术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楔子(冲末扮张守珪引卒子上,诗云)坐拥貔貅镇朔方,每临塞下受降王。太平时世辕门静,自把雕弓数雁行。某姓张,名守珪,见任幽州节度使。幼读儒书,兼通韬略,为藩镇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
  • 梦红楼之溶黛

    梦红楼之溶黛

    明珠美玉世难寻,黛眉轻颦貌倾城。庭院深深深几许?韶华易散,如同烟云飞尽,何处找寻?风波乍起,生活在这侯门深苑之中,看着风平浪静,底下却是波涛暗涌。昔日小儿女,姐妹情,韶华褪尽之时,会留住?还会留?黛玉,一方明珠美玉,清丽如诗,秀美绝伦。清眸凝睇,淡淡清愁泛滥眉峰,凝望眼前人,是夫君?是知己?亦或无缘人?水溶,一汪回旋清波,玉树临风,俊朗无俦。眼眸飞扬,浓浓深情流转眼底,凝望眼前人,是妻子,是爱人,是一生至爱!水转珠旋,水转一日,珠随之转。水止时,方是珠沉时。波涛涌,同舟济,披荆斩棘。风雨停,彩虹现,风平浪静。取舍之间如何抉择?携手相看红尘?孤寂相顾遥望?唉唉唉,我看我现在就是水溶黛玉控了,想要写其他的文,下笔写的还是水溶和妹妹,真是伤脑筋。此文男主暂定水溶,以后会不会变更,还不一定,溶黛,不一定就是水溶和黛玉,嘻嘻!推荐铃兰轻声的《水玉梦醉红楼情》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35岁之前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

    由于所处环境和生活背景的不同,每个人对成功的理解也各不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目标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本书收集了大量中外成功人士的例子,并对他们的成功经验加以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了确保你在35岁之前取得成功的十六条黄金法则。遵照这些法则,一步一步完善自我,你就会逐渐实现你的成功之梦。希望这本书能够伴随您走向成功的殿堂。